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研究多轴向经编织物的防刺性能,选用了不同规格的多轴向经编织物进行准静态防刺性能测试,分析多轴向经编织物的结构参数对防刺性能的影响,以及多轴向经编织物的防刺特性。且通过SEM观察多轴向经编织物在穿刺时织物断裂口纤维的截面形貌,探讨多轴向经编织物在防刺过程中的能量吸收机制。  相似文献   

2.
经编防刺织物的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目前国内外对经编防刺针织物研究较少的情况,从织物防刺机制角度分析经编针织物的防刺可行性.测试了经编针织物和机织物的防刺性能,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经编针织物的结构参数如延展线的长度、织物密度,刺入面和刀具刺入角度等与防刺性能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经编针织物和机织物的防刺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穿刺力和纱...  相似文献   

3.
缪旭红  孔祥勇 《纺织学报》2012,33(12):112-117
鉴于穿刺过程中力学性能的复杂性,为研究经编间隔织物的防刺机制,利用准静态防刺性能实验观察经编间隔织物的防刺行为 和破坏特征,并结合有限元模型模拟了穿刺过程中间隔层结构的变形形态以及空刺力变化。结果表明:在防刺时经编间隔织物现时有线圈的拉伸变形、剪切变形和间隔层的压缩变形,并分主次抵御刀具的穿刺;模拟计算得到的织物变形特征和穿刺力变化与实验值基本一致,可为设计柔性防刺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单纱拔出、防刺性能、柔顺性和SEM测试,分析了纳米SiO_2/WPU复合芳纶材料的防刺性能。结果表明,织物经WPU复合后,纱线间紧密程度增加,防刺性能显著提高;随着纳米SiO_2的加入,复合材料的防刺性能进一步提高,当纳米SiO_2含量为3%时,防刺性能最好,与纯织物相比,在质量增加62%的情况下,复合材料的最大穿刺力增加了688%,能量吸收增加了692%;当纯织物与复合材料防刺性能几乎相同时,柔顺性也几乎相同,同时,复合材料能够提高穿着者的活动灵活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经编复合材料的结构、生产设备与使用材料,经编复合材料用织物的主要类型和性能以及经编复合材料的现状与发展。其中,织物类型主要有单轴向经编织物、双轴向经编织物和多轴向经编织物。与传统梭织物相比,经编轴向织物不存在纱线屈曲,且完全平行伸直排列,各层取向度高,纱线的拉伸强度和模量能够得到最佳利用,且织物具有良好的铺覆性和预成型性,适合加工各种复杂形状的物体。  相似文献   

6.
多轴向经编织物的性能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多轴向经编织物的织造原理和性能特点,综述了多轴向经编织物及其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和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可作为土工布使用的双层经编织物、双轴向和多轴向经编织物、经编/非织造复合织物,并分析了这三种经编织物在岩土工程中可能的应用范围及其特点。文章最后提出了尽快提高经编土工布应用水平所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多轴向经编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国内外多轴向技术蓬勃发展的现象,通过对多轴向经编织物生产设备、织物结构及其应用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阐述了多轴向经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现状,提出了今后发展和壮大我国多轴向经编业的各项策略。  相似文献   

9.
吕青  胡红  Lü Qing  Hu Hong 《针织工业》2005,(10):46-50
预定向增强针织物是一种在复合材料领域里广泛应用的针织结构,它们的线圈几何结构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文中介绍了针织物线圈结构模型的研究历史,对经编和纬编预定向增强针织物线圈结构模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讨论.经编包括:衬纬经编线圈结构模型、双轴向增强经编织物线圈模型、MWK织物(多轴向增强经编织物)的单胞分析模型和经编多轴向增强结构的三维模型;纬编包括:MBWK织物(纬编双轴向多层衬纱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线圈几何模型和用NURBS方法建立MBWK织物的线圈结构模型.  相似文献   

10.
为研发具有不同负泊松比效应的经编间隔织物,对5 种负泊松比经编间隔织物试样进行落锤冲击实验,通过冲击载荷与时间和位移的关系曲线分析5 种织物在低速冲击载荷下的形态变化和能量吸收性能,研究负泊松比织物在低速冲击下的能量吸收性能与负泊松比值及初始冲击能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织物的能量吸收性能随织物负泊松比值的增大而提高,织物的能量吸收性能越好,耐冲击性能也越好;初始冲击能量的大小也会影响织物的能量吸收速率和耐冲击性能,初始冲击能量越高,织物的耐冲击持久性越差,但对织物总的能量吸收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通过改造电脑织样机来织造芳纶纱罗织物并对绞纱组织的开口循环进行了详细分析。进而测试芳纶纱罗组织不同点的防刺性能,阐述了钉状物刺入纱罗组织不同点的防刺机理。然后将芳纶纱罗织物与芳纶平纹的防刺性能进行对比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芳纶纱罗织物的防刺性能优于芳纶平纹,更适用于防刺复合织物基布以提高织物的防刺性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碳纤维多轴向经编织物及其复合材料的发展及生产状况;说明了碳纤维多轴向经编织物的结构、国外相关织造设备的特点以及国内碳纤维多轴向经编机的研发进展;介绍了碳纤维多轴向经编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能源开发领域、汽车制造领域的应用现状以及在该领域内最新产品的生产情况;分析总结了碳纤维原料生产和碳纤维多轴向经编复合材料产业链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行业现状对我国碳纤维多轴向经编复合材料的未来发展提出设想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高哲  蒋高明 《纺织学报》2018,39(2):43-48
为探究多轴向经编曲面复合材料汽车壳体的抗冲击性能,揭示该材料在乘用车领域的应用优势,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多轴向经编曲面复合材料乘用车车门的低速碰撞性能进行了模拟分析。通过对多轴向曲面复合材料车门与传统SAPH440钢车门进行建模、低速碰撞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二者在应力分布、车门侵入量、侵入速度和车门内能等多个角度的性能差异,并从保护车内成员安全和轻量化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表明,与传统钢材料车门相比,多轴向经编曲面复合材料车门在受到低速碰撞时变形更小、能量吸收性能更强,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车内人员的保护。另外,该材料的应用使车身大幅减重,实现乘用车的轻量化。  相似文献   

