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草莓果酒酿造工艺的优化及其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草莓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设计研究SO2添加量、酵母添加量及发酵温度对果酒发酵的影响,建立各影响因素的回归方程,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得到草莓果酒的最佳工艺条件:SO2添加量为81 mg/L、酵母添加量为1 g/L、发酵温度为20 ℃。然后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草莓果酒香气成分进行分析与鉴定,结果表明:从草莓果酒中共鉴定出香气物质85 种,占总峰面积的99.55%;其主体香气物质主要是异戊醇、乙酸异戊酯、己酸乙酯及辛酸乙酯。  相似文献   

2.
椰子因其独特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深受消费者的喜爱。椰子酒作为椰子深加工的一种重要方式,近年来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椰子酒是以椰子为主要原料,采用浸泡或发酵等方式而制成的兼具营养和功效的酒类产品。本文简述了椰子的营养成分和功能活性,近些年关于椰子酒酿造工艺、香气成分及功效作用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椰子的深加工和椰子酒酿造新技术的开发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干红枣酒酿造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项目以红枣为原料浸提果汁,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筛选出的干红枣酒生产的适宜工艺条件为控制枣汁中的二氧化硫浓度为100mg/L,接种0.02%的干酵母菌种,发酵温度为20℃.在此条件下即可酿造出澄清透明、酒精含量9%-12%(v/v)的枣酒.本产品用浸提果汁液态发酵而成,未经蒸馏,可有效地控制甲醇生成.  相似文献   

4.
荔枝酒酿造过程香气成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固相微萃取结合GC-Ms技术分析荔枝与荔枝酒的香气成分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荔枝汁的香气物质主要是烯萜类和醇类;随着酿造过程的进行,烯萜类物质逐渐减少,到了发酵后期,烯萜类物质几乎消失;醇类物质随着酿造的进行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总酯类物质的含量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5.
油橄榄酒的酿造及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制取橄榄油后的果汁为原料,通过调配、发酵等工艺制得油橄榄酒,进行理化指标及感官评价分析,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技术检测其香气成分,以期为油橄榄的综合开发利用,进一步提高其附加值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产品酒精体积分数(6.42%)、总糖含量(7.84 g/L)、挥发酸含量(1.04 g/L)、总二氧化硫含量(103.05 mg/L)及干浸出物含量(27.66 g/L)等理化指标与感官评价结果均符合GB 15037-2006《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规定;油橄榄酒中共鉴定出69 种香气成分,总含量约23.44 mg/L,包括12 种醇类、25 种酯类、6 种有机酸、8 种羰基类(醛和酮)、14 种萜烯类和4 种酚类,通过香气成分的气味活性值初步确定主要香气成分有香叶醇、苯甲酸乙酯、辛酸乙酯和愈创木酚。  相似文献   

6.
以拐枣为原材料,经固态发酵、液态发酵、白酒浸泡分别制成拐枣酒。借助紫外分光光度法、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3 种酒的理化指标、活性成分(总黄酮、总酚)、抗氧化活性及香气成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3 种酒的活性成分和抗氧化活性存在显著差异,香气成分各有特色。液态发酵拐枣酒的总黄酮、总酚含量均显著高于拐枣浸泡酒和固态发酵拐枣酒(P<0.05),3 种酒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349.52、255.00、89.84 mg/L;总酚含量分别为905.02、413.28、215.34 mg/L。液态发酵拐枣酒的清除3 种自由基能力及总还原能力最强,拐枣浸泡酒次之。3 种酒共检测出43 种香气成分,其中液态发酵拐枣酒、拐枣浸泡酒、固态发酵拐枣酒分别检测到32、20、33 种香气成分,液态发酵拐枣酒中含有较高含量的癸酸乙酯、辛酸乙酯、丁酸乙酯等酯类成分,为酒体带来愉悦的果香、花香、白兰地酒香。综上所述,将拐枣作为原料进行液态发酵制成拐枣酒的品质较为优良。  相似文献   

