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型生物膜耦合人工湿地处理尾矿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湿地作为一种新的矿山废水生态处理工程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快速发展。利用新型天然生物质植物中空纤维填料生物膜反应器和人工湿地相耦合的工艺对某尾矿废水处理进行了小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COD、NH3-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7.57%、90.13%、35.25%和55.15%。  相似文献   

2.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处理住宅灰水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陶粒及天然沸石为基质,黄菖蒲为植物,构建新型水平潜流式人工湿地,研究其净化实际小区灰水的效果,进水流量50L/d,水力停留时间2d,进水COD、NH3-N、TN、TP浊度为164、4.3、5.2、0.44mg/L、82.4NTU时,出水可分别降至70、1.07、2.07、0.33mg/L、7.27NTU,去除率分别为57.32%、75.19%、60.26%、24.24%、91.18%,对实际灰水COD、NH3-N、TN、浊度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利用人工配水考察不同水力停留时间下湿地的去污效果。提高停留时间能有效提高湿地对COD、NH3-N的去除效果,停留时间为3d时,该湿地的去污效果最好,COD、NH3-N、TN、TP浊度去除率分别为68.46%、81.75%、66.67%、34%、86.91%。  相似文献   

3.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采用人工修建的湿地系统通过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将这项技术应用于自主研制的滤水花坛,而滤水花坛是基于人工湿地所具备的水体净化功能原理而设计的.通过基质选择试验和运行试验,验证了处理效果的可靠性,并对滤水花坛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采用新型组合式人工湿地对湖北省宜昌市猇亭区污水处理厂的尾水进行了处理并进行了监测分析。运行结果表明,该套系统对废水中COD、SS、NH_4~+-N和TN平均去除率分别达53.6%、80.6%、85.1%和71.9%,其中,前端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对污染物去除贡献率最大,湿地最终出水水质达到该工业园区的回用水水质标准。此外,对湿地中植物量的大小与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湿地中植物生物量的大小与污染物的去除率并未有显著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用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处理受污染河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进一步研究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增强其实用性,提出了采用渗透性能良好的天然砂作为主要渗滤介质,进行人工快速渗滤系统的现场试验研究,并以受污染河水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近2a的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系统的接种方式、渗滤介质的差异及运行方式对人工快速渗滤系统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具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实验中对碳纤维水泥石电学性能实验测试得出的数据,对其运用概率统计的方法进行分析,从实验数据当中总结出碳纤维水泥石电阻率特性,并与理论计算的结果相比较,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对受污染的河涌水体进行修复,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建设的迫切需要。开发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技术,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污思路。人工湿地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它形成了内部的良好循环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投资低、出水水质好、抗冲击力强、操作简单、维护和运行费用低廉等优点,并能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碳纤维布加固梁柱节点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通过 4个足尺的梁柱节点 (其中 2个用碳纤维加固 )在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试验研究 ,比较分析了用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的破坏形态、承载能力、滞回曲线和延性系数等。试验结果表明 ,碳纤维布加固节点可以显著提高节点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9.
碳纤维材料加固技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碳纤维增强材料的性能与特点,在土木结构工程加固中的应用及方法。总结了国内外碳纤维材料加固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碳纤维加固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碳纤维材料在我国的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碳纤维加固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碳纤维的粘贴方式、层数等因素对碳纤维加固的混凝土梁在抗弯性能和力学行为方面的影响情况,分析加固梁在承载过程中的破坏特征与裂缝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碳纤维粘贴可以提高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刚度、改善结构的力学性能,且碳纤维的粘贴方式对抗弯承载力的提高影响较大,所得结论为碳纤维加固混凝土梁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活性炭纤维处理对氟硝基苯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活性炭纤维(ACF)处理对氟硝基苯(PFNB)模拟废水,通过静态和动态吸附研究,测定了吸附等温线动态穿透曲线,并且研究了pH、温度、吸附平衡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溶液pH在3~9范围内对吸附效率影响不大;温度升高,吸附效率有所降低;吸附时间存在最佳值,最佳吸附时间5 min,继续增加吸附时间,吸附效率略有下降,说明有解吸现象,也说明ACF易于脱附再生.吸附饱和的活性炭纤维用过热水蒸汽再生,重复使用4次,吸附效率无明显变化.活性炭纤维对PFNB的吸附容量大,吸附速率快,再生条件温和.  相似文献   

