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溶胶—凝胶法将纳米二氧化钛(TiO2)粒子负载于活性碳表面,制备得到纳米TiO2/活性炭的复合材料。用比表面测定(N2-BET)、X射线荧光光谱(EDXRF),X射线衍生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改性使活性炭比表面积和孔容同步减小,但是平均孔径并未发生明显变化;活性炭表面形成的是锐钛矿型的TiO2。  相似文献   

2.
用二氧化硅表面改性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秀果  张建民  彭政 《硅酸盐学报》2007,35(9):1174-1177
针对二氧化钛(TiO2纳米颗粒在水性涂料中极易团聚、分散性差的问题,以提高TiO2分散稳定性为目的,用并流中和法,以锐钛矿型纳米TiO2粉体为载体,硅酸钠(Na2SiO3)为包覆剂,用硫酸(H2SO4)调节pH值,成功地在纳米TiO2表面包覆致密的SiO2膜.借助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X射线衍射技术(X-ray diffraction,XRD)和X射线能量散射谱(X-ray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EDS),表征样品的键合情况、相态结构、表面的化学成分,同时测定包覆改性前后的纳米TiO2比表面积和酸溶性.FTIR和EDS结果表明:该包覆方法可行,氧化硅(SiO2)以化学键合的方式沉积在纳米TiO2表面,在包覆层和纳米TiO2颗粒之间的界面上形成了Ti-O-Si键.酸溶实验分析和XRD结果证实:在TiO2纳米颗粒表面包覆了一层致密SiO2膜.比表面测定的结果显示:改性后TiO2的比表面积随质量分数m(SiO2):m(TiO2)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3.
采用凝胶-溶胶法制备了不同晶型纳米TiO2,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制备出的纳米TiO2晶型为锐钛矿型和金红石型,粒径约为50 nm;考察了不同种类分散剂对不同晶型纳米TiO2在水中分散性能的影响,重力沉降评价、分光光度测试、粒径的测试结果表明:锐钛矿型纳米TiO2在含分散剂六偏磷酸钠(SHMP)的水溶液中分散较好;金红石型纳米TiO2在含分散剂羧甲基纤维素钠(CMC)的水溶液中分散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以纳米SiO2粉体作为载体,采用吸附相反应技术(adsorption phase reaction technique,APRT)在SiO2粒子表面制备纳米TiO2,研究了用水量、温度对纳米TiO2特性的影响,利用X射线色散能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与X射线衍射等研究了SiO2粒子表面TiO2含量、TiO2形貌和晶型的变化规律.利用气相甲苯的光降解实验评价不同样品的光催化活性,采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拟合得到动力学常数.结果表明:催化剂中锐钛矿型TiO2的形成可以提高其光催化活性.随着制备水量的增加,SiO2表面TiO2含量和样品中锐钛矿型TiO2含量都增加.TiO2催化活性的增加与载体表面TiO2含量增加有着明显的相关性;随着制备温度的升高,载体表面的Ti含量很快下降,光催化活性却变化不大,这可能与吸附层的变化导致分散均匀性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5.
李小刚 《粘接》2012,(9):39-41
利用硅烷偶联剂(KH-570)对纳米二氧化钛(TiO2)进行湿法改性处理.采用静态沉淀法、亲油化度、接触角、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对改性效果进行分析表征,探析湿法改性机理.研究表明KH-570以化学链形式结合于TiO2表面,改性后TiO2的表面性质由亲水变为亲油.  相似文献   

6.
根据含氟羟基磷灰石(FHA)陶电沉积瓷技术,将纳米二氧化钛微粒加入电解液中,在钛基体表面进行电化学复合共沉积,获得了含氟羟基磷灰石复合纳米TiO2涂层(FHA/n-TiO2).对FHA/n-TiO2纳米复合涂层进行了真空烧结处理,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相似文献   

7.
用相转移法有机表面改性纳米TiO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LM-N308)为有机表面改性剂,用相转移法对金红石相纳米TiO2进行有机表面改性.采用了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分析(TG-DTA)、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亲油化度实验等对所得的纳米TiO2进行了表征.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明LM-N308以化学键合的方式结合在纳米TiO2表面.HRTEM结果显示,在纳米TiO2的表面存在厚度均匀约2 nm的有机包覆层.TG和亲油化度实验数据表明,纳米TiO2表面化学吸附的LM-N308的饱和质量分数为7.0%~9.7%.分散性实验表明,经LM-N308表面改性的纳米TiO2由亲水性变成了疏水性.  相似文献   

8.
硅藻土负载二氧化钛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对硅藻土进行提纯处理后,用水解沉淀法制备了硅藻土负载纳米TiO2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并进行了复合材料的光降解脱色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负载在硅藻土表面的TiO2晶型为锐钛型,晶粒平均尺寸为12nm,纳米TiO2在硅藻土表面形成了均匀的包覆.用对罗丹明B溶液的脱色率检验得到样品的光降解性能.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硅藻土负载纳米TiO2复合材料具有较强的光降解性,其对罗丹明B的光降解率明显高于德国Degussa公司的纳米TiO2商品P25的降解率.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声分散-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了不同纳米二氧化钛(TiO2)含量的聚酰亚胺(PI)/纳米TiO2复合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对薄膜的形态结构及纳米颗粒在复合物中的分散性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纳米TiO2以球状微粒均匀分散在PI基体中,表观粒径约为300 nm(杂化包覆后的粒径),晶形仍为锐钛矿型;纳米TiO2粒子的引入,提高了PI薄膜对可见光的吸收.  相似文献   

