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4 毫秒
1.
以空间均衡治水方针为指导思想,采用基于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的方法,对广州市用水结构整体趋势及均衡差异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用水结构空间分配不够均衡,大部分区域已超过设定的警戒线标准;农业用水空间分配差距较大,主要集中于从化、花都、增城区等市内非核心区;工业用水结构虽然整体分布较均衡,但黄埔区与其余区域存在巨大差异,区位熵是其他区域工业平均区位熵的3倍;居民生活、城镇公共、生态环境用水结构空间分配差距悬殊,表现为向天河、越秀、荔湾等市内核心区域集中,且用水量保持逐年增加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区域差异性;各类用水结构差异性虽已得到有效控制,空间均衡性处于平稳阶段,但仍未达到"空间均衡"治水目标,应进一步强化用水监督管理,实现用水结构合理布局和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2.
用水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合理性分析是水资源优化配置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鉴此,采用信息熵、均衡度、洛伦兹曲线及基尼系数等方法对邯郸市农业用水结构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定额法进一步对农田灌溉用水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由现状用水结构可知,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70%左右,农田灌溉用水量较大;从用水结构时间上分析,农业用水结构的信息熵呈先降低后增长的趋势,均衡性越来越强;从空间上分析,农田灌溉用水的空间分布较林牧渔业均匀;尽管农业用水结构朝着均衡的方向发展,但从用水量方面仍需对农业用水结构优化,经预测2020—2030水平年农田灌溉用水量明显减少,2020年农田灌溉用水量为14.92亿m~3,2030年为13.87亿m~3;农业用水结构的研究是对于水资源供需矛盾及水资源优化配置的良好决策,可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起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中国南方丰水地区的用水结构,采用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对惠州市各县(区) 2013—2017年用水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现状年(2017)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在惠州市内空间分布相对均衡,生态用水和工业用水在惠州市空间分布相对较为集中;从用水结构空间分布看,不同用水结构基尼系数未突破"警戒线",但均呈现上升趋势,各区域用水差异性在逐步扩大,用水结构的空间均衡度有所下降。用水结构分析成果可为惠州市水资源管理及水资源合理配置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朱彩琳  董增川 《人民长江》2018,49(16):47-52
以引汉济渭调水工程受水区——陕西省关中地区为研究区域,引入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对调水前后关中地区的用水结构及水资源的空间匹配情况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调水后,水资源量与各要素的基尼系数均有所下降,说明调水工程可以改善水资源与各要素之间的空间匹配程度,促进水资源与人口等要素间的协调发展;(2)工业用水、生活用水以及生态用水的基尼系数均有所下降,农业用水的基尼系数有所上升。由研究结果可以看出,调水工程可以改善工业、生活、生态用水空间分布的均衡性,而使农业用水空间分布更为集中,有利于促进关中地区整体生态文明的建设,推动关中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使得农业用水集约化,对优化关中地区的产业格局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供用水结构体现了区域内各产业部门供用水类型之间互相关联、互相依存的结构关系。研究区域供用水结构的特征及变化,对协调区域经济和环境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天津市2001年-2013年供用水结构特征进行分析,运用洛伦兹曲线及基尼系数计算方法分析用水类型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天津市供、用水总量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均为2.31%,供、用水结构变化相对稳定。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空间分布格局较为合理,工业用水差异较大,空间分布极不均衡,应当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为查明喀什地区近年来用水结构及变化趋势,在获取2016—2019年各行业用水量及占比的基础上,运用区位熵、洛伦兹曲线及基尼系数等方法分析喀什地区近年来用水结构变化特征及水资源用水水平.结果表明:近年来喀什地区各行业用水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用水效率较低;具体表现为农业用水空间分布特征高度平均差异性较小,生活用水空间分布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承德市用水结构变化特征分析,为制定水资源供水规划及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根据承德市2001-2012年用水量资料,分析其用水结构特征和变化趋势。农业灌溉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67.50%,工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13.31%,居民生活用水占总用水量的9.77%,林牧渔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6.84%,城镇公共用水占总用量的2.31%,生态环境用水占总用水量的0.26%。按照用水行业分析,除农业用水呈下降趋势,其他行业用水均呈增加趋势。行业用水量的变化,反映出社会经济对各行业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选取2000—2018年作为研究期,以石河子市、玛纳斯县和沙湾县为主要研究对象,归纳出玛纳斯河流域现状用水结构的演变特征,利用信息熵理论、基尼系数和洛伦兹曲线分析了流域的水资源空间匹配程度。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流域的用水总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用水量增加了11-76%,整体变化程度较小,用水结构的信息熵总体持续增长,信息熵水平从2000年的0-209增加到2018年的0-448,用水总量得到一定控制,用水系统均衡度也逐渐增强,生活、生态用水的空间分布不均衡程度提高,总体来看,水资源与人口和降水较为匹配,与耕地相对匹配,与工业产值较不匹配,各区域工业耗水情况差异度增加,生态用水空间分布趋于均衡,需调整产业经济结构,缩减高耗水企业数量,发展低耗水产业,对水资源进行集约利用,重视生态保护工作,完善水管理机制,实现流域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冀中南部四市的用水结构演变,选用信息熵理论、洛伦茨法和基尼系数分析了2008—2018年间冀中南部地区用水结构的演变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冀中南部地区的用水结构信息熵值由2008年的0.73上升至2018年的0.97,区域用水结构系统稳定性不断增强;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的空间分布较为均衡,生态用水的空间分布由2008年的“差距悬殊”转变为2018年的“相对合理”状态,空间分布均衡性不断增强。研究结果可为未来区域水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研究区域用水结构变化对于区域可持续用水以及水资源合理配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江西省2011-2020年水资源量以及用水数据,运用信息熵理论研究江西省用水结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显示:(1)2011-2020年江西省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 703.17亿m3;(2)近十年来江西省用水总量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工业以及农业用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生活、城镇公共以及生态环境用水量呈增长趋势;(3)近十年江西省用水结构信息熵和均衡度总体处于增长状态,全省用水结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新疆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空间均衡程度,选取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的12个指标,采用空间均衡度计算方法,计算了 2004-2017年新疆各地州各指标的空间均衡系数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总体空间均衡度,并与采用基尼系数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新疆各地州的城镇化率及单位面积农田灌溉用水量在空间上较为均衡,而水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12.
