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于双常数Kubelka-Munk理论光谱配色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专色油墨配色这一薄弱环节,对光谱配色方法进行了研究,使得在提高印刷速度与质量的同时,保证了色彩再现的一致性。首先建立基于双常数KubelkaMunk理论的光谱配色数学模型,给出其各参数的求解方法;然后用丙烯颜料模拟印刷油墨进行专色油墨配色实验,将标准色样光谱反射率代入数学模型中得到标准色样的浓度配方;最后根据油墨浓度配方得到实际色样,通过计算实际色样与标准色样的色差和光谱近似程度验证光谱配色精度。本配色模型所得到的实际色样和标准色样的色差小于3,说明可以满足一般产品的配色;GFC值约等于1,说明实际色样的光谱反射率曲线和标准色样的光谱反射率曲线吻合情况较好。基于双常数Kubelka-Munk理论光谱配色模型的配色精度准确性较高,具有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在全显色结构的基础上,设计满足三组纬全显色的缎纹过渡基本组织,通过配置三组纬色彩组合及比例来探讨该类提花织物的混色特征。建立以红黄绿为色彩组合的12枚组织和24枚组织的三组纬色卡,对比12枚组织试样与24枚组织试样的色彩效果,分析12枚组织试样实物和模拟图的色彩差异,揭示三组纬同时全显色时的混色效果。混色结果表明:织物混色与计算机混色原理的差异导致实物与模拟图的色彩存在一定差距,但基于全显色结构的三组纬提花织物具有独特的混色特征,具有不可替代性,其混合色彩规律的研究为该类提花织物的色彩仿真和创新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满足两组纬全显色的条件下,通过色纬的色彩组合方式及比例来研究提花织物空间混色的色彩变化特征。以红色纬与其他基本有彩原色纬组合即红绿(RG)、红蓝(RB)和红黄色彩组合(RY)进行试样,将试样通过扫描仪输入计算机,对试样进行计算机仿真模拟,采用计算机色彩平均计算法计算扫描图和模拟图的L*a*b*色度值,比较两者的明度L*值,计算两者的色差。结果表明:两组纬全显色提花织物空间混色后其明度变化规律性强,试样实物与模拟试样之间有色差,两组纬全显色提花织物依据自己的混色特征可以建立起实用的色彩模型或色卡用于指导该类织物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陆爽怿  周赳 《纺织学报》2021,42(9):59-65
为解决组合全显色提花织物因交织不平衡导致织造中断的问题,提出一种交织平衡优化设计方法.以单经双纬结构型为例,设计了横向、纵向与沿半径方向灰度渐变意匠图用于试样,比较并分析使用常规与优化结构试样的上机平稳性、表面效果及经向交织次数标准差.结果表明:使用优化结构的试样与常规结构的纵向渐变试样织造交织平衡;使用常规结构的横向...  相似文献   

5.
为丰富提花织物渐变显色的混色色彩效果,结合经纬共同显色的提花织物结构特点,提出一种提花织物的创新设计方法。该方法采用双组经和双组纬的丝线配置,以提花织物的双层结构为基础,通过经纬丝线的相互配合来表达提花织物的渐变显色效果。文章分析了提花织物双层结构的变化特点和提花织物渐变显色的技术要求,在满足提花织物大批量生产的技术要求下将两者结合,提出了双经双纬渐变显色提花织物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并针对提花织物渐变效果的显色色卡进行设计实践,构建起色卡组织模型和色卡组织库,实践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应用价值,采用该方法设计的织物结构可以用于开发具有渐变显色效果的提花织物新产品。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Kubelka-Munk理论为基础,尝试检验计算机光谱配色系统应用在胶印印墨的配色与显色效能为何?本研究选择30种标准色样,并以两种品牌印墨在开发之配色模型下进行配色预测,所得的混色配方经实际展色后,其与标准色样之平均色差值E*00是3.72及4.22,此色差值与一般印刷作业之容差值仍有差距;此现象从CFI之检验亦有相同的结论情形。因此以Kubelka-Munk理论为基础的配色,其配色方程式仍须经多方修正,此有待后续进一步的研究。再者,母色数据库之准确与否亦应为影响配色准确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数码提花织物的组合全显色结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赳  吴文正 《纺织学报》2007,28(6):59-62
由于分层组合设计模式下提花织物的结构特征和结构设计方法是数码提花织物产品创新设计的关键,为此介绍一种提花织物特有的组合织物结构设计方法。其设计原理是先在基本组织上设置全显色技术点,再进行全息组织设计,这样通过组合2个不同组织库中的组织,设计所得的组合织物结构具有不遮盖全显色的特点。该方法可用于设计各种组织循环的全息组织和建立相应的组织库,设计的数码提花织物结构稳定,可以表现细腻的彩色影光效果,另外,织物中并列排列的纱线数为偶数。  相似文献   

8.
