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连续三年采集稀土微肥实验田和对照区苹果样本,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测定样品中稀土元素的含量,通过分析发现施加稀土微肥的样品中各稀土元素的含量要略高于对照区的样品,但从三年的连续测定数据来看,又没有递增的趋势。稀土微肥的配分相比,苹果果皮、果肉、果核中铈的配分降低,而土壤中铈的配分有所增高。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在苹果果皮中富集现象明显,与其它稀土元素相比铈元素经叶-茎-根迁移至土壤的速度更快。  相似文献   

2.
以赣南离子型稀土矿区农田土壤环境受稀土金属污染为调查研究对象,采用矿区土壤采样分析测试的研究方法,对受稀土资源开发活动影响的矿区农田土壤环境的有效态稀土分布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稀土资源开发活动的影响下,稀土金属在农田土壤中累积效应显著;相较对照区土壤,矿区轻重稀土比显著增大;矿区稀土形态分布呈紧结有机态﹥可交换态﹥铁锰氧化物态﹥松结有机态﹥专性吸附与碳酸盐态﹥水溶态;矿区中,有效态稀土、轻稀土、重稀土沿土壤层自上而下呈A (淋溶层)﹥B(淀积层)﹥C(母质层)分布;矿区土壤稀土可交换态、松结有机态、专性吸附与碳酸盐态和紧结有机态呈A>B>C分布,水溶态和铁锰氧化物态呈B>A>C分布。  相似文献   

3.
外源稀土在我国主要土壤中化学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研究了不同量混合稀土(0~500mg/kg)在我国主要类型土壤中化学形态的分布和受土壤pH的影响。在砖红壤、黄棕壤、黑土和黑钙土中,外源稀土主要以无定形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存在;而在土壤pH和无定形氧化铁、锰含量均低的红壤中,外源稀土主要以交换态和氧化锰结合态存在。土壤pH升高,稀土的专性吸附作用增强,因而降低了土壤中交换态稀土的含量和稀土的活性。  相似文献   

4.
由于加入稀土金属,使铸铁和钢的性能有很大改善,因此人们注意了稀土元素的净化和改变非金属夹杂物形态的作用,并着重对稀土元素在钢中存在的形态、数量、大小以及分布进行了研究.文献用钢中稀土总量减稀土夹杂总量来计算固溶稀土.以甲醇电解液提取稀土夹杂物,用氢氧化物沉淀法测定电解液中稀土为固溶稀土.  相似文献   

5.
稀土对黑麦草的效果和土壤中稀土元素可给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壤中稀土总量往往不能反映稀土的可给性,即使在土壤稀土总量相同的条件下,由于不同土壤条件下稀土元素的可给性不同,因此植物可吸收利用的稀土以及稀土在土壤中的移动都会有很大的差异。目前已应用NaOAc(pH4.8)溶液评价土壤中稀土的供给  相似文献   

6.
针对离子型稀土矿区浸矿过程导致的土壤氨氮、重金属复合污染问题,研究硫酸铵残留对土壤重金属迁移转化和形态的影响机制。通过土柱淋滤和室内土壤培养考察不同浓度浸矿剂输入土壤后,氨氮、重金属Zn、Cu和Cr的形态和迁移性变化。实验结果表明,与无浸矿剂淋滤对照组相比较,浸矿剂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中主要以氨氮形式存在,硝态氮占比低。在培养期间,浸矿剂硫酸铵淋滤降低了土壤pH值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重金属活性增加,当浸矿剂淋滤浓度为5%时,弱酸态Cr、Cu、Zn比例分别提高8.29%、5.21%、4.53%。研究结果表明:硫酸铵加剧了土壤酸化,提高重金属迁移性,促进重金属形态从生物不可利用态向可利用态转化。   相似文献   

7.
样品经硝酸-过氧化氢分解后,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镧、铈以及其他13种稀土杂质的含量。以基体匹配法消除主量镧、铈元素对稀土杂质的干扰。通过实验确定了各稀土元素的分析谱线,并实验了酸度、功率、共存离子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本方法测定范围:镧20.00%~40.00%,铈60.00%~80.00%,镨、钕、钐0.0040%~0.50%,其他稀土杂质0.0020%~0.50%。与X荧光光谱法及ICP-MS法对比结果基本一致,准确度较好,RSD≤4.3%。本方法可满足镧铈金属及其化合物中稀土含量分析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Cr12MoV钢硼-稀土共渗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在硼砂熔盐中加入重离子型稀土化合物,对冷作模具钢进行硼-稀土多元共渗,获得强化涂层的结果。利用金相观察,电子探针扫描,离子探针全谱分析,X射线衍线等手段,确定出稀土元素是以氧化态存在于渗层中的。从扩散动力学角度出发,讨论了稀土元素扩散渗入,引起渗硼组织变化,形成针状硼化二铁带与白亮带的成因。  相似文献   

