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四川盆地深层震旦系灯影组孔洞、裂缝发育,储集空间多样,储层非均质强,测井储层有效性评价难度大。基于地质、测井、岩心和试井成果等资料,充分利用高分辩率微电阻率成像、SonicScanner声波扫描等测井新技术,探讨了孔洞及裂缝测井响应特征及其识别和评价方法。采用SonicScanner声波扫描测井快、慢横波频散曲线分异特征评价裂缝的有效性;采用成像测井、阵列声波测井与常规测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裂缝—孔洞型储层缝洞评价标准,评价储层的有效性。该方法在储层有效性评价、地质综合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一定应用效果,为气田勘探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碳酸盐岩储层类型多样,基质孔隙度普遍偏低,储层缝洞发育,孔隙结构复杂。孔隙结构及物性是储层和含油气评价的关键因素。为了研究孔隙结构的特征,针对四川盆地三叠系雷口坡组白云岩、二叠系茅口组致密石灰岩两类碳酸盐岩岩心等共计45块柱塞样品开展了常规孔渗、岩电实验、核磁共振等测量,从多角度分析了岩心样品的孔隙类型及在储层中的孔隙结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雷口坡组白云岩储层,整体岩心核磁T2谱呈现明显的单峰、双峰、三峰特征,表明岩心存在三重孔隙介质(基质孔隙、裂缝、溶蚀孔洞),孔隙结构非均质性强,整体物性较差。致密石灰岩核磁共振测量表明,T2谱呈现显著的双峰形态,储集空间为基质晶间孔及溶蚀孔,且不同岩心T2谱左边峰值基本稳定0.1ms左右,表明孔隙尺寸比雷口坡组白云岩小。采用SDR模型反演的核磁共振渗透率与气测法测量的渗透率最大绝对误差为0.31mD,一致性较好。同时,核磁共振测量结果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泥质含量,泥质含量较高的岩心,核磁共振T2谱前端信号很强,分布宽度也较大,而且核磁共振孔隙度通常大于气测孔隙度。文章所提供的实验测量及分析方法对于四川盆地碳酸盐岩缝洞储层具有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盐下及潜山白云岩储层横向分布范围广,油气藏类型多,符合典型的叠合复合盆地特征,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开发前景。缝洞型储层是白云岩储层中最具代表性也是最有优势的储层,开展对缝洞型储层的精细评价有助于提高该区域地质认识和储层识别。首先,依据岩心微观、宏观尺度下的孔隙发育特征及岩石物理实验特征,缝洞型储层可细分为简单组合型与溶蚀扩大型两个小类。然后,从电成像测井、常规测井两个方面分析两类缝洞型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提取孔隙度谱峰值、孔隙度谱宽度、声速偏差、裂缝孔隙度和基质渗透率等特征参数,结合应用实例建立储层类型划分半定量判别图版,结果表明,电成像测井和常规测井组合识别储层类型效果较好。研究发现,塔中地区盐下白云岩溶蚀扩大缝洞型储层最为发育,塔北地区多以简单组合缝洞型储层为主,该细分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推广性。  相似文献   

4.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测井响应与储层识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塔中地区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地层比较发育.在测井资料逐渐增多、露头和岩心资料不足、地震资料分辨率有限的情况下,利用测井方法进行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识别与预测显得越来越必要.为此,通过对自然伽马、双侧向电阻率、FMI、自然伽马能谱等测井参数的综合分析,总结了该区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以塔中卡1区块中17井为例阐述了缝洞型储层的测井综合解释方法,再结合钻井、气测、岩心等各项基础资料,进行了地层的纵横向对比,从而针对塔中卡1区块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有利储层进行了预测.