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周立军 《科普研究》2009,4(2):30-36
提升科学传播的影响力,离不开工作创新。"首都科学讲堂"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成功,主要在于其准确的定位以及在传播机制和运作方式上的创新。这个新形势下科学传播的有益探索,既满足了公众提高科学素质的需求,给科技工作者从事科学传播提供了条件,并为科协组织开展科普工作、促进科普资源共享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3.
吴琦来  普宏  孟雷 《科普研究》2013,8(4):46-53
本文以"为什么传播"、"传播什么"和"怎样传播"为分析框架,尝试了中日高校科学传播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与日本相比,我国的科学传播教育表现为培养目标聚焦不足;在"如何传播"上没有形成一套课程体系;大多数院校的课程设置虽然集中在理论层面,但对"为什么传播"和"传播什么"的问题并没有系统、深入的课程体系来对应。这些问题的背后是教育界、科技界、媒体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对科学传播的认识不足以及科学传播领域的研究不足。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国内10 个科学类微信公众平台展开调研,归纳了科学成果的微信公众平台四大特征,讨论了科学成果的微信公众平台影响力的两大要素,最后提出完善科学成果的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议:提高多类型功能利用率,丰富科学信息传播形式;强化多类型营销理念,扩大科学传播范围;细分多类型受众群体,明晰不同受众关系属性;强化多类型制度监管,营造良好的科普环境。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协科普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的科普人才队伍,科普人才总量至少比2010年翻一番。科普人才的培养,需要在高等教育环节加强科学传播素质教育。在这方面,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等为代表的国际知名高校已经开展了多年工作。本文重点介绍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展科学传播素质教育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在高校中开展科学传播素质教育可从中汲取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当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现存的问题,同时对电子商务专业创新人才的培养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电子商务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7.
孙静  汤书昆 《科普研究》2016,11(5):10-16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传统科学传播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需求。作为即时通讯工 具用户排名前三的社会化媒体———微信媒介,可以尝试在新媒体环境下发挥自身优势助益科学传播,即通过“以科普 微信公众号为核心、以朋友圈与微信群为两翼的全方位互动辐射”模式,为新媒体环境下科学传播新模式的探索提供 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高松生 《科普研究》2007,2(5):19-23
本文基于对中国城市科普状况、社区组织形态及其成员的行为倾向的分析基础,就目前中国城区科普主流模式——"科普社区"进行分析,结合实例阐述了科普社区组织形式、创建活动的目的意义、实施过程、创建模式及评价体系。对科普社区在建立一种能调动社会广泛参与的机制,形成社区科普凝聚力,传播科学,实现基本知识资源的普惠配置,提高公众科学素质等方面取得的实践成果和作用,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9.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产业也随之日益膨胀,因此,计算机人才的需求量也迅速增加。培养市场和产业发展需要的计算机人才是高校不断探索的问题,也是构建科学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文章主要根据社会发展的形式分析了计算机人才的大量需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及实践,为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牛桂芹  李焱 《科普研究》2021,16(6):32-41,96
基于对国外网站的调研和已有研究,考察国外高校科学传播人才培养的整体发展概况,深入分析部分国家(澳大利亚、美国、英国、日本)的典型做法,总结出值得我国借鉴的四点经验:一是尊重科学传播的跨学科、跨领域特征;二是重视实效性和职业需求,形成培养与就业的链接机制;三是理论与实践并重,注重涵盖多元能力维度的综合培养;四是构建培训、活动和学位培养相互补充的综合培养体系,确保科学传播人才培养的延续性和扩展性.  相似文献   

11.
