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企业网接入IMS网络的基本架构基础上,通过对IMS网络能力的研究,介绍一种适用于企业用户的游牧技术方案,并对实现游牧业务的关键技术和对IMS网络的要求进行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2.
《移动通信》2010,34(13):10-10
近日,江苏电信苏州IMS试点率先打通了苏州到上海的IMS省际电话,并基本完成了中国电信IMS的省际互通测试。江苏电信与上海电信通过省间IMS网络对两省IMS用户间的互拨、漫游呼叫、计费功能和业务体验等进行了全面的验证,其中业务功能包括语音业务、补充业务等传统PSTN业务,以及点对点的视频通话、3G手机视频通话、多媒体彩铃、融合多媒体会议等IMS多媒体业务,覆盖了多种用户终端的各种应用场景。此外,江苏电信还在现网进行了Web点击拨号业务、IMS融合视频会议系统与新视通会议系统互通等测试验证。  相似文献   

3.
未来的移动通信核心网络将采用EPC作为承载,IMS作为业务控制层架构在EPC网络上为用户提供多媒体应用。在漫游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本地疏导的方式对用户的媒体数据进行路由。本文讨论了支持本地疏导的EPC漫游架构;分析了用户接入网络漫游时接入实体的选择;研究了漫游用户接入业务控制层的实现方式,比较了两种实现方式的异同点;对采用本地疏导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一种相对可行的解决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4.
IP多媒体子系统(IMS)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是被业界认可的实现移动和固定网络融合的理想方案。IMS引入了归属位置寄存器(HSS)功能实体,它是IMS系统的数据中心,是支持用户移动性和呼叫控制的关键,也是IMS服务扩展的核心。现介绍IMS网络中HSS的功能结构,阐述如何通过HSS的IFC规则来实现IMS业务的扩展。通过IPTV业务的实现,说明IMS网络业务有着良好的可扩展性,这也对IMS系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积累。  相似文献   

5.
基于IMS的全业务运营解决方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作为3G网络构架中的关键组成,将能更好地融合互联网和蜂窝网络。基于IMS,运营商将能够通过跨界漫游策略和多种接入方式,例如固网、移动网、宽带,来提供强大的多媒体服务,极大地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本文将结合中国运营商的自身特点提出IMS全业务运营的组网方案,如何进行核心网络的改造和建设,来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6.
王丽瑛 《电信技术》2012,(11):50-54
介绍了中国电信在新的竞争格局下,如何引入IMS网络实现固网业务承接,推进固网演进和业务融合,阐述了江苏电信IMS固网用户业务承接方案,目前江苏电信已经完成IMS网络的商用割接,业务承接的实现方案得到了很好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IMS的概念最初在3GPPR5引入,由于IMS采用SIP体系结构,具有接入无关性、支持用户漫游和用户数据的集中管理等特点,从而使IMS实现网络融合成为可能。IMS作为支持固定接入和移动接入的统一核心控制网络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目前国际上正在开展对统一IMS范围和具体技术问题的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8.
朱晓洁 《电信技术》2014,(Z1):198-200
中国电信的企业用户通过语音客服中心为客户提供服务时具有地域化的特征,对网络提出了分区接入需求,使得用户位置信息的准确提供对该类特服业务的实现尤为重要,IMS网络固定接入用户的位置信息提供可采用客户资源管理系统配置和网络基于P-Access-Network-Info头域携带两种方式,文中结合特服业务对用户分区接入需求,研究IMS网络用户分区接入的解决方案,并对方案进行分析比较,提出建议及业务实现流程。  相似文献   