用此测井综合解释方法成功地解释了中1井,油气测试和岩心、试油资料都证实了此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不同孔隙结构碳酸盐岩对声波时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孔隙结构对声波时频特性的影响,将不同孔隙结构的碳酸盐岩岩心切割成边长60 mm的立方体,利用自主研发的多频超声波测试仪测量岩心轴向纵波首波传播时间,同时利用Ultrascope软件采集接收端探头声波波形,对不同孔隙结构碳酸盐岩中传播纵波的波速、时域波形及频谱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声波时域及频域波形特征主要与岩心孔洞尺寸及胶结情况有关,而与孔隙度的大小无关;随着孔洞尺寸的增大,碳酸盐岩对声波中高频谐波过滤作用逐渐增强;垂直裂缝传播的声波时域波形含有大量尾随信号,频域波形中高频信号强度显著变弱且谱峰数量多,振荡强烈;平行裂缝传播的声波时频特征与垂直裂缝传播明显不同。碳酸盐岩声波时频特征研究,拓宽了声波预测岩心信息的方法,对该类储层特征预测及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川中古隆起震旦系灯影组优质储层多在丘滩体发育区,储层有效性与缝洞体发育程度和延伸情况有直接关系,常规测井和电成像、阵列声波等测井资料受探测深度的限制,仅能反映井壁附近缝洞发育情况,无法实现井旁缝洞体的精细刻画和评价。理论研究表明,向井旁辐射的声波能量可以被井旁缝洞体或地层界面所形成的声阻抗不连续界面反射回井内并被接收探头所接收,通过对这些反射信号的提取处理,可以评价井旁缝洞体发育程度和延伸情况。通过远探测声波测井信息,运用衰减补偿方法,提取计算反射波能量,结合单井测试资料,建立分类标准,计算单井储层的反射波能量系数。分析表明,反射波能量系数与单井测试产能呈正相关关系,说明利用反射波能量信息,能较好地评价井旁缝洞体发育程度和延伸情况,实现“井壁+井旁”综合评价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有效性。该技术方法应用到PT101等特高产井的储层有效性及产能评价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西南油气田重点区块勘探取得新突破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塔中地区缝洞型储层的测井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认识塔中地区奥陶系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发育情况,结合该区缝洞系统的测井响应特征,在常规测井解释方法的基础上分别利用了测井比值参数综合判别法与权重评价法对奥陶系缝洞型储层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的识别。采用测井比值参数综合判别法解释了中1井,油气测试和录井、试油资料都证实了此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综合利用成像测井资料、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资料及常规测井资料.定量评价了该区缝洞型储层的分类级别。权重评价法已应用于塔河油田并取得良好效果。它实现了测井参数对缝洞型储层发育程度贡献大小的定量评价,确定了各因素影响缝洞发育的主次关系,为制定开发措施及调整方案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碳酸盐岩在饱和水和干燥条件下的声波传播规律,通过分别对烘干和饱和水后方形碳酸盐岩岩样进行声波物理实验和频谱数值分析,对碳酸盐岩的声波波形、传播速度和波谱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声波透射岩心后,波形疏松,周期明显增大,且饱和水后周期进一步增大,而最大振幅位置提前;岩样的波速和主频率均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特征,裂缝越发育,则波速和主频率的各向异性系数均越大,纵波速度和主频率在垂直裂缝方向均明显降低;干燥岩心的波速和主频率的各向异性系数均可以用来评价岩心的各向异性特征,主频率对岩心各向异性特征更加敏感,岩心饱和水后,各向异性系数大大减小。该研究为正确利用声波测井资料以及认识碳酸盐岩储层的各向异性特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阿姆河右岸东区发育逆冲断裂缝洞型储集层,储层类型复杂多样,有效储层的识别成为影响该类储层勘探开发的首要问题.利用声波远探测技术在碳酸盐岩缝洞体储层评价中的优势,结合常规测井、电成像测井、阵列声波测井等近井带测井方法,确定该区主要存在缝洞型、裂缝型、孔缝型3种储集空间类型,并从中选择与产气量相关的敏感因子构建储层物性综合指数,建立多尺度储层空间类型定量评价方法,解决有效储层的识别问题.  相似文献   

10.
双相介质包括固体骨架与流体两部分 ,二者的物理力学性质存在差异性 ,它们对纵波、横波的波速及频散指数、储层滤波特性都会产生影响。依据双相介质和地震波场微观波动的理论 ,采用叠前双相介质反演来研究碳酸盐岩地层中流体性质的敏感参数 ,进而开展对塔中地区有利的碳酸盐岩储层的预测。应用结果表明 ,属性反演技术能突出碳酸盐岩储层中的缝洞区带 ,指出古岩溶缝洞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