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美国、德国,虽然许多锯都是用辊压的方法得到适张度的,但是,锤击法仍是锯片通过机械的方式获得适张度的标准的作业规程。至少在日本以及许多国家是这种情况。修锯工用锤子轻轻的锤击的锯片的中心部分,可是,既使全部的感应应力很小,锤击点附近的局部应力有时也是很大的,足以使锯片产生疲劳。锻锤工艺要求工人必须有  相似文献   

2.
美国和德国多用辊压法进行圆锯适张度处理,但在日本,也许世界许多国家锤击仍是圆锯机械适张度处理的标准方法。 修锯工用锤子轻轻敲击锯片的中间环带,尽管敲击的压力很小,锤击点周围产生的局部应力有时足以导致圆锯疲劳损伤。锤击适张度处理要求修锯工技术熟练,并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辊压适张度处理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不高,但锯片的初始精度(如圆磨精度)对辊压质量影响较大,如果锯片不够  相似文献   

3.
最常用的适张度方法是锤击和辊压。锤击效果取决于修锯工的技艺,辊压适张度是众所周知的技术,它能提高固有频率,减少其它方面因素。因此,最佳适张度存在于辊压挠曲把锯片变成“碟”形。本文介绍一种新的适张方法,它在所有的振型中都能同时提高固有频率。锯片采用一个偏心孔,并在孔四周的表面均匀施加压力。固有频率随着压力增大而单方面提高,附加应力孔的转动振幅也增大。偏心孔影响固有频率的效果是最大的,在某种振型时适张度直接向最佳值增大,其解释是固有频率的增高连同潜在不稳定振型,只受经典板片理论的限制,不稳定振型的负荷也受经典板片理论的限制,负荷要求在锯片的弹性极限范围内。  相似文献   

4.
在带锯锯切之前,对锯身进行辊压,是提高锯切稳定性,保证锯条正常工作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辊压后,锯身内余留下内应力,辊压效果与这种内应力的大小及应力分布状态有关,因此有必要对辊压后的应力情况进行研究.目前国内外对辊压应力问题的研究仍比较少见,而且已有的研究成果一般是局限在定性的理论分析上.鉴于上述情况,我们采用有限元法对辊压应力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吕文新  李巨方 《木工机床》1996,(2):10-12,18
1 引言 对带锯条进行适张度处理是为了增加锯条切削时的稳定性且提高锯条的切削精度。锯条主要是通过锤打或辊压等机械的方法来获得适张度。辊压用得更普遍些,因为它比锤打能得到更均匀的应力分布。用于辊压带锯条的机械有两个带凸面廓形的辊子对锯条加压。两个辊子中有一个或两个为驱动辊,这样沿着锯条表面的长度方向辊压出窄的塑性变形的压痕。在两个压辊之间产生大的压缩应力,使锯条得到适张度。这些应力才能自我平衡,因为没有加入外部的平面载荷。  相似文献   

6.
圆锯片的振动主要是指锯片回转工作时,锯片在其平衡位置附近发生的往复横向运动,由于外部激振力的存在,锯片的振动是不可避免的,但不一定会失去稳定性,当激振力的频率与锯片固有阶频率相等时,锯片会发生共振,目前已经证实的圆锯片不稳定性机制有两种:一种是静态弯曲失稳;另一种是临界转速失稳,锯片在临界转速失稳状态下,即使一个频率为零,非常小的横向力也会引起锯片大幅值的谐波形横向摆动,并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不稳定性理论是关于圆锯片振动研究最重要的领域之一,锯片的应力状况,包括制造过程留下的残余应力,适张应力,回转应力和热应力的大小和分布都会影响锯片的动态稳定性,锯片的结构,包括锯片上的槽,孔参数,特别是锯片的厚度和夹盘直径对锯片刚度,固有频率和临界转速的影响非常明显,在切削加工参数中,切削力和进给速度对锯片动态稳定性的影响也比较大。  相似文献   

7.
圆锯片适张和平整状态光隙检测法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习宝田 《木工机床》1994,(1):16-21,25
在分析了圆锯片适张应力分布特点、适张应力与平整应力区别以及适张应力导致的锯片刚度变化的基础上,文章认为,圆锯片适张状态的光隙检测法在理论上是基于适张应力导致的锯片刚度变化;而平整缺陷则是由于平整应力引起的锯片变形。文章还介绍了区分适张变形和平整缺陷方法以及判断适张程度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苏联耶季涅茨基木工机床厂研制的ΠΧΦ-3型半自动压料—整齿机,可用于圆锯片、框锯条以及带锯条的压料—整齿作业,可在室温下(无需加热)进行压料和整齿。 锯片(条)厚度在2.5mm以下者,通过一个行程即可完成压料作业;锯片(条)的升降以快速移动机构完成;压料作业是自动的;采用特殊砧子使压料的锯齿齿距最小达16mm,机床装有液压控制系统,操作灵活、准确可靠。 机床床身上装有连接压料—整齿机构和锯片(条)的进给机构的床头。工作台装在床身前壁箱体上,工作台上装有夹紧锯片  相似文献   

9.
至目前为止,框锯条的残留应力状态取决于修锯工的经验。客观的真实的测定,如采用 X 射线衍射仪需要昂贵的设备和较长的时间,因为需要采用无损检测。由于这个原因,在实际辊压过程中,采用间接、简单的光隙法,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证明了其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辊压过程的光隙变化与残留应力的分布状态有关,光隙的变化可以作为判定锯条残留应力状态的准则。  相似文献   

