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根据橡胶磨损学原理,并结合现场滚筒包胶磨损的实际情况,研究并阐述了滚筒包胶磨损的影响因素和磨损机理,同时构建了滚筒包胶磨损的数学模型。该模型的计算结果可以比较准确地反映出现场包胶的磨损情况,同时对研究如何减轻滚筒包胶磨损提出了相应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带式输送机是选煤厂运输煤炭的主要设备,传统带式输送机滚筒包胶层耐磨性差,使用寿命低,包胶频繁更换维护周期短,维护工作量大等缺点。针对现场情况和对带式输送机工作原理分析,驱动滚筒采用陶瓷胶板包胶,其它滚筒用超耐磨滚筒包覆层代替传统滚筒包胶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滚筒包胶技术在北沼河铁矿选矿厂应用,针对磁滑轮滚筒包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方案。磁滑轮滚筒包胶后,增大了摩擦系数,减少了滚筒与输送带间的打滑,延长了磁滑轮滚筒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系统的作业率。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滚筒包胶技术在北洺河铁矿选矿厂应用,针对磁滑轮滚筒包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出了相应的改造方案。磁滑轮滚筒包胶后,增大了摩擦系数,减少了滚筒与输送带间的打滑,延长了磁滑轮滚筒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系统的作业率。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带式输送机驱动滚筒的防滑研究现状,基于对吸盘真空吸附原理和结构型式的研究,提出一种新的滚筒包胶防滑措施。在包胶表面上设计出圆台形凹坑的简化吸盘结构。通过对滚筒运转过程中的受压状况以及真空吸附产生条件的分析,证明这种新型包胶结构能够产生吸附效果,从而增大牵引力。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带式输送机改向滚筒表面的受力,以及在不同运行条件下,输送带对改向滚筒表面的作用情况,得出改向滚筒表面在不同输送带张力下的受力情况;通过分析橡胶产生摩擦磨损的过程,得出改向滚筒表面包胶磨损的特点及输送带张力、外界条件等因素对改向滚筒包胶磨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MT820-2006要求带式输送机滚筒出厂时要检验以下指标:轴及筒体焊缝的无损探伤;筒体最小板厚;外圆直径偏差;外圆跳动;静阻力系数;包胶滚筒的安全性(即包胶板材的阻燃性和抗静电性)。其中,静阻力系数是用以控制滚筒静平衡的主要指标。静平衡是滚筒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指标,特别是在较高转速的工况下,如果不平衡度超标,滚筒在转动时会发生剧烈振动,轴承很快被损坏,导致滚筒失效,甚至停产。GB10595-2009中明确规定,当滚筒转速大于2.5m/s时,必须对滚筒进行静平衡试验。  相似文献   

8.
(TD7型通用固定式输送机设计选用手册》(以下简称手册)中通用部件及起动验算等部分参数存在一些不恰当之处,本文结合使用中的若干问题,提出修改意见,供设计、制造单位参考。一、传动滚筒传动滚筒是动力传递的主要部件。《手册》中传动滚筒有胶面和光面之分,胶面滚筒分铸胶和包胶两种,包胶滚筒的胶皮一般是普通胶带,用沉头螺钉固定于光面滚筒上,胶皮厚度10~20mm。滚筒转动过程中,输送带在其上相对滑动,使包胶皮蠕动,时间一长包胶皮就会脱落,滚筒上的沉头螺钉将会割伤输送带,因此,宁可选用光面滚筒也不要使用包胶滚筒。八字…  相似文献   

9.
孙德怡 《煤矿机械》2014,(2):115-117
对带式输送机主滚筒包胶工艺进行介绍,提出一些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为滚筒包胶工艺提供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神华乌海能源有限责任公司井下共有82台带式输送机,是矿井生产系统之一。输送机驱动滚筒长期使用在矿井恶劣环境中,滚筒表面极易被磨损,造成输送带跑偏、打滑等现象。对驱动滚筒进行现场冷硫化陶瓷包胶,可以增大驱动滚筒与输送带之间的摩擦力,防止输送带打滑,保证输送机高效运转,同时也能减少驱动滚筒表面的物料黏结,减少输送带跑偏和磨损。冷硫化陶瓷包胶新工艺,不需要在现场拆卸滚筒,维修时间短,劳动强度低,成本低,生产效率高。  相似文献   

11.
为了使负温井壁混凝土能够在负温条件下凝结与硬化,并满足其各项性能要求,采用高效减水剂 防冻剂 早强剂 引气剂复合的技术路线,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复配了适应负温早强流态井壁混凝土的复合多功能防冻剂.结果表明:针对负温混凝土,影响强度的主要因素是高效减水组分的掺量,而影响凝结时间的主要因素是防冻组分的掺量,综合考虑混凝土所处环境等因素后,最终确定各组分掺量之间的最佳配比.复合防冻剂的掺量为水泥质量的4.5%,可起到减水、早强、防冻及抗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基于ANSYS的带式输送机传动滚筒疲劳寿命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传动滚筒是带式输送机的关键部件,它的寿命和强度对于整机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用ANSYS对传动滚筒的静强度进行分析,得到了传动滚筒表面的应力和应变数值,确定其危险区域。并用ANSYS/FE-SAFE模块进行疲劳寿命的仿真。所得仿真结果与实际相符。  相似文献   

