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员超  宗光华  金树达 《机械强度》2000,22(2):110-112
本文对按当量弯矩计算与按疲劳强度计算两个强度条件的分析,比较、得出了两个强度条件等效时应满足的条件,由此得到折算系数α值可使当弯矩强度条件更接近于精确值。这样不仅可使计算简化,而且可得到既经济又安全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并行制造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并行了工程是一种减少开发周期,提高质量,减少费用以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有效方法,普遍认为并行工程属于设计领域,但由于制造过程的动态性和市场的多变性,不可能随时修改产品设计方案,因而实施并行工程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将并行方法应用于制造领域。提出并行制造的概念,分析并行制造工艺设计系统的特卢、及体系结构,探讨并行制造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3.
新型材料零件数字化设计制造的理论和方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提出并阐明了数字化设计制造的广义内涵、理论基础和技术途径,确立了按力学、热力学、电磁学性能来并行设计制造新材料零件的和方法,并结合机械、材料、力学等学科相关和技术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的分析和论述,指出数字化设计制造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4.
将系统集成原理应用于级进冲模并行CAD中,分析了级进冲模设计过程中的信息流,把信息归纳为模具方案设计信息集合、模具结构设计信息集合和模具零件设计信息集合。由此导出了级进冲模并行设计的功能模型,开发出级进冲模并行CAD系统实施框架,该系统可以实现级进冲模排样、模具主要结构以及主要零部件的并行设计。  相似文献   

5.
张慧 《机械工程师》2005,(11):50-51
文中叙述了并行工程的基本思想.针对现行传统的串行换热器设计存在的问题,分析探讨了实施并行工程的IPT、CAPP、DFA、DFM、CAFD、APS等关键技术,并应用于换热器的开发实践中,以提高企业产品设计能力,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偏瘫患者呈现上升趋势,因而开发康复训练设备对于患者的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患者训练特点开发了结构合理安全的新型康复训练设备,患者可进行柔性、递进式训练。利用Abaqus有限元数值平台对开发的康复训练设备结构强度和刚度进行计算和校核,其结果可为设计康复训练设计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并行工程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我国实施并行工程企业的案例调查以及对国外情况的了解,分析并总结了我国企业实行并行工程中在人力资源管理( 人员选拔和培训、绩效评价和激励等) 方面的具体作法和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面向并行工程的产品数据管理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并行工程为应用背景 ,对产品数据管理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综合分析 ,包括应用工具的封装与集成 ,集成产品开发团队的组织与管理 ,资源信息管理 ,产品结构与配置管理 ,工作流过程管理等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代产品设计的特点,本文提出将并行工程理念运用到产品设计的过程之中,并对基于并行工程下产品设计的范围、特点、应用进行研究,提出了并行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并行设计实施策略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并行设计实施策略的研究侧重于由多领域的集成而引起的并行设计过程的复杂性、综合性与系统性解策略,通过引入独立变量集与决策量损失的概念,对多领域任务集成(耦合)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提出以设计时间为主要目标的基本最优次序的并行设计实施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现有港口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不足,提出在港口工程管理中应用并行工程,建立并行组织,利用网络平台提高工程质量,压缩建设周期,并给出了并行工程在某港口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2.
并行设计及其支持环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PDM为框架,建立了支持产品并行设计的并行工程体系结构,通过分析设计活动的组成,提出了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信息模型和基于STEP的CAx信息集成模式,定义了结构扁平的集成产品开发矩阵组织模式,以有效支持产品开发队伍的重构,探讨了信息分层共享的合理模式,集成了分布于不同硬件平台的CAx/DFx工具,最后建立了支持并行设计微循环与预发布的过程管理模型,研究了并行化产品开发的过程控制与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3.
基于CAD/CAPP并行设计的零件信息模型建模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零件信息建模是并行工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除需具有常规集成化零件模型的特点外,还应满足并行工程的要求。所讨论的一种建模方法,正是这种要求下提出来的,并以轴类零件为对象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张婧  甘红胜  梁辉 《机电工程》2014,(2):253-256
针对继电器长期工作后可靠性降低、故障率上升,从而影响整机产品质量以及生产安全等问题,耐久性安全测试是十分必要的检测手段。结合基础机电继电器的国际和国内最新版本标准的新要求,研发了集继电器电气耐久和机械耐久试验于一体的多通道测试系统,该系统可同时连接电器上彼此独立的9路输出通道,实现被测样品负载或空载耐久试验的自动监控;对测试系统的技术需求做了简要介绍,给出了耐久性安全检测设备的相关设计要求;通过PLC、电流传感器以及触摸屏等自动化组件构建起了测试系统的硬件部分;软件部分主要完成了对关键试验信息(如试验模式选择、参数设定、通道选择、通断次数采集、试验异常判定与显示、声光报警等模块)的编程。研究和测试结果表明,这种新型的继电器耐久测试系统具有良好的检测效率和精度。  相似文献   

15.
断路器疲劳自动试验装置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一种断路器疲劳自动试验装置,以国产DBA,DBG,DBF等10多种断路器产品的可靠性为研究对象,系统由工控机,数据采集卡,伺服驱动系统等硬件组成,完成对断路器产品机械寿命和电寿命的自动试验,显示,存储及打印等功能,系统精度高,重复性好。以LabVIEW虚拟仪器为开发平台,设计灵活,可以根据不同产品型号的试验要求任意设置试验频率,测试次数,时间等参数,试验过程可以在机械寿命和电寿命两种工作模式下任意切换,同时可针对新产品进行参数设置,新型号测试,试验功能全面,扩展性好,自动化、智能化的特点大大简化了试验过程,节省人力物力,提高试验效率。  相似文献   

16.
耐久性试验对提高液压元件的可靠性非常重要。该文介绍如何做好准备工作:明确试验目的、深入分析被试件和应用场合、周密规划试验、制定详细试验计划,然后认真试验,整理出完整的报告,就可以取得有参考价值的数据,从而举一反三,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7.
并行工程环境下的维修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降低系统的全寿命费用,在设计过程中早期就应该考虑维修性问题。介绍了一种计算机辅助维修性分析环境的研究思路,它支持在并行工程环境中对设计阶段的系统维修性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8.
夹具设计的并行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主要论述了实现产品设计与夹具设计的并行方法,包括不同阶段的产品设计与夹具设计的并行,不同批量的产品设计与夹具设计的并行,不同类型的产品设计与夹具设计的并行,最后介绍了作者开发的面向并行工程的计算机辅助夹具设计系统的原理结构和功能,并给人具设计实例。  相似文献   

19.
机电产品并行式绿色设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焕亚  祝勇仁 《机电工程》2005,22(11):67-69
机电产品的设计方法将直接影响其制造加工方式、制造加工周期、使用过程和废弃后处置等环节.通过分析传统的串行式的设计模式所存在的问题,从机电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角度,提出了应用并行式绿色设计方法,以提高机电产品的质量和绿色度、缩短开发周期,降低机电产品生命周期内综合成本.  相似文献   

20.
基于并行工程的产品维修性设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讨论传统维修性串行设计的基础上,结合并行工程原理,研究了在产品设计阶段中怎样并行地考虑产品的维修性设计,建立维修性设计小组,同时构建了产品维修性信息模型.并介绍了实施产品并行维修性设计的使能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