10.
开槽圆锯片从锯片的周边延伸到锯片凸缘,设有二条负前角的沟槽,这两条沟槽的刃口用耐磨材料(如碳化钨硬质合金)制成,它比锯片本体厚比锯齿刃口薄,它也经过刃磨,并且必须保持锋利。锯切时的侧面压力对锯片产生有害的影响,它导致发热,当开槽锯片产生侧面压力时,沟槽就切割木材,而当木材对锯片产生均匀摩擦和发热导致锯片歪斜时,由于沟槽  相似文献   

11.
前言 关于圆锯片的适张度,Szymani & Mote~(39)和Szymani & Rhemrev~(42)都作过较精辟的论述。能读一下他们写的那两篇文章,当然令人满意。但由于这两篇文章不宜用日语介绍,所以,笔者决定参考这两篇文章并加入本人的观点,试述一下这个问题。象圆锯片这种进行高速旋转切削的薄圆板状切削刀具,无论其平衡怎么好、振动怎么小,在锯切木材时也要因切削热和摩擦热等使锯片受热,并使锯片各处温度分布不均匀,从而导致锯片变形。最初,锯片变形是沿锯片平面膨胀延伸;当温度的不均匀达到一定程度时,变形便不保持在这一平面内,而是产生大的变形,即凸凹不平呈波浪状,致使圆锯片无法继续锯切木材。这种状态称为圆锯片扭曲。这是旋转锯片的固有振动周期无限大,变形不能恢复的应力状态,换句话说,是旋转锯片的固有振动频率为零的应  相似文献   

12.
在制材加工企业中,圆锯机占机床总数的30~40%。本文引述了提高圆锯片工作效能的研究成果。圆锯片的制造提高圆锯片的平面度及整个使用期中的精度保持性乃是制造圆锯片的一个主要问题。苏联中央木材机械加工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工作表明锯片制造时的平面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淬火毛坯的回火条件。毛坯均匀加热与均匀冷却能使它保持零应力状态。非均匀加热(周边部分温度高)与均匀冷却或者均匀加热与非均匀冷却(中心部分温度高)都会使锯片的周边部分产生  相似文献   

13.
输纸歪斜是胶印机输纸部分常见的故障之一,引发这种故障的原因有很多,如闯纸不合要求、飞达部分处于不对称状态、接纸辊上的压轮处于不对称状态、输纸布带及带上压纸压轮处于不对称状态等。  相似文献   

14.
横截锯机是木材加工企业的通用设备之一。对它的基本要求是:高的生产率和良好的截断质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一般的横截机都是木段不动,锯片作往复运动。根据木料的厚薄宽窄差别,要求锯片行程随时可调,锯片前进速度随时可控。为了提高生产率,返程速度应大于前进速度。遇到特  相似文献   

15.
软辊压光机有三辊两压区、四辊两压区等多种类型。每一压区都是由一根铸铁辊和一根带有弹性材料外壳的浮动辊(swimming roll)即软辊构成,其中铸铁辊内通有加热介质如水或油,以保证压光时所需的温度,介质温度通过一个加热/冷却温度控制器进行调节。浮动辊是可控中高辊,它能保证在不同线压下压区全幅  相似文献   

16.
胶印1000问     
48.一个印刷周期中油墨共有几次乳化过程? 答:当胶印机合压印刷时,着水辊、着墨辊与印版之间共存在4种辊隙状态:一个印刷周期共有3次乳化过程. ①着水辊与印版非图文部分的间隙,辊隙间有润版液.当着水辊与印版分离后,印版非图文部分的表面就被润版液所润湿,留下一层薄薄的水膜.  相似文献   

17.
姜永森  庄启龙 《黑龙江造纸》2002,30(1):36-36,38
我厂 2 36 2造纸机是由西安造纸机械厂生产 ,其配套高速复卷机电气控制部分采用天津电气自动化研究所开发设计的 ,张力直接控制晶闸管双闭环有准备逻辑无环流可逆系统 ,经过 6年来的运行和几次对电气控制部分改造 ,完全能够满足产品质量的要求 ,静态精度和动态精度 <± 0 .19。复卷机一般由退纸辊、外导辊、纵切圆刀、后底辊、前底辊、压纸辊及张力辊等部分组成 ,它对电气传动系统有相应的要求 :退纸部分要求在升速、运行和降速停车时均维持张力恒定 ;在断纸或更换纸辊时 ,要建立静止张力能慢速送纸 (正转 )和慢速拉纸 (反转 ) ,以建立所需…  相似文献   

18.
造纸机压榨辊属空心铸造辊。它的受力情况,仅仅视为一在工作面宽度上承受均布载荷的简支梁是不适宜的。这是因为该类辊筒是同辊体,闷头和轴经过盈配合而结成一体的。因此,配合后将产生复杂的数值较大的装配应力。这对于压榨辊的强度计算和结构设计来说,是不容忽视的因素。辊筒的受力应为工作应力和装配应力的叠加并须考虑到疲劳问题。本文对辊筒做出了强度计算,并对结构和装配工艺有关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研究表明,在高温高压的合成状态下,六面顶顶锤46°斜面中心对称线下方存在的切向拉应力是产生纵向裂纹和断裂的主要原因。预应力顶锤的表面存在的预压应力可抵消部分拉应力,降低了顶锤在工作状态的应力水平。文章阐述了顶锤预应力的形成机制并对样品进行残余应力检测,证实了残余压应力的存在。试制的一批试用顶锤,相比传统顶锤使用寿命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为保证带锯机锯割工作的正常进行,需要保持锯条在锯轮上的稳定,并要求锯条具有一定的强度。工作时,锯条在锯轮上的稳定性与锯条强度,决定于锯条最大负荷横断面上的总应力值及其应力分布特性。锯条上的总应力由辊压锯条、锯条发热及其他原因产生的内应力和由作用在锯条上的外力引起的应力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