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高衍武  胡婷婷  陈国军  程亮  杨帆  肖华 《测井技术》2019,43(1):26-30,35
火山岩物性评价中,黏土化蚀变火山岩孔隙度的定量计算一直是测井解释难题。通过对研究区25口井的测录井资料、薄片分析、全岩矿物等进行分析,优选出对黏土化蚀变反映较为敏感的测井曲线。在测井系列分析的基础上,优化黏土化蚀变指示因子,建立了研究区黏土蚀变程度指数模型,利用黏土蚀变程度指数对黏土化蚀变火山岩的黏土含量进行定量计算,利用体积模型对黏土化蚀变的火山岩孔隙度进行计算。计算结果与分析孔隙度进行对比,精度得到大大提高。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黏土化蚀变火山岩孔隙度定量评价问题,对火山岩储层试油选层、油气藏精细评价及后期勘探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三塘湖盆地石炭系水下火山岩主要发育于哈尔加乌组,火山岩蚀变影响储层物性及测井响应特征,原有火山岩解释模型极大地制约测井解释精度.基于石炭系哈尔加乌组的岩心数据明确火山岩蚀变的岩性、物性、孔隙结构和测井响应特征,分析火山岩蚀变的影响因素,实现火山岩蚀变指数的测井定量表征,构建蚀变程度的定量划分表征模型,为深入认识和评价火山岩蚀变规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火成岩地层因蚀变程度不同常引起测井曲线的响应异常,特别是出现中子测井值异常变大的假象,制约了油气勘探工作中对有效储集空间的识别及定量评价。基于中子测井原理,结合薄片镜下观察结果,发现高温下岩石矿物蚀变产生的含大量结晶水的绿泥石和沸石是导致高中子测井值的主要原因。当中子测井值高于30%且自然电位曲线无明显异常时,一般为非储层。在蚀变严重情况下,不宜采用与中子测井相关的孔隙度计算模型进行储层孔隙度定量表征,采用MOSTAFA模型计算火成岩蚀变层段的储层孔隙度,该模型中的岩石骨架声波时差可以采用测井曲线交会图分析法确定。以滨南油田沙四段上亚段火成岩为例,其岩石骨架声波时差的取值为167μs/m,岩性指数为1.706,利用MOSTAFA模型计算其平均孔隙度为15%。通过模型处理并与岩心孔隙度分析对比,证实若岩石骨架参数选取合适,适用于碳酸盐岩储层的MOSTAFA模型在火成岩储层孔隙度评价中也同样具有较高的精度,可用于滨南油田蚀变火成岩储层物性的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4.
黄骅拗陷辉绿岩蚀变带储层裂缝非常发育,但蚀变带厚度较小,这为蚀变带储层预测增大了难度。为此,本文以黄骅拗陷R区的测井资料为出发点,分析了蚀变带的测井响应特征,认为蚀变带的补偿密度值、补偿中子值及自然伽马值与围岩和辉绿岩的界限较为明显;进而选择了波阻抗反演与多属性反演相结合的方法对辉绿岩蚀变带的分布范围和厚度进行了预测;利用"综合概率法"对多种测井响应进行计算,得到表征裂缝发育程度的裂缝发育指数曲线,并再次通过多属性反演,预测了蚀变带裂缝的分布范围和发育程度。通过实际钻井资料验证,预测结果准确度高,为该区辉绿岩蚀变带储层预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准噶尔盆地乌尔禾地区二叠系发育热液成因的蚀变砂砾岩。地震构造解释表明,热液蚀变地层均产出于风南断裂附近,且均分布于断裂上盘,具有明显的断裂控制特征;岩石学特征分析表明,热液蚀变地层伴生碳酸盐矿物、次生石英、沸石类和黄铁矿等多种蚀变矿物。根据岩心刻度测井思想,提出一种基于因子分析技术的热液蚀变作用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其构造特征、与围岩关系及地球物理响应特征等研究成果,提出热液横向顺层迁移和热液纵向穿层迁移2种蚀变模式,并指出在热液流体演化后期,硅化作用占主导地位的蚀变地层由于次生溶蚀孔隙的发育而易形成优质储层,为下一步油气重点勘探方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通过岩心分析、显微镜下观察(常规、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测试等技术手段,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下二叠统油气储层为实例,研究了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和火山岩屑质砂砾岩中的火山玻璃、火山碎屑、长石以及辉石、角闪石等火山物质的低温-埋藏蚀变作用。