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临清,因南运河的水源——由西南奔来的卫河,古称清河,正邻其城,故称临清。我们来到县城西南角叫做“头闸口”的地方,这里既是南运河的终点,又是下一段大运河——会通河的起点。北自临清、南至济宁的这段运河,在历史上又称会通河,长约313公里。它是元王朝为重新整治大运河而开凿的。公元13世纪,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北京以后,为了尽快地把南方的大批粮食和其他物资运进都城,就把隋代大运河改造成为以北京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为此,在山东省境内先后开凿了济州河和会通河。后来合称会通河,今称鲁运河。会通河流经的地方,以南旺为水脊,河水南北分流,地势相差悬殊,水势十分湍急。为节省水源,保  相似文献   

2.
1概况淮安市地处淮河流域下游,以废黄河为界,以南为淮河水系,以北为沂沭泗水系,主要水体有淮河、洪泽湖、淮河入江水道、苏北灌溉总渠、淮河入海水道、大运河、里运河、二河、淮沭河、废黄河、盐河等。由于自然因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的总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总河是我国明清时期为治理黄、运等河流而设立的高级职官。明代称为总理河道,清代称为河道总督。总河的设立,与明清时期的漕运政策密切相关。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但国家财赋大半出自江南,为了便于调运粮食,永乐九年(1411年)修复会通河,使大运河南北贯通,得以将每年在南方征敛的400万石粮食及百货源源运入京师。从此,维护漕运的畅通无阻,就成为封建王朝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十分重要的大事。黄河穿越运河入海,  相似文献   

4.
正宋礼(1359-1422年),字大本,永宁(今河南洛宁)人。以明经出身进入国子监学习,由于他才学出众,先后被选拔为山西、陕西按察佥事。朱棣即位,擢礼部侍郎。永乐二年(1404年)宋礼拜工部尚书后,开始关注漕运事务。明朝迁都燕京(今北京市)后,粮源主要是在江南,大运河漕运在南粮北运上占有关键位置。当时京杭运河中济宁至安山段称为济州河,安山到临清河段称为会通河。明代把两段运河统称为会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淮河水资源在年际之间差别很大,多年平均年径流量325亿m~3,而最大年径流量达800亿m~3(1954年),最小仅28亿m~3(1978年),丰枯变幅达28倍,水资源大部分是洪水资源,故极易发生洪、旱灾害。1194年黄河于河南阳武决口,主流经徐州入泗水到淮阴夺淮河入海。1885年黄河北迁改道山东大清河入海,淮河虽与黄河分开,但被黄河泥沙淤塞的淮河下游入海水道已无法恢复了。淮北平原成为有雨涝灾,无雨  相似文献   

6.
被称为“三水”的姊妹河——沂河、沭河、泗河,同源于山东沂蒙山区,陇海铁路横贯东西,大运河一水中分,形成淮河流域一大独特水系。沂沭泗流域,位于泰沂山区以南,废黄河以北,西至黄河,东临黄海,流域近8万平方公里,有耕地6000余万亩,人口近5000万,主要分属山东的临沂、济宁、菏泽、枣庄和江苏的徐州、连云港、淮阴等地市。沂河经  相似文献   

7.
古往今来,徐州运河的变化与沂沭泗水系的变迁密切相关。一方面,在徐州境内,运河借助天然河流——汴河与泗河,作为航运河道;另一方面,黄河夺汴夺泗、运河的改道以及建国后的整治,使沂沭泗水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把原本属淮河流域的淮河下游水系,划分出沂沭泗独立水系。  相似文献   

8.
基本情况明代初期,黄河因元末战争的破坏,下游河道紊乱,灾情很重,自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后,于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复修会通河,重新畅通了南北大运河。自此以后,直到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改道导致运河中断为止的四百多年间,南北大运河成为明清两代封建统治者的主要供给线。由于黄河基本上是东西方向行流,而大运河则呈南北方向通运,黄运交叉成为无法避免的格局。所以明清两代的治河,均以保漕为出发点,这  相似文献   

9.
京杭大运河遗产的特性与核心构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从技术史层面研究了京杭大运河各时期工程技术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京杭大运河的遗产构成。主要结论如下:(1)大运河具有独立的工程体系,是界定其遗产时空范围的重要依据;(2)京杭大运河以其工程体系的完整性,区域特点的鲜明性应当作为中国大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主体;(3)京杭大运河遗产的核心构成是水利工程体系,由水道工程、水源工程、工程管理和附属设施四大工程系统组成。京杭大运河代表了17世纪工业革命前世界范围内水利规划、土木工程的最高成就;(4)京杭大运河具有自然与文化遗产的双重特点。京杭大运河运用的500年为黄河夺淮南行期,在黄河泥沙和持续数百年的水利建设影响下,区域江河湖泊演变之剧烈,是世界任何地区所没有的。  相似文献   

