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50—80年代,岭南现代庭园建筑创作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获得全国园林与建筑界的一致好评。然而,岭南地区后来却再没有发展出具有同等影响力的、系统的创新园林理论。为解答这个问题,借鉴社会理论中“现代性现象”这一概念,将岭南现代庭园建筑师佘畯南的论著《现代建筑及我国江南庭园空间组织问题的探讨》视作“现代性事件”,从三个结构层面探讨作品与现代社会各层面之间的关联。研究发现:岭南现代庭园设计理论虽然明显符合现代社会经验理性的知识观和新中国建设需求这两个结构层面的变化趋势,但在理念和情感上却始终脱离现代人审美的个体化趋向,因此缺乏理论创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现代建筑运动的重要实践者,夏昌世远离意识形态的纠葛,始终坚持现代主义与南方地域性征的结合,通过探索和总结遮阳、隔热、通风等气候适应性构造技术及相应形式策略,并通过对地方建筑传统的学习,开启了一条现实主义的地域主义的发展道路。与此同时,夏昌世是岭南传统园林研究的开创者,他与莫伯治一道辨识了岭南园林的庭园特征,从理论和方法等方面为岭南现代庭园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尝试分析夏昌世建筑实践的历史境域与思想脉络,探讨其"现实主义地域主义"的建筑构想。  相似文献   

3.
潮阳西园是岭南近代营造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私家庭园,它以中国传统园林为基础,在造园艺技方面,继承了岭南传统庭园的精髓,又对西方园林的形式美学有相当的模仿,并运用了近代新材料、新技术大胆创新,吸收西方园林的技术与艺术,中西合璧,勇于创新,并因此成为粤东地区乃至岭南的近代著名私园,其创作思路和艺术风格至今仍值得借鉴和吸收,为中国传统园林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沈攀  林广思 《建筑师》2021,(5):67-74
尚廓创作的桂林风景建筑对岭南乃至中国现代园林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但是其生平及其创作思想却鲜为人知.根据尚廓专业发展的三段重要历程,结合相关的历史资料,分析得出尚廓主要受到了"布扎"体系和"现代主义"功能、空间、体形环境等思想的影响,并融合形成了以"建筑空间组合"为核心的创作思想,代表着中国第三代建筑师设计理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作者认为《园林述要》是一部可以传世之作,堪称《园冶》“现代版续编”。它传承、发扬和发展了以《园冶》和计成、李渔等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园林学理论和实践的精华。《岭南庭园》展示和剖析了作为私家园林范例的岭南庭园设计手法上的固有特征,有着长久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6.
周鸣浩 《建筑师》2014,(5):79-87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园林被理想化为传统与现代的"结合点"获得广泛认同。本文致力于梳理和阐明这一转变的思想背景,着重论述围绕"园林"主题展开的三个本土实践案例——现代岭南庭园建筑、"亭的继承"和松江方塔园,分别以"模式"、"片断"和"移情"三个概念来揭示其不同的设计策略,指出这些策略背后所隐含的"创作中介"与"审美体验"这两种对待传统的不同态度,并以此为基础对王澍的"造园建筑学"展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建筑与自然景观的融合的意义,我们结合岭南建筑对空间关系的构建及结合方式,提出了建筑物需要围绕着岭南园林来完成设计与建设,进而形成露天的庭园结构;要将山水园林作为高层建筑的设计组成部分,把庭园引入屋顶层(称为屋顶花园或天台花园,将庭园的支柱部分架空,其优点是使建筑物的上部和架空的底层形成空气对流。  相似文献   

8.
中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世界园林史中独树一帜。广西现存3座古典园林中最具岭南特色的古典名园——雁山园,对其进行研究可充分了解岭南园林的特征。本文从《园冶》的屋宇、借景两个方面来分析雁山园的造园。其独特的布局:宅居和庭园相对独立,各自成区,用洞门花墙、廊亭小院、花木池水相隔,充分体现出"三分工匠,七分主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陆琦 《南方建筑》2004,(2):15-18
论分析了岭南现代建筑园林在创作中,将园林造因手法与建筑空间有机结合在一起,并形成了以庭因为中心的建筑空间;强调庭园空间的交融与渗透:运用小品景观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夏昌世、莫伯治是岭南庭园理论研究的开创者,其研究成果奠定了岭南园林作为我国三大园林体系的地位。不同于同时代的其他园林研究者,夏昌世、莫伯治在作理论研究的同时进行大量的建筑创作实践。工程实践使他们的研究具有更多的可操作性。为分析其对我国古典园林史学研究的贡献,文章从个人经历、研究工作、研究成果等角度解读二位学者的岭南庭园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1.
林广思  雷可心 《建筑师》2020,(2):106-114
作为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的纽带,要素与构图理论对近代建筑教育思想及建筑理论的发展起到了创造性的推动作用;其中的设计语言不限于建筑构成,还衍生至庭园的营造,例如夏昌世和莫伯治的庭园理论。从夏昌世的教育背景入手,探讨其庭园理论为何会以要素与构图的视角来进行研究。由此,将夏昌世和莫伯治的庭园理论置于要素与构图的理论视角中,重新解读《岭南庭园》和《中国古代造园与组景》两份经典文献,试图对庭园研究视角与方法进行剖析,并通过山庄旅舍的案例,演绎庭园理论,讨论庭园理论中超越原理论二维视角的"三维"庭园空间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地是建筑赖以存在的环境条件,该文主要从三方面探析岭南建筑学派创作思想的基地环境观:崇尚自然的规划布局,将自然要素作为建筑外部空间的主体;契合地势的建筑形态,表现为水平的延展与竖向的生长;寓情于景的庭园意境,以庭园景物作为空间序列的高潮。  相似文献   

