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以黑松露为原料,通过水提醇沉法提取黑松露多糖。提取的黑松露多糖经过DEAE 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柱分离得到两个块菌多糖组分,分别为TP1和TP2。检测TP1和TP2对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增殖抑制作用、中性红吞噬能力影响。TP1进一步用葡聚糖凝胶层析柱纯化,得TP1-1并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黑松露多糖两种组分TP1和TP2对RAW264.7细胞没有毒性作用,且都能显著增强RAW264.7细胞的中性红吞噬能力,但TP1的作用优于TP2。TP1-1的数均分子量为757910 u,其单糖组成为D-葡萄糖和D-甘露糖,比例分别为88.94%和1.19%。紫外光谱扫描结果显示块菌多糖TP1-1不含蛋白质和核酸。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TP1-1具有吡喃环的结构,具有α-型糖苷键,含有甘露糖。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建立1,1-二苯基-2-苦基肼基(DPPH)自由基、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还原力等4种体外模型研究大枣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建立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模型研究大枣多糖的抗炎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大枣多糖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9、2.8、1.1 mg/m L;总还原力为1.0时,对应的Vc和大枣多糖浓度分别为0.08 mg/m L和2.95 mg/m L,大枣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呈浓度依赖性。高剂量的大枣多糖能够显著降低RAW264.7细胞中炎症因子如环氧合酶-2(COX-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表明大枣多糖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大枣多糖可望作为抗氧化剂和抗炎制剂应用于功能性食品和医药工业。  相似文献   

3.
对麸皮多糖发酵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抗炎活性进行研究。以酿酒酵母以及枯草芽孢杆菌为发酵菌种固态发酵制备麸皮多糖,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工艺条件(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总接种量和料水比),并研究其对敌草快攻毒大鼠血浆和肝脏组织中TNF-α、IL-6、IL-2和IL-1β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麸皮多糖最佳固态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温度35.4?℃、发酵时间52.7?h、总接种量10.4%、料水比1∶1.16(g/mL),该条件下麸皮多糖产量为130.21?mg/g;2)腹腔注射敌草快显著升高大鼠血浆和肝脏组织中TNF-α、IL-6、IL-2和IL-1β炎性因子水平(P<0.05);3)在敌草快引起的应激状态下,灌胃麦麸多糖可以显著降低大鼠血浆和肝脏组织中TNF-α、IL-6、IL-2和IL-1β炎性因子水平(P<0.05),并且随着灌服剂量的升高,大鼠血浆和肝脏组织中炎性因子水平可恢复到正常生理状态。综上所述,以响应面法优化后发酵工艺制备的麸皮多糖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牛蒡多糖的单糖组成、体外消化特性及其在脂多糖诱导的细胞模型中的抗炎作用,本研究通过紫外光谱、红外光谱以及离子色谱等进行分析,并探究了多糖在胃肠液中的消化特性、物理稳定性及其抗炎活性。结果显示,牛蒡多糖的总糖含量为83.07%,分子量为2902 Da,单糖组成为果糖:葡萄糖:阿拉伯糖:半乳糖=13.6:2.5:1.6:1;在胃肠道消化过程中还原糖含量升高,且经胃、肠分别消化6 h后,水解度分别为11.66%和9.12%;在细胞模型中有明显的抗炎效果,可明显降低细胞模型中一氧化氮(NO)的含量,250 μg/mL剂量时NO的含量较模型组下降48.66%。结果表明,牛蒡多糖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研究结果可为天然抗炎功能食品和药物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研究金蝉花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并对其纯化组分进行结构分析。