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桂汪洋  张彤  徐斌 《华中建筑》2024,(3):126-130
步行可达性是交通职能高效利用和综合开发成功的先决条件。为明确轨交站域步行可达性的影响因素并掌握其测度方法,促进生活圈和站域的耦合发展,本研究采用熵值法建立步行可达性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通过对合肥市轨道交通二号线分类研究,测度典型站点15分钟生活圈空间内的步行可达性程度,量化分析不同功能导向下轨道站域空间构成要素对步行可达性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商业服务区站点与公共服务区站点站域生活圈内步行可达性程度基本持平,且远高于居住区站点和混合区站点,最后根据该评估结果提出合理化建议,为站域空间优化调整提供有效支撑的同时,也为轨道交通站域空间的规划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城市规划》2020,(5):118-126
基于轨道系统与城市街道网络的可达性叠加效应,研究轨道站域空间发展潜力是高密度城市空间集聚形态的后续研究,是对城市集聚形态的成因和潜在动力的剖析。以空间句法的可达性评价工具为量化手段,采用K-means聚类方法,根据10km出行半径的街道网络可达性将69个港铁站分为4组,通过比较港铁系统置入城市道路网络前后的可达性,量化港铁站域的可达性提升幅度。以居住单元密度为基本研究对象,采用各区域及站点所在的选区居住单元密度之间的比值,描述港铁站核心区(200m半径)和站域(500m半径)的集聚程度,最终得出不同城市区域典型站点案例的可达性提升幅度与居住空间集聚程度的平均值。结合空间形态和发展过程分析8个不同区位港铁站域,发现轨道系统可达性叠加效应带来的发展潜力的体现程度与城市发展程度,与轨道建设时机、城市更新措施等有直接关系。解析轨道站域居住空间的集聚形态与轨道可达性之间的关系,将有利于推进我国大城市轨道站周边空间容量和形态的研究,通过引导形成集聚形态而强化轨道系统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3.
影响轨道系统吸引力的因素很多,其中距离、建筑密度、土地多样性、可达性和步行系统完善程度等是重要的空间因素。考察已经完成的香港港铁站周边站域空间的居住单元和城市功能设施分布情况研究发现,紧凑的城市空间形态是高乘坐量轨道站的基本特征。结合香港案例的相关研究成果,以深圳为案例的比较研究验证了站域空间的紧凑形态影响轨道系统分担城市总出行比例,同时在轨道系统建设的不同阶段,从规划原则、土地开发策略和完善步行系统等方面归纳出了影响紧凑空间形态形成的各类因素。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发展,经济活动日益频繁,人口迅猛增长和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城市交通带来的问题日益严重,公共交通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公共交通站点的空间可达性对引导公交出行起了关键作用。研究分析了影响公交站点可达性的主要因素,针对城市道路网的密集程度对公交站点空间可达性的影响,借助Arc GIS,以道路网、公交站点数据为基础,对公交站点的空间可达性进行可视化分析,可以更加直观的展现城市不同站点的空间可达性水平,为城市规划选址分析、公交优化等提供了定量化的公交空间可达性信息。  相似文献   

5.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使用便利程度和空间环境质量影响着轨道交通出行比率,而轨道交通作为公共交通方式之一,其出行率的高低反映着城市建设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国际成功经验表明,站点地区开发影响着城市空间发展,本文以北京东站地块规划设计为例,对站城一体化的轨道交通枢纽地块建设方式展开探讨。文章认为,轨道交通枢纽地块与城市的一体化水平和站城之间在交通衔接、产业相关、空间互补以及场所文脉这几个方面的协调水平息息相关。衔接良好的交通方式、促使人与自然良性互动的空间环境品质、彰显城市人文精神的建筑景观特征,以及与城市互补的产业发展将有力地促进交通枢纽的发展,满足人们便捷出行与高品质的生活需求,从而实现站城一体化和城市的可持续化。  相似文献   

