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不同分散剂对煤成浆性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邹立壮  朱书全 《煤炭学报》2003,28(6):636-640
研究了不同分散剂对煤成浆性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不同分散剂对同种煤或同种分散剂对不同煤成浆性的影响是不同的.成浆性很差的煤可以通过适宜的分散剂明显提高其成浆性,但是很难达到易成浆煤种的成浆性水平.性质差别不大煤的成浆性主要取决于所用分散剂的匹配程度.建立了包括原煤亲水性和分散剂对煤粒亲水改性程度的成浆经验模型。  相似文献   

2.
3.
为了提高气化水煤浆浓度,采用新配方HD-8A添加剂,进行了神华上湾煤制浆过程中添加剂添加量、煤浆pH值与煤浆浓度关系的实验室研究,并在对制浆设备工艺参数调整的基础上进行了工业性试验。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在HD-8A添加剂用量为3‰,煤浆pH值为8.35条件下,煤浆浓度可提高1.17个百分点;煤浆浓度每提高1个百分点,煤气有效成分(CO+H2)占比可提高1.1个百分点,比煤耗可降低10.08 kg/k Nm3,比氧耗可降低12.68 Nm3/k Nm3,且甲醇产量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4.
选取两种煤质的煤泥,分别添加低成本改性木质素、高成本萘磺酸盐分散剂制浆,测定浆体流变特性、定粘浓度、流动性、稳定性等指标,分析分散剂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分散剂对不同煤泥煤浆的特性有不同影响,萘磺酸盐对煤泥煤浆分散性好、降粘强,但浆体稳定性差;改性木质素对煤泥煤浆分散性较差,但浆体稳定性较好、粘度较大。复配分散剂并非能显著提高所有煤质煤泥煤浆的定粘浓度,但对流动性和稳定性影响较大,性价比较高。今后可对木质素提纯再改性,并将分散剂不同比例复配,研发分散剂与其他添加剂复配及适应性强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5.
在球磨制备高浓度煤浆中,避免劝能以及球与颗粒之间的碰撞几率的减少是必要的。装入粒度有显著差异的二元混合球,对细磨是有效的。对上述提法的试验验证用台装有19mm和1.2mm的二元混合钢球的实验室规模球磨机来完成。  相似文献   

6.
粒度≤300目高温煤沥青粉的制备及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DSC分析得到煤沥青的脆性温度,然后将煤沥青在脆性温度下充分冷冻,再经粉碎和筛分后制得粒度≤300目的煤沥青粉.将制得的煤沥青粉在20,30,40℃下分别保存30,60 d,运用粒度分布和SEM研究其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保存温度的升高,煤沥青粉的团聚程度增大,稳定性变差;在40℃下保存60 d后的稳定性最差,而在20℃下保存60 d,30℃保存30 d煤沥青粉的团聚程度很小,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8.
为了改善油煤水浆的综合性能,降低浆体粘度,通过在油煤水浆中添加不同种类和用量的乳化剂和电解质进行试验,研究它们对浆体粘度的影响,得出加入0.80%乳化剂B和0.05%Na2SO4的油煤水浆的粘度最低。试验结果表明:乳化剂对油煤水浆粘度的改变主要与其自身的性质有关,相同条件下乳化剂B的效果最好。电解质对于浆体的粘度有重要影响:电解质的金属离子的化合价越低,浆体的粘度越低;而含SO4^2-的电解质的浆体粘度较低。当添加剂的浓度较低时,浆体的粘度较低。  相似文献   

9.
利用DSC分析得到煤沥青的脆性温度,然后将煤沥青在脆性温度下充分冷冻,再经粉碎和筛分后制得粒度≤300目的煤沥青粉.将制得的煤沥青粉在20,30,40 ℃下分别保存30,60 d,运用粒度分布和SEM研究其稳定性.结果表明: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保存温度的升高,煤沥青粉的团聚程度增大,稳定性变差;在40 ℃下保存60 d后的稳定性最差,而在20 ℃下保存60 d,30 ℃保存30 d煤沥青粉的团聚程度很小,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董洁  孔秋婵  许淼 《煤炭技术》2008,27(5):135-137
介绍煤沥青的基础理论以及改性沥青的方法,以2种改性沥青为代表对煤沥青的改性机理进行了论述,总结了改性沥青的优点以及其在发展中的不足,并概述改性沥青技术的发展历史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1.
试验以常村煤为水煤浆制浆原料煤,通过粒度级配试验、确定最优分散剂种类试验、制浆浓度和添加剂用量试验,确定最佳分散剂与助剂之间的配比,筛选出针对常村原煤兼顾成本和制浆性能的优秀添加剂配方。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分散剂对水煤浆表观黏度影响效果,通过分散剂种类最优试验和分散剂用量最优试验,分析了水煤浆表观黏度的变化,得到对潞安常村原煤为原料制得的水煤浆的最佳分散剂种类和用量:萘系作分散剂,用量为1.2%。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水煤浆浆体稳定性, 基于煤炭颗粒的微观孔洞和裂隙理论, 提出了高压射流式水煤浆制浆工艺。 射流式水煤浆制浆工艺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淤适应制浆的煤种广泛;于水煤浆中平均煤炭颗粒度可控性好;盂制浆过程中分散剂用量少, 且不需使用稳定剂;榆水煤浆稳定性好;虞与传统水煤浆相比, 同煤种同浓度的水煤浆其黏度较低, 在同煤种相同水煤浆黏度下, 可制备出更高浓度的水煤浆;愚改善了煤种与添加剂的配伍关系;舆与传统水煤浆制浆工艺相比, 射流式水煤浆制浆工艺节能20%;余适合长时间仓储或长距离输送。 经存放试验及燃烧验证, 高压射流式水煤浆细化装置及其成套设备生产的射流式水煤浆在存放2年后未产生硬性沉淀, 且燃烧稳定, 灰烬呈灰白色, 无结焦现象, 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水煤浆制备工艺的发展现状,对水煤浆湿法制浆工艺、干法制浆工艺、间歇式制浆工艺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发展方向。研究了水煤浆制备工艺应用于煤泥制浆工艺的发展现状,对煤泥湿法制浆工艺、干法制浆工艺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煤泥制浆工艺的技术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煤泥水煤浆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四种不同煤泥、采用三种不同制浆工艺制备了一系列煤泥水煤浆,以木质素磺酸盐作为分散剂,对煤泥水煤浆成浆性浓度、流动性、稳定性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煤泥的成浆性与制浆工艺的选择和煤泥本身的性质有关,干法制浆时煤泥的成浆性、稳定性和流动性最好;干法制浆最有利于提高煤泥的成浆性浓度,但浮选后精煤泥干法制浆最不利于提高成浆性浓度;在髙灰条件下,影响定粘浓度的因素主要是灰分,在低灰条件下,影响定粘浓度的主要因素则是碳含量。  相似文献   