7.
柑橘酒酿造过程香气成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固相微萃取结合GC-MS技术分析柑橘汁与柑橘酒的香气成分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柑橘汁的香气物质主要是烯类和酯类;随着酿造过程的进行,烯类物质逐渐减少,到了发酵后期,烯类物质几乎消失;酯类物质随着酿造的进行呈逐步上升变化趋势,醇类是先上升后下降,然后持平趋势;酚类、酮类、醛类含量都较少,而且在发酵、贮存过程中没有大变化。  相似文献   

8.
枸杞酒酿造技术及香气分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人们对于保健养生日益重视,枸杞酒因其独特营养功能优势而为消费者广泛关注。该文就枸杞酒发展现状,酿造技术包括酿酒原料选择、外源酶添加、成分调整、酵母菌筛选和选育、发酵温度、陈酿、澄清方法等,以及枸杞酒香气分析研究进展展开论述,提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旨在为枸杞深加工产业助力,为枸杞酒产品开发与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沙棘原汁澄清处理对沙棘酒香气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沙棘原汁澄清处理对沙棘酒发酵速度和香气成分形成的影响,利用果胶酶对沙棘原汁进行澄清处理。分别对沙棘澄清汁和未处理的沙棘原汁调整到糖度23%、pH3.7,然后接入0.18%的活性干酵母于28.5℃下发酵,陈酿后采用气-质联用仪(GC-MS)对各发酵酒进行香气成分检测。结果表明:以澄清汁为原料发酵的沙棘酒中检测出58种香气化合物;原汁发酵的沙棘酒中检测出52种香气成分,其中有28种非两者共有,产生了非常明显的香气差异。主要香气成分为3-甲基-1-丁醇和辛酸乙酯,用澄清汁发酵的沙棘酒其相对含量分别为31.24%和10.40%,较原汁发酵的沙棘酒分别提高了16.45%和5.32%。因此表明对沙棘汁澄清处理更有利于沙棘酒香气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以杨梅为原料,酵母菌RV171为发酵菌种制备杨梅酒。以酒精度为评价指标,以酵母菌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为考察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杨梅酒发酵工艺,并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杨梅汁和杨梅酒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结果表明,杨梅酒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为酵母添加量0.3%、发酵温度26℃、发酵时间9 d。在此条件下,制得的杨梅酒酒精度为12.63%vol。香气成分测定结果表明,杨梅酒中共检出挥发性香气成分35种,醛类、醇类、酯类是杨梅酒最主要的挥发性成分,且杨梅酒中醛类、醇类和萜烯类成分相对含量分别显著提高24.37%、14.86%、70.82%(P<0.05),酯类显著降低51.04%(P<0.05)。由此可知,发酵所得杨梅酒香气丰富,可以解决杨梅资源浪费问题,具有重要的生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桃红和干红葡萄酒中的花色苷,结果表明,其主要花色苷种类相同。二甲花翠素3-O-葡萄糖苷是这两种葡萄酒中主要的呈色物质,分别占花色苷总成分的62.94%、50.62%。利用GC-MS检测酒体香气成分,从桃红葡萄酒中共检出31种香气物质,干红葡萄酒中共检出32种香气成分,二者主要的香气物质为:乙醇、丙醇、2-甲基丙醇、2-甲基-丁醇、正己醇、乙酸乙酯、丁酸乙酯、乙酸-3甲基-丁酯、己酸乙酯、2-甲基-丙酸乙酯、2-羟基-丙酸乙酯。这2种酒在花色苷和香气种类上均具有相似性,但在含量上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采用顶空进样法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方法对苹果海棠复合果酒中的香气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苹果海棠复合果酒中共检测出酯类物质12种,醇类物质14种,羧酸类物质7种及醛酮类物质18种,共计51种香气成分被检出。与普通苹果酒相比,苹果海棠复合果酒的酯类和醛酮类物质种类数量明显较多,香气成分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13.
兔眼蓝莓果汁果酒香气成分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气相质谱分析杰兔·兔眼蓝莓果汁及其被AS2.316酵母菌发酵为蓝莓酒后香气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蓝莓果汁中鉴定出11种香气物质,而发酵成蓝莓果酒后则含有44种香气物质.蓝莓果酒发酵后杂环类物质显著减少,同时新产生8种醇类、14种酯类、2种烯类、4种酮类香气物质.研究结果表明,酵母菌种发酵是影响果酒香气成分组成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干式草莓酒的酿造代同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新鲜草莓为原料 ,榨汁发酵生产草莓酒。果汁用8.0×10 5~1.0×10 4(80~100ppm)的SO2 处理 ,发酵酒度控制在11 %~12 % ,糖度调整到21~22Bx,总酸控制在0.45~0.5g/100ml,活性干酵母的添加量为0.2‰~0.3‰ ,发酵温度控制在18~23℃ ,发酵时间在8~15天内 ;勾兑好的草莓酒须经0.5~1.0℃冷冻保温一周后过滤 ,补加适量SO2,装瓶得成品酒。  相似文献   

