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9 毫秒
1.
在过去几年中 ,抗菌纤维和抗菌整理织物的品种明显增多 ,大量有抗菌效果的产品可供选择。抗菌产品生产上的要求是相似的 ,但各种各样抗菌产品的特性可能完全不同 ,因此使用抗菌产品时必须慎重选择。为了适应抗菌产品明显增长的需要 ,已经有了相应的行动 ,以为生产符合标准的产品制定一套满足标准化要求的试验准则。现已建立了许多工作委员会 ,大部分的委员会主要是推荐或做一些他们早已完成的标准编制工作。我们也看见欧洲已对所使用的抗菌产品追加了法律条文 ,将其列入对生命有危害的物品管理范围之内。其他一些关于这类产品是否对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国内鞋用抗菌材料种类、抗菌剂种类及抗菌鞋定义。针对抗菌鞋类产品进行调查,以了解市场的大致现状。通过对市场调查结果的分析得出,当前消费者对抗菌鞋类产品最为关注的方面是抗菌效果、安全性和抗菌持久性;抗菌鞋实际的抗菌效果和市场前期的宣传推广将很大程度上决定抗菌鞋市场的走向。调查还显示,鞋用抗菌材料的生物安全性是一个不容忽视和回避的问题,其潜在的安全风险包括对人体的不良、毒性反应和给环境带来的危害。最后对国内抗菌鞋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江苏纺织》2008,(5):1-1
近日国际国内出台了抗菌纺织品新标准。新标准的出台,使良莠不齐的市场有所改观。据有关方面称,抗菌内衣内裤、抗菌袜子等纺织品有了ISO国际新标准和GB国家标准,一些打着“抗菌”牌子的“假李逵”抗菌纺织品在市场上将难以立足,质监、工商等执法部门检查抗菌纺织品质量也有标准可依,这对保护消费者利益、规范抗菌纺织品市场以及产品的出口都大有益处。  相似文献   

4.
我国抗菌产品性能检测标准体系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抗菌人造板是一类新开发的产品.尽管我国已有抗菌材料检测的相关标准,但仅限于高分子纺织和塑料、陶瓷等制品,无论是从与国际接轨的角度考虑,还是从保障消费者的使用安全立场出发,加快我国抗菌人造板标准体系建设步伐已是当务之急.介绍我国和发达国家的抗菌产品检测标准与方法研究现状,指出存在问题并对我国抗菌人造板标准体系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国内外用于抗菌产品抗菌抑菌性能测试的常用方法。首先将这些方法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类,并采用分类对比的方法评述了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在皮革行业中应用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皮革抗菌抑菌性能的测试方法建议,即溶出性抗菌产品采用琼脂平皿扩散法和晕圈法,不溶出性抗菌产品采用振荡法和奎因法。最后,考虑到安全性等问题,提出了抗菌并不是消毒,在选择测试方法时,还应与人体健康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6.
为了正确认识抗病毒纺织品及其评价方法,对比分析了纺织品抗病毒性能与抗菌性能评价方法之间的差异,并从微生物角度指出两者存在本质不同,不能混为一谈。在国内尚未发布抗病毒纺织品相关标准之际,介绍ISO纺织产品抗病毒活性测试标准,以期帮助消费者、生产商等利益相关方正确理解抗病毒纺织品,引导及规范市场行为,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即使已进入秋季,也止不住天气的炎热。经常出汗,汗液中有时会含有少量蛋白质,容易在皮肤和衣服上滋生细菌,很多人便会购买能够抗菌的衣物。那么穿上抗菌衣物,细菌就能被全部杀死吗?抗菌产品真的适合每一个人吗?市场上购买的抗菌产品能有效抗菌吗?有料~?本期来为各位料友科普一些抗菌知识。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以后,智能马桶盖内销量大幅度提高,产品的更新换代,技术的升级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中国的电子坐便器企业在这几年实现了自主研发的产业升级。电子坐便器要安全健康节能标准电子坐便器标准分为三个层面,首先电子坐便器是电器产品,要符合电气安全,也就是GB 4706.53和GB/T23131,这是一个系列的标准。第二是健康安全的标准。电子  相似文献   

9.
杨波 《中国纤检》2023,(3):102-103
本文梳理并比较了国内纺织品抗菌性能的检测标准,分析了不同标准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方便企业和消费者能准确、高效地选用检测标准来评估产品的抗菌性能,并进一步比较了GB/T 20944.2—2007和GB/T 20944.3—2008两个标准的测试结果,得出洗前和洗后GB/T 20944.2测试的抗菌性能数值更高,洗前和洗后GB/T 20944.3测试的抗菌性能数值差异更大。  相似文献   

