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Planning》2013,(7)
艾丽斯·沃克是美国黑人文学的典型女作家代表,她的作品主要关注南方黑人妇女的生存状态,并且还提出了有名的"妇女主义"。在她的经典之作《紫色》中,沃克塑造了一个从懦弱到觉醒进而寻找到自我,赢得解放的黑人女性。本文从妇女主义的角度分析了《紫色》中的主人公西丽黑人女性意识的觉醒。主要探讨了西丽追寻女性自我,追求独立,以及追求和谐的两性关系。文章旨在揭示黑人妇女解放的出路在于要反抗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的双重压迫,认识自我价值,寻求自我尊重,争取独立,在黑人妇女和黑人男性之间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两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3)
艾丽斯·沃克(Alice Walker)是美国最有影响里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同时也是黑人社会中女权的申辩者。我国学术界最早开始研究她的文学著作始于1980年,主要关注她的著作中的妇女主义问题。其中体现出的生态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与生态主义的结合,将生态恶化与女性附属地位联系在一起,认为二者是在不断的发展中发生恶性循环。本文通过剖析艾丽斯·沃克小说《紫色》中的女性生态主义,来了解生态女性主义其中期望构建一种平等、互助、友爱的社会制度的内在含义。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7)
艾丽丝·沃克是一位在美国文坛特色鲜明的黑人女作家。在小说《紫色》中"百衲被"的意象体现了作者一直提倡的"妇女主义"思想。本文欲分析小说中"百衲被"的文化隐喻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迪斯科舞起源于欧美,它融合了黑人街头舞蹈与现代舞等多种风格,它也包涵了许许多多的舞蹈语言及文化内涵。混杂性与兼容性是它的主要特点。因此在欧森迪斯科广场的装饰风格上我们采用了两种完全不同的风格来创造环境,即典雅与粗野。现代建筑思潮中曾经有过两个著名的流派,“典雅主义”倾向与“粗野主义”倾向。“典雅主义”与“粗野主义”在艺术效果上是完全相反的两个流派。“典雅主义”特点是运用传统的美学法则来使现代的材料与结构产生规整、端庄与典雅的美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4)
后殖民女性主义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由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结合形成的一种新的理论模式和文本阐释策略。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都致力于揭示权力政治关系中的不平等,并积极为弱者和处于边缘地位的他者寻求出路。在这两种理论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融合"种族","性别"和"阶级"于一体,能更好地阐释第三世界妇女的境遇。后殖民女性主义强调在殖民主义结束之后第三世界妇女受压迫的多重性。其基本主张在托妮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中有充分的体现,这主要表现在通过种族压迫,父权压迫,最终导致的黑人妇女的失语现象。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8,(5):154-155
本文从女性主义具有代表性的两个思想流派——马克思女性主义和西方激进女性主义的异同点来解读女性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两大思想流派的相同点在于:都是对妇女的人道主义关怀,有共同的目标,都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并且对女性的解放采取了积极的行动;不同点在于:两者理论基础不同,对女性的处境认识不同,且追求的理想也不相同。但从某种意义上讲,都对女性的解放发展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3)
《外婆的日用家当》作为艾丽丝·沃克的经典短篇小说,已有相当丰富的分析和解读,但大多数评论都从文中的隐喻、象征、女性人物形象、文化冲突、妇女主义等角度进行分析,对于黑人女性文化身份及社会身份的寻求方面写的却不多。因此本文试图以《日用家当》为基础,从美国黑人女性的文化及社会身份认同角度出发,对文中的三位黑人女性进行重新解读,从而给出一个相对全面的研究结果,即面对白人及其文化,黑人女性自己如何更好地认同自己文化和社会身份!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4)
艾丽丝·沃克是当代美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黑人女作家之一,其作品表达的生态思想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尝试从生态批评的环境正义理论视角对美国当代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两部小说《梅丽迪安》、《我宠灵的殿堂》进行研究,讨论她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在环境问题上所遭受的不正义的关切。  相似文献   

9.