12.
桥梁加固问题在近几年被广泛关注,利用碳纤维加固桥梁在我国是一个比较新的方法,在介绍碳纤维的各项性能的基础上,分析了碳纤维加固桥梁设计的基本假定,介绍了碳纤维的施工方法,并以某20m跨径桥梁的加固为例,介绍了碳纤维在桥梁加固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磁控溅射法在碳纤维表面镀Cu薄膜和Fe薄膜,制得碳/铜复合纤维和碳/铁复合纤维,对其基本性能进行测试分析研究,测试其表面形态、力学性能和浸润性等,并分析不同的溅射工艺条件对纤维的影响,为其产品的进一步开发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凝固浴中加入经酸处理的多壁碳纳米管(MWNTs),制得多壁碳纳米管-聚丙烯腈纤维,并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凝固浴中加入酸处理MWNTs,对填补PAN碳纤维原丝内部的微孔有明显的作用;对PAN原丝的结晶结构几乎没有影响;降低了原丝的晶区取向;提高了原丝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及拉伸韧度.  相似文献   

15.
以碳纤维为增强相,Na2HPO4/柠檬酸为调和液,α-磷酸三钙、磷酸四钙、磷酸二氢钙、羟基磷灰石和碳酸钙为原料制备骨水泥,研究不同掺杂比例的短碳纤维对其性能的影响。在磷酸钙骨水泥中掺杂碳纤维能够提高样品的致密性,缩短固化时间,提高抗压强度。当掺杂质量分数0.5%的碳纤维时,骨水泥的初凝、终凝时间分别为9.3和24.9min,模拟体液中浸泡28d后抗压强度最大为38.24MPa。掺杂的碳纤维对浸泡液pH影响不大,pH在小范围内浮动,均在人体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改性活性炭纤维在含磷废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活性炭纤维(ACF)对水体中磷的吸附性能,采用硫酸亚铁溶液对其进行改性,并用正交实验法分析得到最佳改性条件为:pH值为3,FeSO4·7H2O的质量浓度为100kg/m3,FeSO4·7H2O和ACF的质量比为2.5,反应时间3h.将改性后的ACF对模拟含磷废水进行静态吸附,测定了吸附等温线,研究了吸附时间、投加量、p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ACF对磷的吸附效果较好,去除率可以达到99%.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验证狐尾藻、金鱼藻及蓖齿眼子菜三种水生植物组合对实际污染水体的处理效果,建立了植物围栏,研究原位条件下植物组合对受污染水体中营养盐类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原位状态下,围隔内各组水生植株组合均能对水体中污染物质具有一定去除作用。相对于对照组,狐尾藻+金鱼藻组合去除氮类营养盐效果最好;篦齿眼子菜+狐尾藻组合对水体中溶解性磷类营养盐去除效果最好;篦齿眼子菜+狐尾藻的植物组合水体中溶解性CODMn去除效果最好,而综合来看,狐尾藻+金鱼藻的组合对各位营养盐的去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对12根混凝土短柱采用不同粘贴方法和搭接长度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粘贴方法不同对加固效果有影响,用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柱可以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增加柱的抗变形性能和改善延性.证明了搭接长度的安全值,并提出了其建议值,为碳纤维材料在加固技术中的应用提供了经验积累.  相似文献   

19.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the Carbon Fiber Conductive Concret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paper discussed two methods to enhance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the carbon fiber(CF)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concrete. The increase in the content of stone and the amount of water used to dissolve the methylcellulose and marinate the carbon fibers can decrease the electrical resistivity of the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concrete effectively. Based on these two methods, the minimum CF content of the CF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concrete for deicing or snow-melting application and the optimal ratio of the amount of water to dissolve the methylcellulose and marinate the carbon fibers were obtain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