13.
管壁温度非恒定条件下单管冻结温度场解析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驰  张涛  韩涛  柏东良 《煤炭科学技术》2012,40(3):20-23,82
With the combination with the similar theory and analytic calculation, the single tube freezing problem under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non-constant condition of the freezing tube was fully studied. The ...  相似文献   

14.
外壁恒温条件下单管冻结温度场解析计算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蒋斌松  沈春儒  冯强 《煤炭学报》2010,35(6):923-927
针对外壁恒温条件下单管冻结相变热传导问题,根据冻结峰面分成冻结区和未冻结区,采用变量替换方法进行了温度场解析分析,获得了冻结峰面半径与冻结时间呈平方根关系,以及采用指数积分函数表示冻结区和未冻结区温度以及相应无量纲温度的计算公式;为数值计算简便,给出了冻结温度场中指数积分函数的高精度低阶多项式表示;获得了冻结管壁热流密度的解析算式。通过算例说明了外壁恒温条件下单管冻结温度场的分布规律,结果显示,冻结温度场呈对数型函数分布,且其曲率随冻结时间的增加而迅速减小,以及未冻区范围约为冻结峰面半径的4倍。  相似文献   

15.
叶玉西  李宁 《煤炭技术》2014,(8):98-100
介绍了基于平面有限元模型的冻结温度场数值反演及模拟方法,考虑冻结孔实际偏斜和测温孔实测温度数据,进行冻结温度场反演和预测研究。得到模拟计算结果与冻结工程中测温孔温度实测值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冻结计算温度场分布规律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邢曦文 《中国矿业》2021,30(S2):310-315
为了研究干燥介质流量和温度对滚筒干燥机内煤泥干燥的效果,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并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利用流体仿真FLUENT软件对滚筒干燥机内煤泥热烟气干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Rosin-Rammler模型对颗粒粒度分布进行定义。通过改变烟气的物理参数,分析系统内煤泥颗粒干燥情况与干燥介质流量、温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煤泥干燥效率随着入口烟气温度的增高而提高,但较高烟气温度也会造成更多的热损耗较高的烟气速率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但也会带走热量。工业生产在安全范围内,达到生产需求的情况下,烟气温度和速率都不宜过高。  相似文献   

17.
针对高地下水流速低结冰温度的砂性地层中冻结井筒冻结壁不交圈情况,以沿海地区某副井冻结为例,分析了冻结设计中冻结壁厚度、平均温度、冻结孔分布和深度等参数不合理之处,并提出了选取建议,同时对冻结期间盐水温度进行了统计。研究表明,机组配置不够、盐水进回水温度差过大是造成冻结壁未交圈的人为控制因素,认为在冻结施工全过程中排除人为因素干扰是冻结工程成败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18.
助排渣防卡钻耐磨螺旋钻杆采用助排渣防卡钻耐磨螺旋结构,既保留了普通助排屑螺旋钻杆的优点,高耐磨的螺旋凸棱又增强了钻杆的整体耐磨性,是一款非常适用于深孔高效钻进技术的井下瓦斯抽采钻杆。  相似文献   

19.
人工地层冻结温度场研究是掌握冻结壁发育状况的必要手段,通常以测温孔的实测数据来推算冻土圆柱的有效冻结半径,进而预测冻结壁交圈时间,但该方法易出现局部冻结壁监测盲区。为准确判断冻结壁整体闭合情况,通过对冻结器进行纵向测温,建立了短时停冻后的单孔冻土柱瞬态数学计算模型,借助Maple数学计算软件将复杂公式数字化,揭示了冻土柱半径与回路盐水温度、停冻时间的关系。最后以中国东庞矿西庞风井作为工程案例,通过对各个冻结器内纵向温度数据的计算分析,确定了冻结壁的薄弱位置,为冻结壁“窗口”出水事故的处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冻土地区,当岩石孔隙度较高时,冻结引起的岩石强度明显增加,因此有必要对其机理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研究了孔隙水对低温条件下饱水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在-170°C至室温范围内,对凝灰岩和砂岩进行了单轴压缩试验和间接拉伸试验,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试验观察岩石的微观结构。研究发现并总结了孔隙水对岩石低温强化机理的影响规律。岩石强度的强化被认为是由孔隙水冻结引起的荷载分布效应和孔隙水冻结后引起的冰强度增加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本研究将宏观岩石力学与微观岩体结构相结合,为冻土地区岩石力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