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岩溶富水隧道施工中对隧道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围内的地质情况进行超前探测和预测预报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的关键技术。在宜万铁路金子山隧道岩溶富水区施工中,引进了TSP203隧道地质超前预报系统、红外线测水仪等先进仪器进行多途径超前地质预报。针对当前物理探测存在的多解性的特点,在施工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以中长超前物探和超前水平地质钻探验证为主,辅以短距离地质素描超前分析和施工前超长炮孔加密确认的“多阶段、多手段、多层次”的“综合立体式超前预报技术”。以此技术为依托对强岩溶区富水隧道施工进行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成功地穿越了金子山隧道进口工区岩溶富水带。  相似文献   

2.
岩溶隧道地质雷达超前预测预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隧道施工中对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围内的地质情况进行超前探测和预报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的关键。在宜万铁路金子山隧道岩溶富水区施工中,引进了地质雷达等仪器对隧道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同时,针对地质雷达探测中因物理探测本身具有的多解性等弱点,在施工实践中逐步提出并形成了以"中、长物探和水平地质钻探验证"为主的综合式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技术。采用该技术,成功预报并穿越了金子山隧道F2岩溶富水带。金子山隧道安全、顺利贯通证明了该技术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在富水岩溶区进行隧道施工时,超前地质预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TSP、地质雷达、超前地质钻孔法的预报组合模式在中坝隧道中的应用,较准确地探测预报了隧道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情况,为隧道的安全施工提供了保障,对类似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是根据隧道内外的地质勘察、掌子面素描及隧道开挖揭示洞内围岩条件的变化趋势、洞内外构造进行分析和推测,在地质推测结果的基础上采用地球物理探测手段对隧道施工掌子面前方或四周的地质情况进行探测,运用地质数学等知识,结合经验做出相应的判断,对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条件和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开展超前地质预报.  相似文献   

5.
深长隧道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塌方、突水等无法预测的地质灾害,对施工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准确及时的地质超前预报方法是目前隧道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详细介绍了不良地质隧道超前预报的几种常见方法,以山西省中部引黄深埋超长隧道为工程背景,采用地震波预报TSP技术,预报了隧道内断层构造及断层破碎带、节理、裂隙较发育段情况,结果与实际比较符合,同时分析了TSP技术在地质探测中的不足,最后提出了适用于中部引黄隧道的地质预报方法,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避免或减小隧洞穿越富水破碎岩体发生突涌水、塌方等造成的危害,提出了基于地质分析、隧道地震预报(TSP)法与超前钻探结合的综合超前预报体系。首先通过地质分析对不良地质进行评估,之后利用TSP法对前方不良地质体进行定位,确认有不良地质构造存在,最后利用超前钻探进行预报。滇中引水工程富水破碎洞段的两个工程实例表明,此预报技术可准确地预测不良地质段以及涌水段位置和规模大小,可帮助工程技术人员及时地制定相对应的预警措施和处理对策,从而减少施工过程中突泥、涌水、塌方等地质灾害出现的概率,保证隧洞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7.
杜家山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中,采用工程地质调查法、隧道内掌子面地质编录法和地质雷达超前预报法相结合的综合预报方法,即在分析研究施工图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隧道掌子面地质编录资料的基础上采用适合掌子面空间狭小的地质雷达探测技术,综合预报拟掘进隧道段围岩工程地质条件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效地指导了隧道施工。  相似文献   