10.
陈强  余军合  孙勇  俞方何  战洪飞 《轻工机械》2011,29(1):108-111,115
产业集群产品信息异构阻碍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及与外界的信息交流,信息共享,并阻碍其自身竞争能力的发展。文章主要针对产业集群环境下产品分类不统一、产品属性命名、单位等不统一而带来的产品信息异构问题,以ISO13584标准的中性表达方式描述产业集群产品信息库,为不同用户开发及扩充特定领域的产品信息库提供参考。最后,给出了一个系统实现案例。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方便食品产业发展迅速。近年来,我国方便食品新产品标准研制力度不断加强,除了已获批准发布的《方便菜肴》等行业标准,目前正获批研制行业标准计划多项,未来将有效地引导和规范了产业的高质量健康发展。但总体来说,该领域产品标准亟待制修订,产品标准体系也有待进一步完善。通过分析和解读现行标准和标准体系及新制定标准主要内容,梳理了标准制定及执行中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标准体系建设及未来修订的方向和建议,为方便食品产业的产品的研发、生产和监管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
正高品质的差别化纤维是纺织、化纤行业的发展方向及经济效益的重要增长点。抗菌纺织品则是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功能性纺织品之一,尤其在日本、欧美市场占有率高,但国内科技与生产结合不够,产品标准缺乏,质量良莠不齐,影响了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高感性、抗菌性的实现也存在着抗菌材料设计制备技术不可控、不可调,抗菌树脂中抗菌组分难分散、稳定性差,功能纤维可纺性差、工程市场化推广弱,前  相似文献   

13.
前沿·信息     
《中国纤检》2012,(6):47-47
福建推进抗菌产品标准制定 由福建省纤维检验局/国家纺织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福建)承担的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项目“《抗菌涤纶长丝》及《抗菌鞋用针织间隔织物》标准的研究与制定“验收会议日前在福州召开,验收专家组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  相似文献   

14.
银系纤维在抗菌性能方面具有抗菌效果好、性能持久的特点。文章综述银系纤维的制造方法、抗菌机理、安全性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了适合银系纤维抗菌性能评价的测试方法,同时也对银含量与抗菌性能的关系,影响银系纤维抗菌持久性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已有成果表明银系纤维产品是一种安全、高效、持久的抗菌产品,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5.
抗菌涂料与抗菌家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方 《家具》2004,(5):31-32
经常有”抗菌”性能的产品出现在广告和各种媒体上,从冰箱、热水器,小至食品包装、袜子等。现在”抗菌”性能的产品有向室内装饰和家具发展趋势。抗菌装饰布、抗菌地板已经上市,抗菌厨柜、抗菌家具上市的时间也将为时不远。浙江温州读者小方.非常关注抗菌涂料以及抗菌涂料在家具上的应用,并有不少疑惑。为此本刊请教了有关的专家,现将抗菌涂料以及抗菌涂料应用上的一些较为关注问题作些解答,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银抗菌体系丰富多样的效力使含银产品在纺织行业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纳米银颗粒使用的相关风险还未彻底研究,因而其形状、尺寸是使用纳米银产品的一个重要标准。ZschimmerSchwarz公司开发的ZS-Microsilve,由于其特殊结构及因此而具有的极大表面积,使含银产品的效益得以实现。基于医学和化妆品领域多年的经验和长期相关的测试与认证,ZS-Microsilver尤其适用于这些特定应用领域中的纺织品,它也可用于其他领域,如家用纺织品市场。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天竹纤维和石墨烯内暖纤维天然抗菌防螨功能,开发了春夏季竹棉汗布、秋冬季石墨烯内暖弹力双罗纹面料,介绍了开发工艺及技术难点,测试了织物的物理性能、抗菌性能、防螨性能。结果表明,所开发的两类面料具有优异的抗菌防螨效果,物理指标均符合Q/FZBTN 0003—2015《铜牛牌针织产品》企业标准要求,是开发功能性健康内衣休闲产品的理想面料。  相似文献   

18.
艾草弗莱特抗菌针织居家面料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艾草纤维的天然抗菌功能,结合铜牛专利弗莱特纱特性,开发全谱抗菌的居家休闲健康面料,包括艾草弗莱特隐条提花双面面料和艾草弗莱特盖棉双面面料。介绍编织工艺及技术难点,测试织物的物理性能、抗菌性能、抗静电性能等。结果表明,所开发的面料具有优异的抗菌、抗静电效果,物理指标均符合北京铜牛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FZBTN0003—2019《铜牛针织产品》及相关功能性标准要求,是开发功能性健康居家休闲产品的理想面料。  相似文献   

19.
全国纺织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础分会召开品抗菌性能的评价》系列2项国家标准审稿会。抗菌性能的评价》包括两项标准,第1部分平皿法规定了纺织品抗菌性的定性检测方法,第2部则规定了抗菌性的定量检测方法。适用于羽绒、线、织物和制品等各类纺织产品。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纺织品抗菌整理剂的种类和安全性、抗菌防霉效果的测试过程及其结果,说明了抗菌防霉效果的测试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是在抗菌剂选择中十分重要的依据,而且也是评价抗菌产品性能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