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杨宏国  肖鹏 《中国消防》2022,(S1):43-45
政府专职消防队伍是消防救援力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消防救援工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新时代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政府专职消防队伍日益壮大,执勤管理模式发生转变,部分人员成长为管理骨干。笔者立足近三年来武汉市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建设发展的实际,对如何加强政府专职消防队伍管理骨干培养与任用、建立健全成长发展机制进行了初步的调研和思考。  相似文献   

2.
当前舟山市公安现役消防队伍警力不足的瓶颈性问题仍然得不到有效解决,作为公安现役消防部队的有益补充,建立一支布局科学、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素质过硬、能力突出的专职消防队伍势在必行。探讨如何建立和完善专职消防队伍建设的长效保障机制,确保专职消防队伍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尤其是如何在灭火救援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消防》2012,(17):48-49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46号),深入推进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发展,进一步提高全省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建设水平,全面构建覆盖城乡的灭火救援力量体系。现就加强全省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北京市公安消防总队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等五部委《关于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及市公安局的领导下,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求真务实、多措并举,大力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着力构建覆盖全市乡镇,以公安消防队为主体,政府专职消防队为补充,企事业消防队为辅助,其他义务消防组织为基础的多种形式消防力量灭火救援体系。确保了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全市经济快速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康立文 《中国消防》2023,(12):26-29
<正>今年10月,应急管理部、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公安部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地方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建设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对地方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建设发展作出系统部署。日前,国家消防救援局有关负责人接受了本刊记者专访,就《意见》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6.
何明松 《今日消防》2020,(1):126-126,128
多年以来,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基层消防工作,地方专职消防队伍坚持以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建设为方向,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46号)、公安部等七部委《关于深化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发展的指导意见》(公通字〔2010〕37号)等文件精神,全面加强地方专职消防队伍建设,在经济快速发展、各类致灾因素大量增多的情况下,针对国家队消防救援力量不足的突出问题,持续发展地方专职消防队伍,有效改善了城乡消防队站布局,城乡防控火灾的能力有了极大提高,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深化全市专职消防队执勤岗位练兵活动,全面提高专职消防队伍灭火救援能力,日前,重庆市防火安全委员会决定在全市专职消防队开展2007年执勤岗位练兵活动。  相似文献   

8.
正消防救援队伍是守护民生民安、承担综合性应急救援任务的主力军和国家队,政府、企业专职消防队是辖区、园区灭火救援的首战力量。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疫情防控的指示精神和部署要求,指导各类消防救援队伍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落实防疫消毒技术要求,具备持久的疫情应急处置能力,日前,中国消防协会邀请有关专家,组织有关单位编制了《消防站防疫消毒技术指南(试行)》,确保各类消防救援人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状况下健康安全地履行职责使命,时刻保持良好的灭火和应急救援战斗力。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专职消防队伍作为单位 经济建设的“保护神”,由于受 种种因素影响,存在不同程度的滑坡和弱化现象,如机构撤并、人员精简、待遇降低.业务经费得不到保障等,就湖南省而言,据调查,70%以上的专职消阶队是六、七十年代所建,大多数专职消防队发展缓慢,部分专职消防队因单位经济不景气,消防车辆年久失修。超期“服役”,器材匾乏,队员削减,基本上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态,名存实亡。专职消防队的生存与发展举步维艰。为此,抓好专职消防队伍建设。加强对专职消防队伍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提高这支队伍的灭火救援能力,已是摆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上海切实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在构建群防群治的消防安全网络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构建了公安现役消防队、政府专职消防队、企业专职消防队、"三类场所"专职消防队、消防志愿者等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并驾齐驱的消防力量格局,初步建立了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基本适应的消防安全保卫体系。在这多支消防力量中,由政府出资的专职消防队已成为现役消防部队最为重要的补充力量。  相似文献   

11.
从建设规模、建设质量、保障水平、管理机制等方面指出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制度设计、依法履职、建设理念、组织建设等方面分析了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建设发展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指出忽视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建设可能产生的后果,从完善法规政策、建立管理机构、明确身份属性、加强管理指导、明确相关职责、加强组织建设、依法规范管理、加强综合保障等方面提出加强政府专职消防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针对我国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在建设发展中存在的经费欠缺、设备不足与人员专业素质低等诸多问题,通过对我国企业专职消防队伍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结合业务连续性管理理论(BCM)和程序,辨识、分析和评价在灾时可能导致队伍关键业务中断的各种风险,并就如何消除风险及保障队伍灾时高效运营给出相应措施建议。研究可为提高企业专职消防队伍的综合救援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解决高速公路各类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存在的问题,笔者从高速公路灾害事故应急救援典型案例入手,对高速公路专职消防队建设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目前高速公路灭火和应急救援方面存在的突出风险、薄弱环节以及高速公路专业消防救援力量缺乏的主要原因,研究了建设高速公路专职消防队、消防站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从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法规、强化行业推动、科学合理布局、完善指挥调度相关工作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振国 《消防科学与技术》2020,39(12):1739-1742
为解决当前“智慧消防”建设中存在的感知层接入硬件种类有限、接入技术手段欠佳等问题,探讨了窄带物联网技术(NB-IoT)在智慧消防建设方面的应用问题,提出了以NB-IoT终端为采集层、以公共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为网络层,以火灾风险研判、消防监督信息化管理、社会单位自主化管理、消防设备数字化管理及智能化灭火救援为应用层的“智慧消防”建设3 层架构模式,以提升全社会消防安全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朱斌  刘涛 《消防科学与技术》2020,39(11):1592-1595
针对现有灭火救援数字化预案实战性不强的问题, 本文结合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隶后的职能拓展和现实斗争需要, 研发了一套消防重点单位三维数字化预案管理平台,实现了与消 防实战指挥平台、单兵定位系统和重点单位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 等系统的对接,初步实现了一体化的智慧消防升级应用,并在移动 端实现了“室内外一张图”的消防数字化预案应用。在实战中,消 防队伍利用该平台开展网上推演、熟悉演练和远程辅助决策,确保 了作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对于建设“智慧消防、科技消防”有 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分析说明依法建立专职消防队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介绍建国以来企业专职消防队发展历程。分析当前企业专职消防队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法律法规、建立行政强制力保障体系,培育企业主体作用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基于国外“智慧消防”理论和实践,在深入分析我国 “智慧消防”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系统归纳出“智慧消 防”的内在结构和运行机制,并从体制层面、客体层面、机制层面以及信息层面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这对全面推进“智慧消防”建 设,提升社会消防安全管理能力,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8.
闫胜利 《消防科学与技术》2022,41(10):1336-1338
摘 要:消防教育在消防救援队伍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地位。中国消防救援学院是我国唯一一所专门的消防高等教育普通院校。探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对策措施,让标尺“立”起来,让学员“忙”起来,让教师“强”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管理“严”起来,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建强中国消防救援学院,以进一步提升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和战斗力水平。  相似文献   

19.
2006年,莆田市消防支队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三基”工程建设的部署要求,将其作为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可持续发展、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举措,较好地完成了以防火和灭火救援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任务,确保了火情稳定和部队稳定。  相似文献   

20.
短信数据平台在灭火救援和部队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消防部队的工作实际和各级消防指挥员均拥有手机这一无线通信工具的情况,提出了在移动公网的基础上架设短信数据服务平台,实时向灭火救援现场指挥员提供有关灭火救援数据等信息,为消防部队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