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天山北麓水磨河流域细土平原区硫酸(亚硫酸)盐渍土盐胀和冻胀试验研究,分析不同硫酸钠含量不同压实度单次盐胀和冻胀变形机理,发现同一硫酸钠含量不同干密度土体盐胀和冻胀的发育程度是土体溶液所处位置(孔隙间和颗粒接触间)、土体内摩阻力、土颗粒间的引力、粘聚力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孔隙率大小不能反映对结晶硫酸钠的吸收程度。采用数值分析的方法分析其变化规律,发现硫酸(亚硫酸)盐渍土盐胀和冻胀率和土干密度及硫酸钠含量均符合二次抛物线规律。  相似文献   

2.
为了进一步研究硫酸盐渍土盐胀的主要影响因素,选用新疆奎屯-克拉玛依高速公路第6合同段路基填料的天然盐渍土进行室内冻融循环盐胀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硫酸盐渍土的盐胀变形与含水量及温度等有重要关系,通过采用室内冻融循环试验,对硫酸盐渍土的冻融循环盐胀性进行分析研究,为今后对粗颗粒硫酸盐渍土在路基填料等方面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外界自然条件下的盐渍土盐胀特性与水热传递变化特征,进行了含盐量和干密度单向控制下的室内膨胀变形试验和为期一年的地基变形、地温和含水率综合监测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盐渍土地基温度传递呈现正弦波式的周期性变化,自然环境温度对地基土体的有效影响深度为1.8 m,在0.8 m附近存在正负温度的过渡交界面;盐渍土地基水分迁移的基本动力来自于土层温度场的变化,距离地表0.6 m以上土体的含水率随温度变化的幅值最大;盐胀变形的主要分布区在地层1 m以上深度范围内,盐渍土盐胀变形主要受温度、分水、含盐量和干密度影响,盐胀变形快速发展的温度区间为10℃^-5℃,严寒期盐胀变形发展受毛细水的冻结影响而减缓,含盐量在2%以上的盐渍土对于温度变化的敏感性增强,盐胀增长趋势更为突出,盐渍土盐胀变形快速发展所需的降温幅值随干密度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天山北麓水磨河流域细土平原区硫酸(亚硫酸)盐渍土单次盐胀和冻胀试验研究,发现同一硫酸钠含量不同含水量土体盐胀和冻胀的发育程度是土体溶液所处位置(孔隙中和颗粒接触间)、土体内摩阻力、土颗粒间的引力、粘聚力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孔隙率大小不能反映对结晶硫酸钠的吸收程度。单次盐胀和冻胀率与含水量和硫酸钠含量均符合二次抛物线规律。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亚氯盐渍土的盐冻胀特性,对罗布泊地区天然亚氯盐渍土进行多次冻融循环试验,研究了含硫酸盐亚氯盐渍土的温度变化规律和盐胀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冻融循环作用下,同一土层的温度升降基本一致,每一土层的温度分布形式成抛物线型,离冷端面较近的第1层和第2层温度变化较大,而第3层到第5层温度变化较小;低液限粉土的亚氯盐渍土具有较好的盐胀累加效果,盐胀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加,随着温度的升高有所回落,最大盐胀量可达到7.61 mm;前4周期的盐胀效果明显,产生的盐胀量约占总盐胀量的80%;盐胀在前6次冻融循环逐渐增大,但增大的趋势慢慢降低,并在第7次冻融循环作用时趋于稳定。研究成果可为分析含硫酸盐亚氯盐渍土的盐胀机理和治理盐胀病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水盐运移情况下硫酸盐渍土盐-冻胀规律,采用室内土柱冻融试验,利用teros-12传感器及位移计测定冻融循环过程中土体含水率、电导率、温度和位移的变化,分析了水盐运移规律及其对土体盐-冻胀变形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自上而下的冻结方式中,土体底部水分向冻结锋面移动,带动盐分向上聚积,同时土体体积含水率和电导率随温度...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天山北麓水磨河流域细土平原区硫酸(亚硫酸)盐渍土有荷载多次冻融盐-冻胀试验研究,发现不同硫酸钠含量、不同压力土体多次冻融盐-冻胀变形随冻融次数的变化规律是土体膨胀力、土体抵抗力、外压力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压力、不同硫酸钠含量土体冻融循环次数与土体盐-冻胀干密度和土体盐-冻胀率均符合二次抛物线规律。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探究南疆地区粉砂质硫酸盐渍土的变形特性,【方法】在封闭系统条件下对粉砂土进行冻融循环试验,利用扫描电镜对土体结构进行表征分析。【结果】结果显示:粉砂质硫酸盐渍土硫酸钠含量为0和1.0%时变形以融沉为主,5次循环后变形量分别为-1.30 mm、-1.02 mm;硫酸钠含量为2.0%、5.0%、8.0%时变形表现为盐胀-冻胀变形,5次循环后变形量分别为2.46 mm、8.53 mm、3.43 mm。【结论】结果表明:粉砂质硫酸盐渍土在冻融循环作用下温度和硫酸钠含量是影响土体发生冻融变形的主要因素。在低温区间土体的变形随温度的降低表现为盐胀-冻胀,在升温过程中土体先后出现冰融和盐溶变形;土体的最终变形量与硫酸钠含量的变化表现为先增后减,当硫酸钠含量为5.0%时,土体的盐-冻胀率达到最大为2.5%。运用扫描电镜可发现粉砂质硫酸盐渍土经冻融循环后在自重作用下会产生沉降,内部盐分重结晶是抑制沉降甚至造成土体膨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闫伟 《水利科技与经济》2008,14(12):1022-1024
路基的盐胀破坏是盐渍土地区道路的主要破坏形式。分析了盐渍土路基的工程特性及盐胀破坏的作用机理,针对盐渍土的破坏特征,提出了综合防治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文中以罗布泊天然亚硫酸盐渍土为试验用土,通过室内常规土工试验及反复冻融循环周期性试验,得到亚硫酸盐渍土在含水率和密实度一定的情况下,在不同的冻融周期内盐渍土的冻胀数据.将试验数据绘制成累加曲线图,分析天然亚硫酸盐渍土随温度的变化、冻胀量的大小,以及冻胀量的累加情况,为保障工程运行安全和盐渍土化程度高的地区项目施工、设计...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天山北麓水磨河流域细土平原区硫酸(亚硫酸)盐渍土盐胀和冻胀力试验研究,发现盐-冻胀力与土干密度符合指数规律;盐-冻胀力与硫酸钠含量均符合二次抛物线规律;最大击实土干密度的情况下有较大的盐-冻胀力,对工程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地铁隧道冻结工程中的冻结管形式选择和地表冻胀量控制问题,依托广州市轨道交通13号线北延线机场区间隧道冻结工程,采用了室内试验、现场实测、数值计算的方法,对保温工艺、形式和冻结孔间距、保温段长度、冻结时间对地表冻胀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冻结管采用保温材料隔热方式可有效实现局部冻结,但施工时保温材料需进行防水处理,防止因地下水进入保温材料造成导热系数增加;地表冻胀量与保温长度呈线性反比关系,且随孔间距的增大比例系数逐步减小,随冻结时间延长增大。根据实测数据、计算得到了适用于本工程工况的冻胀量预测公式;结合工程现场条件,分析了制冷能耗和冻胀量与孔间距的关系,提出了在保证地表冻胀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冻结孔间距达到缩减工期、能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冻土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梳理冻土理论在工程领域的研究进展,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总结了冻土理论下的冻土力学研究进展,冻土在动力作用下性状的研究进展,冻土的冻融研究进展,冻土水、热、力耦合机理研究;其中冻土的冻融研究进展中着重总结梳理了土体冻胀、融沉以及冻融循环对土体物理力学性质影响的研究思路。针对冻土水、热、力耦合机理研究,深入探讨了冻土水迁移理论、冻土温度场以及冻土三场耦合研究现状。最后,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给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将理论研究和试验研究相结合,反复模拟出最贴近真实情况的冻土破坏机理;研究冻融或反复冻融条件下工程地质灾害情况,考虑运用三场或多场耦合原理模拟地质灾害最不利工况,用以指导实践。研究所得结果为冻土理论的继续研究提供思路,为寒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经验。  相似文献   

