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查清某铅锌矿石矿物组成、矿物嵌布特征和粒度分布等,对该矿石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铅品位1.21%、锌品位1.09%,铅矿物主要为方铅矿,锌矿物主要为闪锌矿,铅、锌矿物均有一定程度的氧化;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的嵌布粒度均较粗,但分布不均匀;方铅矿、闪锌矿和黄铁矿单体解离较好。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可为该矿石处理工艺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某地铅锌矿石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矿石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矿石结构和主要矿物特征。  相似文献   

3.
《稀土》2017,(2)
加拿大某地区稀土矿稀土品位低,稀土矿物与铁白云石等脉石矿物共生伴生嵌布关系复杂,采用传统的工艺矿物学难以对稀土矿的赋存状态和粒度分布进行定量分析。因此,借助MLA、XRD、XRF和SEM对该地区所产生的矿石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轻稀土矿物主要为氟碳铈矿和独居石,其稀土品位RE_2O_3为3.66%。其它有用矿物为菱锶矿和针铁矿,品位分别为1.77%和22.91%。脉石矿物主要为铁白云石、黑云母、铁辉石。氟碳铈矿和独居石主要与菱锶矿和针铁矿相互连生与包裹,体现在氟碳铈矿与针铁矿、菱锶矿和主要脉石矿物相互穿插形成密切的嵌布关系。独居石与氟碳铈矿的嵌布关系比较密切,多分布在氟碳铈矿颗粒间及裂缝中,有时也和菱锶矿和铁辉石等矿物嵌布在一起。稀土矿中的Ce、La和Nd元素主要赋存在氟碳铈矿中。Fe元素赋存在针铁矿中Fe_2O_3占57.76%,其它主要赋存在脉石矿物铁白云石中占40.08%。当磨矿粒度在74μm所占比例为80%时,氟碳铈矿、独居石、菱锶矿和针铁矿的解离度分别为44.44%、27.71%、81.08%和34.52%。与此同时,22μm以上的氟碳铈矿、独居石、菱锶矿和针铁矿的理论回收率的预测分别为80.51%、67.75%、80.76%和85.38%。这些工艺矿物学参数为工业利用该矿的稀土选矿工艺的设计及有价元素综合回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某低品位稀土矿物质组成复杂,矿石中主要有价成分为稀土和铌。稀土矿物主要以氟碳铈矿、独居石为主,且嵌布粒度十分细微,造成稀土较难分选。根据此稀土矿石的特点及其赋存状态,确定了单一浮选的选矿工艺流程,重点进行了磨矿细度、浮选捕收剂、增效剂、抑制剂等条件试验,最终确定磨矿细度-74μm含量占96%,预先除杂,粗选抑制剂为水玻璃,捕收剂为H205,捕收剂增效剂为BYA,起泡剂为2#油,扫选抑制剂为水玻璃,捕收剂为H205,精选抑制剂为BYD,捕收剂为H205的"两粗一扫六精"的闭路浮选工艺流程,获得了较好的稀土浮选指标,精矿REO品位49. 10%,回收率51. 77%,实现了稀土的有效回收。最后,还针对稀土尾矿进行了铌回收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中铌矿物嵌布粒度极细,分布不均一,且共伴生情况复杂,从而导致铌精矿品位和回收率都很难提高,无法达到回收目的。  相似文献   

5.
江西某铅锌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建勇 《甘肃冶金》2011,33(4):65-67,79
通过对江西某铅锌矿石系统研究后指出,铅锌主要是以方铅矿、闪锌矿的形式产出,银与方铅矿,镉与闪锌矿有相依关系.并对方铅矿、闪锌矿的工艺特征进行了全面研究,这一研究成果为有效地提高铅、锌的回收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甘肃某白钨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工艺矿物学的角度,研究甘肃省某白钨矿石的矿物学特性与选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该白钨矿石金属硫化矿物含量低,脉石矿物贫铁、钙,白钨矿细-微细粒嵌布,适宜采用浮选方法回收白钨矿,鳞片状绢云母和叶蜡石对白钨浮选具有一定的干扰作用。  相似文献   

