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pH值调整剂对白钨矿与方解石和萤石分离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研究了NaOH、Na_2CO_3分别作pH值调整剂时对分离白钨矿与方解石和萤石人工混合矿石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Na_2CO_3调pH值的分离效果优于NaoH调pH值。  相似文献   

3.
阳离子-阴离子组合捕收剂浮选分离白钨矿和方解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纯矿物浮选试验、红外光谱分析、表面张力测定以及动电位测试研究了阳离子捕收剂十二胺(DDA)和阴离子捕收剂油酸钠(NaOL)及其组合捕收剂在白钨矿和方解石浮选分离中的作用及机理。结果表明,当pH值为7左右,DDA和NaOL组合捕收剂总用量为1.5×10-4 mol/L、组合比为9∶1时,白钨矿回收率达到95%,比单独使用DDA、NaOL以及DDA和NaOL组合比为1∶9时明显提高;在该比例下预先加入2.0×10-3 mol/L的酸化水玻璃,白钨矿回收率仍然达到90%,而方解石回收率由80%下降到了40%,这可以实现白钨矿和方解石的浮选分离。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我国萤石矿资源特点,并分析了其浮选分离困难的原因。概述了萤石矿捕收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对脂肪酸类捕收剂进行化学或生物改性及组合用药是提高药剂选择性的有效方法。同时对萤石与方解石、重晶石浮选分离的抑制剂研究现状及作用机理进行了阐述,在适宜的矿浆pH值条件下,多种无机或有机抑制剂组合使用,能够实现萤石与方解石、重晶石的浮选分离。  相似文献   

5.
ZL捕收剂浮选分离白钨矿与含钙脉石矿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动电位和红外光谱分析, 研究了ZL捕收剂作用下白钨矿、萤石和方解石的浮选行为及ZL捕收剂与含钙矿物的作用机理, 并在此基础上对湖南某钨矿进行了实际矿石浮选试验。实验结果表明 ZL捕收剂对方解石捕收能力较强, 白钨矿次之, 萤石较弱;当硅酸钠用量较高时, ZL捕收剂可在pH=11.0的碱性条件下实现白钨矿与萤石、方解石的有效分离, 而且采用该药剂制度, 原矿含WO3 0.36%的实际矿石经常温粗选可获得品位7.45%、回收率92.35%的钨粗精矿。动电位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 ZL捕收剂化学吸附于白钨矿和方解石表面, 而物理吸附于萤石表面;硅酸钠的添加几乎不影响ZL捕收剂与白钨矿的作用, 却可以强烈抑制ZL对萤石和方解石的捕收作用。  相似文献   

6.
柠檬酸在白钨矿萤石浮选分离中的抑制作用及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钨矿萤石浮选的关键是找到一种高效的抑制剂。本文研究了柠檬酸在白鸽矿萤石分离中对萤石的抑制作用,并通过考察生成表面亲水配络合物的自由能变化,初步探讨了抑制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通过浮选试验、吸附量试验及红外光谱测试,研究了黄薯树胶在白钨矿与方解石浮选分离中的作用,并分析其机理。结果表明,在浮选体系中添加黄薯树胶对白钨矿抑制效果不明显,但对方解石有强烈的抑制效果。在pH值为7,黄薯树胶用量为30mg/L时,方解石和白钨的可浮性出现较大差异,白钨矿与方解石可以有效分离。吸附量试验表明:抑制效果的差异原因在于黄薯树胶对方解石的表面吸附比对白钨矿表面吸附显著。红外光谱分析表明:黄薯树胶在白钨矿表面没有引起化学吸附作用,但在方解石表面吸附作用较强,主要引起了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8.
碳酸盐-萤石型矿物是萤石矿产资源最主要的赋存形式之一,其中与萤石具有相似晶体结构的方解石往往作为主要脉石矿物,二者在浮选体系中具有相近的表面化学性质,难以有效分离。通过对阴离子预处理后的矿样进行浮选试验,探讨萤石及方解石阴离子对浮选行为的影响,基于溶液化学计算、分子动力学计算、接触角及吸附量分析,结果表明:方解石表面生成了萤石,萤石表面生成了方解石,两种矿物存在同质转化效应,揭示了方解石与萤石浮选分离困难的原因。此外,在方解石与萤石共存的浮选体系下,F-对方解石表面的药剂吸附具有促进作用,CO23-对萤石表面的药剂吸附具有抑制作用。研究结果为含钙矿物的高效浮选分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酸化水玻璃对萤石与方解石浮选分离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不同pH的酸化水玻璃对萤石与方解石可浮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酸化水玻璃的pH对药剂的抑制效果有重要影响,pH介于5.0~9.5的酸化水玻璃能有效抑制方解石,随着用量的增加抑制效果越强,在弱碱性的浮选区间内能很好地选择性抑制方解石,而强碱性和强酸性的酸化水玻璃对两种矿物的选择性抑制效果差。其作用机理可能为水玻璃与硫酸混合后,在弱碱性和弱酸性的溶液pH区间内更容易生成亲水性强的硅酸胶粒,可以选择性吸附在方解石表面上,实现萤石与方解石的浮选分离。  相似文献   