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在水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调查2007年、2012年和2017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量和进出口贸易等数据,核算区域水足迹总量构成及变化,分析区域水足迹供需结构演变,评价区域水资源压力和用水效率。结果表明,水生态文明建设后,长江经济带水足迹增速下降明显,水足迹总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其中中部三省的节水效果最为明显。水足迹存在明显的人口和经济规模效应。农业用水是水足迹的主体部分,生态用水所占比重较小,虚拟水贸易的消减效应逐渐减弱。工业用水的节水效应较为明显,而农业和生活用水的效率需进一步提高。区域水资源以自给为主,东部省市水资源进口依赖度高于西部和中部省市。区域水资源需求量稳中有升,需求结构保持相对平稳。区域水资源压力总体较小,水资源承压情况由西向东逐渐增加。区域用水效率逐步提升,中部和西部省市用水效率明显改善。该研究能够作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的补充,为长江经济带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3.
为了阐明陕西省渭河流域用水结构特征,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以该区域七市一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01—2016年的用水数据,利用生态位理论构建了用水结构生态位及其熵值模型,揭示了各行政区用水结构及其相对于陕西省、全国的演变态势。结果表明:(1)七市一区农业用水生态位最高,工业、生活用水生态位次之;行政区间各用水类型生态位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渭南市、榆林市农业用水生态位级别最高,铜川市、延安市工业用水生态位级别最高,西安市在生活用水与城镇公共用水方面级别最高。(2)行政区各用水类型生态位宽度普遍大于陕西省及全国,其中农业用水生态位宽度分别是陕西省与全国的1. 15~2. 62、1. 36~3. 09倍,工业用水生态位宽度分别是陕西省与全国的0. 75~4. 13、0. 86~4. 71倍,反映出区域用水结构处于调整阶段且工、农业用水调整力度大于陕西省及全国平均水平。(3)相较于全国,陕西省农业用水与城镇公共用水处于扩充状态,生活用水与工业用水处于压缩状态;相较于陕西省,不同行政区各用水类型有扩充也有压缩。运用生态位理论能够全面、直观地反映陕西省渭河流域行政区用水结构的变化,方法简便、实用,具有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14.
水资源是制约延安市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对缓解该区域水资源短缺问题十分重要。本文选取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等7个指标,构建了水资源利用效率评价体系,建立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对用水效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延安市整体水资源利用效率较高,万元工业产值的用水水平为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根据最佳投影向量各指标提出了改善延安市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安阳市水资源利用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采用生态位、生态熵和耦合协调度等模型,系统分析了安阳市用水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生态位动态演化及其耦合协调状况。结果表明:安阳市工业用水生态位呈现上升趋势且生态熵区域差异明显,农业用水生态位占主导地位且生态熵发展趋势不同,生活用水生态位波动增长而生态熵呈现下降趋势;安阳市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生态位波动下降、第三产业生态位持续上升,各县市产业结构生态熵变化趋势各异;安阳市用水结构与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度处于失调状态,但发展态势良好,其中农业用水与第一产业、工业用水与第二产业的耦合协调度波动下降,生活用水与第三产业的耦合协调度由严重失调提升为中度失调。  相似文献   

16.
霍伦河流域水资源评价是对区域内水资源的数量、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开发利用情况和供需发展趋势作出的科学的估价。其核心是要研究计算大气降水、地表水、污水及外调水或过境水等水量,调查分析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生态用水与环境用水等五种需求。科学分析区域水资源的特点,准确把握其在数量、质量等方面的特性。展望水资源开发利用前景量、质量等方面的特性。展望水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达到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  相似文献   

17.
工业排水特征是标识工业用水非期望产出的重要指标,分析区域工业排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对提高区域工业用水效率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根据2011年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结果,分析了河南省工业用水及排水状况,以及工业排水量的地区分布特征,探讨了河南省各地市工业排水量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河南省用水大户及非用水大户企业中均以除入河排污和管网排污以外的其他排水方式为主,但用水大户排放的污水量中入河排污量最大,非用水大户排放的污水量中,管网排放污水量最大;河南省排水方式及排水量组成结构在空间分布上也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与各地市的工业总产值、水资源禀赋及工业用水量差异较大密切相关,而工业结构对排水量的地区差异特征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