10.
唐宋以后,中国农业经济的重心已转移到南方。明初,朱洪武建都南京,成祖朱棣于公元1421年迁都北京,导致政治中心远离经济中心,朝廷贡赋、北方戍边军队的供给都取自南方。漕运跃为当时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海运多险,陆堍亦艰”,运输全赖南北大运河。当时,黄河、淮河、运河交汇于清口,由于黄河的多沙,又使河漕  相似文献   

11.
尊村引黄渠道淤积问题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水流的特点是含沙量大,对于引黄渠道而言,减小或避免泥沙淤积是新建渠道和旧渠改造的突出问题。通过对运城尊村引黄渠道泥沙淤积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得出解决渠道泥沙淤积的具体办法,即改善渠首引水的含沙量,改变渠道边壁粗糙度,特别是采取工程措施,优化渠道断面是最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南运河是历史上京杭大运河的下游河段,过去水量丰沛,航运畅通,20世纪70年代以后断流。为恢复运河原有功能,并为京杭大运河申遗做好准备,建议搞好水量调度,增加引黄水量和引江东线生态供水指标,进行规划治理,搞好社会融资,增强水利景点,打造南运河历史文化景观带,提升城市品味,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漳河北至古运河南(邯郸县段)沁河倒虹吸工程,由于受施工场地条件、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管身段施工采用布料机入仓的方案,以便加快施工进度。该文主要介绍了移动式布料机的结构型式、工作原理及生产能力。通过实际施工使用证明,该布料机具有使用方便、安全可靠、保证率高等优点,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禹王台是17—19世纪沭河分洪设施,是保障京杭运河中运河段防洪安全的关键工程。本文在文献解读与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复原了禹王台兴废过程及其所反映的沂沭河与运河的关系。研究发现,禹王台废弃、沂沭河流域水患增加的根本原因是黄河夺淮以来对下游水系破坏,以及为确保中运河畅通,人为阻断各河下泄通道所造成的。研究指出,禹王台作为重要的水工文化遗产,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历史见证,应纳入到运河文化遗产保护的大框架下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15.
黄河三角洲1961—2000年水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琳  刘健  陈学群  管清花 《水资源保护》2012,28(1):29-33,37
采用降水量、径流量、地下水位及埋深4个指标对1961—2000年水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降水量年内及年际变化均较大,年内降水量集中于夏季,年际呈下降趋势,空间分布呈自南向北逐渐下降的趋势。②黄河入境径流量年内及年际变化均较大,根据趋势分析1986年之前径流量变化较平缓,之后呈线性下降趋势。当地径流量年内变化较大,夏季径流量超过全年的80%;年际变化较小,呈峰-谷-峰的变化趋势。③东营市浅层地下水位年内变化较小,其中广饶县年内及年际变化均较大,自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平均下降了12.78m。④广饶县地下水埋深自70年代至90年代增幅达到14.70m。1975—2000年广饶县地下水埋深呈显著线性增加趋势(R2=0.93),年均增速达到0.72m/a。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漳河水库二干渠汛期雨洪及灌溉期渠道高水位运行存在的防汛安全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利用董岗节制闸配套建设泄洪闸以及三星寺、刘冲串联水库联合调度运用,达到分泄洪水、确保二干渠工程安全的方案,同时根据实测水文资料对三星寺、刘冲串联水库进行了调洪演算。  相似文献   

17.
高地下水位的处理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渠道设计中的主要技术问题。对挖方较深和渠基透水性较强渠段,这一问题尤为突出。本文以总干渠陶岔至沙河南段、黄河北至羑河北段的部分渠段为例,对高地下水位渠道存在的主要问题、处理方法及原则进行了分析,对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所涉及的主要对策措施进行了介绍,主要包括:(1)逆止阀自流内排;(2)水泵抽排;(3)换填结合排水法。  相似文献   

18.
洪泽湖是黄河南下夺淮的产物。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兴建一系列的控制工程,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座巨型平原水库,并对淮河下游地区防洪安全和水资源供给产生了巨大影响。深入研究淮河与洪泽湖的关系.对促进淮河下游治理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黄河山东段 37处引黄渠首涵闸工程的渠首位置、引水高度、口门形状、河闸底高差、河道溜势、防沙设施及分流比等工程要素不同配置的分析 ,探索其对工程引水防沙效能的影响 .黄河山东段渠首工程建设中 ,注重了工程要素的合理配置 ,提高了工程引水防沙效果 .提出今后在渠首工程建设中应注意“三避、两控、一配”问题 .  相似文献   

20.
分散性土是土中含有Na蒙脱石的土,在盐浓度低的水中分散性黏土迅速分散,土粒被带走,产生冲蚀。北部引嫩总干渠沿线均分布有分散土,对北引总干渠产生破坏。文章根据北部引嫩总干渠分散性黏土特征,提出了3个治理措施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推荐方案1,即采取明渠衬砌的隔离方案,即采用土工膜隔离分散土与低矿化度水,同时为了防止雨水和渠道内水的冲蚀作用,外部加混凝土板进行防冲保护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