6.
南京作为国内首批公交都市之一,倡导发展公共交通引导城市高效建设,研究其轨道交通站域用地强度空间分布,对我国大中城市轨道交通与用地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研究选取南京市中心城区发展较为成熟的5条市区线路98个站点,采用圈层分析与扇区分形结合对站域强度分布形态进行标准化处理,归纳出圈层、扇形、点轴、混合和无规律分布等5种强度分布模式,并分析各模式站点空间分布规律。研究发现:不同强度分布模式站点的空间分布与站点区位条件、商业中心体系规划、城市用地强度和站域用地性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步行系统是高铁站与邻接区协同发展的关键性要素。文章以哈尔滨西站站域空间为例,在对其土地使用、交通系统、空间功能及公共空间分布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站域核心区的地面和地下步行系统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从增强公共空间步行可达性、多元开发临街界面丰富步行体验、加强地面、地下步行系统的联系三方面提出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8.
武飞  李航 《城市建筑》2023,(4):47-53
为方便市民出行,促进城市空间有效开发利用,加强轨道站点与外部建筑一体化衔接,提高轨道交通运营服务水平及客流效益,有必要进行轨道站域连通空间规划设计策略研究。此文基于公共交通导向开发理论(TOD),结合深圳地铁12号线中山公园站连通项目实例,论证了地铁连通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深入剖析了其规划设计突破创新的重难点,总结了连通项目规划设计的有效实施路径,是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先进经验,为全国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先行示范。  相似文献   

9.
轨道交通作为以轨道运输为主要 技术特征的城市公共交通客运立体系统,成 为近年来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典型代表和 重大变化。随着轨道交通线路及站点快速地 植入城市空间,会产生一系列的新空间、新现 象、新规律。站点影响域作为轨道交通植入 城市空间后产生的重要节点区域,对其加以界 定并进行深入专项研究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相关研究成 果的梳理,总结出交通导向、环境导向、空间 导向等三种概念类型;进而,在分析轨道交 通站点、行人、城市空间等关键要素相互影 响的基础上,站点影响域的概念自然生成; 提出了多学科融合、城市设计精细化、大数 据探索等时代趋势下站点影响域界定的创新 机制——以“行为规律”为纽带,建立“交通 方式—行为规律—城市空间”这一组科学联 系,基于此提出未来精确划定站点影响域的 “边界”这一重要课题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口在飞速增长,中心城区土地资源空间严重不足。地价过高、交通拥堵、环境恶化等问题层出不穷,这催生了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体。因此,城市轨道站点及站域空间的开发建设对城市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文章通过了解TOD模式的开发背景、理念,以及其在日本京都站中的应用,对此进行分析总结。同时以中国青岛为研究对象,进行城市轨道站域空间的分析研究。了解青岛城市轨道站域空间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基于TOD模式的青岛城市轨道站域空间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中国的轨道交通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以TOD理念为建设核心和基础的公共交通与城市发展相结合的站城一体化开发模式开始受到重视。该文以重庆沙坪坝站和东京涩谷站的TOD建设项目为重点案例,分析对比沙坪坝站和涩谷站的站点特征,并从空间整合、站点开发、流线梳理、景观塑造和文脉彰显5个方面对沙坪坝站和涩谷站的改造重点内容及异同进行分析,总结TOD开发的特征和优势,以期为未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站点周边居住建筑的密度直接影响乘坐轨道交通的总量,轨道站域范围内居住建筑分布的整体比重与轨道交通分担出行的比例相关。针对香港74个港铁站域空间居住建筑形态特征的研究重点分析了居住单元的分布情况,站域范围的居住建筑的密度与港铁乘坐量密切相关;站域空间范围的分布情况与非轨道站影响区域的比较发现,以轨道站为核心的居住建筑集聚特征是支持香港轨道系统高效率的重要空间特征之一。围绕轨道站的居住建筑集聚能够通过居民出行活动的集聚引导商业和社会服务设施分布密度的提高,是促进紧凑空间形态的形成的基本动力。归纳在轨道系统建设、站域空间发展的不同阶段影响紧凑形态形成的各类因素,有利于合理制定以轨道站为导向的紧凑城市空间形态策略。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轨道交通的白热化建设,站域空间逐步成为城市更新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与中国城市化进程类似的日本在城市轨道站域空间建设更新方面,积累了大量实践理论经验。以东京涩谷为例,在对其更新背景及制度政策梳理的基础上,探讨以站域为核心的空间重构和承载多样活力的空间增效体系。该体系包含网络更新、节点更新和小微更新三个层面,通过对大骨骼空间的重构、街道空间的提质以及小微公共空间的更新改造来对整个站域空间进行重构和增效,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得出对我国特大城市站域空间的建设优化启示,以期为未来中国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空间的建设优化提供相关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不同城市的公共站点空间分布对城市的交通状况有着不同影响,对比不同城市公交站点的空间分布特征和空间可达性,总结得出利于公共交通的空间特征。以内蒙古中西部核心区经济圈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为研究对象,通过知网统计年鉴、百度地图API开放平台等收集基础数据,采用平均最邻近、不平衡指数、核密度分析、标准差椭圆研究城市公共交通空间分布特征,使用公交站点覆盖率及空间可达性来分析城市公交站点的可达性。研究结果显示:(1)城市公交站点多为聚集分布,越靠近城市边缘密度越低;(2)城市公交站点的分布均匀度越好,空间可达性就越高;(3)城市公交站点空间分布的标准差椭圆形态与城市形态越契合,其空间可达性就越高。  相似文献   

