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解湘中地区木板壁墙体独栋正堂式传统民居的室内热环境的变化规律,选取典型木板壁墙体独栋正堂式传统民居为研究对象,在冬季和夏季自然通风条件下对室内外空气温度、湿度、照度等参数进行现场实测和分析,并利用AMPV评价标准,进行热舒适评价。结果表明:在夏季,木板壁墙体独栋正堂式传统民居利用自己独特的营造技术,极大的改善了室内环境,在夏季实测期间卧室60%时段处于Ⅱ级及以上标准,起居室将近一半时段处于Ⅱ级及以上标准;在冬季,存在室内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过高、室内采光严重不足的状况,在冬季实测期间室内均处于Ⅱ级及以上标准,其中起居室12%时段处于Ⅰ级标准。  相似文献   

2.
传统民居的传统生态建造经验与价值已得到广泛认可,巴渝地区因特殊的地形与气候,传统民居在热环境的营造上有自身的特点。以重庆江津区龙塘村夯土民居为研究对象,以实地测量的冬季室内热工参数为基础,运用软件模拟分析,对民居全年室内热环境进行评价,发现夯土墙对改善夏季热环境更为有利,夯土民居冬季室内热环境远比夏季差;民居建筑中阁楼空间在调节室内热环境方面作用显著,具有冬季保温,夏季隔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室内热环境评价指标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被动式太阳能建筑室内热环境的优劣,需要选择合适的热环境指标。本文利用在中国西部地区获得的相关实测数据,分析和比较了两种目前常用的代表性指标的适用性,并建议在评价这类建筑时应对这两种指标加以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4.
庭院式民居作为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的主体和精华,具备良好的自然采暖和空调效应,但因种种原因,对庭院这种“冬暖夏凉”热工性能的研究依然处于定性阶段,在系统地分析了庭院夏季的动态热过程各相关因数的基础上,建立了庭院空气温度分布的物理模型和数学模型,给出了定量化分析并通过实测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5.
银川典型季节传统民居热环境测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具有代表性的银川郊区传统生土民居为研究对象,在冬季对该建筑进行了温湿度、太阳辐射强度、平均辐射温度以及室内热舒适度等热环境参数的测试.整理分析测试数据发现:银川市冬季寒冷,太阳辐射充足,传统生土民居建筑冬季室内温度较低,室内热舒适性较差,室内的高湿是造成低温的主要原因.针对银川传统生土民居室内热环境的现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绿色建筑是人类对自身所处的环境存在的危机作出的积极反应.论文着重对合肥地区医院建筑绿色化的被动式建筑设计的策略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适用于现阶段合肥地区医院建筑绿色化的具体建筑设计技术.  相似文献   

7.
对徽州地区两栋典型民居冬季室内温度、湿度进行连续测试,通过对比徽州传统民居与现代民居室内热湿条件,考察了不同功能区域室内湿环境及热舒适性。结果表明,传统民居冬季室内处于潮湿及非常潮湿等级,相对湿度值高于现代民居,但传统民居室内湿度日较差小于现代民居,室内湿环境稳定性良好;传统民居与现代民居室内外含湿量相关性系数均高于0.8,室内湿环境对室外湿环境响应明显;在自然通风条件下,传统民居厅堂、厢房热舒适时间段占比分别为7.36%、8.77%,冬季室内热舒适性差,建议采用局部采暖设施。  相似文献   

8.
甘南农区藏式传统民居热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哇曲村典型藏式民居冬、夏季室内外温湿度的测量,分析得出了藏族传统民居建筑热环境状况。结果表明:结合当地的历史、地理、气候等因素,哇曲村形成了独特的村落构成和单体民居建筑构造。藏族传统民居外围护结构具有较好的热工性能,建筑热环境的被动式调节使室内热舒适状况需要通过综合的、节能的手段来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9.
屋顶绿化作为一种生态的屋顶隔热手段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以上海气候条件下轻型绿化屋顶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测与计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用PMV指标比较室内空调状态下绿化屋顶与非绿化屋顶的室内热舒适性。结果表明,绿化屋顶室内PMV平均值比无绿化屋顶低0.2,波动幅度仅为无绿化屋顶的1/4,并经计算得到绿化屋顶的等效保温屋顶,进一步研究表明,在较高的室内温度情况下,绿化屋顶内表面温度将会低于等效保温屋顶。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地下室和通风井以及通风井开口面积对被动式建筑室内空气龄和热环境的影响。我们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PHOENICS对上述情况进行模拟研究。模拟结果表明:设置地下室和通风井将有利于室内空气品质的提升和热环境的改善;建筑单独设置通风井对空气龄的影响较大,对热环境的影响较小;当通风井开口面积与横截面积之比分别为2/3、1/2、1/3时,取通风井开口面积与横截面积之比为1/2,则一楼空气龄和室内热环境为最佳。  相似文献   