文章在回顾了中国新民族形式的建筑发展过程的同时,也系统性地阐述了东西方国家在当代建筑如何吸收地域性建筑、文脉传统的精神上的探索,如:西方国家的"地域主义"建筑、"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亚洲国家的地方主义建筑发展的四个基本途径:"复兴传统建筑"、"发展传统建筑"、"扩展传统建筑"、"对传统建筑的重新诠释"。希望能对中国的现代建筑朝本土化方向探索的过程中有所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2)
托妮·莫里森的小说,是美国非洲裔女性主义文学作品中的代表作。她用前人未曾选择过的角度和思路,通过鲜活的描述,开美国非洲裔女性文化领域之先河,成为一代黑人女性文化先锋。托妮·莫里森以女人、黑人、作家多重身份、多重视角,通过女性主义文学,继承、发展并扭转了读者对传统文化深层思维模式的认识,将读者对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与边缘文学进行了全新的整合,让人们以更加浓厚的兴趣就这一领域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托妮?莫里森突破了以往的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矛盾描写女性种族意识,而是强调通过内心矛盾的刻画,推动黑人女性主义文学进入了真正的自我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9,(24):67-69
赫斯顿是美国哈莱姆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女作家。她的小说《他们眼望上苍》是美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展现黑人妇女追求自我、争取解放的小说。研究这部小说的叙事策略有助于更好的解读小说的主题思想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部黑人文学史上的里程碑之作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对小说叙事手法的研究已十分成熟了,笔者拟从小说的叙事视角和奴隶叙事入手,结合西方"经典叙事学"与"后经典叙事学"对小说的叙事策略做进一步分析。通过分析可以看出,赫斯顿作为一名黑人女作家所具备的出色的叙事能力及其在小说中的叙事策略为黑人女性意识的显现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20,(11):61-62
杰克·伦敦是美国19世纪著名的小说家,他的《野性的呼唤》作为生态文学巨作一直备受学界的研究和关注。众多学者从生态主义视角解读作品,探究杰克伦敦的生态观。生态女性主义作为西方生态学和女性主义观点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文学思潮,不仅关注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更关注男性与自然、女性与自然以及男性与女性之间的生态关系。本文将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野性的呼唤》,通过对作品中男性、女性、自然三者的相互关系描述,剖析杰克·伦敦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3,(5)
爱丽丝·沃克的小说《紫色》在描述黑人女性如何自立自强的同时,还描写了主角的姐妹情谊和同性之爱。本文旨在通过小说中有关的黑人语言,分析黑人女性对妇女主义的身份认同感以及为实现自身奋斗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5)
非裔美国文学理论家小亨利·路易斯·盖茨以"说话书本"为主线,通过挖掘黑人文学、文化中的传统元素,构建了一整套非裔美国文学理论。"说话书本"不仅是非裔美国文学传统中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转义,而且是贯穿非裔美国文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线索。道格拉斯的自传在说话书本的发展中起到了传承前启后的作用:前承早期五部奴隶叙事的说话书本转义,后启赫斯顿、里德、沃克对说话书本的重复和改写。研究揭示了"说话书本"作为文学传统在非裔美国文学中的连续性和发展性。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3,(6)
萨特认为存在主义"不仅是一种哲学更是一种文学现象"。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本土形成了一股赫斯顿复兴热。《他们眼望上苍》已成为广为流传的美国黑人文学经典之作。许多评论家对《他们眼望上苍》的重新审视局限于女性主义、黑人女性主义、语言和文化等方面,而忽视了其文字背后的哲学思想。存在主义强调人通过生活在具体的环境中,依靠自由选择来塑造自我的本质,人可以超越痛苦的现实,恶劣的环境成为他自己想要成为的人。而小说中主人公珍妮的故事则可以在存在主义的视角下被视为一个全人类的追求而不只是黑人女性的自我实现。本文的研究使作品主题超越种族主义和女性主义的束缚,实现对全人类的思考,证明了个人意志的非凡力量。这不仅有助于增加对存在主义更为积极的认识,而且加深了对《他们眼望上苍》的理解,鼓励世人以更积极主动的精神来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演绎本质,实现人的尊严。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4,(7)
油画作为"舶来文化"的一种,在其由"诞生国"流传到"接受国"时,接受者往往会以一种传统的眼光对其进行审视。当印象派绘画最初传入我国时,一些人对它缺乏透彻的理解。中国油画家如何根据自己的需求对油画这种"舶来艺术"进行改造处理?无非两条路:一是将西方油画中对己有利的东西吸收到我国传统文化中来;二是在保留西方油画本质的基础上融入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油画。对于是汲取西方油画中有利的东西还是改革西方油画,笔者更倾向于后者,因为吸收西方油画的有利之处更多地是停留在技法层面上,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改革西方油画或许能体现更深层面上的内容。故以写意精神为题对中国古代文人画与西方表现主义油画进行比较,还是可以有所收获的。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4)
《林顿山》和《乐园》分别是当代美国非裔女作家格洛丽亚·内勒与托妮·莫里森的名作,两部小说分别刻画了非裔美国人追寻理想家园的两次重要实践——《林顿山》里的黑人中产阶级社区林顿山和《乐园》中的黑人小镇鲁比镇的建立。两次实践虽然均以失败告终,但是两部作品结尾都洋溢着浓郁的希望,契合了"寻乐园、失乐园和最终救赎"的原型主题。这一神话原型的潜在运用,表达了两位黑人女作家思想上的一致性与连贯性,体现了她们对黑人民族命运的关注和强烈的民族情感。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35)
《戴妈妈》中"秉烛游行"的场景在小说中两次出现,米兰达是其核心人物。"秉烛游行"中的叙事和人物塑造展现了黑人族群祖先崇拜、黑人女性超越奴役的文化内涵以及传统与现代在黑人小岛上的交汇。  相似文献   

19.
极少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蓬勃发展起来的,但它的思想根源可以追溯到东西方传统的园林设计中。东方尤其是日本禅宗庭院是以极少数景观元素来表现自然以及人内心的思想境界,而西方传统园林是以简单的几何形体表现自然社会的,所有这些都是极少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这些传统思想和现代艺术手法相结合,从而产生现代的极少主义艺术流派。这种思想广泛运用于艺术、建筑以及景观设计领域。本文主要探讨极少主义思想在现代景观设计领域的发展以及实践运用。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1)
由于英语"security"的多义性,当"traditional security"与"non-traditional security"用来表达两种不同的安全观念、安全因素、安全措施等等含义时,是可以成立的英语表达。但是,由于汉语"安全"一词仅仅用来表达"不受威胁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并不表达任何观念、因素、措施,词义明确而确定,因而"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便成为两个不成立的汉语表达。这两个不成立的汉语表达之所以在汉语中流行,成为当前国际问题研究特别是安全研究中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两个术语,一方面是由于英语主导的西方国家在相关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不加区别地直译英语"traditional security"与"non-traditional security"两个术语造成的。在否定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这两个汉语语词之后,上述两个英语术语的翻译以及相应的安全问题,不仅可以在总体上用汉语表达为"传统安全问题"与"非传统安全问题",而且更需要根据客观环境和语言环境的不同,分别表达为"传统安全要素"与"非传统安全要素"、"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传统安全保障"与"非传统安全保障"、"传统安全观"与"非传统安全观"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