9.
土壤中稀土元素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丁维新 《稀有金属》1995,19(4):290-295
综述了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含量、赋存形态、可给性及其影响因子、土壤及其组分吸持稀土的能力、外源稀土元素在土壤中的去向、我国土壤中稀土元素供给不足时土壤特点等。并就土壤学方面已取得的成果应用于稀土找矿、稀土开采时浸提剂的选择和稀土微肥农用等应注意的事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稀土》2016,(5)
根据稀土元素在矿石中的存在形式及其成因、开发利用对象,当前将稀土矿床划分为原生型、砂矿型、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等三种工业类型。原生型矿床其稀土元素绝大部分呈矿物相形式存在,选矿工艺一般为浮选,并常辅以重选、磁选而组成联合工艺,开发利用对象为稀土矿物中的稀土,一般工业品位以稀土氧化物百分含量(即"总量"品位)表示。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矿床稀土元素则以可交换阳离子吸附态(也称离子相)赋存于风化壳粘土中为主,但存在较大比例尚不能被利用的其它相态,选矿采用浸提工艺,利用对象为可交换并能被浸出的那部分稀土,其现行一般工业品位也以稀土氧化物含量表示。勘查开发研究实践表明,该指标由于包含尚不能被利用的其它相态稀土,而且这部分稀土在不同的矿区占有率高低相差很大,仅凭该指标圈定的矿体无法真实反映可利用资源分布状态与特征,不适用该类矿床的勘查评价,宜修订为与利用对象一致的可交换阳离子稀土氧化物含量(即"浸出量"品位)表示。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二十种土壤中稀土元素形态分组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翟海  杨永岗  胡霭堂 《稀土》2001,22(3):1-5
本文提出了土壤中稀土元素形态分组的方法,对我国20种土壤中稀土元素形态分组特征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中稀土元素主要以残渣态存在,其次为氧化铁结合态和松结有机态。在碱性土壤中碳酸盐结合态仅次于氧化铁结合态,中酸性土壤中紧结有机态仅次于松结有机态,而碱性土壤中紧结有机态极低。土壤中交换态和氧化锰结合态稀土元素均比较低。  相似文献   

12.
盐酸溶解样品后,将稀土配分镧、铈、镨、钕和非稀土杂质铁、硅、锌、镁配制成混合标准溶液系列并绘制校准曲线,保持标准溶液系列中稀土总量与试液中稀土总量一致以消除基体效应,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同时测定电池级混合稀土金属中稀土配分镧、铈、镨、钕和非稀土杂质铁、硅、锌、镁。进行了各元素分析谱线的选择,考察了稀土元素对非稀土杂质元素及非稀土杂质元素间的干扰情况。各元素校准曲线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均不小于0.998 8。按照实验方法测定合成样品中稀土配分镧、铈、镨、钕,测定结果与理论值一致,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不大于3.0%。非稀土杂质铁、硅、锌、镁的检出限为0.001 0%~0.002 8%(质量分数),测定下限为0.005 0%~0.014%(质量分数)。对低锌低镁电池极混合稀土金属样品中非稀土杂质进行测定,测定值与参考值一致,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11)为1.3%~9.0%。按照实验方法测定实际电池级混合稀土金属样品和富镧金属样品中稀土配分镧、铈、镨、钕和非稀土杂质铁、硅、锌、镁,测定值与其他分析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页岩中稀土元素(REE)含量特征及稀土分布模式的探讨,可以了解页岩矿区的沉积环境特征及物质来源信息,因此有必要建立稀土元素准确定量分析方法。页岩样品组成复杂、有机质含量高,样品的完全消解是准确测定其稀土含量的基础。在采用X射线衍射法对样品进行组成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氟化氢铵在加热过程中可分解产生氢氟酸的特性,采用高氯酸、氟化氢铵、硝酸密闭消解样品,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进行测定,实现了对页岩中稀土元素的测定。在上述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对稀土混合标准溶液系列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各稀土元素质量浓度在1~100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6,方法检出限为0.002~0.473μg/g。将实验方法应用于页岩标准物质中稀土元素的测定,测定值与认定值吻合,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不大于6.77%。采用实验方法对页岩实际样品进行测定,测得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6)均低于10%。将实验方法与密闭高温高压溶样ICP-MS进行对照分析,二者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1 基本原理稀土元素原子量和氧化物分子量,及其在样品中所占比例,相差悬殊,若以常规滴定度计量,则同一滴定剂对不同配分的稀土,结果不同。络合滴定剂则不然,不管稀土元素价态如何,均能与之反应。 RE+Y(络合滴定剂)=REY 稀土元素与络合剂的络合比均为1:1,这样,配分不同的稀土与Y间有一统一的计量关系,可用一稀土标准标定后,计算出适于各种配分稀土的滴定度,并进行稀土含量测定。 2 数学方法 2.1 平均分子量计算单一稀土氧化物按序第i个元素,对应的百分含量Wi,分子量mi,则对应第i个元素的摩尔  相似文献   

