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弹性体》2016,(6)
聚烯烃产品价格低廉,物理、化学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应用范围广。但因其分子链中不含极性基团,限制了其应用范围。极性聚烯烃备受青睐,可应用于催化剂负载、医药、光电转换材料、生物材料、光学材料、环境保护和能源等领域。主要综述了极性聚烯烃的合成方法和催化极性烯烃/非极性烯烃共聚合的催化剂,详述了非茂金属催化剂在催化乙烯或/(和)丙烯/极性单体共聚合中的应用及聚合机理。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采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和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等通过乙烯与极性单体共聚合反应制备功能性聚乙烯的研究进展,简述了催化剂类型与结构对催化活性以及产物结构的影响。研究包括超支化功能性聚乙烯合成、乙烯与醇、酯类极性单体共聚合、乙烯与降冰片烯共聚合、乙烯与硅烷单体共聚合及乙烯与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合等。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带有芳氧基亚胺配体的ⅣB族金属络合物(FI催化剂)催化的乙烯类共聚合。Ti-FI催化剂可用于乙烯与α-烯烃、乙烯与环烯烃的共聚合。相比传统的茂金属催化剂,FI催化剂可以制备共聚单体含量更高的共聚物。FI催化剂对极性基团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将其用于乙烯与极性单体的共聚合,可取得理想的效果。与亚胺N原子相连的芳香环上的邻位H原子被F原子所取代的Ti-FI催化剂催化乙烯类聚合时,表现出活性聚合的特征。因此可通过控制单体加入顺序制备嵌段共聚物。用两种不同的FI催化剂,且以二乙基锌为链穿梭剂,可制备多嵌段共聚物。优化配体结构可制备高效的乙烯类共聚合催化剂。这些将有利于实现聚烯烃的功能化和高性能化。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近年来制备支化和功能化聚乙烯的研究进展。采用Ziegler-Natta催化剂和茂金属催化剂催化乙烯与α-烯烃共聚合得到支化聚乙烯,但由于金属中心的亲电性和亲氧性强,加入极性单体会使催化剂严重失活。采用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可通过调节反应条件得到不同拓扑结构的支化聚乙烯,且可催化乙烯与极性单体共聚合制备各种新颖的功能化聚乙烯。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用于乙烯与极性单体共聚合的后过渡金属(主要是钯)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在乙烯与丙烯酸甲酯共聚合中,以含α-二亚胺配体的阳离子钯化合物为催化剂,可得到高度支化的共聚物,酯基都分布在支链的末端。以含酚亚胺配体的中性镍化合物或含邻-二芳基膦苯磺酸配体的中性钯化合物为催化剂,可以制备乙烯与功能化的降冰片烯的共聚物。目前,后者不仅可以催化乙烯与丙烯酸甲酯共聚合,还可以催化乙烯与丙烯腈、乙烯基醚或氟乙烯共聚合。共聚产物为线型聚合物,极性单体无规分布在共聚物链中。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用含电负性杂原子的配体代替茂基来稳定过渡金属离子活性中心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其中含(N,O)螯合配体的后过渡金属催化剂与前过渡金属催化剂相比,具有易于制备、对极性物质的耐受性好和能催化烯烃与极性单体的共聚等特点,因此,含(N,O)螯合配体的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研究已成为聚烯烃领域的一大热点[1-6].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近年来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烯烃与极性单体共聚的研究进展,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乙烯与极性单体共聚的反应条件温和。对聚合机理和极性单体的种类进行了探讨,同时还讨论了共聚条件的变化对聚合产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含氧,氮等杂原子单活性中心催化剂,包括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应用于乙烯,α-烯烃,环烯烃及其他极性单体的聚合。  相似文献   