Kubelka-Munk单常数配色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Kubelka-Munk理论是计算机配色的重要理论基础,本文对Kubelka-Munk单常数配色理论及三刺激值配色法进行了研究.并根据该理论和研究方法,对15种专色油墨进行配色实验,得出了单常数配色可以满足专色油墨配色要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张萌  周赳 《纺织学报》2022,43(3):83-88
针对附加纬接结双面提花织物双层结构复杂、织纹色彩简单和设计效率低的问题,在分层组合设计模式下,提出一种基于附加纬接结双层全显色结构的设计方法.通过在表里层组织结构上设置可遮盖组织、设计可遮盖全显色组织分别用于表层结构和里层结构、以及设计通用型附加纬接结组织,建立附加纬接结双面全显色提花织物结构设计方法,以单层提花织物形...  相似文献   

10.
刘志娟  周赳 《丝绸》2020,57(2):103-107
双层结构是提花织物结构设计常用的一种复杂织物结构,传统的双层织物表层和里层的基础组织大多选用原组织或变化组织,织物表面显色效果单一。文章在分层组合设计模式下,将双层结构和组合全显色结构有效结合,提出一种新的组织结构设计方法,即双纬组合渐变显色的双层提花织物结构设计方法,并应用于提花织物产品设计。该设计方法的提出,使双层织物实现了两组纬纱组合显色效果。设计实践表明:运用该方法生产的提花织物可呈现六种纬纱组合渐变显色效果,织物表面色彩过渡均匀,可用于大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数码转杯纺的混色效果,利用红、黄、蓝三原色粗纱纺制混色纱并织成织物,测量其颜色特征值。在此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法及相对值法分别求出单色纤维的吸收系数及散射系数,建立各自的Kubelka-Munk双常数混色模型。采用这二种方法建立的模型对混色织物的颜色及有色纤维的混合比例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的模型对样本预测的平均色差为0.896,平均比例误差为2.84%;利用相对值法建立的模型对样本预测的平均色差为1.35,平均比例误差为3.04%;与相对值法相比,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的Kubelka-Munk双常数混色模型可更好地预测数码转杯纱混色效果及混色纤维的比例。  相似文献   

12.
对电脑测配色公式进行推导,建立适合有色棉底布套色的基础数据库。染料总用量相同,采用单一染料分别对空白棉织物单次和两次进行染色,结果显示分次染色后棉织物的K/S值低于单次染色。根据该现象,对现有的套色功能提出质疑。分别建立以空白棉织物和有色棉织物为底布的基础数据库并对数据库的套色准确性进行测试,结果显示直接采用有色棉织物为底布建立基础数据库获得的各染料单位浓度的K/S值应用于有色棉织物套色更符合套色的染色过程,降低了套色次数,减少了套色时间。本文根据实际情况对电脑测配色理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拓展,并为采用电脑测配色对有色棉织物修色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为提升提花织物对特殊色相图像的色彩仿真效果,提出一种基于组合全显色结构的模块化设计方法。以2组基本组织构成的组合全显色结构为基础模块,与2种不同辅助模块进行组合设计,以满足奇数组显色纬对组合全显色结构的多样化设计需求。以4幅绿色调印刷品图像为色彩仿真对象,采用2种模块组合全显色结构配合五组显色纬,进行色彩仿真提花织物样品的设计与织造。通过对印刷品与织物样品图像的测色数据的色差比较分析表明,2种五组显色纬提花织物在绿色区域的红绿值色差分别平均降低了44.22%、37.78%,而总色差则分别平均降低了16%、10.55%,使提花织物色彩仿真度得到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4.