10.
脂肪酸在萤石浮选中的复杂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在萤石浮选中脂肪酸作为捕收剂的复杂行为,这是因为捕收剂形成沉淀物以及与矿物表面相互作用.本文仔细考查了典型的棕榈酸羧酸盐的捕收性能.使用几种不同的试验技术来描述水溶液、棕榈酸沉淀和棕榈酸钙盐的性质,以其对萤石润湿性和浮选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柿竹园白钨浮选尾矿综合回收萤石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柿竹园白钨浮选采用733-烧碱法,矿浆pH值在12以上,不利于后续的萤石综合回收。本研究针对柿竹园白钨浮选尾矿,采用硫酸为活化剂、水玻璃为抑制剂、733为捕收剂,进行了综合回收萤石的试验研究,最后采用一次粗选、两次扫选和五次精选工艺流程,可获得萤石精矿品位94.31%、回收率70.06%的试验指标。  相似文献   

12.
通过浮选试验、吸附量测定、EDLVO理论和XPS等方法研究了白钨矿与方解石浮选回收率和浮选速率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与白钨矿相比,油酸钠更易于在方解石表面吸附,且方解石颗粒间更易于团聚而呈现出粗粒浮选的性质,从而使方解石的浮选速率和回收率高于白钨矿;粒度对方解石的影响较小,而对白钨矿的影响较大,不利于白钨矿与方解石的分离。该研究进一步揭示了白钨矿与方解石浮选分离困难的主要原因,对白钨矿与方解石的浮选分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单矿物浮选试验研究了腐殖酸钠、单宁酸和六偏磷酸钠对方解石和萤石浮选的影响。单矿物试验结果表明,以单宁酸为抑制剂的浮选体系下,萤石和方解石浮选差异最大。人工混合矿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单宁酸能够实现萤石和方解石浮选分离。吸附量测试表明,单宁酸在方解石表面的吸附量要多于在萤石表面吸附量,这是单宁酸对方解石抑制作用强而对萤石抑制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湖南某方解石型萤石矿原矿含CaF256.72%,属高品位萤石矿。结合该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性,采用碳酸钠为pH调整剂、水玻璃+淀粉为抑制剂、油酸钠为捕收剂进行浮选试验研究。闭路试验在粗选磨矿细度-0.074 mm占65%的情况下,通过一粗五精一扫-粗精矿再磨的工艺流程,可以获得品位97.16%、回收率80.38%的萤石精矿,且萤石精矿中含SiO21.20%、CaCO30.65%,达到国家萤石粉F97C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5.
萤石、方解石等含钙矿物表面吸附位点同为钙质点, 导致脂肪酸、羟肟酸等常用氧化矿捕收剂对它们的选择性较差, 针对该问题提出利用含钙矿物阴离子的差异性来设计金属离子配合物捕收剂的思路。利用Ce-BHA配合物对萤石与方解石质量比1 GA6FA 1的人工混合矿进行一次粗选浮选试验, 最终可得萤石精矿CaF2品位78.92%、回收率74.77%, CaCO3品位11.08%、回收率24.23%, 分离效果良好。与单独使用BHA作捕收剂相比, 浮选精矿CaF2品位提高约26百分点, 回收率提高约50百分点, 表明该配合物捕收剂对萤石的选择性好。通过量子化学计算了多种镧系金属离子与苯甲羟肟酸(BHA)的作用情况及其在萤石、方解石表面的吸附行为, 结果显示最佳的配合物捕收剂组合为Ce-BHA, 与纯矿物浮选试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6.
冯起贵  黎燕华 《金属矿山》1996,(12):18-20,36
碳酸盐类萤石矿石含CaCO3量高,往往因萤石和方解石效果差而得不到合格的酸级精矿。文中针对此类矿石进行了大量介绍;介绍了捕收剂和调整剂的选择和使用,并列举了两上高CaCO3含量的萤石矿选别实例。  相似文献   

17.
孔朝鹏  陈臣  孙伟 《矿冶工程》2020,40(6):42-46
对河南某白钨矿伴生高钙萤石进行了综合回收试验研究。以其白钨粗精矿为研究对象,通过反浮选预先脱除碳酸钙、再综合回收萤石的新工艺流程,使得伴生萤石资源得以高效回收利用。使用水玻璃作为预精选萤石抑制剂、氧化石蜡皂作为粗选捕收剂、酸化水玻璃和ATM作为精选抑制剂,经过一预一粗七精浮选流程,得到CaF2品位93.95%、回收率24.15%的萤石精矿。依据实验结果进行了50 t/d的半工业试验,得到萤石精矿平均品位90.52%、平均回收率21.82%。  相似文献   

18.
湖南某尾砂中主要矿物为萤石、石英、云母与方解石, 为了综合回收该尾砂中的萤石, 以盐化水玻璃与酸化水玻璃为组合抑制剂, 以ZNS为捕收剂, 在粗选pH=9、精选pH=6的矿浆环境下, 通过1次粗选、6次精选闭路浮选, 最终获得CaF2品位为93.14%、CaCO3含量为1.39%、CaF2回收率达76.39%的酸级萤石精矿, 实现了该尾矿中萤石的富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