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卫钧自述     
<正>1981年我参加高考,报考的正是天大建筑系。建筑系负责招生的老师给蓟县一中的校长打电话,询问5名报考建筑系同学的美术功底。校长说这5名学生都不会美术,倒是有个学生(指我)的父亲画儿画得不错,他本人的字也不错。就是这么一句话,成全了我考入天大建筑系的梦想,而其他同学全去土木系和水利系了。天津大学,一座生机勃勃却又深沉厚重的象牙塔,学校实事求是的校风与建筑系扎实精确的治  相似文献   

2.
初遇契机——夏季工作营UED:您选择谢英俊工作室的原因是会么?薛亮:当时我刚从河北建筑工程学院的城市规划专业毕业。谢老师每年都要举办一些学生的工作营,第一次来大陆是2005年的春天,跟天津大学合作在河北定州盖地球屋001号,参加的人员是天津大学的研究生和一些接受培训的农民。后来又举办了一个夏季工作营,我去参加后就留下了。  相似文献   

3.
关瑞明自述     
<正>1992年、天津大学校友姜传宗教授时任华侨大学建筑系主任,与天津大学联合举办了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硕士研究生班,我有幸在这个班学习,天津大学沈玉麟、彭一刚、聂兰生、荆其敏、邹德侬、王其亨等6位著名学者担任教学工作,我也因此与天津大学结缘。我本科阶段的母校是浙江大学,校训是"求是",天津大学的校训是"求实",两者之间存异求同,是我选择天津大学的第二个因缘。而能够跟随聂兰生教授学习,完全出自对聂先生的  相似文献   

4.
<正>一、发轫我与肖诚相识于上世纪90年代初,当时,我在天津大学建筑系任教,同时负责系里的教学管理工作。肖诚在建筑系读本科,毕业后又跟随聂兰生先生读研究生。那时,天津大学建筑学专业一年招生近百人,肖诚在那几届当中是属于品学兼优的学生。肖诚在学期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参加全国高等  相似文献   

5.
受教于天大,奉献在社会——访滕绍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识天大 我最开始是通过《建筑学报》杂志知道天津大学的,我的父亲是锦州铁路局建筑段的工程师,从事铁路系统的建筑设计工作.1958年,我在刚刚上初中的时候,家里就已经有这本杂志了,因为当时的生活比较困难,孩子们课外阅读的数目很少,因此在家里能有一本《建筑学报》杂志看是非常新奇、幸运的事情.学报里刊登着天津大学学生的毕业设计,和课程设计以及指导教师的介绍等,我对这些印象特别深.我当时就想,这个学校很不错.我喜欢建筑学专业,一方面是对建筑设计感兴趣,另一方面对画画也非常感兴趣.在我高中毕业后,我的父亲也希望我搞建筑,我因此便报考了天津大学.1964年,我从辽宁锦州考入天津大学,到校加试美术以后,被分到了建筑学专业.当时欣喜若狂,立志要把这个专业学好.这是我在天大学习的第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天津大学教育的理论体系 UED:天津大学有很悠久的历史,也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建筑师,这些人都成了建筑界的中坚力量。能谈谈您所了解的情况吗?滑际珂:天大校友每年过年聚会都会交流很多情况。我发现在2000年左右的毕业生很多都出国,此前天大的学生因为奖学金比较少的问题出国的较少,  相似文献   

7.
张斌 《城市环境设计》2015,92(5):166-169
<正>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图书馆项目能够达到今天的状况,依靠的不只是设计的力量。六年的时间跨度在我所经手的项目里是最长的。这么大时间跨度的项目是要靠业主的支持和贯彻才可以实现的,因为建筑师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面很难单独应对不同的状况。我们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设计,2014年年底基本落成。它的施工期比较长,有4年时间,2010年10月开工,2014年10月完工。周期这么长既代表着这个项目对于浙江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19)
<正>我在一所农村中学教英语。本身,学习对于农村中学的大部分学生而言都是一种义务教育,更别说英语这一科目了。记得刚毕业出来的那几年,虽然学生对我这个年轻的、爱笑的女老师并不讨厌,但学生毕竟还是孩子,时间长了,怎样都不能很好地听你讲课了。就这样,时不时弄点闹剧,我呢,就成为一个专门处理琐事的忙人,每天苦口婆心地劝解,但时间长了,也是无可奈何。常常想,就这样放弃算了,反正是他们家人和他们自己先放弃的。可学生一声声的"杨老师好"让我羞愧,我觉得自己不配为人师,因为我没有真正地"教书育人"。  相似文献   

9.
<正>进燕园大门时23岁,在里面一呆26年,再跨出门时,世界和我都换了一副嘴脸。可以说,人生超过一半都献给了燕园。但这么说燕园大概不爱听,它觉得是白养活了我这么多年,也没看吃草的我挤出多少奶来。不管这些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始终感觉渺小如沙尘的自己对根深又叶茂的百年名校来说可有可无,对它的感情也就一直若  相似文献   

10.
感忆恩师UES:请回顾您在天大时对您影响最深的人和事是什么?段进:在天津大学七年多的时间里,我有一件印象比较深的事情,至今还津津乐道。当时硕士生上建筑设计课的总共只有4人。但课时非常的正规和严格,彭一刚老师每周都要来研究生宿舍给我们改图。有一天下大雪,看见窗外厚厚的积雪,我们深得彭老师可能不会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