15.
利用溶剂萃取法对山楂红酒中的香气成分进行提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山楂红酒中共分离出73个峰,鉴定出37种化合物;酯类和醇类是山楂红酒中香气组成最复杂的两类化合物,其中主要成分为丁二酸乙酯、苯乙醇、丁二酸二乙酯、甲氧基乙酸乙酯、酒石酸二乙酯、2,3-丁二醇、乳酸乙酯、对羟基苯乙醇、棕榈酸甲酯、4-羟基丁酸内酯.  相似文献   

16.
王芮东  李楠  赵燕飞  赵夏利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21):218-223,229
采用二氯甲烷萃取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测定草莓、柿子复合果酒发酵过程中第0、4、7、17、27、37 d的香味成分,使用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复合果酒在发酵过程中共检测出香味成分63种,其中12种酯类,11种醇类,10种酸类,5种酮类,13种烷烃类,12种其它成分,其中正戊醇、异戊醇、苯乙醇、亚油酸和对羟基苯乙醇等香味成分的含量较高,含量最高时分别为57.68%、45.67%、38.06%、17.97%和4.81%。随着发酵的进行香味成分的种类数量随之增多,酯类、酮类物质相对含量呈上升趋势,醇类物质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酸类物质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醇类物质相对含量最高,酯类物质次之,发酵至37 d各种香味成分已基本形成,已具有纯正、浓郁、优雅的果酒香气。  相似文献   

17.
果胶酶处理对蓝莓半甜红酒风味成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度果胶酶对蓝莓半甜红酒风味成分的影响,以日本蓝莓半甜红酒作对照,测定其添加果胶酶处理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添加果胶酶处理后蓝莓半甜红酒的总酸、甲醇、杂醇油比未添加果胶酶时的 6.5272 g/L、850.19 mg/L、437.18 mg/L分别提升到7.158 g/L、2384.92 mg/L、566.58 mg/L;酒精度、色度值以及单宁、甲醇含量均随着果胶酶浓度的增高而增高;甲醇、花色苷、杂醇油均明显高于日本蓝莓半甜红酒,其中,花色苷均量200 mg/L,明显高于日本的(26.2 mg/L);色调、单宁、总酚低于日本蓝莓半甜红酒;DPPH自由基清除率略高于未添加果胶酶半甜蓝莓红酒和日本半甜蓝莓红酒;酒体澄清透明有光泽,香气浓郁,明显优于未添加果胶酶的蓝莓半甜红酒和日本半甜蓝莓红酒.  相似文献   

18.
利用液-液萃取法提取香蕉果酒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进行分析。通过计算机图谱鉴定出176个峰,38种香气物质,并利用面积归一法计算出一些香气成分的相对含量,其中酯类和醇类为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9.
李振林  夏海华  吕伟民 《酿酒》2012,39(1):65-67
以草莓为原料,经葡萄酒酵母发酵、醇浸、调配、灭菌,制成风味独特、老少皆宜、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草莓汽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