8.
隧道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断层破碎带、富水区、溶洞、软弱夹层带等复杂地质灾害,采用一种超前预报方法其准确性较差。通过研究地质地面调查法、TSP、地质雷达、超前水平钻孔法在牟尼沟隧道的应用并提出相应防治措施,将多种手段有机结合来的方法提高超前预报的精度,来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在岩溶地区修筑的隧道越来越多,而在岩溶地区隧道施工中,对掌子面前方一定范围的地质情况进行准确超前预报却是保证隧道施工安全的关键。以中坝隧道为例,通过对拟掘进段隧道勘察资料及工程地质条件的解读、隧道掌子面地质编录情况的判别和解译结果的综合分析,预判拟掘进段存在溶腔,并通过超前钻孔揭示验证,得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了生命及生产安全,表明在岩溶地区采用地质雷达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TSP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工作流程,对依托隧道工程进口段进行相关预测预报工作,并提出相应建议。实践证明,TSP超前预报在依托隧道工程中,特别是在现场施工中得到很好的应用,为隧道安全施工提供保证,对类似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引水隧洞下穿河流段存在两大难题,隧洞内涌水量大和洞室围岩不稳定的难题。施工过程中运用多种地质超前探测,结合超前探水孔预测隧洞前方富水情况以及岩体的构造、裂隙发育区情况等,并根据预测结果制定应对措施,效果良好,对类似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随着隧道工程的发展,距离特长、埋深特深、地质条件特复杂的隧道工程逐渐增多,因而隧道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问题也随之增多。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则是确保隧道施工安全的关键保证,如何更加准确地对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体进行预测预报,国内外学者展开了一系列理论分析、模型模拟以及试验研究。通过总结地质分析法、地震波法、电磁法、电法等一系列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了这些技术的原理与优缺点,对现阶段隧道掘进机(TBM)施工环境下的超前地质预报技术进行了讨论。以“地质调查与物探技术相结合、长中短距离相结合、洞内外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经验法与专家系统分析相结合”五结合为原则提出了综合地质预报体系,并以地震干涉法超前地质预报这种新型技术为基础,探讨了相关领域的研究重点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推动隧道工程中超前地质预报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超前地质预报是保证隧洞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和技术手段。结合水利工程广西桂中治旱马良隧洞单项工程施工,以隧洞桩号G3+259~G3+109段为例采用TSP法和地质雷达法相结合的超前地质预报模式进行超前地质勘测,并结合地勘资料和超前钻孔探测结果与预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用以明确下一步施工方案。结果表明,此种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对类似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风垭口隧道地质及水文条件极其复杂,TSP203超前地质预报仪作为最先进的地质预报仪在大风垭口隧道施工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简单介绍TSP203超前地质预报仪的使用方法及其特点,根据TSP203预报结果与实际施工进行验证,体现其预报的精确性和长距离预报的优越性,建议今后类似工程中推广应用TSP203超前地质预报仪。  相似文献   

15.
以硬梁包水电站引水隧洞高岭土化蚀变岩洞段施工为背景,采用TRT探测法、激发极化法(TIP)等综合物理探测方法,并结合常规地质超前探孔法和地质素描调查法等对岩体进行提前预报,分析岩体特性、断层分布、层理结构、地下水情况、波速变化等。基于三维成像和数字组合的立体预报体系,精确指导爆破工艺的调整,降低塌方和大超挖的风险。根据预报结果与实际地质对比验证,在高岭土化蚀变岩隧洞中超前地质预报结果准确度较高,可为类似隧洞的超前地质预报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隧道工程中富水高压、断层等复杂地质条件下,超前地质预报具有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某个单一(或单次)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探测由于与现场观测系统布设有关,很难准确把握不良地质体的大致范围与形态。某引水工程隧道斜井某桩号发生突泥涌水,在高压注浆管棚法与小导管注浆结合处理后仍掘进困难,需修改线路开挖绕行。接到探测任务后,采用了TGS反射波、反磁通瞬变电磁和地质雷达对原线路边墙和绕行线路掌子面进行了多方法综合探测,最终将边墙和绕行掌子面两次的TGS探测成果进行了三维综合成像且进行联合解译,三维解译成果直观,探测成果与后续验证钻孔资料对应,设计方最终根据探测到的不良地质体优化修改了绕行路线。此次预报为业主提供了准确的安全风险分析,优化了路线节约工程成本。  相似文献   

17.
正在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由于前期的勘探不能完全探明隧道内的地质情况,在开挖的过程中经常遇到不良地质体,给施工带来隐患。所以,在开挖前对隧道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情况进行预判,即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已经成为隧道工程的一项重要工作。隧道超前预报指的是,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通过地质和物探方法,推测掌子面前方的地质情况,为隧道施工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隧洞施工中超前地质预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质量和进度。TRT7000超前地质预报系统采用三维空间观测方式、锤击震源、无线连接方式,是一种TBM施工工况下隧道施工长距离超前地质预报的优选方法。在TRT7000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的数据处理过程中,直达波的选取、滤波器设计极为关键,并且应进行多参数分析。最终成果解释应结合各参数的结果及工程地质情况进行综合解释。阐述TRT7000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的基本原理、数据处理过程中关键参数的选取方法及成果解释的方法。通过某隧道工程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隧道超前预报中,传统的二维成像技术应用普遍,但二维成像结果只能识别不良地质体,无法对其进行定位及定量判断。介绍了三维成像技术原理及数据采集方法,并通过在云南某隧道中的成功应用,证明了三维成像技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具有可操作性,探测结果直观可靠,可有效地对不良地质体进行定位及量化分析,可为隧道支护提供指导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对地质雷达应用于隧道施工超前探测的工作原理进行介绍,以皇后岭隧道进口段超前探测应用为例,采用美国GSSI-3000型地质雷达进行探测,结合对地形、地貌及掌子面的观察、分析,综合评价预测段洞室开挖的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动态设计,为隧道安全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