针对色纺纱配色原理复杂,难以对其进行颜色预测和配色的问题,归纳分析了几种可用于色纺纱计算机配色的预测模型在应用方面的特点。结果发现:Stearns-Noechel 模型、Kubelka-Munk 理论、BP 神经模型的计算精度较理想,Friele 模型精度较低;Stearns-Noechel 模型和Friele 模型需求解未知参数且参数对预测精度影响较大,Kubelka-Munk 理论与理想条件仍有差距且计算烦琐,BP 神经网络需要大量训练样本加强泛化能力。最后指出:色纺纱的配色应在继续提高传统配色模型精度的同时,改进求解配色模型中的未知参数,寻求新型配色模型;同时应注重企业个性化的参数设定,以及通过原液着色纤维的标准化,简化配色中的复杂计算,提高色纺纱的计算机配色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5.
棉毛纹织物设计中色彩空间混合原理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纹织物具有经、纬组织循环数大,色纱与组织结构配合可使其织表产生立体感很强的花纹图案的特点,但其组织结构设计过程却很复杂,这一点在多经、多纬纹织物设计中就更加突出。文章论述了在多经、多纬棉毛纹织物设计中,利用色彩空间混合原理达到利用少量色纱使织表色彩丰富、立体感强的目的,以及使其组织设计直观明了,简化设计过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张爱丹  周赳 《纺织学报》2016,37(7):61-65
针对Red-Green-Blue(RGB)分色模式不能直接作为数码提花织物分色模式的问题,通过对RGB色彩模式下单一色彩通道显色色域的分析,研究了三色通道对应的纱线色彩选择范围。并结合一组经三纬组合全显色织物组织结构,进行了数码提花织物的设计实践,之后对织物显色效果进行优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按照R、G、B分别对应蓝、红、黄三色纬的规则,直接使用经RGB三色通道分色产生的灰度图进行提花织物设计,可基本实现图像色彩的对应显色;而各灰度图明度值分别适度提高之后,可满足三色仿真数码提花织物的设计要求,为充分利用RGB色彩模式的分色设计价值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带双色效应的经编压纱贾卡提花织物的快速设计,在对压纱贾卡双色提花织物的编织原理、Piezo贾卡提花原理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这类织物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并分别建立了压纱贾卡双色提花织物的垫纱数码设计、穿经循环设计、贾卡意匠图设计三个方面的数学矩阵模型,用于实现经编CAD软件对该类产品进行工艺辅助设计。以压纱型贾卡拉舍尔经编机生产的双色提花窗帘为例,从工艺设计和贾卡意匠图设计两方面着重探讨了压纱贾卡双色提花织物的CAD辅助设计方法和流程,并通过上机试织验证模型的正确性,为企业研发这类产品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表达一幅具体的绘画或其他具有灰度渐变效果的艺术作品,采用同面组织——平纹,根据提花丝织物的单色显像原理,初步设计以一组平纹系列变化组织构建的单色显像提花丝织物组织模型,在此基础上,经过试织获得该平纹变化组织的实物,再通过实物图像的像素点灰度分析,将各平纹变化组织实物按明度的高低所形成的渐变效果进行排序,通过筛选建立起绘画等艺术作品中的灰度渐变层次与各平纹变化组织之间的对应关系,最后由织造实验表明,基于平纹变化组织模型实现单色丝绸提花织物的显像可在提花丝织物上产生一种特殊的肌理效果,为丝织物带来全新的视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