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通过对稠油岩心淡水变倍数驱替实验,研究了稠油水淹层孔隙度、电阻率的变化规律,确定了水淹层电阻率先降低后增高的规律,为电法测井识别水淹层提供了依据。研究了油田水淹条件下的测井响应特征,确立了利用AC-RT、RT-SW交汇图模板法以及利用C/0比测井解释水淹层的方法,建立了井楼油田水淹层测井解释标准,为油田后期注水开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滨里海盆地K区块稠油油藏储层类型独特,目的油藏埋深较浅.针对哈萨克斯坦K区块开发后期含水上升快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区开发后期水淹层测井响应特征,建立符合盐上稠油油藏的水淹层测井解释方法及水淹级别划分标准.结果表明,K区块为注入水水淹,水淹程度为中水淹,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在水淹后均增大,泥质含量没有明显...  相似文献   

3.
油层注聚后测井曲线异常及水淹层解释校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注聚区块新钻井水淹层解释异常的问题,通过注聚前后的测井曲线资料对比和取心井资料分析,研究了注聚后储层特征和测井响应的变化规律,发现深三侧向等电阻率曲线值没有因水淹影响而降低,反而升高;自然电位曲线幅度值减小.测井曲线异常变化对测井解释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水淹程度偏低,综合注聚前后储层特征变化和聚驱油层岩石电性特征研究,归结出聚合物在孔隙中的滞留是引起测井响应变化的主要原因.研究建立了测井响应异常的判别公式、测井响应复原图版和水淹层解释校正方法,使注聚后水淹层解释精度达到了85%,较原方法提高了20个百分点.研究成果在喇嘛甸油田得到推广应用,为聚驱效果评价、聚驱后剩余油研究与挖潜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核磁共振测井评价水淹层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常规测井方法在评价水淹层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了油层、水层、水淹层在核磁共振测井的标准T2谱、移谱、差谱上响应特征的差异,提出了利用核磁共振测井水淹层响应特征定性识别水淹层的方法;在对不同类型的水淹层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定量评价方法,对于中等粘度油的水淹层,采用加强扩散移谱法定量确定水淹层的剩余油饱和度;对于稠油水淹层,采用加强扩散移谱差分谱法定量确定水淹层可动水饱和度.通过定性、定量方法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总结出了优化的水淹层核磁共振测井观测模式,强调了加强移谱测井是水淹层核磁共振测井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观测模式.实例分析说明了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齐40块稠油油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区块地质资料、测井资料、测试资料、采油动态资料分析研究,总结出稠油水淹在不同测井曲线上的响应特征,分析了利用激发极化电位、地层测试、碳氧比测井技术特征,有效进行水淹层识别及解释,为稠油油藏开发中、后期的解释评价提供有效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6.
针对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采后十分复杂的地下油水形势,河南油田应用取心井不同级别水淹层的常规测井响应建立识别水淹层的测井解释标准,并将其应用于加密井水淹层识别的工作之中。实践表明,应用常规测井资料研究、识别热采稠油油藏水淹程度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由测井资料识别水淹层是水淹层测井解释的基本任务。研究了轮南油田油层水淹后测井曲线的变化规律,发现油层水淹后自然电位幅度差增大,电阻率下降。套管井中子寿命测井提供的自然伽马值和热中子俘获截面值增大。利用这些特征可有效地识别轮南油田水淹层位。  相似文献   

