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夜读     
张嵩 《当代矿工》2004,(10):36-36
8月4日一大早,我的办公室来了一位小伙子,看上去,他的身高有一米八的样子,明显带有北方人的剽悍。当他半低着头且面含愧疚走近我时,我只想发笑,也已猜出几分缘由———因“三违”找我帮教来了。“怎么回事?在井下违章被抓住了吧?”小伙子并没有很快回答我,而是先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然后递给我一本由矿安监处发的《“三违”人员帮教手册》。打开第一页,我了解到了以下信息:陈守军,男,30岁,初中文化,内蒙古大雁人,现为张集矿大屯项目部609队工人;8月1日中班他在井下某提料斜巷上口挂车时没有使用保险绳,属违章作业。张集矿对“三违”人员的处罚…  相似文献   

2.
郝青松 《当代矿工》2003,(10):28-28
某矿机关干部下井劳动,有几名女同志走大巷材料道。快到坡底时,被安全员堵住不让过。她们说好话,陪笑脸,最终还是返回去走安全人行道。 无独有偶,笔者晚饭后到一老乡家串门,正碰上老乡的妻子发脾气数落丈夫:当一个没芝麻粒儿大的安全班长,烧得不知姓啥叫啥,连自己的弟弟都不放过!原来老乡的兄弟在井下扒车,被老大哥记了个“重点三违”,罚款100元。老乡免不了一顿骂,“心也太硬,不讲一点儿人情亲情”。老乡发话了:假如扒车我不管,他被砸伤或挤死,你还骂我吗?一句话噎得家人再不吭声。此话虽难听,却实实在在,安全员不能心软。  相似文献   

3.
张婧 《中国煤炭》2013,39(1):122-124
构建安全宣教与“三违”帮教长效机制是寺河矿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主要抓手之一.利用人的因素与制度、周围环境及物的因素有机结合实施帮教,在整个帮教过程中,始终坚持人是第一因素,重视人、尊重人、教育人、帮助人,利用人的情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各种关系来构建安全宣教与“三违”帮教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正> 众所周知,“三违”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大敌,是各类事故的主要根源。如何有效地控制“三违”才能达到减少,杜绝“三违”的目的呢?这是广大煤矿工作者探讨多年的课题。下面笔者就本矿采取多方位的安全思想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和经济处罚相结合的办法来控制“三违”所取得的成效,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正> “三违”现象屡禁不止是煤矿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和祸根。为什么我们对违章行为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违章现象仍然发生呢?这除了其它原因外,对“三违”职工的补课教育方法不当也是主要原因之一。笔者是搞安全工作的,经常看到个别矿对“三违”职工的补课教育不认真、不严肃,而是流于形式。例如:“三违”职工被通知到安监部门后,补课人员对违章  相似文献   

6.
临沂矿务局汤庄煤矿,为确保实现安全生产,促进企业向健康型、效益型发展,在全矿“三违”人员中实行了分层次“奖励”政策,收到了明显效果。 首先,他们对“三违”初犯人员采取了“过六关”教育法(即安全登记关、亲人帮教关、单位帮教关、党团组织关、学习培训关、安全考试关),过关完毕,由本人写出学习“心得”,免予罚款。 第二,他们对月内连续两次“三违”者,免费为每一位违章者照特写彩照一份,寄(送)给亲人一份,矿宣传橱窗一份,并注明此人姓名年龄家庭状况、违章情况、后果等。  相似文献   

7.
<正> “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它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危害。这些年来,反“三违”、围剿“三违”的口号在煤矿不能说喊得不响;反“三违”、围剿”三违”的活动开展得不能说不频繁。可发生的事故呢?仍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由于“三违”造成的!这到底是为什么?笔者就自己在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8.
刘长林 《当代矿工》2010,(11):23-23
事实证明,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两个直接原因。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相比,人的不安全行为具有更大的危险性。人的不安全行为最为明显的表现是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即“三违”行为。据统计,“三违”行为造成了80%以上的煤矿事故,有些“三违”行为虽然没有直接造成事故,但却给煤矿安全埋下了隐患。“三违”行为是煤矿发生事故的最主要原因,是影响企业形象和制约企业发展的“顽症”。如果说屡禁不止的“三违”行为是威胁煤矿安全的潜在杀手,绝非为人耸听。  相似文献   

9.
<正> “三违”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大敌,是煤矿造成事故的主要根源。要降低百万吨死亡率,首先要降低“三违”发生率。为什么“三违”屡禁不止、常抓常有呢?一个重要原因是“三违”职工缺乏安全意识。实践告诉我们:抓安全不反“三违”不行,反“三违”不抓教育不行。认  相似文献   

10.
正"安全连着你我他,每位职工都是家里的顶梁柱。大家不要认为在井下违章没啥事,请让我来告诉你,你们这种行为就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在山东能源枣矿集团柴里煤矿调度一楼会议室里,传出了职工家属代表情真意切的呼唤。近日,柴里煤矿工会举办了以"反三违、反事故、反履职不到位"为主题的"三违"人员集中帮教活动,各单位女工协管员、部分女工家属代表及  相似文献   

11.
<正> 《中国煤炭报》和《煤矿安全》杂志,开展了“三违”为何屡禁不止的讨论,已有好几个月了,大家都各抒己见,谈了不少好的意见。我看只要加强管理,“三违”是可以禁止的。就以我们哈密矿务局一矿副井违章登车来说,过去确实是屡禁不止,也曾多次有过血的沉痛教训。每次事故以后矿上就加重一点惩罚砝码,但结果总是“不痛不痒”,依然如故。  相似文献   