16.
采用减压熔融法合成了马来酸双聚乙二醇单甲醚酯,并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了探讨。实验以原料醇酸摩尔比、催化剂用量、阻聚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为5因素,设计成5因素4水平的正交实验,由实验确定出最佳酯化反应条件:醇酸摩尔比2.1:1、催化剂用量4%、阻聚剂用量3%、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为6 h,酯化率达到96.46%。并进一步由大单体与丙烯酸、丙烯酸丁酯、烯丙基苯磺酸钠共聚制备出水煤浆分散剂,由大同煤制浆,在分散剂掺量为0.8%,干粉煤质量分数为65%时,水煤浆黏度为1 050 mPa﹒s。  相似文献   

17.
聚丙烯酸系水煤浆分散剂合成工艺改进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聚丙烯酸系单体聚合浓度低、聚合温度高的缺点,以丙烯酸聚乙二醇酯、丙烯酸、苯乙烯磺酸钠、甲基丙烯酸、苯乙烯等为共聚单体,60℃时,在引发剂n(NaHSO3)∶n(K2S2O8)=5∶6,过硫酸钾用量为单体质量的8%(质量分数),链转移剂异丙醇用量为单体质量的55%(质量分数)时,制备了聚丙烯酸系水煤浆分散剂。同时考察了温度、过硫酸钾用量、亚硫酸氢钠与过硫酸钾物质的量比、异丙醇用量对分散剂性能的影响。改进后的合成工艺使单体聚合浓度提高了16.3%,聚合温度降低了40℃。利用合成的分散剂对3种煤进行了成浆试验,在分散剂用量为干基煤的0.4%(质量分数)时,对于鸡西烟煤和马头精煤,当制浆浓度为72%时,水煤浆表观黏度最低值分别为850、670 mPa.s;对于宝日褐煤,当制浆浓度为53%时,水煤浆表观黏度最低值为550 mPa.s。  相似文献   

18.
以柠檬酸、丙烯酸、聚乙二醇为原料采用直接酯化法合成大分子单体,以水为溶剂,以酯化大单体、苯乙烯磺酸钠、丙烯酸、烯丙基聚乙二醇单体为共聚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制备了柠檬酸酯型水煤浆分散剂。探讨了分散剂的聚合条件对其性能的影响并对分散剂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酯化大单体、丙烯酸、苯乙烯磺酸钠、烯丙基聚乙二醇物质的量之比为2∶4∶1∶1,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2%,聚合温度为75℃时,分散剂性能最好,当分散剂添加量为0.3%,水煤浆质量分数为64%时,水煤浆黏度为626 mPa.s,说明该分散剂具有较高的分散性能。  相似文献   

19.
任楼煤矿选煤厂煤泥水絮凝沉降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皖北任楼煤矿选煤厂煤泥水难以絮凝的现状,分析研究了煤泥水性质,并选用不同凝聚剂与絮凝剂进行沉降试验.结果表明:煤泥水中含有较多黏土类矿物,细粒煤泥含量高,采用质量浓度为200 g/m3石膏,15 g/m3聚丙烯酰胺的联合加药制度,对质量浓度为90 g/L的煤泥水有显著沉降效果,初始沉降速度可达7.8 cm/min.  相似文献   

20.
赵玉凤 《煤炭技术》2014,33(12):340-342
水煤浆是一种煤基流体燃料,具有节能环保、经济、安全并且燃烧效率高等优点。近年来我国不仅在水煤浆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发展,而且水煤浆在工业上已有了广泛应用,但仍存在产品稳定性差、运输成本高、市场混乱、政策法规等不健全、缺乏统一合理的标准等问题。因此,在加大水煤浆技术开发应用的同时,应进一步提高和完善相关技术及市场规范,从而提高我国水煤浆行业发展水平及产品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