10.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后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松  王平 《涂料工业》2003,33(7):1-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锐钛型纳米TiO2,并用水热法等不同方法对其进行后处理。采用XRD、XPS和TEM对所得的TiO2粉体的晶型、粒径大小、表面组成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制备一定粒径的锐钛型纳米TiO2的后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1.
实验采用了熔融分相法制备纳米TiO2光催化材料,本文研究了该制备方法的实验原理,采用DTA,XRD,SEM,TEM等测试手段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对不同条件下热处理样品的TiO2晶体的析晶情况进行讨论,用甲基橙作为模拟降解物进行光催化性能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熔融分相法可以制备出晶体粒径在纳米尺寸的与多孔玻璃负载牢固的TiO2光催化材料。光催化性能结果显示了对于不同条件热处理的样品,只有在多孔玻璃载体孔径及TiO2晶粒尺寸大小适宜时,其光催化效果才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2.
采用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了TiO2/ZrO2、TiO2/ZrTiO4、TiO2/SiO2等异质结构纳米薄膜.本文对形成溶胶的各成分配比、粘度以及薄膜样品的热处理工艺等进行了探讨,同时用喷涂法在瓷砖上成功制备光催化薄膜,用SEM对薄膜的外貌特征进行了表征,并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了薄膜吸收光谱的变化,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异质结构薄膜对甲基橙溶液的降解,探讨了过渡层对薄膜的光催化效率和抗失活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iO2/ZrO2、TiO2/ZrTiO4薄膜中的晶粒尺寸减小,薄膜的光催化活性和抗失活稳定性均有较大提高,并可以用工厂方法制备大面积薄膜.  相似文献   

13.
不同纳米二氧化钛粒径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长江 《广州化工》2006,34(1):26-27
纳米二氧化钛在催化、光催化、陶瓷、电子材料、涂料、化妆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文章就不同纳米二氧化钛粒径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以环氧树脂为炭质前驱体将TiO2粉体粘附于ACF表面,然后在N2气氛460 ℃焙烧,树脂热解、逸失使剩余残炭成为二者之间的连接体,获得TiO2/ACF复合产品。ACF负载TiO2后,其比表面积降低,但仍很好地维持了ACF的孔隙结构。由SEM可知,纳米级单体TiO2颗粒以微小团簇结构分布于ACF表面。以对氨基苯酚、亚甲基兰和β-环状糊精三种不同分子尺寸的有机化合物为探针,通过TiO2/ACF对它们的光催化降解研究发现,化合物自身分子尺寸对其降解程度有重要影响。具有适宜分子尺寸亚甲基兰的去除程度最高,TiO2/ACF的降解速率高于悬浮态P25,在重复利用过程中未见降低。通过对比三种有机分子在有、无紫外光照下的去除程度,可确认有机分子是被降解而非吸附于TiO2/ACF上。  相似文献   

15.
纳米TiO2在废水处理中的光催化活性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介绍了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机理,系统评述了纳米TiO2的粒径、晶型、掺杂、负载和废水处理体系中催化剂投加量、pH值、外加氧化剂、无机盐及光强等因素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展望了纳米TiO2在降解工业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认为:提高纳米TiO2的光催化效率,扩展纳米TiO2的吸收光谱范围和开发纳米TiO2的负载技术是光催化法处理废水应用研究领域今后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纳米TiO_2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金属醇盐水解制备了纳米TiO2 颗粒 ,用XRD、TEM、ICP等方法进行了分析与表征 ,给出了相关的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 ,通过控制溶液的pH值和水解用水量 ,可得到不同粒度分布的纳米颗粒  相似文献   

17.
纳米二氧化钛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纳米二氧化钛作为一种重要的纳米材料,在陶瓷材料、催化剂载体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简单介绍了纳米二氧化钛特性,综述了纳米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的特点和研究进展,包括气相反应法、液相反应法、固相反应法3大类,着重论述了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液相法(又可以细分为水解法、沉淀法、溶胶-凝胶法等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纳米二氧化钛制备方法在中国的发展现状、特点及不足。同时指出今后纳米二氧化钛制备方法发展的方向是提高对粒度控制能力及做好对团聚体的分散及控制。另外,纯度控制,化学成分,微观结构的均匀性控制,稳定性控制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二氧化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50,自引:5,他引:45  
以硫酸法钛白生产的中间产品硫酸氧钛(TiOSO4)为原料,以尿素为沉淀剂缩主,采用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TiO2 ,寻找出最佳的工艺条件: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2h,反应物摩尔配比为TiOSO4:CO(NH2)2=1:2,反应物浓度为[TiO^2 ]=1.8mol/L。得到的纳米TiO2粒径为30-80nm,收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19.
纳米TiO2的光催化活性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机理,对影响二氧化钛光催化活性的各种因素,催化剂的形态,其他物质的掺杂、负载,溶液的pH值、光源与光照强度等进行了讨论,阐述了TiO2光催化氧化在水处理中的应用进展.展望了纳米TiO2在降解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提出了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以自制N-甲基-N-硝基苯基吗啉盐酸盐离子液体为介质,以TiOCl2溶液为前驱体,利用低温水解法制备了金红石型纳米TiO2粉体. 结果表明,所制TiO2粒径为4.7 nm,将其用于光催化降解甲基橙,5 h内甲基橙降解率可达99.18%,说明其具有优良的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