7.
蔡明明  张文平 《黄金》2020,41(4):64-66,74
为更好地查清某铜矿石选别过程中铜流失的主要原因,借助先进的扫描电镜、能谱仪及BPMA分析系统等分析手段,测定铜尾矿中的矿物组成、解离度、连生程度、嵌布关系等工艺矿物学参数。结果表明:铜尾矿中铜矿物主要为黄铜矿和铜蓝,铜分布率分别为89. 01%和10. 99%;铜矿物粒度较细,黄铜矿和铜蓝粒径均小于38μm,呈微细粒分布;黄铜矿单体解离度较低,与脉石矿物连生较为密切,铜蓝多以单体形式存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可为该铜矿石生产工艺优化改造,提高铜回收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稀土》2020,(1)
豫西太平镇稀土矿床是河南省首个中型轻稀土矿床,由矿区内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的三条稀土矿脉组成,平均品位ω(∑REO)为2.23%,初步探明资源量达17万吨。通过光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分析等技术方法,对稀土矿石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了解稀土矿物的赋存状态。结果表明,本矿区是以Ce、La、Nd三种元素为主的轻稀土矿床,以独立矿物氟碳铈矿、独居石、褐帘石形式存在,稀土矿物赋存状态较为简单,为矿石的选冶试验、经济价值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某银铅锌矿为确定新探明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工艺,对新探明资源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中矿物种类复杂,矿石中最主要的有价元素为铅、锌和银;铜、金、镓、铟、镉、硫和砷可考虑综合利用,其它元素均未达到综合利用品位。矿石中含砷,在选矿过程中会对精矿质量产生一定影响。最后指出了选矿试验研究过程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对黑龙江伊春某含银多金属半氧化矿石进行工艺矿物学详细测定与研究,目的是查清矿石性质、目的矿物种类、嵌存关系、粒度分布、单体解离等特征,为其多金属选别工艺的确定提供可靠依据。依据该矿石目的矿物的工艺特征,确定了原矿优先选银(铅)—银尾矿浮锌—锌尾矿磁选铁的工艺流程。通过对尾矿产品中目的矿物流失状态的分析表明:浮选、磁选铅、锌、银、铁的选别效果达到了预定指标;这也证明了该工艺流程选择的合理性、正确性,达到了理想的回收效果。  相似文献   

11.
详细研究了西藏某低品位铅锌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特征,分析了矿石中各元素的化学组成,铅锌矿物的主要矿物及嵌布关系和赋存状态。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离子型稀土矿浸出前后的工艺矿物学,以柱浸实验为基础,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矿物解离分析仪(MLA),傅利叶交换-红外分析仪(FT-IR), X射线荧光分析仪(XPS),扫描电镜(SEM)等多种测量手段对稀土原矿与浸出尾矿的表面组成和结构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离子型稀土矿主要由高岭石、钾长石、石英、金云母、褐铁矿等矿物组成,稀土含量仅含0.12%左右;浸出过后Al, RE, Fe, O元素相对含量下降, K, Si元素含量相对上升; Al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高岭石、褐铁矿、金云母等矿物与浸出剂发生溶解反应造成的,浸出后矿体结构遭到破坏; Fe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部分氧化铁胶体被溶解以及浸出过后离子型稀土矿中的水合铁离子进入到了溶液中。钾长石、石英等矿物在浸出过程中基本不参与反应;元素N在稀土原矿中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浸出后稀土矿中发生了离子交换反应,大量N元素以-NH_2键存在于尾矿中,有机态N大量减少,有机态N的减少会破坏矿体的胶结体结构,使矿体中团聚体的稳定性降低,进而使矿体的整体稳定性下降。Al, Fe等元素随着矿体的部分溶解而进入到溶液中,使浸出液含有杂质。本实验进一步完善了稀土浸出理论,并为稀土浸出以及矿山防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牦牛坪西部矿区的氟碳铈矿为研究对象,利用 X 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MLA矿物自动测量系统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工艺矿物学分析。结果表明,该矿石中稀土元素以镧、铈、钕及镨四种元素为主,总稀土氧化物(TREO)品位为 6.9%。该矿样中稀土矿物种类主要为氟碳铈镧矿,稀土矿物品位较高,属高价值稀土矿。其他矿物主要为重晶石、萤石、长石和石英等,其次是云母、角闪石及褐铁矿、赤铁矿等。矿石中氟碳铈镧矿、重晶石、萤石具不均匀中细粒嵌布的特征,需要细磨至 -0.019mm 才能达到单体解离。  相似文献   

14.
以矿相显微镜鉴定为主要手段,辅助以化学分析、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INCA MINERAL矿物分析软件的分析结果相结合的方法,对刚果(金)的一批铜矿石进行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研究内容包括矿石的矿物组成和含量,主要矿物产出特征和粒度分布特点,铜元素赋存状态等,根据研究结果分析出影响铜回收的主要因素较多,主要有矿石氧化率高,铜矿物种类多,细粒铜矿物含量高,铜矿物的嵌布特征和铜的附存状态复杂等。  相似文献   