13.
岭南是我国南方五岭之南的概称。岭南皇家园林在我国园林史上曾经辉煌却又昙花一现。随着岭南地区经济的逐步提升、文化与艺术发展和海内外文化活动的频繁交流,岭南园林以其浓厚的地方色彩被世人所关注。岭南园林的建立可以追溯到东汉以前。庭园作为岭南园林的核心,是以建筑空间为主的造园,其特点是追求自由布局,有较明显的随意性。  相似文献   

14.
岭南是我国南方五岭之南的概称。岭南皇家园林在我国园林史上曾经辉煌却又昙花一现。随着岭南地区经济的逐步提升、文化与艺术发展和海内外文化活动的频繁交流,岭南园林以其浓厚的地方色彩被世人所关注。岭南园林的建立可以追溯到东汉以前。庭园作为岭南园林的核心,是以建筑空间为主的造园,其特点是追求自由布局,有较明显的随意性。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岭南地区园林的传统造园思想与地域气候的关联性,深入挖掘岭南庭园的地域性价值,本文以“岭南晚清四大名园”之一的顺德清晖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夏季实测与仿真模拟的研究方法,揭示庭园不同类型的空间及庭园整体环境的气候适应性特征,分析庭园功能布局与微气候营造的关系。研究表明,清晖园在“由空经疏而密,筑屋顺前就后、由低而高”的建筑空间布局形式与“植被疏密有致、水体合理适度”的景观要素配置的共同作用下,呈现出微气候特征。南部纳凉游赏空间微风和煦,中部读书治学空间光线柔和,北部起居生活空间清幽阴凉,共同营造出适宜起居游赏的良好环境。岭南庭园的营造思想与手法对当代岭南人居环境舒适性营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庭园研究是岭南建筑学派早期较为关注的领域,对庭园空间持续深入的研究构成岭南建筑学派设计创新的重要源泉之一。庭园研究与设计实践的相互促动以及岭南建筑师群体汇聚的接力式工作,助推了岭南建筑学派的发展。现有研究对岭南庭园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设计作品有比较全面的介绍,而对岭南建筑师的庭园设计研究则缺乏相对系统的梳理,通过对岭南建筑师1950~1980年代的庭园设计研究文献的发掘,补全历史残片,明晰历史脉络,以助系统认识岭南庭园设计研究的发展,从另一个侧面察看岭南建筑学派敢于吸收、务实创新的精神,以及自觉协作、自由发展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近代岭南园林造园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特别是清代西方透视学和新体画的出现,使传统山水画在艺术性与审美性产生变革;这一变革使得近代岭南园林在"以上渐下"之效仿和"以下渐上"之融通的造园思想下展现了岭南园林的独特性。该文从清代绘画艺术变革出发,分析了新体画对于基于山水画传统审美机制的岭南园林造园活动影响,展现了"中西法共为参略"创作思想下所呈现出的岭南园林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8.
林广思 《新建筑》2012,(4):94-98
岭南地区的早期现代园林创作曾备受关注。通过评析岭南早期现代园林的奠基人林西和夏昌世的基本观念,介绍岭南早期现代园林的理论基础,分析山庄旅舍、兰圃及桂林风景建筑的设计思想和技法,提出岭南早期现代园林是现代建筑思想融合地区气候因素、植物景观和人文传统而形成的地域性园林。  相似文献   

19.
在风景园林学科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为进一步提升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从园林美术基础课和风景园林专业设计课相结合的视角出发,本着创作性、实用性和示范性三个原则,园林学院开设了"素描风景画"特色课程。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中国传统园林的表现绘画创作途径,提出了系统构建"素描风景画"课程的思考,力求使这门精品课程更能适应风景园林学科发展和综合型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浅谈岭南晚清四大古典庭园植物景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晓蓉  董丽 《中国园林》2004,20(10):67-74
岭南园林是中国三大古典园林流派之一.由于多种原因,岭南园林的研究远不如中原皇家园林及江南私家园林深入,对植物景观的研究更是滞后于对其他造园要素的研究.现就尚存岭南四大古典庭园的植物景观作一些分析与探讨,并提出对这些植物景观保护及修复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