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ABS)采用不同的注塑成型工艺进行注塑,研究了注射速度、注射压力和保压压力对ABS树脂冲击强度、冲击样条缩痕深度和样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注射速度、注射压力均使样品的冲击强度降低,质量提高,冲击样条缩痕减小。注射速度比注射压力对产品的性能影响大,调整参数时应优先考虑注射速度。在50~70 MPa的保压压力范围内,保压压力对ABS树脂的冲击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ABS树脂冲击性能测试标准主要采用ASTM D256和ISO 180,对应测试样条的尺寸差异较大,不同测试标准和测试条件下得到的试验结果往往没有可比性。通过对比ASTM、ISO两种标准下ABS树脂的冲击性能,研究不同注塑工艺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确定影响产品冲击性能表征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ASTM标准下的1/4'样条的冲击强度和ISO标准下的样条的冲击强度接近,ASTM标准下的1/8'样条的冲击强度测试值大于前两者;不同注射温度、注射速度和注射压力对ABS冲击强度测试值影响显著,并且不同牌号ABS树脂对上述工艺参数的敏感度不同。  相似文献   

3.
选择聚碳酸酯(PC)、均聚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和聚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BS)四种原材料作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试样缺口差异对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C材料的注塑试样和机铣试样的冲击强度均值相同,但是前者的波动明显高于后者;而对于均聚PP,注塑试样的冲击强度明显高于机铣试样;另外相比于PVC,缺口加工方式、缺口加工速度以及缺口剩余宽度对ABS材料的冲击强度结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通过不同注塑工艺对哑光级聚碳酸酯(PC)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共聚混合物进行注塑成型,通过改变不同的注塑条件(注塑温度、模具温度、注塑压力、注塑速度),研究不同的注塑工艺对哑光PC/ABS材料抗冲击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注塑工艺变化,会引起材料冲击性能变化。其中注塑温度与模具温度对结果影响较大,注塑温度240℃,模具温度80℃时,哑光PC/ABS的冲击强度最高;在合适的注塑压力范围内,压力变化对材料冲击影响不大;合适的注塑速度范围内,注塑速度变化对材料冲击影响不大。工艺选择注塑温度240℃,模具温度80℃,注塑压力2.6~6.1 MPa,注塑速度13.9~32.3 g/s时,哑光PC/ABS冲击性能最好。因此,选用合适的注塑工艺可以提高材料的冲击性能。  相似文献   

5.
采用两种不同橡胶粒径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掺混制备橡胶粒子尺寸双峰分布的ABS树脂。恒定ABS树脂的橡胶含量,通过调节不同粒径橡胶的质量比,考察其对ABS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ABS树脂的微观结构,分析了协同作用的增韧机理。结果表明,ABS树脂的冲击强度和屈服强度都随着大粒径橡胶粒子比例的减少而增大;当L-PB/S-PB为1/9时,ABS树脂的冲击强度和屈服强度最高,两种橡胶粒子发生了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SAN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对ABS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将三种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SAN树脂与同一种ABS接枝粉料进行熔融共混 ,测试共混物的力学性能 ,比较了三种SAN各自的增韧特性。实验结果表明 :SAN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越高 ,制得的ABS树脂的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越高。SAN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对ABS树脂的拉伸强度没有影响。SAN树脂的低聚物和挥发成分对拉伸强度影响较大。将高相对分子质量SAN和低相对分子质量SAN按不同比例混合后 ,再与ABS接枝粉料以 18份橡胶共混 ,考察了高相对分子质量SAN的加入对共混物冲击强度和熔体流动速率的影响。在SAN树脂中加入高相对分子质量SAN树脂后 ,可以提高ABS树脂的冲击强度 ,显著降低加工流动性  相似文献   

7.
用有机改性后的蒙脱土(OMMT)对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合金进行增容改性,测试合金的力学性能、维卡软化点、熔体流动速率等性能,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讨论。发现当PC∶ABS质量比=70∶30,OMMT质量分数为3%时,综合力学性能最好,拉伸强度为67. 21 MPa,弯曲强度为80. 90 MPa,缺口冲击强度为17. 35 k J/m~2,均优于纯PC/ABS合金的力学强度。将PC/ABS/OMMT合金用3D打印耗材挤出机挤出成直径为(1. 75±0. 25) mm的丝材,当OMMT质量分数为3%时,丝材成型性最佳。最后用熔融沉积成型的方法打印合金,比较熔融沉积成型与传统注塑成型制品的力学性能差异。熔融沉积成型试样保持了较好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达注塑成型的60%多,但是断裂伸长率和抗缺口冲击强度较差。  相似文献   

