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采用低温、中温和高温型分散染料和高温高压法对聚乳酸非织造布进行染色,探讨了染料类型、染色温度、时间、pH值和分散剂等因素对聚乳酸纺粘非织造布染色工艺的影响,优化了工艺参数。试验表明:聚乳酸纺粘非织造布可以用分散染料染色,中、低温型分散染料分散蓝SE-2R和分散蓝2BLN对聚乳酸纺粘非织造布染色的染色温度应选择100℃,高温型分散染料分散蓝HGL应选择110℃染色温度,染色pH值应控制在5左右,保温时间为20 min。不同的助剂对分散染料上染聚乳酸纺粘非织造布的上染率有影响,染色时用扩散剂NNO可提高其上染率。 相似文献
3.
聚乳酸纤维的染色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印染》2004,30(4):48-49
近来织物的生产更加关注对环境友好的化学品和加工工艺。聚乳酸纤维由天然的、可再生的碳水化合物合成,并可生物降解,对环境无害。这些特性符合“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化学原理”。 相似文献
4.
聚乳酸纤维染色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探讨了不同类型分散染料在聚乳酸纤维上的染色性能,研究表明:分散染料上染聚乳酸纤维的最佳温度为110℃;不同结构的分散染料在聚乳酸纤维上的上染百分率有较大的差别,在拼色时需要进行选择.分散染料上染聚乳酸纤维的提升性不太好,染料用量为2%(owf)时,染色深度趋于最大值,分散染料染色的聚乳酸纤维具有较好的皂洗牢度,褪色和沾色牢度≥4级,满足耐洗牢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超细涤纶纤维通常具有显色性低、染色牢度差、提升性较高和上染速率快等特点,因此适合于超细纤维染色的分散染料,应具有颜色强度高、染色牢度高、移染性好、提升性好、匀染性好及相容性好的特点。经过试验,SE型分散染料符合要求。文中介绍了pH、时间、浴比对染色性能的影响。最终确定染色工艺配方为:消泡剂0.25%,匀染剂SS-972.5%,防皱剂1%,扩散剂NNO0.5%,分散红SE-GFL0.04%,pH值为5,染色温度为125—130℃,保温40min。 相似文献
6.
汽车内装饰织物大多用聚酯和聚丙烯纤维制成。聚丙烯纤维只能用有优良耐晒牢度的色素在纺丝过程中着色,而聚酯纤维则采用后道染色。用普通分散染料染色的涤纶汽车织物只能耐受不超过4~6个光照周期(按DIN75202标准),更长时间的光照会使织物有明显褪色,也会有严重色泽变化。尤其是灰色和米色织物,这种变色更为明显。有极高耐晒牢度的颜料可用于涤纶纤维纺前染色,纶纤维浸染和热熔染色,而目前尚无可达到高耐晒色牢度的分散染料,因此,需耐受暴晒的汽车内装饰织物只能选用纺前染色涤纶。传统汽车织物大多选 相似文献
7.
8.
聚乳酸织物采用C.I.分散红82、分散蓝79、分散黄42、分散黄86和分散蓝56,在110℃,pH值5、6、7、8条件下进行染色,以确定合适的染浴pH值。染色pH值对PLA织物分散染料颜色深度的影响见图4。 相似文献
9.
汽车内装饰织物大多用聚酯和聚丙烯纤维制成。聚丙烯纤维只能用有优良耐晒牢度的色素在纺丝过程中着色,而聚酯纤维则采用后道染色。用普通分散染料染色的涤纶汽车织物只能耐受不超过4-6个光照周期(按DIN75202标准)。有极高耐晒牢度的颜料可用于涤纶纤维纺前染色,但不能用于涤纶纤维浸染和热熔染色。因此,需耐受暴晒的汽车内装饰织物只能选用纺前染色涤纶。传统汽车织物大多选用高色牢度明黄、 相似文献
10.
聚乳酸纤维织物的染色条件及其对织物机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4月2日,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布莱尔,世界第一家工业规模生产聚乳酸(PLA)树脂的公司——Cargill Dow Ploymers LLC(CDP)正式启动。对于PLA本身及用PLA制造的材料来说,纺织工业是其主要用户之一。 相似文献
11.
聚乳酸纤维练染性能探讨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聚乳酸纤维采用天然糖发酵产物作单体,经聚合纺丝而成。本文着重介绍聚乳酸纤维的特性,及与棉纤维混纺织物的各种练漂、染色方法,以及染色后的各项牢度水平和检测方法,并推荐了适用于聚乳酸纤维染色的染料。 相似文献
12.
13.
提高染色牢度的实践(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染料的染色牢度,主要取决于染料的结构特征和染色工艺的准确性。该文分析了影响还原、分散、活性染料染色牢度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认真选择染料,并正确制订和落实染色工艺,才能获得理想的色泽及染色牢度。 相似文献
14.
15.
提高染色牢度的实践(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染料的染色牢度,主要取决于染料的结构特征和染色工艺的准确性。该文分析了影响还原、分散、活性染料染色牢度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认真选择染料,并正确制订和落实染色工艺,才能获得理想的色泽及染色牢度。 相似文献
16.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