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新疆准噶尔盆地南缘乌鲁木齐河东矿区是国内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新区,其整体研究程度较低。基于对河东矿区精细地质条件分析和系统的实验分析测试,结合灰色关联多因素综合分析方法,揭示了该区煤储层的含气性及富集控制机理。结果表明,河东矿区存在2套煤层气目标层,其中45号煤的吸附能力(兰氏体积为11~24.5m3/t)明显优于43号煤(兰氏体积为7.5~21m3/t),煤的吸附能力主要与其水分含量和有机、无机组分含量有关。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煤层气主要富集在红山嘴—白杨北沟断层西侧及北单斜区域,其中煤层气富集是煤层厚度、风化氧化程度、煤的水分含量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不同的层段不同因素控制强度存在差异性。进一步提出了针对新疆地区高倾角煤层及复杂地质条件区的特殊的煤层气富集模式,指出高倾角导致的构造破坏及断层封闭是导致煤层气富集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采动影响区煤层动态含气量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煤矿采动影响区是地面煤层气开发或井下瓦斯抽放的有利部位。基于矿井瓦斯工作实践,划分了煤矿采动影响区类型,阐述了采动影响区煤层动态含气量的数值模拟方法,并以阳煤集团二矿为例对采动影响区内煤层动态含气量进行了估算。  相似文献   

3.
从构造、沉积、水文地质等方面入手对织金珠藏次向斜多煤层含气量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煤层气含气量的影响因素主要为构造、煤层厚度,其次为顶底板岩性和水文地质条件。宽缓的向斜构造,构造变形相对较弱,有利于煤层气的保存,含气量分布平面上具有"轴部高、两翼低"的特点;潮坪—三角洲—泻湖的海陆过渡沉积体系造成了龙潭组上、下段煤层较发育,海平面的高频振荡形成了"多、薄"煤层的特点;以泥岩、泥质粉砂岩、粉砂岩为主的顶底板封盖条件好;龙潭组整体含水性弱,具有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煤层气保存条件好,有利于煤层气富集。  相似文献   

4.
影响煤层含气量地质因素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东滩矿区煤层含气量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理论,通过各种因素关联度大小进行了各种因素对煤层含气量的影响程度研究,确定了影响煤层含气量的主要及次要因素,并分析了地质因素对煤层含气量的影响程度.实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可对煤层含气量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分析;该方法计算简单且对数据量要求不高,能够避免异常现象出现,其结果可信度高,可为煤层含气量的分布特征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仲米虹 《测井技术》2017,(5):571-576
以澳大利亚博文盆地为例,利用煤组的地质、测井及大量煤心实验分析数据,开展薄煤层含气量预测模型参数优选,采用回归分析法、等温吸附法及等温吸附校正法,分析含气量与固定碳、地层温度、压力、埋深及测井曲线之间的关系,建立了3个含气量评价模型,并进行了精细误差分析和方法优选。结果表明,光电吸收截面指数、补偿密度测井曲线和受围岩岩性影响小的地层温度、压力、埋深等属性参数适用于薄层测井解释,在薄煤层含气量评价中应用效果好。基于上述参数建立的3种评价模型中,等温吸附校正法含气量预测值与实测值吻合度高,适用于薄煤、泥、砂互层的地层特征;回归分析法可作为辅助模型用于验证未校正的等温吸附法在含气量大于20m3/t时误差较大,具有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复杂裂缝性油藏在开发过程中经多次措施,使其各类属性参数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突出表现为双重介质、开发阶段分明等特点。以火烧山复杂裂缝性油藏为例,利用分阶段双重介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复杂裂缝性油藏数值模拟,较准确地预测了复杂裂缝性油藏开发中后期剩余油分布,并在生产实际中获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三塘湖盆地中、低煤阶煤层含气量和主要气体成分为基础,结合盆地构造、沉积及水文地质特征,对汉水泉凹陷和条湖凹陷煤层甲烷风化带进行了划分,并对库木苏凹陷、马朗凹陷、淖毛湖凹陷和苏鲁克凹陷煤层甲烷风化带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三塘湖盆地甲烷风化带深度为400~1000 m.由于受东北冲断隆起带的影响,三塘湖盆地北部甲烷风化带浅于南部。沉积方面,盆地东部淖毛湖凹陷、马朗凹陷和条湖凹陷深湖—半深湖和辫状河三角洲成煤环境优于盆地西部汉水泉凹陷和库木苏凹陷扇三角洲成煤环境,盆地东部甲烷风化带普遍浅于西部;水文地质方面,条湖凹陷和马朗凹陷中开启性局部滞留水文地质单元形成的甲烷风化带浅于其他凹陷封闭性弱径流水文地质单元的甲烷风化带。初步预测马朗凹陷北部为下一步煤层气勘探开发的优势区块,条湖凹陷北部为下一步煤系气勘探开发的优势区块。  相似文献   

