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电化学阻抗谱和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Ni-W-P镀层中钨的含量对镀层在镀态和700℃热处理后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镀态Ni-W-P镀层的耐蚀性能主要取决于镀层的非晶化程度;热处理后由于镀层表面产生钨的氧化膜,耐蚀性能大幅度提高,其耐蚀性能与镀层表面钨氧化膜的致密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化学镀三元Ni-W-P合金的沉积条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菊香  黎永钧  于光  张震 《表面技术》1993,22(6):247-250
介绍在复合络合荆的体系中,用铁族金属诱导共沉积金属钨,得出三元 Ni-W-P 合金镀层的工艺条件,简述镀液成份的作用和对沉积条件的影响,并对镀层的组成、耐蚀性等进行了测试,从而显示了三元合金镀层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配方不同的化学镀液,在低碳钢基材上制备出不同的Ni-W-P三元合金镀层,对镀层沉积速度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镀液中成分的含量对镀速及镀层表面形貌都具有很大的影响,丁二酸具有十分明显的加速作用,而镀速随着钨酸钠含量的增大而减小,改变丁二酸和钨酸钠的含量可以改变镀层的表面形貌。  相似文献   

4.
铝合金化学镀Ni-W-P三元合金组织及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姚怀  苌清华  王喜然 《表面技术》2010,39(3):26-28,33
在铝合金表面化学镀Ni-W-P三元合金,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差热分析(DTA)等测试手段对镀层的形貌、成分、组织结构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镀层完全覆盖基体,表面由胞状物组成,光亮均匀,颗粒平均直径约为7μm。镀态时,镀层硬度达到HV610左右,属于均一单相体系,有较高的耐腐蚀性;若在380℃进行热处理,镀层中有Ni和Ni3P晶体析出,硬度达到HV920左右。环境温度较高时,W的沉积可阻碍Ni3P的析出,延滞Ni合金的晶化过程,使得Ni-W-P镀层比Ni-P镀层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以镀速和耐蚀性能作为判据,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了较优的三元Ni—W-P合金镀层工艺,即镀液组成:硫酸镍30g/L,次亚磷酸钠25-30g/L,钨酸钠50g/L,柠檬酸钠75g/L,乳酸15mL/L,硫酸铵30g/L和添加剂20mg/L;pH值9.0和镀液温度(90±2)℃.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Ni—W—P镀层的耐蚀性能优于...  相似文献   

6.
本工作沉积出了高磷含量的Ni-P合金镀层和Ni-W-P、Ni-W-P/Pr2O3镀层.利用浸泡试验对比了三种镀层在5%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能,利用极化曲线法对比了三种镀层在3.5%NaCl水溶液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三元合金镀层具有比二元合金镀层更优异的耐蚀性能,三元合金镀层在添加稀土后耐蚀性能进一步提高.镀层的低孔隙和易钝化现象是其耐蚀性能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不锈钢衬底化学镀Ni-W-P三元合金组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复合络合剂,在2Cr12不锈钢上直接化学镀Ni-W-P,并对镀层的形貌、成分、组织结构及性能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不锈钢经过合适的前处理后,得到的镀层光亮、均匀,表面呈胞状组织;在400℃热处理后,开始析出Ni3P相;镀态层的硬度HK值由8186MPa提高至11850MPa;结合力、耐磨性也有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8.
钨含量对铝合金化学镀Ni-W-P硬度和耐磨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铝合金化学镀Ni-W-P三元合金的耐磨性能,探讨钨含量对铝合金(LY12)化学镀Ni-W-P耐磨性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铝合金表面化学镀Ni-W-P三元合金在400℃加热1h后,表面硬度达HV251080,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均较基体提高10倍以上;但过高的W含量,使得表面硬度下降。磨损实验发现,试样产生了镀层碎裂和剥落现象。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铝合金基体与镀层热膨胀系数的差异及Ni3P的析出导致应力过大,引起镀层硬度和耐磨性随着W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并用化学镀Ni-W-P合金沉积机理解释了镀层成分分布特征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9.
化学镀Ni-P和Ni-W-P合金的结构及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研究了镀态及热处理后 Ni-P 6 Ni-W-P合金的结构、耐蚀性和硬 度;分析讨论了热处理温度和 W元素对合金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铝合金表面化学镀Ni-W-P的热稳定性及镀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1060-H12铝合金表面化学沉积得到Ni-W-P三元合金镀层,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镀层的组织、相变行为、镀速及其硬度。结果表明:当镀液的pH值在6~11范围内,镀速随pH值增加而增大,在pH值为9时镀速达到9.5μm/h,而后镀速减小;镀层已完全覆盖基体,表面由胞状颗粒组成,大小比较均匀,无明显的缺陷,镀层呈现非晶态;当pH值为8~9时,镀层与基体结合较为牢固,弯曲试验和锉刀试验显示无脱落和起皮现象;热处理温度为380℃,保温时间为2 h时,XRD曲线中有Ni3P衍射峰出现,镀层硬度HV达到峰值约为840,再随着热处理温度增加,其硬度下降。  相似文献   