采用热水浸提、不同浓度乙醇分级沉淀的方法从金蝉花中提取多糖,分别获得50%醇沉金蝉花多糖(50% polysaccharides from Cordyceps cicadas,CP50)和80%醇沉金蝉花多糖(CP80),并检测两者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CP50较CP80表现出较强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且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CP50进一步经二乙氨乙基(diethylaminoethyl,DEAE)纤维素-52和Sephadex G-100凝胶柱分离纯化,得到活性多糖CPA-1和CPB-1。经紫外扫描光谱法和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鉴定CPA-1和CPB-1为均一多糖;单糖组成分析显示两个组分中均含有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其物质的量比分别为:1∶0.48∶0.52和1∶0.14∶0.114。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scopy,IR)及刚果红实验发现,CPA-1和CPB-1具有典型的多糖红外吸收,且含有三股螺旋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从姬松茸子实体中提取的水溶性多糖ABD的结构和抗炎活性。水提姬松茸多糖溶液通过sevage法除蛋白,以85%乙醇沉淀,经过DEAE-sepharose Fast Flow层析柱纯化得到多糖ABD。通过紫外全波长扫描证明其中不含蛋白质和核酸等杂质;通过刚果红试验证明其不具有三螺旋结构;通过凝胶色谱分析得出,ABD的分子量(Mw)为2.058×103 ku;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其单糖组成为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和岩藻糖(比例为83.59:5.46:0.59:1.04);通过MTT实验证明,在62.5~1000μg/mL范围内,多糖ABD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没有明显的毒性;通过脂多糖诱导的小鼠体外炎症模型,测定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一氧化氮(NO)两种细胞因子的分泌情况,结果证明多糖ABD对这两种细胞因子的分泌呈现抑制作用,并且呈现浓度依赖性,表现出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牛蒡多糖和硫酸锌为原料,通过硫酸锌法合成牛蒡多糖锌。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牛蒡多糖锌的制备工艺,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牛蒡多糖锌的最佳制备工艺为:牛蒡多糖与硫酸锌的质量比为37:1、温度50℃、时间121 min、pH8.6,此时螯合率为93.21%±0.58%。抗氧化试验表明:当浓度为1.0 mg/mL时,牛蒡多糖锌对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4.59%±0.60%、67.27%±1.00%、38.88%±1.68%,自由基清除能力均优于牛蒡多糖;而牛蒡多糖锌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略低于牛蒡多糖。锌修饰牛蒡多糖可增强牛蒡多糖的抗氧化能力,为牛蒡多糖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发芽糙米为试验材料提取发芽糙米多糖(GBRPs),对其组分进行分离纯化,并分析GBRPs不同组分的结构.使用紫外-可见光光谱法(UV-Vis)、凝胶渗透色谱(GPC)、高效液相色谱(HPLC)、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及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等分析方法测定各组分GBRPs的纯度、分子质量、单糖组成、化学键组成...  相似文献   

9.
牛蒡(Arctium lappa L.)作为传统的药食同源植物,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牛蒡多糖(A.lappa L.poly-saccharides,ALPs)是牛蒡中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近年来备受关注.不同的提取和分离纯化方式会造成多糖结构上的差异,而牛蒡多糖的化学结构与多糖的生物活性紧密相关.该文总结了近年来常用的...  相似文献   

10.
