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杰 《中国电梯》2006,17(14):38-39
城市化,即城镇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据1990年联合国人居中心统计资料,世界平均城市化率为47%,发达国家平均城市化率为75%,发展中国家平均城市化率为37%,而我国只有189%。2005年底,我国城市化率增加到43%,见表1。在这15年里,城市化率增长了24.1%,年平均增长率超过了1.6%。但是,这一数字比1990年的世界平均水平还要低4个百分点。城市化的严重滞后不仅增加了工业化进程的成本,制约了城市经济增长的方式,而且抑制了国内市场需求的扩大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实施城市化战略是中国实现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城市化真谛的理解,在论证城市化的二重性和城市集聚效应的内生性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化地不化人的弊病,在对比"老浦西"和"新浦东"城市化机制及其绩效后发现,"新浦东"受制于现行户籍和土地制度,对人口、土地和资本等要素的配置以行政导向为主,以土地密集和资本密集为主要特征,对中国真实城市化率的提高贡献甚微,陷入城市自我现代化的困境,也违反国情和环保的要求,难以持续。对众多农村人口亟待城市化的中国而言,"新浦东"模式不具备普遍意义。市场导向的人口密集型的"老浦西"模式,更符合内生增长的要求,更能发挥城市吸收农村人口的集聚效应,也更符合可持续增长和环保原则,值得今日中国借鉴。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7)
建设广州教育城是落实"123"城市发展战略、推进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和推进职业教育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技术和智力支撑。广州教育城建设的定位是多层次的。广州教育城的功能应集中在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和社会服务上。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加快,城市化率大幅提升,既有的城市空间承载力不足以容纳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大量人口,兰州主城区发展空间受限,建成区面积人口密度远超上海、广州、北京,城市空间拓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简讯     
评论关注中国城市建设,应"谨慎前行"本刊特约在喜迎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回顾我国的城市建设,我们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城市化率已由1978年的17.9%增加到2008年的近45%。但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我们将注意力过多地放在了经济建设上,导致出现了很多资源浪费现象,比如我们每年消耗掉占世界钢铁总产量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市化面临着加快发展与耕地保护的双重要求。一方面,由于人多地少,耕地短缺,土地状况不允许城市建设占用太多的土地,特别是耕地;另一方面.今后若干年,城市化水平还将继续提高,未来城市建设仍会占用大量土地(包括耕地),这就提出了一个在有限土地资源的情况下如何推进城市化的问题。加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是解决城市化和土地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杨建新 《城乡建设》2013,(12):84-86
一、德国新型城市化建设的经验特点 德国是世界上人口较稠密的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城市化步伐较快、城市化率较高的国家之一,其在推进城市化过程中的先进理念与管理经验,深刻影响了其他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8.
正本文以广州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为线索,结合新型城市化的探索,分析广州住房需求特点和目前供应体系的不足,以创建幸福广州为目标,就完善广州市住房供应体系提出建议。一、广州新型城市化的构想2012年广州市委将新型城市化总目标确定为:把广州建设成为人民满意的理想城市,到2015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了实现城市空间的优化提升,促进产业升级和优化  相似文献   

9.
土地财政是我国地方政府经营城市的重要手段,也是举债融资的最主要支撑。随着我国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也在不断累积。本文从我国土地财政的成因入手,分析寄生于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基于城市理性增长及可持续城市化的土地利用策略,提出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进入50%城市化率[1],当今城市化已从单纯增量的方式走向质和量共同增长的稳定发展阶段。稳定发展阶段对城市土地利用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从"经济要素"走向"经济板块",从"城市汇合"走向"城市突围",从"行业经济"走向"联合综合经济",从"经济结构"走向"经济板块空间结构"这些都是为更好、更快、更全面地实现有"质量"城市化的必要转变。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空间结构的核心骨架之一,并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影响城市的空间结构,特别是城市经济板块结构。本文在深入研究典型城市核心轻轨站点经济板块空间结构形成规律的基础上,以南宁市大学站、航洋国际站和朝阳站为研究对象,对地铁经济板块空间进行空间优化与设计。  相似文献   

