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吕振霖 《治淮》2010,(10):26-28
<正>江苏地处淮河流域下游,境内淮河流域面积6.53万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的24.46%,占全省面积的63.65%,是淮河入江入海的"洪水走廊"。从黄河夺淮到新中国成立前的几百年间,"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  相似文献   

2.
正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县,是古代"四渎"之一,是中国重要的大河,淮河流域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河南省境内淮河干流长达427km,淮河流域面积8.83万km~2,占全流域面积的33%,占全省总面积的53%,流域内人口和耕地面积分别占全省的59%和60%,有郑州、信阳、驻马店、周口、商  相似文献   

3.
王仕尧 《治淮》2010,(10):21-23
<正>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大江大河之一,淮河流域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河南省淮河流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0%,淮河的安澜事关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搞好治淮建设,是保证河南省防洪安全、粮  相似文献   

4.
正一、淮河流域基本情况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东中部,介于长江与黄河两大流域之间,面积约为27万平方千米,地形地貌呈现"三面环山、西高、东低、中洼"的整体格局特征。淮河流域属南北气候、高低纬度和海陆相3种过渡带的重叠地区,天气气候复杂多变,极易造成洪涝灾害。流域内山区面积小,平原面积大,土地开发利用程度高,耕地面积约占流域总面积的82.5%。流域内人类活动十分频繁,总人口约为1.7亿,占全国总人  相似文献   

5.
纪冰 《治淮》2010,(10):24-25
<正>淮河安徽段位于淮河中游,干流河长431公里,其间有4个蓄洪区、16个行洪区。我省淮河流域涉及10个市50多个县、区,流域面积6.7万平方公里,耕地282万公顷,人口3980万人。其面积、耕地和人口分别占全省48%、67%和59%。我省淮河流域是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核心区之一,是国家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  相似文献   

6.
陈刚 《江苏水利》2005,(8):24-24,26
盐城市位于江苏沿海中部,北纬32°34′ ̄34°28′,东经119°27′ ̄120°54′,东濒黄海,南与南通市、泰州市毗邻,西与扬州市、淮安市相连,北与连云港市接壤,总面积14983km2,市区面积29.3km2。市境东部沿海海岸线长582km,占江苏省海岸线总长度的56%左右。全境为平原地貌,大部分地区高程不足5m,最大相对高度不足8m。淮河流域面积13700多km2,约占全市总面积的91.4%。加强淮河流域洪涝灾害成灾机理的研究,建立规范、科学、合理的洪灾损失评估方法和模型,对减轻盐城市淮河流域洪水灾害的影响,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本文运用…  相似文献   

7.
《治淮》2019,(10)
<正>淮河是我国最重要的大河之一,淮河流域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河南省淮河流域面积8.83万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积的33%,占全省总面积的53%,流域内人口和耕地面积分别占全省的59%和60%,郑州、信阳、驻马店、周口、商丘、漯河、许昌、平顶山、开封、南阳、洛阳等11个省辖市位于其中,是全国重要的农业、能源、工业基地和生态屏障;是全国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  相似文献   

8.
淮河流域四城市结构性污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忠志  黄永生 《治淮》2005,(4):13-14
一、淮河流域排污现状分析 根据监测,2003年底淮河流域主要污染物质COD和氨氮入河排放量分别为123.2万吨和12.16万吨,分别比"十五"目标超出1.64倍和O.33倍. 2003年淮河流域一般工业用水量为55亿立方米,排放的污水量为40.8亿立方米;城镇生活用水量为23亿立方米,排放的污水量为19.3亿立方米.排放的污水中,工业污水占67.9%,生活污水占32.1%,工业污染仍然是淮河流域主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9.
一、淮河流域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淮河流域土地面积只占全国的2.8%,但耕地及人口却占全国12%左右,粮食产量1987年已达650亿公斤,占全国16.3%。据1983年统计资料,淮河的小麦产量占全国31%,棉花产量占全国26%,大豆产量占全国25%,油菜籽占20%。近几年淮河流域提供商品粮都在150亿公斤以上,约占全国商品粮的四分之一。现在这里不仅是我国主要粮、棉、油产区之一,也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西北黄土高原区该区涉及陕西、山西、青海、内蒙古、宁夏、甘肃等六省(自治区)40个县(旗),水土流失面积41.9万km2,占总面积的67.14%,其中轻度水力侵蚀面积占30.32%,中度水力侵蚀面积占32.37%,强度以上水力侵蚀面积占37.31%。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多沙粗沙区面积为7.86万km2,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1.8亿t,占黄河同期总输沙量的62.8%。东北黑土区该区包括辽宁省大部,吉林省全部,黑龙江省全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东部、兴安盟和通辽市北部,总土地面积103万km2。据考察,目前该区水蚀面积17.70万km2,占总面积的17.2%,其中黑龙江省8.86万km2,内蒙古自治区东部4.04万km2,辽宁省3.07万km2,吉林省1.73万km2,以轻度侵蚀为主。北方土石山区该区主要分布在海河流域和淮河流域。其中海河流域总面积31.82万km2,山地和高原面积18.9万km2,占60%;淮河流域总面积27万km2,山地丘陵面积约占流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经考察,海河流域区域土壤侵蚀面积在近20年呈现减少趋势,水土流失程度明显减轻。淮河流域区域土壤侵蚀总面积在近20年的时间内减少了2.7万km2。——...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
  江苏淮河流域面积6.5万 km2,约占淮河流域面积24%,占江苏省域面积63%。涉及徐州、连云港、宿迁、淮安、盐城五市全部及扬州、泰州、南通三市部分地区。由于地处淮沂沭泗诸河下游和南北气候过渡带、地势低洼,江苏洪、涝、旱、渍、潮等各种灾害频繁,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的持续治理,江苏淮河流域已建成比较完善的防洪、除涝、调水、挡潮、降渍等水利工程体系,有效保障和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务院批复的《淮河流域综合规划(2012-2030年)》(以下简称《综合规划》)为推进新时期江苏治
  淮和水利现代化建设、保障江苏“两个率先”进程提供了规划支撑。  相似文献   