8.
在精细油藏描述和精细油藏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应用动态资料分析法和数值模拟法,对商河油田商三区沙三上油藏剩余油分布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研究,指出其剩余油分布类型有3种:未动用或少动用的油砂体形成的剩余油、已动用油层的平面剩余油滞留区、层内非均质形成的剩余油。应用这些研究成果取得了良好的挖潜效果。  相似文献   

9.
北二东西块聚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大庆油田北二东西块的开发现状,在充分考虑地层非均质性、沉积相分布的基础上,利用FCM、Petrel软件对渗透率、孔隙度、有效厚度等属性,按照沉积相带图进行相约束插值,建立了精细相控地质模型.通过Eclipse模拟软件E100主模块的精细油藏数值模拟,对该区块聚驱后剩余油分布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研究,并给出了剩余油分布的9种类型.结果表明,三维可视化建模、精细油藏数值模拟和剩余油定量研究一体化的油藏工程方法,为补充和发展剩余油分布描述技术以及下一步有针对性地挖潜增产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煤层宏观和微观特征的研究指出,盆地煤层气资源量十分丰富,但有效勘探深度范围内的资源量相对有限。优选出沙南-沙帐、梧桐窝子地区作为煤层气重点勘探区块,主要目的层系均为侏罗系西山窑组,沙南-沙帐区块目的层可加深到八道湾组。其煤层气成藏条件好,含气性较高,且埋深适中,地下构造和地表条件较简单,适宜进行勘探和开发。  相似文献   

11.
准噶尔盆地石南油田三工河组储集层沉积特征与油气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石南油田侏罗系三工河组油藏储集层沉积特征进行精细描述,应用地质、测井和地震等方法对沉积环境、沉积相和沉积层序进行综合分析发现,研究区目的层主要是一套受构造和气候条件控制的沉积成熟度低、富含牵引流成因的流水构造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通过对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微相特征与含油气性对比分析认为,水下分流河道含油气性较好,是较为有利的开发层位;沉积微相对储集层非均质性及油水运动的影响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运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确定库车坳陷现今平面和剖面的构造应力,总结其分布特征,并对构造应力与天然气分布的关系进行分析。盐下储集层在不同构造带最大主压应力分布不均,呈现出北部大,南部相对小,且大致呈近东西向条带状展布的分布格局,构造挤压强烈的北部区带内形成了诸多相对低应力区;区域性膏盐岩盖层及以上岩层最大主压应力较小,盐下岩层最大主压应力普遍较大,且埋深较大的三叠系、侏罗系烃源岩层最大主压应力较白垩系储集层普遍大,构造挤压强烈的克拉苏构造带北部克拉区带断背斜和断块、南部克深区带背斜顶部和断背斜靠近断层一侧上部均形成了相对低应力区。目前已发现天然气藏大都位于现今最大主压应力的相对低值区。  相似文献   

13.
以准噶尔盆地陆西地区为例,介绍了油气水层识别方面的研究新进展。含油包裹体颗粒指数(GOI)和储集层成岩方解石Mn元素丰度是二项识别油气水层的新指标,油层、油水同层、水层、干层相对应的GOI值最高值分别大致为大于11%、7%~11%、6%~7%和小于6%,相对应成岩方解石的Mn含量平均值一般分别为大于2.5%(质量百分数)、2.0%~2.5%、1.5%~2.0%和小于1.0%.此外,天然气(凝析油)层的典型特征是C20、C21、C23三环萜烷呈下降型分布,三环萜烷丰度远高于五环三萜烷(两者主峰比值通常大于2.0),重质油层的典型特征是具有25-降藿烷。  相似文献   

14.
准噶尔盆地东部西泉地区上二叠统梧桐沟组储集层电阻率低,西泉以外的其他地区对应储集层都为中、高电阻,它们具有显著差别。西泉地区低电阻油层的电性表现为低电阻率、低密度、低自然伽马“三低”的特征。据岩心取样化验分析,低电阻油层的岩性为含大量塑性泥屑的中细粒岩屑杂砂岩,钙质夹层发育,为中孔、低渗储集层。泥质含量高及含水饱和度高是形成油层电阻率低的直接原因。通过测井解释识别储集层岩性,经过地震解释论证,目的层油藏是在低位和湖侵体系域沉积期间所形成的岩性圈闭中聚集而成,这种岩性油藏的规模和分布受控于岩性圈闭的发育,该区岩性圈闭的形成主要受控于沉积环境,这是导致产油储集层电性“三低”的本质因素。类比研究表明,该区同类岩性圈闭分布广泛、面积大,十分有利于岩性油藏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