15.
推进低碳城市的发展研究一直是国际性热点课题,在诸多影响因素中,不断提高居民出行的交通可达性是实现低碳城市的重要方面。该文从土地利用与空间形态对城市交通影响、交通可达性对土地利用影响以及土地利用、空间发展与城市公共交通整合研究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理论成果及发展动态进行了比照评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可达性组合函数模型对城市空间可达性进行量化研究,并加强对主要公共交通沿线区域空间形态模式的研究,有效提高城市空间的可达性与集约度。  相似文献   

16.
袁红  何媛  徐娜  刘丰铭 《新建筑》2022,(4):88-93
在计算美日城市中心型轨道站点区域路网密度、公共交通站点核密度、街道空间整合度的基础上,从土地利用、空间形态、交通体系三方面对比TOD模式的特征,探索紧凑城市发展机制。研究发现:美日中心型站域的用地性质以商业、商务为主,重视功能混合和开放空间的营造;开发强度在旧城区比较均匀,在新区呈现出自中心向外逐渐降低的趋势;交通方面,美日公共交通协同性均较高而日本的步行系统更完善。文章探索了TOD模式的量化研究方法,为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心型站域TOD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轨道交通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期,在TOD发展模式的推动下,慢行系统结合轨道交通已成为市民主流的出行方式之一。轨道站点周边的慢行系统,尤其是地下慢行空间品质对提升城市整体功能效率与城市形象、激发城市活力的影响尤为关键。文章以成都市13个首批次TOD开发示范项目之一的行政学院站TOD一体化设计方案为例,对地下慢行系统的设计思路,即"点—线—域"进行简要剖析,以期为打造轨道站域安全、便捷、舒适慢行系统形成有益的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8.
轨道交通运输是替代小汽车出行,构建环境友好型交通的有效方式。轨道交通出行倾向与轨道交通系统的服务质量、轨道交通的可达性以及轨道交通站域空间发展等因素相关。为了提高轨道交通出行比例,各大城市集中于提高轨道交通系统的服务本身,而忽视了轨道交通站点的可达性。本文讨论了提高轨道交通站点可达性对于轨道交通出行模式的重要性,分析了各接驳模式对轨道交通可达性的影响。本文认为,轨道交通配合步行和自行车是替代小汽车出行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9.
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商业互动开发是引导城市空间演变与土地高效利用的重要动力。选取成都市中心城区代表性地铁站点,利用平均最近邻法、核密度分析法、标准差椭圆法对比分析站域商业集聚与演变特征,建立回归模型初步探讨影响站域商业集聚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1)轨道交通的介入推动站域商业布局向多中心、网络化发展,并促进商业设施总量增长与集聚加速,且对于城市级站点的加速作用更为显著;(2)以购物类业态为主的商业开发在轨道交通介入下日益提升,体现了乘客日渐增长的消费需求。站点周边餐饮服务类业态的集聚分布,反映出乘客在其周边快速消费的行为特征;(3)轨道交通的介入是站域商业集聚的重要影响因素,站点日均客流量和出入口数量与商业集聚呈显著正向关联。  相似文献   

20.
胡斌  卞晓帆  王峥 《城市住宅》2021,28(8):61-64
轨道交通因其运载量大、时间准、效率高等优势,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提高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公共空间的利用率.地铁站域更是人们交通出行与休闲生活的必要场所,因此提高地铁站域空间活力对轨道交通使用者的日常出行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以地铁站域活力为研究对象,提取站域活力的来源,基于多源数据对地铁站域活力的量化影响要素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