12.
金立新  吴培任 《治淮》1997,(5):17-19
一、淮河流域水资源概况 淮河流域辖河南、安徽、江苏和山东四省,总面积26 9万km~2。以废黄河为界,流域又分为两个水系,废黄河以南为淮河水系,面积19万km~2,以北为沂沭泗水系,面积为7.9万km~2。淮河流域1995年底的人口为1.6亿,约占全国人口的13%;耕地1.8亿亩,约占全国耕地的12.6%。  相似文献   

13.
贾万志 《治淮》2010,(10):17-18
<正>山东省淮河流域涉及鲁南及鲁西南,面积和人口都占全省的三分之一,是重要的能源与煤化工基地和粮、棉、油、蔬菜主产区,自然资源丰富,水陆交通发达,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流域60%为山区,湖泊、水库、塘  相似文献   

14.
淮河流域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现状、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家作  刘俐 《治淮》2007,(1):43-44
一、淮河流域开发建设项目现状据不完全统计“,十五”期间,淮河流域开工建设项目3956个(江苏只含大型项目),总占地面积超过60万公顷,线性工程总长度约6万千米。开发建设项目以农林开发、公路、城镇建设、开矿、渠道堤防建设等为主。其中公路类项目最多,为982个“(十五”期间,下同),占项目总数的24.8%;其次为城镇建设类、露天矿、渠道及堤防、农林开发、井采矿、水利水电类,分别占23.6%、10.2%、6.5%、6.3%、5.9%、和5.8%。农林开发类项目占地面积比重最大,占总动土面积的63.52%;再次为公路建设和城镇建设类项目,分别占总动土面积的13.1%和12…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淮河流域的面积、人口均占全省三分之一,是山东省“一体两翼”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支撑点。促进淮河流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重视淮河流域防汛工作。  相似文献   

16.
<正>一、概况(一)河道现状新沂河位于淮河流域下游,既承担沂沭泗河的洪水(集水面积约5.8×104km2),又要相机分泄洪泽湖的洪水(分淮入沂),是淮河流域继入江水道之后的第一大洪水入海通道,  相似文献   

17.
张海钦 《治淮》2006,(11):6-8
理念:治理淮河历来是河南水利建设的重中之重 淮河流域是河南省四大流域之一,全省境内,淮河流域面积达8.8万平方公里,占整个淮河流域面积的33%,占河南省总面积的53%,涉及信阳、驻马店等11个省辖市;河南省在淮河流域内有耕地6472万亩,占全省总耕地的59%,有人口567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9%;流域内有京广、京九、西宁铁路,京珠、沪陕高速公路和106、107国道等重要交通干线,是河南省主要的农业、能源、工业基地。淮河流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对全省经济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冯长海 《治淮》1999,(7):6-7
一、淮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成绩 建国以来,我省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淮河流域的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日益重视,投入力度的逐渐加大,我省淮河流域水土流失的治理步伐也不断加快,由以前的年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不足400平方公里发展到近年的年均治理近600平方公里。至1998年底,我省淮河流域已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保存面积13777平方公里,治理程度达50%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生  相似文献   

19.
《治淮》1990,(3)
安徽省地处淮河中游、长江下游。境内淮河流域面积66900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面积的一半,耕地占全省耕地面积的68%,人口占全省59%,淮河的兴衰在全省占有举足轻重之势。淮河流域属南北气候交接地带,年内及年际雨量分布不均匀,容易形成洪、涝、旱、渍等自然灾害。据资料记载:新中国成立前的500年间,淮北地区有水灾211次,江淮之间水灾135次,平均2~  相似文献   

20.
淮河发源于桐柏山,流经鄂、豫、皖、苏4省,面积27万km2。淮安处于淮河下游地区,仍是淮河流域洪涝重灾区之一,建设任务很重。在充分研究淮河流域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古今淮河流域洪涝灾害原因,对新时期降低淮河流域下游淮安地区特大洪水威胁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提出了推进淮河下游防洪骨干工程建设、调整入海水道分洪、加强洪泽湖综合治理等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