15.
为查明安徽某矿石的综合利用价值,采用化学方法、显微镜鉴定、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手段, 研究其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及嵌布特征. 结果表明:试样属铜铁硫矿石,铜、铁、硫品位分别为 0.27 %、 27.87 %、16.76 %. 铜主要(94.4 %)以黄铜矿的形式存在,铁约 84.63 %以非磁性铁(黄铁矿、赤铁矿) 形式存在,次为磁铁矿,并含有少量磁黄铁矿. 铜、硫矿物主要为细粒嵌布,且单体解离良好,铁以粗中粒级嵌布为主,单体解离情况较差. 铜、铁、硫矿物形态各异,嵌布特征较复杂,分离较难.   相似文献   

16.
土耳其Eski爧ehir-Beylikova矿为萤石-重晶石-氟碳铈矿的复合矿床,为了查清矿石矿物与脉石矿物的嵌布关系,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实验采用化学分析、FE-SEM、EDS、XRD及AMICS等分析方法,进行了样品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呈微粒、细粒浸染状构造、多孔状构造,矿物嵌布粒度极细,嵌布关系复杂。稀土矿物呈微细针状、放射状、织状集合体充填于其他矿物的间隙或包裹在其他矿物中,其他矿石矿物的单体解离度也很低。该矿石难以获得较高品位的稀土、萤石、重晶石及锰精矿,属极难选矿石。  相似文献   

17.
为查明安徽某矿石的综合利用价值,采用化学方法、显微镜鉴定、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手段,研究其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及嵌布特征.结果表明:试样属铜铁硫矿石,铜、铁、硫品位分别为0.27%、27.87%、16.76%.铜主要(94.4%)以黄铜矿的形式存在,铁约84.63%以非磁性铁(黄铁矿、赤铁矿)形式存在,次为磁铁矿,并含有少量磁黄铁矿.铜、硫矿物主要为细粒嵌布,且单体解离良好,铁以粗中粒级嵌布为主,单体解离情况较差.铜、铁、硫矿物形态各异,嵌布特征较复杂,分离较难.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金矿石样品,利用BPMA型工艺矿物学参数自动分析系统,对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金矿物嵌布特征、解离度等影响金回收的矿物学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绢云母、长石等;金矿物主要以自然金和银金矿形式存在,粒度以粗粒金为主,嵌布状态以单体金为主。研究结果对矿石分选工艺流程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采用MLA技术对难选低品位钨钼矿石进行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测定了矿石矿物组成、嵌布粒度和解离度等工艺矿物学参数,为制定合理的选矿流程提供详实可靠的依据。结果表明,矿石中的主要有价矿物为白钨矿和辉钼矿;脉石矿物以石榴石(钙铁榴石、钙铝榴石)、透闪石、普通辉石、透辉石等磁性脉石为主,还有部分非磁性脉石石英、长石、萤石和方解石等。脉石矿物中富钙脉石含量较高,将对白钨矿选矿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工艺矿物学的研究结果,选矿试验设计了强磁预先丢尾-先浮钼后浮钨的工艺技术路线,取得了钼精矿产率为0.125%,钼品位48.85%,钼回收率64.86%;钨精矿产率为0.27%,WO3品位65.23%,钨回收率74.22%的较好选矿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20.
含钒石煤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优势含钒资源,分布广泛且蕴藏量极其丰富,从含钒石煤中提取V2O5已经成为我国获得钒资源的一种重要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早在20世纪60年代,已有研究者对石煤提钒进行了相关研究,但由于其矿石性质复杂,钒赋存状态多样,不同地区不同性质的含钒石煤需采用不同的提钒方法,因此查明有价金属钒在石煤中的赋存状态对提钒工艺的选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针对湖北某典型含钒石煤进行了详细的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石煤矿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及矿物的嵌布特征,通过结晶矿物学分析、钒价态分析、化学物相分析和能谱分析,探明了钒在石煤中的赋存状态。结果表明,该石煤中V2O5品位为0.71%,是唯一具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元素,原矿主要由石英、白云母、黄铁矿、方解石、煤和少量高岭石等粘土矿物组成,钒主要以V3+,V4+的形式类质同象赋存于白云母晶格中。该矿石属于典型的云母型含钒石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