8.
通过收集相关资料,整理影响ABS树脂韧性的因素,讨论了接枝聚合物的接枝结构、基体SAN树脂结构、温度、共混条件等因素对ABS冲击强度的影响。接枝后的聚丁二烯橡胶增韧效果明显,不同粒径的橡胶粒子的最佳接枝层厚度相同,接枝层SAN与基体SAN树脂的组成相似时增韧效果好。基体SAN树脂的分子量或丙烯腈含量增加有利于ABS树脂的冲击强度。低温条件下ABS增韧机理以银纹机理为主。双螺杆挤出机拥有良好的剪切作用,能够将橡胶相分散更均匀,有利于冲击强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通过改变不同的测试条件,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缺口试样悬臂梁冲击强度测试结果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发现试样在状态调节与铣缺口操作先后顺序条件下的状态调节时间、铣缺口的工艺和不同摆锤能量对ABS树脂缺口试样悬臂梁冲击强度测试值影响不大,试样缺口中心相对台钳平面距离是影响ABS树脂缺口试样悬臂梁冲击强度测试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采用乳聚丁苯橡胶(ESBR)、溶聚丁苯橡胶(SSBR)、低顺式聚丁二烯橡胶(LCBR)和顺丁橡胶(BR)增韧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研究了橡胶种类、橡胶用量、单体配比及多元复合橡胶对ABS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BR和复合橡胶作为增韧橡胶的ABS树脂,其熔体流动速率较大,熔体黏度较小。当橡胶用量小于15%(质量分数)时,随着橡胶相用量的增加,ABS树脂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及硬度均增加,但是维卡软化温度呈下降趋势。复合使用3种或3种以上的胶种,ABS树脂的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及硬度均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赵文杰  韩莹  李海东 《弹性体》2012,22(5):63-67
采用胶含量(质量分数,下同)为60%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接枝共聚物(ABS)接枝粉料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以不同比例进行共混,制备了胶含量范围为10%~55%的ABS树脂.将胶含量不同的ABS树脂与聚碳酸酯(PC)以30/70、50/50、70/30的质量比利用熔融共混技术,制备了组成不同的PC/ABS共混物,考察了ABS树脂胶含量对不同组成的PC/ABS合金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ABS树脂中胶含量的增加,ABS树脂的冲击强度不断提高,屈服强度、模量及熔体流动速率逐渐降低.随着PC/ABS合金中ABS胶含量的增加,合金的冲击强度显著提高,ABS树脂中胶含量大于30%以后,合金的冲击强度变化不大,且3种组成的PC/ABS合金的冲击强度相差不大.合金的屈服强度、模量及熔体流动速率却随着ABS中胶含量的增加不断降低,其中组成为30/70的PC/ABS合金最低.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PC/ABS组成为70/30合金的微观结构,研究表明,ABS树脂形成连续相,PC为分散相,随ABS树脂胶含量的增加,合金的相形态变得更精细.  相似文献   

12.
以氮苯基马来酰亚胺(NPMI)为耐热组分,合成了耐热改性树脂SMIA(NPMI、苯乙烯、丙烯腈三元共聚物)并将其应用于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研究结果表明,NPMI可大幅度提高ABS的热变形温度,但NPMI在SMIA树脂中的质量分数超过30%时,SMIA树脂与ABS胶粉的相容性降低会导致耐热ABS的冲击强度降低,使用抗冲改性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ABS的冲击强度。SMIA还可使耐热ABS的流动性能得以提高,而且加入SMIA越多,这种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13.
运用自主研发的双转子连续挤出机探究了掺混工艺对苯乙烯-丙烯腈-丁二烯(ABS)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借助Polyflow模拟软件分析了掺混工艺对设备混合能力的影响;通过对ABS树脂流变和微观结构的表征,探讨了掺混工艺对橡胶粒子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螺杆转速的增加,设备分散和分布混合能力提高,橡胶粒子的团聚现象减弱,分布均匀性提高,当螺杆转速为400 r/min时,ABS树脂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16.8 %、15.4 %、30.7 %和7.7 %;当螺杆转速为500 r/min时,在剧烈的剪切作用下,橡胶粒子发生内接枝,导致ABS树脂的力学性能与螺杆转速为400 r/min时的力学性能相比,分别下降了7.6 %、7.5 %、21.8 %和32.6 %。  相似文献   

