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重构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及控制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深入,我国现行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已显得难以满足当前城市发展的要求,包括对现实城市建设用地的控制与引导作用下降,无法高效应对不同的市场要求等.笔者以现行标准中关于城市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指标规定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政府、市场与城市土地的基本关系出发,分析现行标准在我国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中面临的问题:在厘清市场机制控制和政府政策控制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重构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及控制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城市土地经营模式的优化分析与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土地经营是城市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角度 ,对城市政府土地经营模式进行了反思。我国城市政府土地经营理念的产生源于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这种理念不断得以增强。但是在现有的城市政府土地经营模式下 ,城市政府面临着用地规模无限扩张、总量失控、土地收益流失严重等问题。在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之后 ,文章提出了建立土地储备制度、加强宏观调控、提高土地市场化度等优化对策 ,以此提高城市政府土地经营效率。  相似文献   

3.
城市建设用地标准要量体裁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建设用地标准要量体裁衣蒋大卫最近,城市规模问题成为各地修编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一个敏感问题,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也不知是什么部门提出了一个人均规划建设用地100平方米的“标准”。作为国家标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主持人...  相似文献   

4.
城市用地分类表面上是针对土地属性和特征来进行用地划分,实则是基于反映人们目标与意图的土地分类方法。城市规划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发挥着调控城市空间资源、指导城乡发展与建设、维护社会公平等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深入。我国现行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巳显得难以满足当前域市发展的要求。包括对现实城市建设用地的控制与引导作用下降。羌法高效应对不同的市场要求等。从政府、市场与城市土地的基本关系出发。分析现行标准在我国城市规划鳊制和宾施中面临的问题:在厘清市场机制控制和政府政蕈控制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重构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厦控制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现如今,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对于土地资源需求量与日俱增。城市与土地规划作为土地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规划,能够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强城市与土地规划对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影响的研究非常必要,能够进一步把握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现有土地资源利用率。文章将以北京昌平区为研究对象,广泛收集用地数据信息,对城市与土地规划及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最后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我国城市用地建设提供更多支持。  相似文献   

6.
《规划师》2017,(2)
目前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由于出发点不同,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已经成为地方和上级审批部门之间博弈的主要焦点。在实践中,传统的基于"人地对应"来确定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方法与实际情况严重脱节,严重影响了总体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但这些问题是基层无法解决的,亟需通过完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顶层设计"加以解决。文章提出改变单纯依据人口规模与人均建设用地标准严格挂钩作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划定依据的单一做法,应根据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环境综合承载力和耕地保护要求等多元因素综合确定,并通过加强和改善建设用地规模的底线控制、动态控制和协同控制机制,切实提高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国内简讯     
《国外城市规划》2014,(6):129-131
国土部:严控城市新区无序扩张 9月25日,国土资源部就近期下发的《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举行通气会。国土部规划司司长董祚继在会上表示,目前城市新区扩张问题较普遍,也比较严重,今后将严格管控城市新区用地。去年国土部进行了全面的摸底调查,发现全国391个城市的新区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97m^2,已建成区人均城市建设用地达到161m^2,这远超过人均100m^2的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8.
我国规划建设用地新标准制定的思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分析《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中"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实施效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介绍《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的研究过程,包括确立"多元控制"的理念以及通过筛选影响要素、引入规划人口规模和气候区划两个因子共同参与人均用地指标的确定,并在现状基础上进行相应的调整。2011版《标准》的"多元控制"方式,可望对各地城市人均用地指标的控制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9.
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期《土地管理法》与《城市规划法》的相继颁布,标志着我国城市空间增长管理制度的基本成型.但随着此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面对土地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带来的市场化冲击,以计划经济集权管理为主导,以土地与规划双向控制为核心特征的城市空间增长管理制度运行效用不佳——城市空间扩张高速低效,政府参与度高;城市建成区"硬环境"改善,总体环境破坏严重;"物化管控"下城市建设用地总体结构均衡、整体容量控制失效等现象突出.由于制度发展依赖于不同国家特定的制度环境,因此制度设计难以直接复制或移植.根据对典型发达国家城市空间增长管理制度的分析,立足于我国特有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及"议行合一"的政体特征,结合目前我国城市空间增长现状,未来城市空间增长管理制度改革应重点解决制度价值观公平与效率的摇摆、权力划分纵横双向错位以及空间规划体系脱节等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10.
论城市土地利用立体模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我国城市建设在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不能合理配置、有效利用土地的问题.通过比较城市土地开发平面扩张和立体扩张两种用地模式,借鉴其他国家在土地立体化开发方面的经验,论证我国城市土地应采用立体开发模式,并对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立体化制度的设计作初步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城镇建设用地空间扩展研究是可持续发展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前国内外城市空间扩展相对缺乏协调性及其行为主体博弈机理的研究,文中以 1993 ~ 2010 年的长春市为例,运用弹性系数,从人口、经济和固定资产投资与城市建设用地间增长速度视角分析其城市空间扩展的非协调性,从地方政府与农民的征地博弈、开发商的区位选择博弈、绩效考核体制与分税制下的中央(或上级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产权区域"视角的区际政府博弈、"条块管理体制下"的中央部门与地方政府博弈以及城市公众的需求博弈等方面分析各行为主体对城市空间无序、非协调性扩展的原因机理所在。结果表明:三者的弹性系数都大于 1,城市空间无序、低效扩展态势非常明显;其中"用地—固定资产投资弹性系数"与"用地—经济弹性系数"几乎相差 4 倍,进一步印证了城市建设用地的低效投入,而"用地—人口弹性系数"与"用地—经济弹性系数"的比较表明地方政府更多注重经济效率,而相对忽视"人"的发展,严重抑制了人口城镇化进程;行为主体间的博弈更多反应出来的是一种制度安排不合理,制度安排是其价值扭曲的根源所在。据此最后从制度设计层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摘要 从住房供应结构(Structure of Housing Provision)的理论视角出发,基于广深两城实践,着重论述中国大城市保障房供应的 两种结构,即“政府主导”(大规模建设模式)和“政企联合”(配建模式)。不同的供应结构,根植于不同阶段的社会经济及城 市发展背景,其本质为不同行动主体由于资源动员能力的差异而联合起来以实现保障房供应。“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建设模式盛行 于“十二五”期间,主要受自上而下的中央政府压力以及城市扩张期郊区建设用地的相对可获得性所驱动。在“后‘十二五’”时期, 一方面大城市发展阶段逐渐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更新,新增建设用地受限,而存量用地更新涉及复杂的利益主体和高昂成本,在此 情景下“企业化”的政府无法“独自”实现保障房供应;与此同时,大城市的保障房需求日益高涨,实现保障房供应的主体多元化(特 别是开发商)是形势所需,“政企联合”的配建模式成为典型。  相似文献   

