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系统地介绍了以太网的基本概念,介质接入控制和物理层准规范,以太网信号的帧结构,网络的硬件设备,网络的组成及主要性能,以及以太网信号在PDH、SDH/SONET中的传输等等。本部分主要介绍以太网的传输介质。  相似文献   

2.
系统地介绍了以太网的基本概念、介质接入控制和物理层准规范、以太网信号帧结构、网络硬件设备、网络组成及主要性能,以及以太网信号在PDH、SDH/SONET中的传输等等。本部分主要介绍以太网中的中继器和网络节点。  相似文献   

3.
系统地介绍了以太网的基本概念、介质接入控制和物理层标准规范、以太网信号的帧结构、网络硬件设备、网络组成及主要的性能,以及以太网信号在PDH、SDH/SONET中的传输等等。  相似文献   

4.
系统地介绍了以太网的基本概念、介质接入控制和物理层准规范、以太网信号的帧结构、网络的硬件设备、网络的组成及主要性能,以及以太网信号在PDH、SDH/S0NET中的传输等等。本部分主要介绍以太网的网络组成及其性能和网络管理。  相似文献   

5.
系统地介绍了以太网的基本概念、介质接入控制和物理层标准规范、以太网信号的帧结构、网络硬件设备、网络组成及主要的性能,以及以太网信号在PDH、SDH/SONET中的传输等等  相似文献   

6.
系统地介绍了以太网的基本概念,介质接入控制和物理层标准规范,以太网信号的帧结构,网络硬件设备,网络组成及主要的性能,以及以太网信号在PDH,SDH/SONET中的传输等等,本部分为介质接入控制方法和物理层性能的标准规范,在介质接入控制方法方面介绍耻半双工和全双工以太网两种工作模式,在物理层性能标准规范方面分别介绍了1Mbit/s,10Mbit/s,100Mbit/s,1000Mbit/s以太网的物理层性能标准规范。  相似文献   

7.
以太网技术基础(一):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融入以太网的最先进成就和最新标准的进展 ,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以太网的基本技术。其内容涉及以太网技术概貌、介质接入控制规范、物理层标准规范、以太网信号帧结构、以太网编码技术、网络硬件设备、网络组成及主要性能、介质变换器以及以太网信号在 PDH、SDH/ SONET中的传输几部分  相似文献   

8.
系统地介绍了以太网的基本概念、介质接人控制和物理层准规范,以太网信号的帧结构,网络的硬件设备,网络的组成及主要性能,以及以太网信号在PDH、SDH/SONET中的传输等等。本部分主要介绍以太网路由器的分类、配置、结构与发展趋势,以及路由器与中继器、网桥、交换机设备的比较。  相似文献   

9.
系统地介绍了以太网的基本概念、介质接入控制和物理层准规范、以太网信号的帧结构、网络的硬件设备、网络的组成及主要性能,以及以太网信号在PDH、SDH/SONET中的传输等等。本部分主要介绍以太网的交换技术,包括网桥的概念、交换的工作模式,及交换机的功能、性能参数等。  相似文献   

10.
系统地介绍无线以太网技术,着重讨论了无线以太网的发展概况、链路层与物理层、MAC帧结构、网元设备和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性能与管理、无线以太网的标准等。本期主要介绍无线以太网网元设备之一的无线以太网网桥。  相似文献   

11.
Aggregation at the physical layer (APL) allows a single IEEE 802.3 media access control (MAC) sublayer to treat a collection of underlying physical layer (PHY) devices as a single logical link. APL creates Ethernet links with bandwidths greater than can be achieved with a single physical link. The primary purpose of APL is to support the next generation Ethernet link speeds of 40 and 100 Gb/s.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千兆以太网的普及和爆炸式增长,音频技术的创新和普及也步入了崭新的阶段。录音师们总是希望通道数量增多、传输速度加快、调音台性能更多、音频接口归一化、系统集成性能越来越高,并逐渐不能满足传统物理性的模拟化电缆信号传输或者数字化的电缆以及光缆信号传输,数字化二进制码的网络化信号传输进入了人们的视线。现对音频信号的传输与分配的三个阶段进行分析比较,以Dante技术为例,浅析音频信号传输与分配的网络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结合FMC标准与IEEE 802.3ae协议标准,设计了一种基于FPGA夹层卡(FPGA Mezzanine Card,FMC)标准的万兆以太网卡,满足现代工业大数据量传输应用的要求。FMC标准接口可实现多通道高速接口,解决应用母板与网卡之间的数据传输瓶颈。使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设计了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与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的硬件协议栈,实现开放式系统(Open System Interconnect,OSI)模型的传输层;Xilinx 10 G Ethernet subsystem IP与小型化可热插拔(Small Form-factor Pluggable,SFP)光接口实现OSI模型的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通过FMC母板、万兆以太网卡、PC上位机组建的网络成功测试了万兆以太网通信。  相似文献   

14.
5G对承载网络的带宽、时延、切片、可靠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FlexE技术重用现有IEEE 802.3以太网物理层标准,在MAC层与PCS层中新增Flex Shim层,实现网络灵活性、多速率、刚性接口等特性。其捆绑、通道化、子速率等功能,可以与IP/Ethernet技术良好对接,大力助推5G承载网络的发展,为5G技术的应用提供保障。随着5G产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FlexE技术必将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