11.
镁合金化学镀Ni-W-P合金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在镁合金表面得到保护性镀层,研究了镁合金化学镀Ni-V-P的镀液组成和操作条件对镀速的影响,测定了镀层的厚度,显微硬度和结合力,利用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镀层镀态的结构组织,镀层具有较高的硬度和优良的结合力,镀速由镀液组成的浓度控制.  相似文献   

12.
采用差示扫描热分析仪(DSC)、X射线衍射(XRD)等研究了6061铝合金基体化学镀Ni-P、Ni-W-P合金的组织结构及相转变行为。结果表明,镀态Ni-P、Ni-W-P镀层的结构都是微晶结构;200℃热处理1h后,Ni-P、Ni-W-P镀层仍为微晶,但微晶有所长大;300、400、525和600℃热处理1h后,Ni-P、Ni-W-P镀层析出Ni_3P和Ni晶体,没有其它亚稳相析出;400℃时Ni-P、Ni-W-P镀层硬度达到峰值,其值分别为840HV100和940HV100。  相似文献   

13.
铝合金化学镀Ni-P、Ni-W-P组织及相转变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差示扫描热分析仪(DSC)、X射线衍射(XRD)等研究了6061铝合金基体化学镀Ni-P、Ni-W-P合金的组织结构及相转变行为。结果表明,镀态Ni-P、Ni-W-P镀层的结构都是微晶结构;200℃热处理1h后.Ni-P、Ni-W-P镀层仍为微晶,但微晶有所长大;300、400、525和600℃热处理1h后,Ni-P、Ni-W-P镀层析出Ni3P和Ni晶体,没有其它亚稳相析出;400℃时Ni-P、Ni-W-P镀层硬度达到峰值,其值分别为840HV100和940HV100。  相似文献   

14.
加热温度对铝合金化学镀Ni-W-P合金组织及相变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差示扫描热分析仪(DSC),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TEM)等测试手段研究了6061铝合金基体化学镀Ni-W-P合金的组织及相转变行为.结果表明,Ni-W-P镀层为微晶结构,直径为(5-6)nm,200℃加热1h后,镀层仍为微晶,但有所长大,直径约为30nm,300℃,400℃,525℃和600℃加热1h后,镀层析出Ni3P和Ni相,没有其它亚稳相析出;400℃时Ni-W-P镀层硬度达到峰值,大约为940HV0.1。  相似文献   

15.
化学镀Ni—W—P非晶态合金的晶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锦福  郭凯铭 《物理测试》1998,(1):11-14,18
通过DSC、XRD分析和镀层性能测试,研究了化学沉积Ni-W-P非晶态合金的晶化过程。结果表明,钨的共沉积提高了化学镀镍层的热稳定性。晶化过程激活能为133.576kJ/mol,晶化过程合金结构按非晶态-混晶态-结晶态的顺序演变。随着结构的变化,镀层的硬度的耐蚀性了也发生的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使Ni-W-P合金镀层具有最大的硬度和耐磨性,通过试验寻找镀层中的最优W、P含量。方法通过改变化学镀液中钨酸钠的加入量(0~75 g/L)制备出不同W、P含量的Ni-W-P镀层。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分析镀层中W、P的含量,用显微硬度计测试镀层的硬度,用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测试镀层的摩擦系数和磨损率。对比分析镀层的硬度与镀层中的W、P含量,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X射线衍射仪对镀层进行物相分析,探索W、P含量与镀层中典型物相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其与镀层硬度和耐磨性的关系。并用同样的方法研究了时效处理条件下镀层化学成分与镀层硬度、耐磨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试验条件下,当P的质量分数低至6%左右时,镀态镀层硬度最大,耐磨性最好。镀层经过400℃×1h时效处理后,当P的质量分数为8.5%左右、W的质量分数为7.5%左右时,镀层有最大的硬度和耐磨性。结论镀态下,镀层的硬度主要随P含量的增大而减小,W含量对其影响不大。时效态下,镀层的硬度主要随W含量的增大而增大,P含量对其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化学镀Ni—W—P合金镀层耐磨耐蚀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化学镀Ni—P层进行合金化,获得了一种含W9.7%.P5.9%的Ni—W—P三元合金镀层。研究表明该镀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600℃×1h热处理后,其硬度值达到峰值(约为HV(100)1060);其耐磨性优于Ni—P镀层;在1N的HCl溶液中,和Ni—P层比较,其耐蚀性稍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