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测试》2001,(12):26-26
日前,伊士曼柯达公司与神州数码(中国)有限公司在京举行隆重的签约仪式,宣布柯达公司将与神州数码结成战略性合作伙伴,共同开拓中国数码相机市场。神州数码作为柯达相机在国内最大的代理商,将全线分销柯达数码相机。这次柯达与神州数码的合作是国内影像行业与IT分销渠道规模最大的一次合作。  相似文献   

2.
《新潮电子》2010,(2):89-89
模拟时代,胶卷成为了柯达承载人们影像记忆的载体。数字时代,DC和数码相框则共同成为了柯达帮助人们分享影像快乐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陈琳 《今日电子》1998,(3):51-53
人们对柯达的了解以及柯达的知名度,来自于感光材料、相纸、冲洗配方;来自于柯达公司对摄影的巨大贡献。不可否认,摄影之所以能到达今天这样的缤纷世界,之所以能象今天这样如此普及和渗透进各行各业,“柯达”功不可没,无论是胶卷的发明,还是各种新型胶卷的推出、各种冲洗配方的革新,乃至于早期相机的发展,柯达公司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今在方兴未  相似文献   

4.
《IT时代周刊》2007,(21):22
2007年10月25日消息,10月6日早晨,随着几声震耳欲聋的爆破声,柯达胶片老厂房轰然倒塌。这些见证了伊斯特曼柯达公司百年辉煌历程的建筑,除了在柯达数码相机中留有影像之外,随着胶片影像技术的落幕灰飞烟灭。  相似文献   

5.
6.
7.
《新潮电子》2009,(7):90-91
实用主义至上——来自大洋彼岸的柯达一直秉承这这样的理念来延续这个影像巨人的数码时代。不过美国人似乎没有亚洲人的风花雪月,在产品设计上往往缺少了一丝细腻。典型的美式审美风格,让柯达成为亚洲影像市场上一位金发碧眼的“外乡人”。  相似文献   

8.
《电子产品世界》2006,(9S):22-22
8月1日,柯达宣布将把数码相机的生产.运输全部转让给新加坡公司伟创力,根据合作协议:伟创力将为柯达制造和储运柯达民用数码相机,同时也将负责某些数码相机设计和开发工作。柯达将分拆其全部数码相机制造所需业务给伟创力,被分拆的业务包括装配、生产和测试。伟创力还将管理柯达数码相机的运营和物流服务。柯达将继续掌管其高级别领域的系统设计,产品外型及观感,用户体验,及其在数码相机领域的高级研发工作。柯达将保留知识产权资产。  相似文献   

9.
罗茜文 《移动通信》2006,30(11):94-94
10月25日,全球领先的融合语音和信息解决方案的提供商Intervoice公司在北京宣布,将于即日起与联合数码公司共同打造专业销售和支持队伍,加快在中国市场的投资步伐,扩大在中国市场的服务范围,进一步推动公司的业务增长。  相似文献   

10.
11.
柯达ZX1     
机身小巧支持高清、多种颜色选择 你能想象吗,这个外形酷似手机的家伙实际上是一部高清数码摄像机,它就是来自于柯达的新品ZX1。它具有720P60帧高清拍摄能力,能够进行自动场景识别,还能自动适应光线强弱进行拍摄。ZX1采用了定焦镜头,SD/SDHC卡槽支持最大32GB存储卡。此外,ZX1还支持生活防水(防雨、防溅水)功能,带HDMI输出接口,并有黑、黄、粉、蓝、红五种颜色选择。使用随机附赠的编辑软件还能实现个性化的编辑效果。  相似文献   

12.
要不是柯达申请破产保护,人们可能很难想象,巨人的倒下竟然也能如此迅速。对此,你可以总结出N条理由,可以说它创新不够,也可以说它没有与时俱进,等等。但我想说,归根结底,是华尔街资本市场制度使然。事实上,要说技术创新,柯达绝对可圈  相似文献   

13.
《新潮电子》2006,(3):84-85
“雙,隹二枚也”——《说文》。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双”的眷顾似乎永远高于“单”。双,成为形容众多美好事物的数量词:比翼双飞,双事成双,智勇双全……双,表明数量上的强势,程度上的深入。 在轻薄数码相机领域似乎只是“单”的地盘,单取景器,单存储卡插槽、单电池……都在极度瘦身的轻薄数码相机上得到消费者相当的认可,当我们已经完全接受“单”的统计之时,崇尚技术创新的柯达却在数码相机身上完成了一次关于“双”的革命,柯达EasyShare V570(以下简称V570)作为全球首台双镜头数码相机,将我们引入一个由“双”组成的奇幻数码照片拍摄世界。现在,让我们把目光凑近V570的取景器,透过双镜头去观察我们的世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柯达宣布了新款旗舰级中画幅数码相机CCD传感器,型号“KAF-50100”,像素高达5010万,创下民用级产品新纪录,同时哈苏将第一个在其相机中采用该传感器。  相似文献   

15.
静芳 《家庭电子》2003,(5):18-18
20年前家用摄像机就已经问世,但高高在上的价格使用户只能望而兴叹。近年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摄像机的功能越来越全,品质越来越高,价格也开始下降,摄像机再也不是高不可攀,普通用户也可将其把玩于股掌之中。目前市场上摄像机品牌林立、种类繁多、价格差距非常大,用户在购买时不知如何选择。其实,选购摄像机只要遵循下面步骤,一定能买到一款满意的摄像机。  相似文献   

16.
阿细 《家庭电子》2000,(8):40-41
DVC与数字8mm格式数码摄录机除了原VHS、8mm模拟摄录机外,最近市场上又出现了体积小巧、画质更清晰的数字8mm与DVC数码摄录机,并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在日本)掀起了购买热潮。家用数码摄录机DVC是1995年秋由日本索尼、松下、夏普和胜利4家公司同时推出的,一上市就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数码摄录机有三种输出:与普通电视机连接的AV方式,S-VIDEO高清晰视频输出,DV输出(IEEE1394标准,数码手提摄录机上称为i.LINK的高  相似文献   

17.
18.
19.
《新潮电子》2009,(12):168-169
在主流数码相机市场上,来自美国的柯达绝对算得上是个性鲜明的品牌。这里所指的个眭,并非特例独行的炫目造型,也并非引领潮流的前卫技术,而是坚持以实用为先的设计理念。在新近面市的Z950上,柯达又是如何将实用主义进一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0.
王嘉 《通信技术》2004,(9):86-89
柯达在像素的竞赛中继续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新登场的1400万像素级产品DSC Pro SLR相机更是兼顾了佳能和尼康两大阵营,为使用者带来了灵活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