以牛蒡根、茎、叶三个部位提取的多糖作为研究对象,通过PMP柱前衍生化法及苯酚硫酸法确定样品的单糖组成和总糖含量,并针对其抗氧化活性和抗凝血活性进行了进一步比较研究。牛蒡根、茎、叶三个部位的多糖中均含有不同含量的甘露糖(Man)、葡萄糖氨(GlcN)、鼠李糖(Rha)、葡萄糖醛酸(GlcA)、葡萄糖(Glc)、半乳糖(Gal)和阿拉伯糖(Ara),其中牛蒡根中Glc含量最高,其次为GlcA和Gal;牛蒡茎中主要有Gal、Glc和Ara组成;而牛蒡叶中也是主要以Glc为主,Gal和Ara次之。抗氧化活性实验中,在0~1.0 mg/mL浓度区间内,以抗坏血酸为标准品,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能力以牛蒡茎多糖最强、牛蒡叶多糖次之、牛蒡根多糖最弱,对羟基自由基(·OH)清除能力以牛蒡茎多糖最强、牛蒡叶多糖次之、牛蒡根多糖最弱,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还原能力以牛蒡叶多糖最强、牛蒡茎多糖次之、牛蒡根多糖最弱。抗凝血活性实验中,在0~0.3 mg/mL浓度区间内,活化部分凝血时间和凝血酶时间均以牛蒡叶多糖最长、牛蒡根多糖次之、牛蒡茎多糖最短,牛蒡根多糖有延长凝血酶原时间作用,牛蒡叶和茎无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时间作用,通过对比发现三者抗凝血活性相差无几,并没有表现出良好的抗凝血活性。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以牛蒡根为材料,以多糖保留率、蛋白清除率和脱色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优化壳聚糖对牛蒡多糖提取液的絮凝纯化工艺。同时,与传统的水提醇沉法制备多糖作对照,检验了壳聚糖絮凝工艺的纯化效果及制备样品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当壳聚糖用量为1.2 mL/g,絮凝时间为15 min,提取液pH为4时,牛蒡多糖得率为40.01%±0.11%,纯度为65.39%±0.67%,均优于传统的水提醇沉多糖。另外,体外抗氧化实验表明,壳聚糖絮凝法制备的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及对氧化损伤的酵母细胞的保护率均高于传统的水提醇沉多糖。综上,相比于传统的醇沉法,壳聚糖絮凝法是一种更优的纯化牛蒡多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采用热水提取法提取金银花多糖,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料液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和提取次数4个因素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提取条件进行优化。以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为指标评价金银花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金银花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g/mL)、浸提时间120 min、浸提温度70℃,此条件下多糖的实际得率为6.45%±0.15%,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1.2%。当金银花粗多糖浓度为2 mg/mL时,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8.56%、99.51%、46.40%和85.88%,总还原力为1.04。该方法制备的金银花粗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这为金银花活性多糖的进一步分离、纯化及结构表征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砂仁(Amomum villosum,A. villosum)为原料,采用0.1 mol/L NaOH碱液为提取液制备砂仁多糖,并对组成、结构以及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碱提砂仁多糖的得率为3.97%,总糖含量为37.10%,糖醛酸含量为65.66%,蛋白质含量为4.36%,多糖相对分子质量为95.46 kDa。高效液相色谱结果显示,砂仁多糖主要由阿拉伯糖、木糖、半乳糖和半乳糖醛酸组成。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X衍射(XRD)、热重分析(TGA)结果表明砂仁多糖是一种非晶型结构、具有吡喃环且热稳定性较好的片状酸性杂多糖。体外抗氧化模型(DPPH、ABTS+、羟基自由基)结果表明砂仁多糖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本研究旨在为砂仁多糖的应用及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玉木耳为原料,考察液料比、超声功率、超声温度和超声时间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提取工艺条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多糖结构进行初步表征,并通过测定玉木耳多糖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 法)和氧自由基清除能力(ORAC 法)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法提取玉木耳多糖最优工艺为:液料比40∶1 mL/g,超声功率210 W,超声温度62 ℃,超声时间29 min,此工艺条件下玉木耳多糖的得率为7.43%;玉木耳多糖显示出多糖的典型特征吸收峰,是以β-糖苷键为主的吡喃型多糖;玉木耳多糖清除DPPH自由基IC50值为1.445 mg/mL,FRAP值和ORAC值分别为35.14±0.16 mmol Trolox g-1和0.627 mg Trolox mg-1,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应用。  相似文献   

15.
