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质量成本与西格玛能力之关系模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6σ波动和概率分布的研究,给出了工序能力指数计算的详细方法,进而通过对质量成本、工序能力指数和西格玛水平的系统分析,首次建立了质量成本与西格玛水平之间的联系,拓展了质量成本分析控制的领域和层次,给企业领导阶层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知识窗     
正工序能力(process capability)生产过程的某工序在一定时间内能够稳定地生产合格产品的实际加工能力,即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能力。影响工序能力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与原材料、机械设备、作业者和作业方法四大因素有关。工序能力是衡量生产过程质量的一个综合指标,了解工序能力是进行产品设计和制定工艺标准的重要依据。工序能力用6σ表示,即6倍母体标准偏差。  相似文献   

3.
吴涛 《机电信息》2003,(10):20-21
一、引言 质量管理的方法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改进的,从3σ管理到6σ管理的每一步都蕴涵了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也是科学水平发展的必然要求。根据管理的时间经验,6σ管理可以使产品、服务与工作质量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4.
基于6σ设计的流程管理模式和并行设计技术路线,将质量工具和设计方法融合在6σ设计的流程之中,提出了6σ设计的集成框架。结合项目管理的思想,应用过程管理技术和企业信息建模技术进行平台的总体结构设计和关键问题研究,设计并实现了基于C/S模式的数字化6σ设计平台。实际应用的结果表明,6σ设计的数字化平台可实现对多项目的集成化和动态管理,优化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从而降低设计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5.
企业产品与服务的质量与质量问题的解决必然涉及管理,但是,如果认为6σ法就只是一种质量管理的方法必将导致实施6σ管理法的失败。6σ法是一种特定、带战略性、系统地管理企业组织的方法,涉及市场、顾客、产品、服务、设计、流程、质量、价值链与财务业绩等众多领域,是它们的匹配、融合与集成。6σ法肯定不是一种快速  相似文献   

6.
从本期起本刊开设讲座专栏,由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罗振璧教授讲授6σ质量管理法。共分四讲:(一)理解6σ竞赛的本质——获取与控制高质量的科学基础;(二)认清6σ管理法的本质——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三)认准6σ管理的方法学——了解与运用6σ设计工具DMADV;(四)认准6σ管理的方法学——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6σ管理已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6σ管理浪潮,中国最近两年在这方面的探讨和研究也有了一定的深度.介绍了6σ的形成、原理及其为企业的质量管理带来的新的生机和活力,为企业追求优质低耗的零缺陷目标指出了一种新的质量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湖南企业经营管理策略,提出了打造高效供应链的措施,例如供应商库存管理、联合库存和准时化采购;还从质量工程角度建议了质量提升的多种策略——质量循环曲线管理、车轮式管理、零瑕疵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6σ管理和过程能力指数管理;并探讨企业综合计划方略,倡导线性规划法的应用,研究了双作业中心的作业计划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9.
全面质量管理和6σ协同的业务流程管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业务流程重组(BPR)在业务流程管理上遇到的问题,分析了全面质量管(TQM)、6σ与业务流程重σ组(BPR)集成协同的可行性,提出将TQM和6σ引入到BPR中,构建了以流程为导向的、集成协同的业务流程管理模型,从企业整体利益的高度规范业务流程重组活动,确保了开展业务流程管理时对企业战略愿景自下而上的支持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内外很多与质量/环境/安全相关的管理理念及方法(全面质量管理、6S管理、统计技术、6σ管理、清洁生产审核、安全质量标准化考评等)先后通过不同渠道引入企业.  相似文献   

11.
王振华 《机电信息》2006,(10):41-43
工序是形成产品的基本环节,工序能力反映工序的质量保证能力。评价工序能力有助于企业制定正确的质量措施。工序质量改善流程方法则有助于企业将工序质量改善工作纳入规范化管理中,实现工序质量的持续改善,实现企业质量、成本、效率的综合改善。1工序质量评价的相关指数:Ca、Cp、Cpk、Z工序能力指数是衡量工序质量状况的重要指标。对工序质量的评价应从加工的精密度和精确度两方面综合衡量,精密度从质量特性散布相对程度角度考察,精确度从质量特性均值相对位置角度考察,两者的参照标准为规格公差要求。工序能力指数主要包括衡量工序精密度…  相似文献   

12.
运用6σ的手段和方法,全面分析弹簧的生产工艺流程。将卷簧工序作为整个生产流程的核心与着力点,以提高卷簧的过程能力C_(PK)为突破口,提高整个卷簧生产工艺流程的稳定性,从而达到减小报废率、减少返工,以及降低失效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企业的发展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市场竞争,其中质量已成为各企业关注的核心,本文通过对六西格玛(6σ)质量管理方式运行基本模式分析,结合对某卡车前照灯改进的过程应用的案例分析,初步探讨了6σ在质量改进过程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袁俊 《机电信息》2007,(20):53-56
6σ管理战略是企业为追求卓越、并使其利益最大化的一种发展战略和经营模式。阐述6σ管理的基本概念、6σ管理方法以及实施6σ管理战略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机械制造生产线质量监控支持系统是一种可对其质量信息进行自动采集、处理与管理的加工过程质量控制软件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三层分布式体系结构,论述了系统质量数据采集、加工过程质量控制图分析、工序失控处理、工序能力分析与查询、质量信息报表生成等各组成功能模块的工作原理,给出了系统特点、安全与维护机制.  相似文献   

16.
当代6σ法已经作为最广泛的改进质量管理方法被用于制造与服务的各行各业。同时,人们对以流程 / 过程速度和效益为中心的精益生产的 “精益 / 精干”理念充满热情和期望,因此如何把6σ法与精益概念融合起来就成为许多企业关注的问题。但  相似文献   

17.
6σ管理战略是企业为追求卓越,并使其利益最大化的一种发展战略和经营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上一些顶级跨国公司都开始推行6σ管理战略,使企业的经济效益获得快速增长。本文阐述6σ管理的基本概念、6σ管理方法以及实施6σ管理战略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一种机械制造生产线质量监控支持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制造生产线质量监控支持系统是一种可对其质量信息进行自动采集、处理与管理的加工过程质量控制软件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三层分布式体系结构,论述了系统质量数据采集、加工过程质量控制图分析、工序失控处理、工序能力分析与查询、质量信息报表生成等各组成功能模块的工作原理,给出了系统特点、安全与维护机制。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重工企业出现的动臂焊接缺陷率高的问题,运用6σ方法的DMAIC模型进行改进,并借助数理统计软件Minitab,经过正交试验设计法,确定焊接最佳参数组合,提出了一套具体的质量改进方案。结果表明,通过实施6σ方法提高了动臂焊接的过程能力、降低了动臂焊接缺陷率、提高了顾客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基于并行质量工程的6σ公差设计方法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论述了一种基于并行质量工程的分析、优化机械装配公差的方法——6σ公差设计方法。以面向6σ设计为导向,通过实例探讨了如何在公差设计中将6σ质量设计到产品之中,进而给出设计和优化的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