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对洛阳石化氢资源利用现状及氢气产量偏低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回收利用加氢装置尾气中的氢资源,从富氢气体中回收利用氢气的技术方案进行探讨,达到优化氢气资源利用提高氢气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浅析炼油厂氢气资源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日勇 《化学工业》2010,28(5):13-15,25
分析了炼油厂氢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某炼油厂改造,分析了优化氢气供应,回收利用加氢等装置尾气中低浓度氢,优化氢气资源利用等措施。  相似文献   

3.
制氢技术的发展与炼厂氢气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志强 《当代石油石化》2006,14(7):12-15,34
探讨了炼厂制氢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了炼厂氢气的来源及获得廉价氢气资源的途径,指出应加强炼厂氢气资源利用的优化管理,大力开发与推广应用重质烃类原料制氢工艺。  相似文献   

4.
氢气是石油炼制和石油化工加氢工艺过程的重要原料资源,近年来随着氢气供需矛盾的加剧,对炼油厂的氢气资源进行优化并进行废氢的回收,能够合理利用资源、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本论文介绍了氢资源优化和废氢回收的技术措施及取得的效益.  相似文献   

5.
郭海东 《天津化工》2012,26(5):50-51
中石化天津分公司炼油部加工能力的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逐步升级,尤其在2009年1000万t/a炼油工程投产后,氢气资源平衡和优化利用,在生产过程显得日益突出和重要,通过对目前氢气资源和现有流程的分析,进行了局部小范围的优化调整,并提出了下一步增加氢气资源的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钟宇峰 《广东化工》2010,37(7):277-278,280
介绍广州石化氢气资源的现状,对现有氢气资源进行综合利用,为减少氢气资源浪费提供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工业上应用的变压吸附分离、膜分离和深冷分离三种氢气提浓技术的基本原理,重点阐述了各分离技术的工艺技术特点及其进展,比较分析了各工艺技术的适用性,对炼厂低浓度氢气回收利用的技术路线选择进行探讨,为炼厂氢气资源的优化利用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利用氢气资源优势开发高档化工产品江苏泰州建成年产万吨优质山梨醇自动化新装置江苏泰州化肥厂利用生产化肥氢气资源丰富的优势,引进吸收国内外高新技术和设备,投资1400多万元,最近建成了一套将氢气深加工成年产万吨优质液体山梨醇的自动化新装置,小批量100吨...  相似文献   

9.
来稿摘登     
氢气燃烧炉  氯碱行业在电解食盐水制烧碱的过程中 ,副产的氢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源和原料 ,氯碱厂主要利用其生产盐酸、有机加氢产品等。但由于产品结构的差异 ,氢气利用率不足80 % ,其余则放空。氢气排空虽然无毒 ,但有可能引起燃烧和爆炸 ,存在不安全隐患 ,而且还是很大的资源浪费 ,而利用好排空氢气 ,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厂烧碱能力为 5万t/a ,副产氢气 12 5 0t/a ,主要氢产品有合成盐酸 ,氢气利用率为 70 %左右。为利用富余氢气 ,我厂借鉴兄弟厂的经验 ,于 1993年上马了浸没燃烧蒸发装置 ,用来提高 30 %烧碱浓度 ,…  相似文献   

10.
氢气燃烧炉     
氯碱行业在电解食盐水制烧碱的过程中,副产的氢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源和原料,氯碱厂主要利用其生产盐酸、有机加氢产品等.但由于产品结构的差异,氢气利用率不足80%,其余则放空.氢气排空虽然无毒,但有可能引起燃烧和爆炸,存在不安全隐患,而且还是很大的资源浪费,而利用好排空氢气,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制氢技术发展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未  王金全 《贵州化工》2003,28(1):5-10
氢能是一种新型的洁净能源,是新能源研究中的热点,氢源则是氢能应用的关键,在介绍实验室制氢原理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目前国内外各种工业制氢方法,指出了制氢技术的研究热点和发展方向,并对适用于PEMFC备用电站的制氢技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介绍过氧化氢的生产工艺,分析其供需现状和发展趋势,建议氯碱企业用富氢资源生产过氧化氢。  相似文献   

13.
与传统分离方法相比,膜分离技术在气体分离中的应用具有许多优势。氢气既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又是清洁的燃料,近年来需求量剧增。简述了膜分离净化氢气的机理、使用的膜材料,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侯桂芹  张文丽 《佛山陶瓷》2006,16(12):33-34
作为理想的清洁能源,氢已受到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广泛重视,采用太阳能制氢已成为发展所趋。本文介绍了两种最有前途的制氢方法:利用太阳能光解水制氢和生物法制氢,总结了其制氢的原理和特点,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详细论述了焦炉煤气作为燃料、钢铁企业还原气及提供氢源、生产天然气、制合成气、合成油和以焦炉气为龙头的多联产等化工方面的使用现状,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磷矿石中伴生有大量氟资源,在萤石资源相对紧缺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磷矿石中伴生氟资源则会对氟化工行业对氟资源的需求形成有益补充。分析了磷矿中氟储量、磷矿分布情况及磷矿伴生氟资源生产氟化氢技术进展、国内磷矿伴生氟资源利用情况及相关的产业政策,最后对磷矿伴生氟资源利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碳氮质量比对发酵细菌产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间歇培养研究了碳氮质量比对纯培养制氢工程中发酵产氢细菌产氢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发酵液中碳氮质量比对产氢细菌Rennanqilyf3的产氢能力和生长有显著的影响。最佳的Rennanqilyf3生长和产氢能力碳氮质量比为3.3,发酵产氢代谢产物以乙醇和乙酸为主,产氢量为3.18mmol,氢气体积分数达到50.8%,葡萄糖利用率为73.2%,终pH值变化不大。碳氮质量比可以成为调控发酵制氢的工程措施之一,最佳碳氮质量比为3.0—3.5。  相似文献   

18.
具有多个不同质量资源网络的设计与目标值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This paper presents a new design procedure for the networks with multiple resources, such as hydrogen and water, of different qualities. The minimum consumption targets of the resources and pinch-causing sources can be identified as well during design.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is to reduce the consumption of the resources with higher quality due to their higher cost. A few examples are investigated to show the proposed method. For a net-work of single resource with single contaminant, there is often only one pinch point for the resource. On the other hand, for a network of multiple resources with single contaminant, there might be a few different pinch points. Each resource might have its own pinch point, if its amount is sufficient. The contaminant concentration of the pinch-causing source for a resource with lower concentration will be below that of the higher-concentration resource(s).  相似文献   

19.
对煤制氢、天然气制氢、甲醇制氢以及工业副产回收氢气等化石原料制氢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对比了几种化石原料制氢技术的生产成本与经济性,并对化石原料制氢产业发展前景进行了深入思考,总体认为:煤制氢具有资源成本优势,是实现大规模制氢的首选技术;天然气制氢发展潜力大,但目前存在资源约束和成本较高的问题;工业副产回收氢气是未来颇具发展潜力的制氢方式;甲醇制氢规模灵活,但存在设备成本高、稳定性较差等不足。在当前太阳能等新能源制氢技术尚未成熟的现实条件下,化石原料制氢必将担当主要角色,未来氢能产业必将是化石原料制氢与电解水制氢、新能源制氢多种方式共存、多元化发展的供给格局。  相似文献   

20.
炼油厂氢气系统优化调度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焦云强  苏宏业  侯卫锋 《化工学报》2011,62(8):2101-2107
建模求解,并通过实例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实际的炼油厂氢气系统优化调度起到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