14.
以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制作的抗剪切增稠针织物(STF)、纬平针织物和聚丙烯非织造织物复合而成的防刺层为研究对象,从织物的铺层角度和复合比例出发,探讨优化STF针织复合防刺层的防刺性能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STF织物层和纬平针织物层间的铺层角度均为135°时,抗穿刺性能最强;STF织物、非织造织物和纬平针织物的层数比例依次为1∶3∶2时,STF针织复合防刺层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高强织物抵御刀具刺破的机制,从力学角度分析了在刀具穿刺过程中织物的受力变化及刀具的能量转化,并结合超高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防刺材料的静态穿刺与动态穿刺实验,验证了刀具的瞬时冲击力及动能转化的理论分析。计算结果显示:在冲刺动能为24 J、刺入角度为0°条件下,对织物产生的瞬时冲击力可达1 811.85 N,对织物的瞬时压强为7.49×108 Pa,此二者是导致织物受损的主要因素;刀具刺入过程中产生的动能除克服织物的弹性外,还有部分能量因摩擦转化为热能,该热能至少可使织物升温100 ℃,但具体转化率还有待研究;此外,不同刀具形状对织物的破坏机制有所不同,并直接影响破口形态和穿刺深度,相同条件下,双刃刀刺入最深,其次是单刃刀和锥。  相似文献   

16.
马飞飞 《纺织学报》2020,41(7):67-71
为平衡防刺服的防刺性能及穿着舒适性,采用软硬结合的设计理念,提出了一种离散树脂成型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选用改性聚碳酸酯薄片,以离散状态按照设计图案黏结在涤纶与芳纶基布面料上制备柔性防刺复合材料,探讨不同种类离散树脂成型复合材料的防刺性能,并研究该复合材料的透气性能与弯曲性能。结果表明:芳纶基布离散树脂成型复合材料的穿刺强度是涤纶基布离散树脂成型复合材料的2倍;4层离散树脂成型复合材料与40层叠层芳纶平纹布的防刺性能相当,并显著降低了材料厚度和质量;离散树脂成型复合材料的柔软性能良好,且透气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17.
为制备呼吸监测智能服装用针织结构柔性传感器,首先通过等离子体对双经平结构的涤纶经编织物进行预处理,然后利用原位聚合法进行导电处理,分析了导电经编织物的微观结构与导电性能、应变-电阻传感性能,并探讨了其在呼吸监测智能内衣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原位聚合法导电处理可赋予涤纶经编织物良好的导电性能,织物的电阻率较未处理时降低了约11个数量级;导电经编织物具有良好的应变-电阻传感性能,往复拉伸后电阻变化保持稳定,在6%和10%的应变条件下,其敏感因子分别为6和4左右;导电经编织物传感器具备良好的人体呼吸监测能力,不仅能记录呼吸的发生,还可监测呼吸的频率及强度。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多轴向经编聚乙烯(PE)、聚氨酯(PU)、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涂层织物的顶破性形态和失效机理进行了研究。在CRT材料试验机上分别对3种涂层织物进行了准静态顶破实验测试,通过观察顶破过程中涂层织物材料的变形,找出3种涂层织物形变时的异同点。并对实验所得的载荷-位移曲线进行了分析讨论,说明了材料在顶破载荷作用下的失效机理以及不同涂层对织物顶破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涂层织物的顶破强力主要取决于增强织物,但破坏机理与涂层材料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9.
以防刺材料的测试标准介绍测试仪器、试验参数及样品结构选择,分析柔性防刺服的防刺机理和性能。结果表明,一定范围内增加材料厚度是提高柔性防刺服防刺性能的有效途径;混合结构的柔性复合防刺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防刺效果。试验中验证的这类复合结构包括纬编轴向衬纱(MBWK)织物与纬平针织物混合制作而成的防刺织物;单一结构织物复合材料的防刺性能比复合结构材料的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