1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轻稀土元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定量分析轻稀土元素(LREEs)La,Ce,Pr,Nd,Sm,并研究了轻稀土元素谱线干扰的校正。在实验波长下,构造了5种轻稀土元素的K矩阵模型。分别利用K矩阵校正测定稀土富渣、稀土混合物和铝合金样品,样品平行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在0.17%~2.6%之间,回收率为93%~110%。本实验利用K矩阵校正稀土元素谱线干扰,无需对稀土元素进行分离,实现了稀土元素的快速、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16.
土壤中稀土元素总重含量及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讨论了全国39个土类中(8个高山土除外)的29个土类的稀土元素总量、可溶态稀土含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全国土壤中稀土总量平均为195.7ppm,其中南方246.75ppm,北方169.48ppm,西北137.03ppm。可溶态稀土含量,平均为8.70ppm,其中北方7.1ppm,南方11.6ppm。60%的土壤可溶态稀土含量处于低水平状况,属于缺乏区;30%的土壤处于中等水平,潜伏着缺乏稀土的可能性。土壤中稀土总量主要有成土母质和气候条件所控制。可溶态稀土元素含量则有成土母质中可溶态稀土含量决定,成土过程和土壤理化性质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的离子型稀土堆浸尾矿区稀土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赣县风化壳淋积型稀土堆浸尾矿为研究对象,研究尾矿区土壤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及分布状况。采用地统计分析方法研究土壤中稀土含量分布空间变异性,并用克里金法(Kriging)进行空间插值作图。实验结果表明,土壤中稀土含量变异系数都属于中等变异强度以上,其中La元素的变异强度最大,变异系数为170%。空间分布上,Yb的空间相关性较强,La元素的空间相关性最差,其他稀土元素属于居中程度。插值结果显示,土壤中La质量由北到南成阶梯状逐渐减少,其余稀土元素分布情况大致相似,由西北方向到东南方向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8.
土壤中可给态稀土元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综述了土壤中可给态稀土元素与植物生长的相关性,土壤中可给态稀土浸提剂的选择以及定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详细讨论了我国主要土壤中可给态稀土元素的含量、分布及其影响因子,并提出在今后研究中应值得关注的几个方面,为合理施用稀土微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轻稀土萃取分离中稀土总量和分量的同时在线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放射性同位素源Am-241激发萃取分离过程的轻稀土样品La、Ce、Pr和Nd,样品经放射源激发后产生特征KX-射线和康普顿散射线,由固体探测器接收,多道能谱仪分析和处理特征KX-射线和康普顿散射线,确定总稀土浓度和各稀土元素含量,实现轻稀土分量和总量的在线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20.
《稀土》2020,(5)
为探讨土壤中稀土迁移对地下水污染的可能性,本研究通过土柱淋溶实验模拟降雨淋溶下土壤中稀土的纵向迁移。实验结果表明,淋溶前后各土层稀土分配模式未发生变化;土壤淋出液稀土含量在实验前期呈波动式下降,中后期表现出低值稳定的状态;淋溶实验后土层第一、二层土壤中的稀土含量变化显著,第三、四层土壤的稀土含量均有所降低,第五层土壤中的稀土含量基本一致。研究发现,稀土元素会因为淋溶作用在表层土壤中纵向迁移,但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迁移能力下降,短期降雨淋溶不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但研究区内存在长期降雨淋溶后稀土元素被析出,并随雨水下渗污染地下水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