13.
The fragmented and overlapped planning administration, evolved from the planned economy, is the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 of the spatial planning system in China. Together with the problems of development control, spatial plan coordination of FYP, land use planning and urban planning in urban China thus has been concerned for a long tim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ilemmas and relevant mechanisms of spatial plan coordination by a case study of Suzhou city. The empir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local spatial plans were highly constrained by the sectoral codes, hierarchic regulations and the controlling system of various quotas beyond the city level. The primary contradictions among the three plans were rooted in the planning parameters of the land area for construction and the spatial regulation on land use. The sectorally improved planning administration increased the complexity of plan coordination 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embedded in the different philosophies of the central and local governments over land governance, various spatial plans have become their complicated arenas and the planning process was mixed by central control and local initiatives. Subsequently, under the nested institutions of planning making, local spatial planning was manipulated and intervened, and thus spatial plan coordination failed.  相似文献   

14.
由于学科背景的差异,国内学者对于城市战略规划的认识存在诸多分歧。城市战略规划是"地方的事",要准确理解城市战略规划的起源、作用及其核心理论和方法论必须从地方政府行为特征入手。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内外社会经济形势的变迁,我国地方政府已经经历了"企业经营型政府"和"城市经营型政府"两个阶段。与之相适应,我国城市战略规划也经历了产业主导和空间主导两个阶段。在当前经济社会面临重大转型和城市政府正在朝着"治理型政府"演进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城市战略规划要以治理理论作为核心理论,积极推进城市战略规划从"政府主导"向"多元协调"转型、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型、从"宏伟叙事"向"嘘寒问暖"转型,使战略规划不仅真正成为凝聚社会各界的共同愿景,更要成为政府实现"善治"的政策平台和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5.
“非城市建设用地”的概念辨析及其规划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认为,"非城市建设用地"是保障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实现城乡统筹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该命题引起了规划业界和学界的较多关注。然而,就目前的研究来看,还存在概念界定模糊、研究规范性差、规划成果实效性差等问题。有鉴于此,本文首先整理"非城市建设用地"的相关概念及其演变过程,梳理相关规划研究成果,从而对有关研究中的"非城市建设用地"的实质内涵有所把握。进而,通过借鉴若干国外非建设用地分类与规划管理经验,并结合我国即将实施的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提出重新界定"非城市建设用地"的思路,指出应将其理解为具有某些共同属性"用地分类",用于有关的规划编制。最后,基于新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试对这类用地的规划控制方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王涛 《规划师》2012,28(Z1):80-84,88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及土地资源的紧缺,城中村改造逐渐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但由于财力、人力、权益、计划等方面的问题,政府主导的城中村改造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此,研究以市场主导为切入点,针对城中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规划设计实践,提出市场化城中村改造的规划设计对策,即通过城中村专项规划来保证相关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改造政策,以城市设计的角度来引导市场化城中村改造,形成规划管理与公众参与并重的机制,以分期开发滚动平衡的思路评价市场化城中村改造的优劣,充分运用社区模式打造混合住区。  相似文献   

17.
通过建立“多规合一”服务体系,构建“多规合一”信息平台,依据“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利用项目生成、辅助选址、合规性审查等功能服务实现涵盖项目策划、用地条件、规划审批、竣工核查等各个阶段的建设项目全过程管理,进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等之间的矛盾,提高建设项目审批效率、提升规划决策水平,推进审批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打造高效政务服务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节约型城市规划推进实施的制度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立华  王世福  王敏 《规划师》2007,23(6):11-14
2005年以来节约型城市规划为众多城市政府所倡导,但有关什么是节约、节约的主体是谁、为什么城市规划不节约等问题并没有得到理清,节约型城市规划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城市规划是否节约除考虑土地的经济绩效外,还更应关注社会公平和代际公平.政府官员的激励机制错位和监管机制缺失是造成城市规划不节约的制度原因.建立城市规划监管、财政预算质询机制及区域财税保障制度等是促使城市规划走向节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汶川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不能演变成城镇扩张蓝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霞 《南方建筑》2008,(6):29-31
汶川灾后恢复重建规划中合理确定城镇规模,统筹城镇建设用地、农业生产用地和生态恢复用地是重要问题,本文明确指出了目前规划编制中建设规模扩大的问题,论证了城镇规模扩大缺乏客观条件的支撑,阐述了规模扩大对援建工作的影响,提出了核减规模的措施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城市建设用地敏感度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实际规划编制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地方政府委托编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用地区位和范围不尽合理进行了思考,探索性地提出"城市建设用地敏感度"的概念,并尝试建立"城市建设用地敏感度评价"的初步方法。同时结合案例对"城市建设用地敏感度评价"在国家法定规划程序中的具体应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