对杨树桑黄胞外多糖(EPS)的相对分子质量、结构及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利用凝胶过滤法分离纯化EPS并测定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红外分析EPS结构的异头碳类型,GC/MS分析EPS的单糖组分,SEC/MALLS结合粘度法分析EPS的分子构象,利用·OH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测定EPS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杨树桑黄EPS分离纯化得到两个组分(Fr-Ⅰ和Fr-Ⅱ),其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27 500和55 000;红外分析可知,Fr-Ⅰ为含有α-和β-构型共存的吡喃型甘露糖苷酸性杂多糖,Fr-Ⅱ为含有α-吡喃型甘露糖苷酸性杂多糖;气质分析结果表明,Fr-Ⅰ和Fr-Ⅱ所含单糖组分为核糖、木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和半乳糖醛酸;SEC/MALLS结果表明,EPS分散性很低,在水溶液中以球形构象存在,是一种高度紧密且具有分支结构的多糖聚集体。抗氧化测定表明,EPS质量浓度为10 mg/mL时,对·O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38.58%;质量浓度为5 mg/m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高达59.17%,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6.
建立扛板归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效应面分析法研究扛板归多糖含量测定的最佳条件。以葡萄糖为标准品,采用苯酚-硫酸法和3,5-二硝基水杨酸法,分别测定扛板归水提液中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从而计算多糖含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运用三因素五水平的星点设计-效应面分析法优选多糖测定的最佳条件。最佳测定条件如下,总糖:苯酚用量1.7 mL,硫酸用量8.7 mL,显色时间11 min;还原糖:显色剂用量2.7 mL,显色时间10 min,显色温度81 ℃。在最佳测定条件下,总糖和还原糖的样品加标回收率分别为102.26%(RSD=4.03%,n=9)和102.89%(RSD=2.66%,n=9)。扛板归多糖含量为46.72 mg/g。本方法灵敏、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扛板归多糖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该研究采用水提醇沉法从盐制巴戟天中提取粗多糖(SMP),经DEAE-52纤维素柱和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 100柱分离纯化得到多糖(SMP-4),采用红外光谱、高效凝胶渗透凝胶色谱、气相色谱和核磁共振波对SMP-4进行结构表征,并以RAW264.7巨噬细胞为模型,通过测定其细胞增殖活性和细胞因子分泌水平来评价其免疫活性。多糖结构分析表明,SMP-4是由阿拉伯糖、半乳糖、鼠李糖、核糖、木糖、葡萄糖和甘露糖组成的,摩尔比例为:0.55:0.23:0.16:0.03:0.02:0.01:0.01,分子量为1.32×105 u的多糖。SMP-4具有六种糖苷键,其中→3)-D-Araf-(1→占比最高,为58.35%。在免疫活性评价分析中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15.625~500.000 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不影响RAW264.7细胞的增殖,同时能显著地促进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分泌。SMP-4质量浓度为500 μg/mL时,RAW264.7细胞分泌的TNF-α质量浓度最高,为2 100.00 pg/mL(P<0.001);在31.25 μg/mL质量浓度下,RAW264.7细胞分泌的IL-1β质量浓度最高,为14.50 pg/mL(P<0.05)。综上,SMP-4表现出良好免疫活性,具有成为一种天然的免疫调节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苦瓜挥发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分析了挥发油的成分及其对炎症因子一氧化氮(NO)释放的影响。以苦瓜挥发油得率为评价指标,用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CO2流体的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在萃取苦瓜挥发油过程的影响;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挥发油的成分;用格里斯试剂比色法评价了苦瓜挥发油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 264.7释放NO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苦瓜挥发油最优得率条件是:萃取压力27 MPa,萃取温度50 ℃,萃取时间90 min,此条件下苦瓜挥发油得率为2.56%。GC-MS分析结果显示苦瓜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酚类、酯类、烯烃及烷烃类等成分,其中酚类含量最高,相对百分含量达到了67.33%。抗炎分析结果表明苦瓜挥发油能够抑制LPS诱导的小鼠264.7巨噬细胞释放炎症因子NO,并且呈浓度依懒型。综上,超临界CO2萃取技术科高效萃取苦瓜挥发油,挥发油主要成分为酚类,能够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释放N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