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舰艇编队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体系对抗体系的观点出发,首先叙述了舰艇编队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重要性和突出优点,然后论述了信息融合的层次,方法,结构和关键问题,最后列举了几个实例。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我舰艇编队海上通信主要依靠短波和超短波通信的现状 ,从侦察、干扰两个方面 ,探讨了通信对抗分析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5.
6.
以数据链组网驱动条件下水面舰艇编队完成对空对海作战任务为背景,综合利用虚拟兵力行为建模、预警机雷达回波信号模拟、数据链信号实时注入、虚实兵力数据链组网和时空一致性控制等关键技术,构建高强度、低成本的信号级虚实合成作战仿真环境,实现了多艘舰艇实装、预警机模拟器的实时组网控制,在全要素、全流程的环境下,激励水面舰艇编队遂行对空防御和对海打击任务。结果表明,利用数据链驱动开展的水面舰艇编队实战化训练,受地域和空域等因素影响较小,动用实际兵力资源少、成本较低,灵活性更强、重复性更高、训练次数大幅增加,为优化舰艇基本作战流程,验证装备操作使用方法提供了重要的平台支撑。 相似文献
7.
8.
9.
舰艇编队海上通信对抗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舰艇编队通信保障是保持编队战斗力的重中之重。台军在美军支援下。有较高的通信侦察、干扰等对抗能力。分析其能力及对我编队的威胁。给我方指挥员以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针对搜索雷达视频数据中目标回波的噪声点多,杂波影响大,虚警率高等问题,设计了适用于雷达实际工作的点迹凝聚、航迹建立和管理等算法,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对算法进行了软件实现。经过雷达外场实验验证,该数据处理算法及其实时性能可以满足雷达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舰载雷达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近海地杂波、海杂波、气象杂波对目标的检测和跟踪影响很大,如何在各种干扰、杂波中将真实目标检测出来并实现快速有效的起始跟踪,一直是舰载雷达长期面临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点迹预处理的似然比起始方法,通过对雷达点迹进行预处理,获得目标点迹的置信度,利用似然比算法对目标进行起始处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维持真实航迹高起始率的同时,降低了杂波等虚假航迹的起始,有效提高了舰载雷达在干扰、杂波环境中的起始性能。 相似文献
16.
首先分析了当前信息对抗面临的技术挑战及现有技术的不足。根据智能化信息对抗的需求,提出了由信息对抗智能体构成的信息作战体系,并对体系协同作战方法进行了描述,最后对构造智能体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美军无人机集群作战主要项目及特点,列举了典型的无人机集群作战应用模式,提出了涉及的通用化开放式架构、集群通信网络、空中平台发射与回收、无人机自主性提升等关键技术及解决途径,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发展启示。 相似文献
18.
时延、相移波束形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对几种波束形成方法进行了讨论,其中重点讨论了采用数字内插与混合波束形成结合的多波束形成方法,并通过对几种波束形成的研究对比,以及各种参数的变化对波束形成质量的影响比较,来找到各种波束形成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对于数字波束形成来说,要达到一定精度就需要一定高度的采样率,而高的采样率会带来ADC和输入数据传输及存储器等硬件要求的提高和成本的增加。数字内插的使用,则可以在不提高输入信号采样频率的条件下,保证波束形成足够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20.
通过对护卫舰编队搜潜方法的研究及相应的战术计算,建立了编队搜潜能力数学模型,计算了各搜索机动要素,分析了基于搜索效能的搜索队形和兵力配置,为新型护卫舰编队对潜搜索兵力需求、机动方案和组织实施等提供了理论指导,并为编队对潜搜索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