14.
通过乳液聚合制备了橡胶粒子尺寸为64~420 nm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共聚物.然后将其与SAN-T树脂熔融共混制备橡胶质量分数为15%的ABS树脂.研究了橡胶粒子尺寸对ABS树脂力学性能影响和材料内部形态结构.结果表明:随着橡胶粒子尺寸的增加ABS树脂的冲击韧性提高.当橡胶粒子尺寸在320 nm时,拉伸强度达到最大,ABS树脂的综合性能达到最好.粒子尺寸在64~110 nm时,橡胶粒子在基体内部发生团聚,材料发生脆性断裂.当橡胶粒子尺寸在216~420 nm时,材料主要以韧性断裂为主,发生脆韧转变.具有双峰分布ABS-110nm/ABS-275 nm共混物大、小橡胶粒子间发生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Reuse of recycled polymers is steadily increasing. In this study, two different ABS virgin materials are considered. Then, blends of varying proportions of ABS recycled resins (0–50%), obtained from the gate and runner materials of products, was added to virgin resin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various compositions of virgin ABS and recycled polymers on th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final blend. Three different rib and closure organization of boss of the reinforcement structures were designed and injection molded under blends of varying proportions of the ABS recycled resins to do the torsion test by Air-Torsion tools. In addition, molding characteristics were also examin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is no obvious effect of recycled ABS percentage (by weight) on the tensile strength, elongation at yield, flexural strength, flexural modulus, and impact strength. However, the torsion strength for rib and closure organization of boss of the reinforcement structures decrease with increasing recycled ABS weight percentage. On the other hand, hardness,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and melting flow index of recycled ABS increase with as the percentage (by weight) of recycled material increase. The impact strength was found to vary with the recycled ABS loading. The injection pressure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the content of recycled resin under some specified molding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6.
将聚酰胺6(PA6)与市售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共混,制备PA6/ABS共混物。研究了ABS树脂的用量对PA6/ABS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苯乙烯及丙烯腈共聚物(SAN)和ABS粉料熔融共混制得不同胶含量的ABS/SAN共混物。研究了不同胶含量的ABS/SAN共混物对PA6/ABS共混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在PA6/ABS/SAN共混物中引入苯乙烯-丙烯腈-马来酸酐共聚(SAM)树脂取代部分SAN树脂,研究了SAM树脂的加入及引入顺序的不同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ABS树脂的用量在50%~60%左右时共混物性能最佳。随ABS/SAN共混物胶含量提高,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逐渐降低。随SAM树脂替代SAN量增加,共混物的拉伸和弯曲性能先降低后增加。但共混物熔体流动速率降低明显,而SAM树脂的引入顺序对共混物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采用熔融共混挤出的方法,制备了废旧丁腈橡胶粉不同掺量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复合材料,研究了废旧丁腈橡胶粉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流动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废旧丁腈橡胶粉降低了ABS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提高了冲击强度,其适宜的掺量宜控制在5%以内;而且,WNBR的加入使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得到提高,但降低了复合材料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具有橡胶结构特征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将其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共混,制备了ABS/SAN共混物,并系统地研究了橡胶相结构特征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共混物力学性能及其形变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聚丁二烯(PB)橡胶粒子粒径的增大,共混物的冲击强度提高,拉伸强度降低;随着橡胶粒子粒径的增大,共混物形变机理从单一的银纹向橡胶粒子空洞化诱发基体剪切屈服转变。  相似文献   

19.
采用平推流管式反应器合成高抗冲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三元共聚物(ABS)树脂,对所使用的橡胶进行剖析和检测,测定微观结构和溶液黏度;通过考察不同复合胶种类、复合胶配比对ABS树脂冲击性能的影响,优化复合胶增韧体系,确定合适的复合胶增韧剂和最佳的复合胶配比;通过仪器化冲击实验验证了当橡胶投料比为9.0%时,采用55AE∶35AE=2∶1的复合胶合成的样品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达到351.3 J/m,相比于市售同类产品具有冲击强度高、橡胶增韧效果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以3釜串联连续本体聚合工艺合成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并研究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在一定橡胶含量条件下,采用双嵌段丁苯橡胶替代聚丁二烯橡胶可使ABS树脂的综合力学性能得以提高;双嵌段丁苯橡胶质量分数每增加0.1%,可使ABS树脂的冲击强度提高约0.98~1.67 kJ/m2,但其耐热性有所下降,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存在峰值。为获得均衡的性能,(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树脂相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应控制在2.0×105~2.5×105,高于2.5×105之后,ABS树脂性能提升不明显。与乳液法ABS树脂相比,连续本体法ABS树脂具有极低的残余单体含量,有明显的环保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