14.
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寒冷地区的渠道防渗工程,因多为薄板式结构,裸露面很大,同时经常与水接触,甚至在冬季负温下仍要输水运用,故其冻胀破坏更为严重,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本文在简述水在渠道防渗工程冻害中的作用后,从渠道防渗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运用方面,提出了保证防渗层工程质量、降低基上水分、防止外水渗(流)入渠基、降低地下水位和管理运用等防治冻害较为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掺MgO混凝土自身变形的温度效应试验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论述不同试验温度条件下MgO 混凝土的自生体积变形,给出了温度与自生体积变形的关系式,并介绍了温度突变时对新老混凝土体积变形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MgO 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的膨胀变形速率和膨胀量随温度的增高而增大;在气温骤降情况下,外掺MgO 混凝土的自生体积膨胀变形是稳定的、不可逆的,也不会产生收缩现象.  相似文献   

16.
以罗布泊湖积平原区的盐渍土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影响盐渍土盐冻胀的各因素-冻融循环次数、干密度、含水率等方面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含水率为10%、13%的土样在第3次冻融循环时有最大的盐-冻胀增量;含水率为16%的土样则在第6次冻融时表现出盐-冻胀增量峰值。不同含水率、不同干密度的土样经多次冻融循环作用,土样的累加盐冻胀力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而递增;相同干密度情况下,土样的含水率为最优含水率时,其累加盐-冻胀力达到峰值;当土样含水率较小时,土样的累加盐-冻胀力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增加;当含水率超出土样的最优含水率后,随含水率的增大其累加盐-冻胀力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