11.
在快速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城市的建设用地规模已接近城市开发的增长边界线,已经没有新的土地可以继续支撑城市的快速扩张。旧有的"粗放型"小城镇建设将逐步退出时代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以"存量挖掘"和"内生依托"为特征的新型城镇化模式。虽然面向城镇存量土地的再开发逐渐成为地方政府解决土地资源紧缺的重要途径,但是对于存量土地却没有系统的分类,在存量土地盘活过程中也缺乏相关土地政策的支撑。研究小城镇存量土地的再利用,可以对城镇土地进一步优化配置,以求得城镇土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佳使用。文章通过对成都小城镇存量土地的分类以及提出相应的再利用模式与政策建议,探索成都小城镇存量土地再利用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2.
小城镇空间经济结构优化与土地节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是人类的生存条件。马克思曾经指出:“土地……是人类永远不可缺少的生存条件和生殖条件”。土地利用是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活动,当社会处于较低级的阶段时,土地利用是可以相对自由的。而当社会组成变得复杂、土地资源日益稀缺时,土地利用就必须在一定的规范下加以控制。 在中国,城市化必须走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并举的道路。但如何解决好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发展与城市建设用地之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建设的高潮阶段,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城市化问题。我国的城市化率从建国初的13%增长到目前的近40%;城市人口从约7000万增长到现在约4.5亿。经济学家预计,中国的城市化率如果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那么,每年就要有一千多万人从农村进入城市。  相似文献   

14.
中国正经历前所未有的经济快速增长,大面积的土地工业化、城市化,乡村剩余劳动力被城市化的同时导致乡村的边缘化。城市化进程中,乡村不仅为城市人口提供基础农产品,更是提供大量的劳动力,为城市化做出巨大的贡献。在城乡关系中,城市处于相对受益的一方,在城市化率已突破50%的今天,除了经济增长,对于社会、文化的关注进一步提升,乡村对于城市化所做出的贡献与牺牲有必要置于城乡均衡发展的关系中予以认识,本文基于这种认识,分析城市反哺乡村的条件并初步论述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城市化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是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并获得巨大发展的空间表现,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根据世界城市化历程和趋势来看,城市化一般都需经历大致与工业化初、中、晚期相适应的三个发展阶段。城市化初期是城市化率由百分之几提高到20%以上的缓慢发展时期:到了城市化中期,当城市化率超过40%后,会出现一个以较快的速度逼近70%的加速发展时期;进入城市化晚期,城市化相对稳定,城市化率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6.
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近10年来,城市化率年均递增1%,2001年已达到37.7%,依据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我国的城市化已经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在此宏观背景变化之下,也拉开了新一轮规划修编的序幕。此次规划修编旨在强化城乡规划的综合调控,防止城市化高速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城市污染、交通拥挤、环境恶化、资源开发过度等问题,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下面就这次总体规划的修编谈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建筑与文化》2014,(7):12-27
一、评选背景 2013年,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召开,将城镇化作为未来10年推动中国发展的核心动力。2014年全国两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发表政府工作报告,将城镇化作为新一届政府核心工作内容。纵观过去二十年,中国城市持续高速发展,城市化率快速提升,中国仅用二十年的时间,几乎完成了欧美两百年的城市化进程。据《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显示,至2011年,中国城市化率首次突破50%。  相似文献   

18.
戴胤  黄赛 《城市建筑》2014,(2):330-330
近年湖南省城市化率不断上升,但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忽视了城乡二元结构,导致了城乡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从城市和农村两个方面出发,阐述城乡经济发展的互相关系,寻求城乡之间协调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率是我国步入全面小康社会的标志之一,但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不应再是高城市化率的数字及口号,城市化不等于修马路,盖高楼,而在于扎实的城市化综合能力保障指标的落实.  相似文献   

20.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喜忧参半的土地城市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88年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建立以来我国城市快速发展,土地城市化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一方面,它为拓宽政府财政收入来源,改善城市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过于依赖土地财政导致的房价飞涨和城市蔓延,已引发严重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本文探讨了土地城市化这柄双刃剑在我国城市发展中的得与失,并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土地城市化转型的方向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