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关于北京市社会力量参与科普工作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化是科普工作的方向,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来投身到科普事业中来。北京市科协一直致力于研究和搭建多种形式的平台,联合社会力量开展科普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次调研旨在通过了解当前参与科普活动之社会力量的现状及其诉求,探索提高社会力量参与科普活动积极性的思路、方法和途径,提出推动科普社会化工作格局的对策建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与TOPSIS的新能源科普水平评估方法,选取了科普人员、科普场地、科普经费、科普媒体、科普活动和科普影响6个一级评估指标,构筑了包含22个二级指标的科普水平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估指标的权重,并采用TOPSIS法进行评估计算,依据相对接近度的大小给出评估结果。为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采集了5家新能源科普基地的运行数据,给出了新能源科普水平的排序结果。  相似文献   

3.
王刚  郑念 《科普研究》2017,12(1):27-33
通过梳理国内外关于科普能力评价的相关文献, 从科普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指标赋权、评价模型等 角度总结了研究现状。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结论: 一是科普能力评价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 多集中在地区科普 能力评价,缺乏国家层面研究; 二是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多依赖于中国科普统计调查数据,缺乏科普组织建设、 科普政策等定性指标;三是科普能力评价多采用截面数据,缺乏时间因素的考量; 四是缺乏针对国家科普能 力和公民科学素质相互关系的研究,以及科普能力各要素对公民科学素质影响的定量研究。通过文献研究,为 国家科普能力评价指标设计与总体效果评估,建立国家科普能力监测和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以理性选择理论及社会认同理论为理论基础,探讨影响公众参与社区科普活动意愿的主要因素.选取了深圳市居民作为观察对象,通过对500位深圳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建立了居民参与社区科普活动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并对假设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发现,感知科学知识价值、感知社区科普活动的功能性和娱乐性价值、社会规范和社区认同,可以正向显著预测居民参与社区科普活动的行为意愿.这为中国城市中的科学传播研究注入新的实证材料,同时也为社区空间中的科普工作开展提供了具有实践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莫扬  彭莫  甘晓 《科普研究》2017,12(3):26-32
本文通过问卷、深度访谈和专家咨询方法,调查科研人员参与科普的动机和激励需求、科普积 极性的影响因素等等,分析激励科研人员参与科普所面对的问题,探讨科普激励政策。调研显示,单位 对科普活动的重视和组织、对参与科普人员在考评尤其是职称晋升方面的具体鼓励政策等对科研人员的 科普积极性影响大。存在的突出问题有:科普工作在个人考评中得不到有效认可、针对科研机构的科普 工作评价机制及科普项目评价机制不完善等。所以,应提升科学共同体对科普责任和功能的认识,完善 对科研机构科普工作的评价机制,建立科普项目评价激励机制,加强对参与科普的科研机构及人员的正 面激励,加大科普奖励的力度和范围。  相似文献   

6.
杨晶  王楠 《科普研究》2015,10(6):92-101
大学和科研机构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科普力量,它们通过开展各项科普活动发挥了重要的社会作用。本文选取哈尔滨工程大学、中科院上海昆虫博物馆、华中农业大学等国内优秀大学和科研机构作为调研和访谈对象,从日常科普工作管理、常见科普途径、科普活动组织形式以及科普人才建设等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普活动情况。调研发现了一些问题,如许多单位对科普重要性认识不足;科普活动缺乏品牌和特色;科普资源创新不足;科普专业人才缺乏。针对以上问题,建议建立激励科普的工作机制,构建合理的科普人才结构,创建品牌和特色科普活动,尝试与社会各界联办科普等。  相似文献   

7.
《现代电子技术》2018,(7):160-164
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过程复杂,而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传统方法难以获得高精度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结果,为了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效果,设计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方法。首先通过专家的经验建立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各指标权重进行量化处理,然后采用神经网络对处理后的样本进行训练,建立大学生就业质量评价模型,最后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对大学生就业质量进行准确评价,评价结果可信、有效。  相似文献   