镜下观察发现,在含火山物质油气储层中,常见对储集空间具有重要影响的自生矿物主要有绿泥石、沸石(包括方沸石、片沸石和浊沸石)、方解石、钠长石和自生的石英。结合共生关系、元素组成和元素迁移,分析了自生矿物的微观特征和成因,建立了火山物质蚀变的成岩演化序列,可以概括为:①火山玻璃水化—蒙脱石化—沸石化及各种沸石的转化——钠长石化;②铁镁矿物影响的绿泥石化;③长石蚀变向绿泥石和方解石转化,后期发生钠长石化。在研究区,火山物质的蚀变和自生矿物的析出与中-基性的母岩物质组成密切相关,并受地层温度、压力、孔隙水的化学性质控制。研究火山物质蚀变的产物、蚀变过程及控制因素,能够明确含火山物质的油气储层质量差异机理,为优质储层预测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九台营城煤矿区营城组凝灰岩类型多样,按成分分为岩屑晶屑凝灰岩、含角砾岩屑晶屑凝灰岩和含角砾玻屑凝灰岩;按结构分为层状凝灰岩和块状凝灰岩;按蚀变程度分为凝灰岩、弱蒙脱石化凝灰岩和膨润土.研究区碱性水介质是在凝灰岩成岩后期参与到蚀变过程中的,蚀变初期以硅化为主.后期以蒙脱石化为主,凝灰岩岩石学特征和水介质酸碱度是影响蚀变的主要因素.与松辽盆地徐家围子、九台官马山营一段D1井岩石物性对比分析认为,该区凝灰岩储集性低,为Ⅳ类储层,具有随蚀变程度加强储集性能大大降低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针对二连盆地乌兰花凹陷安山岩储层的特性认识不清、有效储层划分不准确的问题,利用岩心薄片、黏土矿物分析、物性测试以及核磁共振实验等手段开展了岩石储集空间特征、岩石蚀变程度、测井响应特征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开展了基于核磁共振实验的安山岩储层有效孔隙度计算模型研究,开发了相适应的测井解释评价模块,并结合常规测井和试油结果建立了安山岩储层的分类标准。结果表明:安山岩储集空间具有发育"微孔"、"杏仁孔"双孔隙的特征,且以微孔为主;根据不同蚀变程度所建立的安山岩有效孔隙度计算模型具有很高的精度,平均绝对误差为0.16%,平均相对误差为19.40%;新测井解释储层分类标准在实际应用中与试油结论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有利于乌兰花凹陷安山岩有效储层的精确划分,并为该地区开发方案的设计及可采储量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针对二连盆地乌兰花凹陷安山岩储层的特性认识不清、有效储层划分不准确的问题,利用岩心薄片、黏土矿物分析、物性测试以及核磁共振实验等手段开展了岩石储集空间特征、岩石蚀变程度、测井响应特征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开展了基于核磁共振实验的安山岩储层有效孔隙度计算模型研究,开发了相适应的测井解释评价模块,并结合常规测井和试油结果建立了安山岩储层的分类标准。结果表明:安山岩储集空间具有发育"微孔"、"杏仁孔"双孔隙的特征,且以微孔为主;根据不同蚀变程度所建立的安山岩有效孔隙度计算模型具有很高的精度,平均绝对误差为0.16%,平均相对误差为19.40%;新测井解释储层分类标准在实际应用中与试油结论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有利于乌兰花凹陷安山岩有效储层的精确划分,并为该地区开发方案的设计及可采储量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结合薄片鉴定资料和测井响应特征分析表明,位于准噶尔盆地乌尔禾地区夏子街组的部分井区发育热液成因的蚀变地层。根据常规测井资料与薄片鉴定资料的对比分析,以蚀变作用导致的测井响应变化规律为依据,建立了以因子分析技术为手段的热液蚀变作用识别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不同热液蚀变作用类型,其中岩性界面处与高自然伽马对应性较好,蚀变砂砾岩的底部为铀质富集的主要部位,为进一步研究热液蚀变作用的分布模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