9.
0 引言 目前,在全业务运营中,IP多媒体子系统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的地位非常重要,在未来极有可能是不可或缺的。IMS架构分为业务、控制和接人3个层面。IMS基于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可提供实时的、端到端的移动业务,并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保证多媒体业务在安全、计费、漫游以及QoS上的需求,使运营商能实现对网络及业务的可管理、可控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工作实践就广电网络如何通过IMS新技术来规划和设计视频、通信融合系统,实现并满足广大用户对个性化、多样化、融合化的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11.
虞强  叶心诗 《电信快报》2012,(1):23-25,33
PBX(用户级交换机)业务是一项重要的电信业务,随着IMS(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大规模建设的开展。原TDM(时分复用)端局、固网软交换系统中实现的PBX业务面临着在IMS系统中如何继承实现的问题,如何利用IMS系统的多媒体业务能力提升PBX的业务能力也值得关注。文章介绍在IMS网络建设初期,PBX业务的三种具体实现方...  相似文献   

12.
IMS网络的引入为电信运营商带来新机会,多媒体业务的丰富可为IMS用户带来新的业务体验,但是,在引入IMS网络后,业务网络将基于IMS核心网络进行融合,现有的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上的语音增值业务将大大丰富IMS用户和融合业务用户的业务体验,同时提升不同网络接入用户语音业务体验一致性。文中针对中国电信IMS网语音增值业务融合发展需求,结合广东电信典型业务创新性地提出IMS网络初期阶段语音增值业务融合发展思路,包括三种业务融合实现方式,分析其优缺点并提供应用建议,为建设初期基于IMS的业务融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IMS(IP多媒体子系统)网络大规模的建设,IMS网络的组网、技术和业务提供能力等成为运营商关注的焦点.彩铃业务作为电信运营商的一项增值业务,不仅为固网、C网用户提供,同时也为IMS用户提供.对IMS用户彩铃和现网用户彩铃业务的融合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五种不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韩庆绵 《无线电工程》2012,42(5):5-7,11
IP多媒体子系统(IMS)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是被业界认可的实现移动和固定网络融合的理想方案。介绍了IMS的业务体系架构、初始过滤准则(iFC)和基于IMS的业务提供技术,并在实际的系统中进行了实现。实验结果表明,该触发机制保证用户发起IMS呼叫时能够正常使用IMS业务体系结构中所提供的业务。  相似文献   

15.
续合元 《电信科学》2007,23(3):60-62
IMS是当今电信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已经在国际标准中被定义为NGN业务层的主要架构之一.未来NGN中如何使用和部署IMS,是电信运营商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对IMS是否支持窄带用户、IMS的语音业务、E.164到SIP-URI的解析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下一代网络的发展趋势以及需要关注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友康 《电信科学》2005,21(4):23-26
本文首先讨论了下一代网络(NGN)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包括IMS支持固定业务接入需要进行的研究工作、用户游牧控制问题、QoS问题、网络安全问题等,然后介绍了中国关于NGN方面标准化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17.
王永光 《电信技术》2014,(Z1):193-197
彩铃业务作为电信运营商的一项增值业务,不仅提供给固网、C网用户,同时也提供给IMS用户。通过对IMS用户彩铃和现网用户彩铃业务的融合进行探讨,提出5种不同解决方案,为运营商的业务组网商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的概念最初在3GPPR5引入,由于IMS采用SIP体系结构,具有接入无关性、支持用户漫游和用户数据的集中管理等优点,从而使IMS实现网络融合成为可能。IMS作为支持固定接入和移动接入的统一核心控制网络已经基本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目前国际上正在开展对统一IMS应包含的范围和具体技术问题的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9.
马欣 《移动通信》2006,30(3):89-92
文章分析研究了3G用户在漫游到其他运营商的3G或2G网络后,各类3G关键业务的实现能力。针对3G业务中的话音切换、个性回铃音、数据类以及智能网类业务在漫游情况下如何实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给出了技术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20.
赵新宇 《电信技术》2014,(Z1):370-373
为了实现域内以及跨域用户的Centrex业务,并同时提供域内以及跨域用户的补充业务功能,IPC实现全部承接ATS、MMTel功能的方案,由于江苏电信iVPN平台已具备良好的业务网络架构体系,平台本身已经具备承载融合IPC业务能力,通过用户数据库共享的方式实现iVPN同IPC的融合,同一集团用户可以实现跨CS域和IMS域,满足IMS用户平滑迁移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