11.
湘东地区村镇住宅室内热环境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湘东地区4个村镇最具代表性的3种住宅形式,即土坯住宅、砖混住宅和钢筋混凝土住宅为研究对象,采用温湿度测试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分析了农村住宅室内热环境状况。温湿度测试结果及热舒适指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农村住宅室内热环境普遍较差,其热环境为舒适的仅16.7%,不能满足舒适度要求。分析认为,农村住宅室内热环境较差的主要原因为住宅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较差。建议投资开发价格便宜、性能优良的保温隔热材料,以提高农村住宅室内热环境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2.
用调查问卷的方法,对西安市冬季室内热环境、居民满意度、改造意愿与动因、改造效果、改造内容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居民室内热环境较差,居民对室内舒适度不满意,改造意愿强烈.根据调查分析结果,对居民最希望改造的围护结构、供热计量装置、温度调节装置、热源改造等方面在5个示范社区中进行改造,实施改造后节能效果明显,从而明确了改造需求与改造重点.  相似文献   

13.
除湿是解决室内热环境的有效措施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第Ⅲ类建筑气候区夏季闷热,冬季湿冷,影响这一地区热环境一个重要参数就是空气的相对湿度。本文就空气相对湿度对室内热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认为降低湿度是改善室内热环境最有效的措施,它能有效地节约空调机械能耗,从自然环境中获得舒适的热环境。  相似文献   

14.
室内环境参数差异条件下人体热感觉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人体周围环境参数的差异对人体热感觉的影响,为工位空调送风量配置等的参数选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人工环境实验室内,通过改变工位空调的送风温度与送风速度来影响人体的热感觉,并采用热感觉投票(TSV)作为评价标准,重点研究了人体身前和身后的热感觉,以及它们与人体整体热感觉的关系问题.结果得到了不同送风参数和背景参数条件下,人体热感觉的投票结果.从实验结果分析,尽管背景区的环境参数略超出人体热舒适范围,通过调整送风参数,仍可使人体热感觉处于适中状态,表明人体整体热感觉与前身和后背热感觉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了人体前后热感觉与整体热感觉的关系.结论适当的局部送风可以有效地改善人体的热感觉,在工位送风条件下,人体前后的热感觉不同,但身前热感觉与总体热感觉的相关性较高.  相似文献   

15.
将儿童友好理念与儿童认知发展科学相结合,对影响住区游戏空间适宜度的设计原则进行分析,使用层次分析法研究适宜度评价的合理性并加以完善,提出六项针对住区户外游戏空间的设计改造对策。  相似文献   

16.
冬季工况下相变墙对室内环境影响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进行相变墙房间与普通墙房间温度场与热流变化的对比实验。分析冬季工况下相变墙房间和普通墙房间室内环境的变化规律,探讨相变墙对改善室内热环境,减少建筑能耗的可能性.方法 以电热膜为热源,建立相变墙房间和普通墙房间。利用温度和热流巡检装置对其进行温度和热流测试,分析相变墙房间和普通墙房间温度场和热流的变化规律.结果 通过相变墙房间与普通墙房间对冬季工况下室内热环境影响的实验分析,得到在相近的室外环境下,相变墙房间的室内温度波动幅度小于普通墙房间,相变墙房间与室外的换热量小于普通墙房间的测试结果.结论 在建筑围护结构中,加入相变储能构件,具有减少室内温度场的波动,改善室内热环境,降低建筑能耗的作用,同时可以节约设备的规模和配套的投资费用;对于电力采暖系统有一定的“移峰填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利用51单片机,LD3320语音识别芯片,SHT71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以及外围驱动电路设计了一个语音控制的智能家居温、湿度测量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接收非特定人发出的语音命令,并且不需要对使用者提前进行声音训练,接收到语音命令后按照要求将环境对象参数调整到适合的范围.  相似文献   

18.
根据室内环境检测不宜布线的特点,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RFD5800无线传输模块的室内环境检测系统,完成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硬件系统由主控制模块、检测模块、显示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和控制模块组成。软件主要有采集程序和传输程序,并应用模糊控制算法进行数据融合,提高传感器测量精度。通过检测,达到了实时监控室内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传统色彩观对我们今天的建筑设计有着宝贵的经验和启示,与现代室内居住环境设计、传统色彩审美息息相关.通过对传统色彩体系研究、审美特征分析、色彩心理及象征意义的探索,将传统色彩的应用经验和智慧实践于现代室内居住环境设计中,以期推进传统文化在现代居住空间中得以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对建筑维护结构保温隔热节能技术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实践进行了分析,论述了该节能措施在 降低能耗和提高室内热舒适度方面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