9.
三齿配体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三齿配体结构、中心金属原子、助催化剂、负载化等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综述了三齿配体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在乙烯齐聚、乙烯聚合、丙烯聚合以及极性单体聚合方面的应用以及三齿配体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催化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CGC催化剂、单茂催化剂、多核茂金属催化剂、桥联茂金属催化剂,非茂金属催化剂催化极性烯类单体均聚合及极性烯类单体与非极性烯类单体共聚合的研究.茂金属催化剂催化极性烯类单体聚合的机理包括配位聚合机理与活性自由基聚合机理.采用茂金属催化体系可以制备极性烯类单体的均聚物及极性烯类单体与非极性烯类单体的共聚物.不仅拓宽了茂金属催化剂的应用范围,而且可开发出具有新性能的极性聚烯烃树脂.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负载和复合型后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研究进展。把后过渡金属催化剂负载化,可以适合现有工业生产的工艺要求,改善聚合物产品的形态结构、抑制粘釜现象等。用后过渡金属催化剂与其他过渡金属催化剂(如Ziegler-Natta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等)进行复合的目的主要是制备具有某些特定性能聚烯烃产物及使单一乙烯单体聚合制备支化聚乙烯。后过渡金属催化剂进行负载和复合后在改善聚烯烃产物性能、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有突出的优势.具有十分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正本发明提供了一类双齿N,O配位的钒系催化剂的用途及用法。本发明从避免功能性单体对催化剂毒害的角度出发,选择了用一类双齿N,O配位的钒系烯烃聚合催化剂,在不同保护剂对极性单体进行预处理后,在助催化剂和促进剂的作用下,实现乙烯与极性单体共聚合。通过对共聚合条件的调节,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烯烃和含极性基团的烯类单体共聚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和稀土金属催化剂对共聚合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只要对配体结构进行优化或适当组合螯合配体与过渡金属共享电子,就可得到性能更好且适合工业生产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14.
聚烯烃催化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茂金属催化剂和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等新的聚烯烃催化剂的研究进展,茂金属催化剂会对聚烯烃产生最大的冲击,新的非茂催化剂也将大大改进聚烯烃的结构与性能。  相似文献   

15.
综述了近年来用于烯烃聚合的非茂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分别介绍了非茂前过渡金属类催化剂和非茂后过渡金属类催化剂在烯烃聚合中的应用及催化性能。非茂前过渡金属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聚合物结构可控和分散性好的特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特别是Ni和Pd)由于具有独特的性能和较弱的亲氧性,能够合成高支化、具有拓扑结构的聚乙烯并且能催化烯烃与极性单体共聚。简述了α-二亚胺镍和钯催化剂在高支化聚乙烯和催化烯烃与极性单体直接共聚方面的应用,最后对非茂金属催化剂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α-二亚胺配体具有结构灵活、易合成等特点,其与后过渡金属形成的配合物具有良好的官能团容忍度,在催化乙烯的聚合及共聚的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特定结构聚乙烯的合成以及乙烯与极性单体的共聚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总结了α-二亚胺与后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基本结构及合成方法,综述了结构与催化性能的关系以及在催化乙烯与极性单体共聚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烯烃/极性单体共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暴峰  张玲  桂国球  伍青 《现代化工》2003,23(4):20-23
综述了以后过渡金属配合物为主催化剂的烯烃与极性单体共聚催化剂的新研究进展 ,涉及Ni、Pd的α-二亚胺阳离子配合物、Ni、Pd的水杨醛亚胺型配合物以及其他Ni、Pd、Fe和Co结构的配合物催化剂的合成、结构、对烯烃与极性单体共聚的性能和机理等。指出后过渡金属催化方法与其他活性聚合方法连用的新方法是烯烃与极性单体共聚的新热点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α-二亚胺配体的合成与性能的研究进展。三联苯基-α-二亚胺催化剂兼具高活性和高稳定性。大环配体提高了后过渡金属聚合催化剂的热稳定性,降低了链终止速率。α-烯烃的活性聚合已通过环芳基镍(Ⅱ)催化剂在比非环催化剂高得多的温度下得以实现。环芳基钯(Ⅱ)催化剂在丙烯酸酯和乙烯共聚合中可以更有效地提高丙烯酸酯的插入量。引入半不稳定轴向供体基团为设计后过渡金属聚合催化剂提供了一个新的概念。  相似文献   

19.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出现改写了超支化聚烯烃的合成历史,其不仅可以催化乙烯聚合成超支化聚乙烯,还可以实现对聚乙烯产品拓扑结构的控制以及相对分子质量的裁剪。本文沿着镍系以及钯系两大类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的路线综述了近年来合成超支化聚乙烯的研究进展,重点对控制聚乙烯拓扑结构的方法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并对超支化聚乙烯在高分子加工助剂及润滑油改进剂等领域的应用现状进行了介绍,这为进一步研究超支化聚乙烯在材料加工助剂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新型后过渡金属烯烃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系列新型α-二亚胺型后过渡金属(Ni、Pd、Fe、Co)催化剂在烯烃聚合、极性单体共聚、烯烃齐聚、环烯烃加成聚合、烯烃活性聚合和聚烯烃纳米复合物等方面的最新进展。系统地阐述了不同的中心过渡金属离子、α-二亚胺骨架、骨架上的取代基和不同的聚合条件(温度、压力)分别对催化剂的聚合活性、聚烯烃支化率、聚合物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以及聚合产物的性质等影响,并且简要说明了这一类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和新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