8.
X油田薄差储层发育,物性差,层间、层内非均质性严重,水淹层测井响应特征不明显,水淹层识别难度大,以往的常规解释方法不能满足实际开发需要。本文通过对水淹层测井响应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地质基础资料、测井资料、生产动态,利用定性、邻井对比的手段确定了"动静"结合的综合解释方法,并通过利用水淹解释交会图版加以验证。经投产效果分析,水淹解释符合率72.7%,为今后准确识别加密井水淹层,优化射孔方案,具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开采后十分复杂的地下油水形势,河南油田应用取心井不同级别水淹层的常规测井响应建立识别水淹层的测井解释标准,并将其应用于加密井水淹层识别的工作之中。实践表明,应用常规测井资料研究、识别热采稠油油藏水淹程度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张云英  王铁燕 《测井技术》2005,29(6):548-550
在对大庆油田薄差层的地质特征和水淹特点的研究中发现,由于水淹的影响,薄差层的水淹层解释仅依靠测井曲线响应的幅度值,建立参数数学解释模型来进行储层参数计算存在较大误差.提出了应用地质统计学原理,建立水淹模式库的思想,来解决薄差层水淹层解释问题.以密闭取心井、单层试油以及测试资料为依据,按照不同区块地质特点、测井曲线响应特征以及其邻层特性等,获取尽可能全的井况信息,综合所有信息,使地层水淹后的岩性、物性特征与测井曲线响应特征相映射,提取水淹层特征参数和水淹等级的划分模式.建立水淹模式库,并应用于水淹层测井资料的综合解释.使水淹层单井定性一次解释符合率达到65%以上.定量解释精度明显提高.基本满足了油田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11.
水淹层测井识别方法研究及效果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田在长期注水开发过程中,不仅储层孔隙空间结构发生变化,而且储层含油饱和度也发生了变化,形成了水淹层。水淹层的测井解释是油田开发的一个难题,经研究分析表明,油层水淹前后的测井响应特征不同,且从宏观沉积特征看,不同的沉积微相类型,其储层物性在水淹前后变化量也不同。据此,可以通过单井常规测井资料解释,或通过一些特殊测井资料与常规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来解释和识别水淹层,并依据对子井测井曲线特征研究、生产动态资料研究、密闭取心资料分析、沉积微相划分及多井综合评价等一系列技术对解释结果进行有效性验证,从而找到水淹层电性特征与含油饱和度及沉积特征的关系,达到准确解释水淹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依据热解色谱工作原理以及热解色谱判断水淹层的原理,应用热解色谱数据,开发出一种评价水淹层的新技术,并结合测井数据、试油数据以及试采数据,以扶余油田密闭取心井为例,进行水淹程度评价,通过与试采试油成果对比验证,表明此方法能够提高疑难层测井解释精度。热解色谱判断水淹层方法不适用于碳酸盐岩裂缝储集层;热解色谱方法对凝析油、轻质油、中质油进行水淹解释结果较好;对重质油和稠油解释结果与试采结果有偏差;热解色谱进行水淹解释,所用分析样品受时间影响较大;热解色谱结合荧光图像判断水淹程度方法比测井解释结果更准确。  相似文献   

13.
河南泌阳特超稠油储层水淹层测井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浅层特超稠油油层成岩程度低,储层松散,具有孔隙度大、渗透率高、含油饱和度高的特点.蒸汽吞吐过程中油层出砂严重,蒸汽吞吐后水淹层岩心和电性特征变化明显,依据岩电关系的研究,建立了一套快速、直观的水淹层定性和定量测井解释的声波时差-深侧向电阻率图版解释法、神经网络技术识别方法、C/O比能谱测井解释法.经过河南稠油油田39口井的验证,水淹层解释符合率达89.7%.  相似文献   

14.
牛圈湖油田西山窑组属于低孔、低渗、低压的“三低”油藏。由于注入水为淡水,且原始含油饱和度较低,使水淹层的电阻率较高。利用常规测井解释方法,易把水淹层解释为油层,导致射孔投产后的生产井高含水。文中利用常规测井资料,结合试油试采、岩心分析等资料,研究了水淹层地球物理变化特征与定量解释模型,建立了适合牛圈湖油田的水淹层解释方法,现场应用也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核磁共振录井技术在江苏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岩屑核磁共振录井技术获取的参数, 可对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可动流体、可动水饱和度、束缚水饱和度及含油性进行评价, 而且所获取的储层参数可用来评价油水层。核磁共振分析技术对高束缚水低阻油层、水淹层、测井解释疑难层、油水界面确定以及稠油层的评价具有独特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自然伽马测井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伽马测井是套管井测井中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它以地层自然放射性为基础,测井时用伽马射线探测器沿井眼进行测量,地层中的自然伽马放射性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油田开发的进行,放射性物质不断被搬运,堆积,使油井水淹层,注水井的注水层位,套管外串槽等处呈现放射性异常,通过介绍临盘采油厂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在油井水淹层评价,判定注水井的吸水情况,油水井管外串及辅助解释注水井的大孔道等方面的应用情况,证明了自然伽马测井曲线的新用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7.
评价水淹层需要利用多种测井资料进行综合解释。通过对CA油田主力区块W2、W5、W8断块水淹层测井响应特征的分析研究,利用自然电位、电阻率、声波时差等测井资料,结合相关地质、生产等信息,对水淹层进行定性识别,利用双频电阻率测井技术进行水淹级别的定量评价,在W2-93井和W8-49井的现场应用取得了较好效果,解释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18.
受低渗透储层内部复杂孔隙结构的影响,测井曲线值对岩层中流体变化的反映能力较弱,仅利用测 井资料来判别储层的水淹程度存在困难。 有效借助油藏注水开发过程中关于注水井与采油井间连通砂 体的动态开发信息(如含水率、小层相对吸水率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析出砂体当前的水淹程度。 具 体实现步骤为:①从各种测井方法的基本原理出发,研究油层水淹后测井曲线值的变化特征,并给出基本 的水淹程度识别标准,将以这些标准识别出的水淹层定为疑似水淹层;②在构建动态开发单元的基础上, 依据邻注水井各小层吸水能力、邻采油井分层或整体产液过程中含水率的高低,针对疑似水淹层进行进 一步的水淹程度判定。 将上述 2 个步骤应用到大庆外围特低渗透油田水淹层判别中,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