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江中下游防洪体系由飞来峡水利枢纽、北江大堤和灌江天然滞洪区等组成。飞来峡水利枢纽位于北江中游清远市境内,是以防洪为主,兼有航运、发电、改善生态环境等功能的大型综合利用工程;北江大堤北起清远市清城区石角镇,南至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全长63km,是全国城市防洪安全七大堤围之一;潖江天然滞洪区位于飞来峡水利枢纽下游的北江左岸,对北江洪水有滞洪和分洪作用,在50~300年一遇洪水时可以削减石角站洪峰流量700~900m^3/s。  相似文献   

2.
飞来峡水利枢纽计算机监控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工程概况 飞来峡水利枢纽位于广东省北江干流中游清远市飞来峡管理区境内,控制流域面积34097km~2,占北江流域面积的73%,水库总库容19.04亿m~3.飞来峡水利枢纽是北江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的关键性工程,枢纽以防洪为主,兼有航运、发电、养殖、供水。旅游和改善生态环境等多种功能.防洪方面,飞来峡水利枢纽与北江大堤联合运用组成北江防洪体系,近期可将北江下游防御洪水标准从50年一遇提高到200年一遇(相当于1915年特大洪水),北江大堤达到防御100年一遇洪水标准后,堤库联合运用可防御300…  相似文献   

3.
《中国防汛抗旱》2009,19(4):I0003-I0003
飞来峡水利枢纽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省建设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它以防洪为主。兼有航运、发电、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是北江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性工程。枢纽控制流域面积34097km^2.水库总库容19.04亿m^3。通过利用飞来峡水库蓄洪、湾江滞洪区滞洪、北江大堤挡洪等综合措施。形成了北江下游防洪体系,使广州、佛山等珠三角发达地区的防洪标准由100年一遇提高到300年一遇。  相似文献   

4.
黄尧 《中国水利》2001,(Z1):106-108
飞来峡水利枢纽位于广东省北江干流中游清远市飞来峡管理区境内,控制流域面积34097km2,占北江流域面积的73%,水库总库容19.04亿m3.枢纽是北江流域综合治理和开发利用的关键性工程,以防洪为主,兼有航运、发电等多目标效益.防洪方面,枢纽与北江大堤和琶江天然滞洪区联合运用组成北江防洪体系,近期可将北江下游防御洪水标准从50年一遇提高到200年一遇(相当1915年特大洪水),北江大堤达到防御100年一遇洪水标准后,堤库联合运用可防御300年一遇洪水.航运方面,可渠化库区干支流河道116km,设有500t级单线一级船闸.发电方面,发电装机容量140MW(4台单机容量35MW的灯泡贯流式机组),设计年发电量为5.55亿kW·h,承担系统部分调峰任务.  相似文献   

5.
为完善英德市防洪工程体系,提高整体防洪抗灾能力,英德市开展北江干堤防洪工程规划,将英德市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由于英德市城区及北江干堤防洪保护区均位于飞来峡水库库区300年一遇洪水淹没范围之内,需要配合飞来峡水利枢纽的防洪调度,共同调蓄北江洪水,以确保北江大堤及其下游广州市、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防洪安全。为论证英德市北江干堤防洪工程对飞来峡水利枢纽防洪调度的影响,通过英德城区局部调整与优化后的飞来峡水库动库容调洪二维数学模型模拟计算,就英德市北江干堤防洪工程对飞来峡水库防洪调度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英德市北江干堤防洪工程建设后,英德区间的最大淹没库容明显减小,各防护区的淹没面积大幅度减小;同时,北江干流沿程水位和流量的提升速度加快,峰现时间提前。最后提出采取预留爆破口门和设置溢流堰口门等技术措施,将英德市北江干堤防洪工程的影响消减到工程实施前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飞来峡水利枢纽是开发治理北江的关键工程,它以防洪为主,结合发电、航运等综合利用,并同下游的北江大堤等堤防,形成北江下游堤库相结合的防洪体系。飞来峡枢纽建成后,可以确保广州市及北江下游广大地区160万亩耕地的防洪安全;水电站装机容量约20万千瓦,年发电量6~7亿度;发展北江航运事业等,综合利用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广东水利水电》2009,(2):80-81
飞来峡水利枢纽是广东省建国以来建设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它以防洪为主,兼有航运、发电、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是北江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性工程。枢纽控制流域面积34097平方公里,水库总库容19.04亿立方米,通过利用飞来峡水库蓄洪、潜江滞洪区滞洪、北江大堤挡洪等综合措施。使广州及佛山部分地区的防洪标准由100年一遇提高到300年一遇。  相似文献   

8.
岳文杰 《人民珠江》2009,30(4):24-25
分析了清远水利枢纽工程河段自然条件及防洪现状,以及该枢纽建设对飞来峡拦河坝、库区北江两岸堤防及下游北江大堤石角段的影响,认为枢纽的建设对北江下游防洪体系没有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飞来峡水利枢纽是广东省建国以来建设规模最大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它以防洪为主,兼有航运、发电、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是北江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性工程。枢纽控制流域面积34097平方公里,水库总库容19.04亿立方米,通过利用飞来峡水库蓄洪、潖江滞洪区滞洪、北江大堤挡洪等综合措施,基本形成了北江下游防洪体系,  相似文献   