1975年美国186位知名科学家,在18位诺贝尔奖得主带领下,联名批判占星术。费耶阿本德却对此举提出严厉批评。本文通过对这一案例及相关案例的介绍与分析,提出科学传播必须借鉴主要科学哲学、科学史和科学社会学在内的科学文化研究的成果,才能避免朴素过时的科学观的干扰影响,实现科学传播从朴素向反思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韩扬眉  诸葛蔚东 《科普研究》2017,12(4):17-24,76
在哥本哈根、南非、巴黎等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使得“气候变化”问题关注度日益高涨,学术 界也从不同视角对此进行研究。在西方,气候传播经过近50 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较为系统的研究领域和 学科体系。那么近十年来,国际上气候传播的研究程度如何?都在关注哪些议题?学者的分布和合著状况怎 样?本文以《公众理解科学》和《科学传播》两本SSCI 期刊在2006 年至2015 年所发表的以“气候传播”为 主题的学术文献为研究对象,从文献类型、发表年份、国家/ 地区分布、发表机构、研究主题、研究方法、 理论运用、合著情况、关键词等方面建立类目,进行定量地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气候变化的学术研究伴随 着相关会议热点起伏,不具连贯性和系统性;“媒介”是气候传播框架与话语的制定者之一、多元化传播者 之间的互动和影响;以及公众的态度与行为是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媒体环境的迅速发展,信息传播形式和传播机制发生了变化,国庆档主旋律电影《夺冠》票房突破八亿,电影取得的成功与其背后所体现的传播学原理密不可分.在疫情影响下,新媒体传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主旋律电影传播策略的研究与探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子商务应用范围的不断拓宽、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电子商务应用模式的不断创新,对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也呈急剧增加。如何加大校企合作,培养适应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电子商务应用人才,构建适应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体系,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完善多主体的教学质量监督和评价体系,形成有特色的电子商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我们迫切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的是了解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儿童计划免疫的“信息—教育—交流”(Information-Education-Communication, IEC) 科学传播有效途径的策略研制。 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有:1. 走访与观察:走访当地少数民族干部、群众及其民俗传承人——歌师和歌手,观察了解当地侗族、苗族的主要科学传播途径。2. 问卷调查、专题小组讨论和个人深入访谈。本研究的结果有:1. 在需求评估基础上发现4种适合当地的IEC传播途径:村干部宣讲,预防接种证的插图信息传播,民歌传唱和招贴画宣传。2. 经过社会  相似文献   

16.
吴欧 《科普研究》2013,(5):10-10
吴欧女士的发言题目是“以果壳网为例的科学传播的契机与实例分析”,作为资深的一线科普人,她以热点新闻事件为切人点,结合经典案例,详细介绍了果壳网在科普实践中的诸多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7.
赵蕾  刘兵 《科普研究》2009,4(4):29-35
调查表明,科学家肖像画在形成学生对科学家及科学的认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介绍了科学家肖像画研究常见的理论方法,运用问卷调研与访谈的方法,从实证角度证实了科学家肖像画在形成小学生对科学家的认识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将国外肖像画研究与对国内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进行了比较,试图为科学传播引入新的研究视角,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为科学传播实践提供新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气市场的不断发展,电气类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生产周期也大为缩短,面对如此快节奏的环境,如何培养出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是电气专业所面临的问题。在我国的各个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中,多数以讲授、灌输知识的方式为主,在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上还比较欠缺[1]。本文针对电气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浩鸣 《科普研究》2012,7(5):17-21
经过25年的发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现已成为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在基础科学多个领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提供了强有力保障,支撑着我国社会科学事业的持续创新发展。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科学基金管理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基金管理制度。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由项目申报到结题过程中形成的成果、人才、平台等信息,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科学信息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科学传播应以政府管理层、科学家群体、社会公众对科学基金信息的诉求为出发点;运用现代科学传播方法和不同传播媒介,有效构建新型的科学传播体系,以科技新闻报道为主体,多种科学传播形式综合运用,向社会广为传播;在营造科技创新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科学事业的加速发展。同时,使政府、科技界和全社会对科学基金工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推动科学基金未来更好地发展;自然科学基金科学传播应遵循针对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时效性原则和保密原则;科学传播要注重多种媒体组合宣传和宣传时机及时段,强调"内宣"与"外宣"的有效结合,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和科技媒体的组合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20.
探讨将“协同创新”理念应用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改变传统的单一培养模式,并分析针对不同类型学生可实施的方法。面对本科生的培养,开设综合性实验课程,融合不同专业学生共同完成实验内容,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项目、创新大赛。面对研究生的培养,建设导师团队,通过导师的协作交流带动所属研究生的深层合作,并通过共同完成研究课题或者申请项目加深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