12.
“事故跟着‘三违’走。‘三违’常反还常有”。如何解决这个安全管理的“老大难”问题,晋城矿务局王台铺矿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该矿遵循“谁违章,谁待岗,谁补课”的原则,连续5年坚持开办“三违”职工学习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王台铺矿曾经在安全生产中取得过连续989天和997天无死亡事故的好成绩,但结终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对此.该矿进行了认真的“回头看”,通过全面诊断、剖析、透视安全生产的现状,这个矿找到了安全生产难以更上一层楼的主要原因,并对症下药,用猛药治疗“三违”这个顽症,在加大“三违”检查、考核、奖…  相似文献   

13.
<正> “三违”是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简称。“三违”行为本身是一种隐患,而且是发生事故的导火线。根据我矿历年所发生事故的分析,95%以上的事故是由“三违”造成的。由此可见,要实现安全生产。就必须有效地控制住“三违”现象的发生。我矿的具体措施是严格执行下述的“三违”人员过关制度。一是检查关:凡是“三违”人员必须停职写检查,进安全教育室接受安全知识培训。在停职写检查期间只发生活费,如安全知识考试成绩不及格,还要负责学习  相似文献   

14.
<正> “三违”是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犯劳动纪律的简称。就我们淮北矿务局历年死亡事故统计分析,90%以上是因“三违”造成的。由此可见“三违”为害之严重!要论对“三违”的认识,伤亡职工的家属及因“三违”而终生坐在轮椅上的人体会最深。因“三违”而降过级的、记过过的、罚过款的、进过学习班的则不尽相同。有的感受极深,永与“三违”绝交;也有的不以为然。笔者下矿安全检查时曾听安监处一位负责同志讲过,有一名青工是“三违”学习班的常客,对他来讲,罚款、  相似文献   

15.
俗话说:“三违不除,事故难无。”这说明抓“三违”的重要性。为实现安全生产,各单位都把狠反“三违”当作确保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并成立专职安监队伍,包头、包面、包线全天候跟踪,规定安检员抓“三违”的指标,与工资挂钩。这一办法的出台,充分调动了安检员抓“三违”的积极性,抓“三违”的氛围非常活跃,导致了抓你“三违”没商量,时而发生不知不觉就登“三违”曝光台的现象,令人莫名其妙、哭笑不得。抓“三违”,要抓你有商量。给“三违”一个说法,向“三违”者讲清,你违反了哪条规定,这样做会造成那些危害,让“三违”人员按规定的程序去进…  相似文献   

16.
施孟勤 《煤矿安全》1999,30(5):27-28
从煤矿所发生的一些零打碎敲事故来看,大多是由于人员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三违”)所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抵御“三违”恶习,同“三违”行为作坚决的斗争。首先要辨清“三违”人员的行为特征,寻求其规律性,才能对症施治,铲除“三违”的温床。笔者根据长期从事安全生产的实践,归纳、分析出“三违”人员的行为特征有以下几方面。(1)利己性。“三违”是利己主义行为。通过“三违”谋求利益,表现为工作中偷工减料,投机取巧,以获得短期较舒服的休息或“荣誉”。“三违”行为是个人主义的一种“物化”过程,也是利欲…  相似文献   

17.
沈德祥 《煤矿安全》1999,30(2):42-42
“三违”是事故的祸根。长期以来,煤矿在反“三违”活动中积累了许多较好的经验,但近两年,煤矿企业在深层调整中和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其封闭式的安全管理模式受到冲击,简单的安全处罚失去了长效作用,煤矿因“三违”造成的事故时有发生。怎样才能强化人的管理、进一步规范人的安全行为呢?抚顺老虎台矿在深入开展反“三违”活动中,实施了对严重“三违”人员缴纳保证金的措施,经过半年多的运作,收到了较好效果。(l)“三违”保证金的界定。“三违”保证金是指对严重“三违”人员在按规定处罚的基础上,强制进行的一种暂时资金抵押,…  相似文献   

18.
<正> 井下“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犯劳动纪律)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大敌,是威胁矿工生命的心腹之患,是发生各种事故的根源。近年来,局、矿、队(车间)各级领导早已觉察到它的危害,并开始抓“三违”,把它作为考察干部工作的标准之一。但从现场情况来看,“三违”现象并未根  相似文献   

19.
<正> 尽管煤矿采取种种措施,禁止干部违章指挥、工人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但“三违”现象仍未禁绝。为什么“三违”现象屡禁不止呢?笔者最近对本矿一年时间内的245名“三违”人员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除领导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外,  相似文献   

20.
打"针"     
过去,在医院打“疫苗”,是预防病毒感染。最近,安徽淮北石台矿却出了件稀罕事:凡是“三违”人员,一律进宣传部打“安全预防针”。瞧,这又来了几位。“唉!你看,人家又是上茶又是递烟的,搞的咱多不好意思。”“别说了!瞎嘟囔个啥?俺比你更惭愧!”为认真吸取以往事故教训,正确引导职工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从2月份开始,石台矿党委在东办公楼会议室支起了“安全小灶”,开起了“安全诊所”。定期由矿领导及宣传部、安监处、社区服务中心、妇女协安会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同志轮番“掌勺”“坐诊”,给“三违”人员烩制“安全大餐”,注射安全长效“疫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