8.
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云安全进行分析量化评价。在分析影响云安全的因素基础上,按照云安全联盟和云平台服务模式分别建立起两种云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分别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然后运用模糊评价法对两种评价指标体系分别进行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最终确定云安全评价等级。两种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结果相同。实际应用表明该模型对云安全的评估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莫小丹  马宇罡 《科普研究》2023,(1):42-50+107
建立社会化协同机制、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高效整合科普资源,是现代科技馆体系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科普服务的必然选择。本文以系统论、协同学和社会资本理论作为分析工具,对科技馆体系不同组分的社会化协同实践进行考察,探索科技馆体系多元主体协同的形成机制,并提出吸引多元主体参与建设实体科技馆、拓展流动科普设施科普投入渠道、完善数字科技馆社会协同平台建设、优化体系内外联动机制、建立社会化协同评价机制等发展策略,以期为科技馆体系建设和探索“大科普”格局构建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詹琰 《科普研究》2009,4(4):53-60
科普展板是科普活动中最常用的展示手段,而科普展板的视觉效果是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以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中所展示的科普展板为样本,分析了科普展板视觉效果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周立军 《科普研究》2012,7(1):29-31
首届北京科学嘉年华于2011年9月举办,这次科普活动带给作者关于科普产业如何走向市场化的一些思索,作者认为:科普资源匹配的最有效形式是市场化,人的因素是科普工作的灵魂,要因地制宜开展经常化科普,企业参与科普是依法履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2.
受北京市科委相关部门委托,中国科普研究所相关课题组对北京市基层科普队伍———包括科技场馆、社区和中小学及校外教育机构科普队伍理解科普状况进行了典型调查。调查表明,上述基层科普队伍中8成以上人员对科学的理解是理性的,他们对科普及其作用、自身科普能力和影响科普的社会因素等都有一定程度的关注和判断能力。调查同时也反映出,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长期影响,基层科普队伍人员在科学教育、传播与普及活动中,还未能完全摆脱重知识、轻能力以及重书本、轻实践的倾向。课题组结合相关研究提出了明确科普是基层单位(组织或机构)的重要职责的机制探索,以及充分发挥科普志愿者在基层科普队伍中的作用等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国家在科普人才尤其是科普专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不断突破与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远不能满足国家科学技术传播与普及工作的需要。如何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如何加大科普专职队伍建设是当前国家在创新体系的范畴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对我国2010年全国科普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与挖掘的基础上,对我国科普专职人才、科普专职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以《中国科协科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为战略目标,提出政府、高校、人才所在单位三位一体的科普专职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我国科普评估现状和阐述企业科普评估必要性的基础上,从评估设计、因子个数、检验修正等三个方面,研究了科普评估的若干设计要点。通过不同科普类评价指标体系各个层次及其评估因子的集合和比较,提出科普评估的检验修正是构建指标体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科普服务发展与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近年来,欧美国家的科普场馆已经在探索面向学校、面向家庭、面向社区和面向社会的科普服务新模式,它们更加强调受众群体的“亲历”和“参与”,并提出了“体验型”的科学传播方式。本文是对国外科普场馆的科普服务新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介绍,以期为我国科普教育场馆服务内容的拓展与创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北京地区科学家群体理解科普状况的典型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北京地区科学家群体及未来科学家和专门专业人才——在读研究生群体理解科普状况进行的典型调查表明,这两个群体中的绝大多数人对科学的理解是理性的,他们对科普及其作用、自身科普能力和影响科普的社会因素等都有较高程度的关注度和判断能力,而半数以上接受调查的科学家表示自身之所以参与科普是"个人自愿也经单位委派"。调查同时也反映出科学家及在读研究生群体在对科普理解上存在的一些差异和问题,并就此结合相关研究提出了促进科学家及在读研究生群体参与科普的机制探索,以及诸如建设科学家群体科研工作展示基地等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7.
《科普法》颁布实施之前,我国部门科普法制建设在诸多领域逐步展开,地方科普法制建设也广泛开展。《科普法》颁布实施十年来,我国科普法制建设全面深入发展,部门科普法制日渐系统和完善,地方科普法制全方位、多层次、多领域深入展开,科普关键领域和新兴领域的科普法制建设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8.
谭超 《科普研究》2011,6(3):80-83
大型科普活动已经成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一个重要渠道,以2010年全国科普日北京主场活动的宣传评估工作作为案例,探讨了前期宣传效果评估对于大型科普活动绩效改进及可持续性运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科普展览是现代人精神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书卷”。植物园以大量收集的活植物作为科普展览的素材向公众传播植物科学知识及开展相关的环境教育活动,帮助参观者理解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本文详述了如何成就一个优秀的植物园科普展览的流程,希望能为成功举办植物园科普展览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