10.
飞来峡水利枢纽是以防洪为主,结合航运、发电的综合性水利工程。1 防洪效益 飞来峡工程建成后,可使北江大堤保护下的6.67万公顷农田及广州市的防洪标准提高到300年一遇,考虑到目前北江大堤尚存在着一些不稳定因素,因此飞来峡水库调洪近期考虑将200年一遇洪水削减为50年一遇。同时清东、清西围的防洪标准也可从目前的50年一遇提高到200年一遇。1.1 广州市区防洪效益 广州市遭受特大洪灾损失有史可考证的是1915年洪灾,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对市区的洪灾损  相似文献   

11.
1问题提出飞来峡水利枢纽的建成大大缓解了北江大堤的防洪压力,为充分发挥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的防洪效益,需对防洪调度方案作深入研究。目前,飞来峡水库防洪调度按近期方案运行:对大于20年一遇的洪水,水库控泄流量均为15 000m3/s,直至达到200年一遇防洪高水位,采用的是“经验控  相似文献   

12.
刘达  邱静  王丽雯  王珍 《中国防汛抗旱》2013,23(2):42-44,79
清远水利枢纽工程是继飞来峡水利枢纽后在北江干流上拟建的又一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由于该工程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其工程建设对全国七大必保堤围之一的北江大堤安全影响成为焦点问题。通过定床物理模型试验,研究比较了有岛和无岛两种枢纽布置方案,分析了枢纽建成后带来的水位壅高、流场变化、分流比变化及下游流场改变给北江大堤的安全带来的影响。依据试验研究成果为设计部门推荐了较优的无岛枢纽布置方案,并就枢纽运行后对北江大堤可能造成的影响提出了相应的保护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北江飞来峡水利枢纽是建国以来广东省建设规模最大的综合水利枢纽工程,于1999年10月建成,其任务以防涝为主,结合发展航运、发电兼顾供水、养殖、旅游和改善生态环境。工程位于广东省北江干流中游清远市境内,控制流域面积34097km~2,占北江流域面积的73%,水库总库容19.04亿m~3,发电装机容量140MW,船闸可通过500t级组合船队。飞来峡水利枢纽与北江大堤联合组成北江中下游防洪体系,堤库联合运用可将防洪标准从100  相似文献   

14.
珠江流域北江洪水灾害是北江下游的心腹之患。为解决北江防洪问题,明确提出“堤库结合以泄为主,泄蓄兼施”的防洪规划方针,规划在北江中下游建立的防洪工程体系,其中包括兴建飞来峡水利枢纽和加固北江大堤。  相似文献   

15.
飞来峡水利枢纽防洪调度微波通信工程是为飞来峡水利枢纽进行防洪调度指挥而建设的,即是为广州-北江大堤管理局-飞来峡水利枢纽管理局三地之间提供防洪调度指挥话路和计算机联网的通信手段。它将为飞来峡水利枢纽防洪调度指挥提供一个完整的话音,图像,数据信号综合的调度通信传输系统。  相似文献   

16.
胡四一副部长一行于2005年6月8-10日考察广东水利工程,期间先后深入现场察看广州市海珠区赤岗整治工程、珠江堤岸防护工程、荔湾区大沙河整治工程、北江大堤、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等。研究尽快完善“北江中下游防洪体系”是胡四一此行的重要内容。据了解,“北江下游防洪体系”  相似文献   

17.
飞来峡水利枢纽位于珠江流域北江干流中游的广东省清远市境内,上距英德市 50km,下距清远市33km,坝址控制流域面 积34097km~2,占北江流域面积的73%。(见 附图) 飞来峡水利枢纽是以防洪为主,兼有航 运、发电等多目标开发的综合利用工程。防 洪方面:目前包括广州市在内的北江下游地 区10.7万公顷农田及330万人常受洪水灾 害威胁,根据流域防洪规划,捍卫广州地区 的北江大堤按防御北江100年一遇洪水标 准加固,但要抗御更大洪水则需结合北江开 发,采取堤库结合,泄蓄兼施的治理措施,即  相似文献   

18.
北江是珠江流域第二大水系,发源于江西省信丰县,河流总长度468km。北江洪水为患频繁。北江防洪的主要任务是控制飞来峡以上洪水,削减洪峰流量,使之不超过下游河道允许泄量,保障北江大堤不决口,确保广州市、佛山市和沿岸城镇的安全,以及飞来峡以下沿江两岸160万亩农田和326万人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根据北江潖江蓄滞洪区和飞来峡水利枢纽蓄洪库区二者联合调度防御北江洪水的总调度方针,以蓄洪淹没最小为原则,对防洪体系调度规则进行了深化和细化,供北江下游防洪体系调度管理参考.  相似文献   

20.
飞来峡水利枢纽是北江流域防洪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广州、佛山等地防洪安全的大型水利工程。通过对枢纽下游3km河段7年的河道测量资料进行演变分析,并分析其对水工建筑物的安全、航运及发电等的影响,以期对枢纽的运行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