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城市生活空间质量观下的城市规划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可持续研究是上世纪后期至今学术界研究全球问题的重要方面之一.早期的研究集中于环境、能源和经济层面,近十多年来已深入到以“社会公平与空间公正”为方向的“空间可进入性”、“空间文化尊严“与“空间价值保护”等内容.研究方法也从宏观因素探讨转向微观认知结构领域.应用焦点已由城市空间功能规划转向如何衡量和确保城市的可持续空间与社会发展的社区规划及策略方面.国外学术界的研究已形成了“可持续城市主义”与“新城市主义”理念下有关的“社区公正规划”、“持续社区规划”的专著①,但还未完整深入到对城市(社会)生活空间体系的探讨.在当今的社会-文化进程阶段,新人本主义强调人与社会(文化)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观,其目标体现在人们的生活质量上,其焦点是城市(社会)生活质量构成与城市(社会)生活质量空间耦合的建构上.本文力图从新人本主义空间观出发,解构城市空间的人本公正-尊严-价值最小单元、以及建构这些单元构成的城市(社会)生活空间体系入手,阐述城市规划的理念.从新人本主义理念出发探讨城市(社会)生活质量与其对应(社会)生活空间质量,皆为学术界的全新课题.二者在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之间的研究并行不悖.对前者的研究是人文社会与管理学科聚焦的方向,对后者的探讨是区域与城市诸学科聚焦的方向.它们充分体现学科融合的新理念/原理及其前沿性,为社会与城市发展及其规划指明方向,提供理论基础与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社会生活作为联结人与城市公共空间的纽带,深刻地影响着城市开放空间的形态。香港这个特殊城市,它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人文因素,使得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社会生活有了高效率的特点。这种高效的社会生活影响了城市公共空间形态(包括了交通、休闲、工作、学习、生活空间)的发展模式。本文从高效率方面分析了香港的社会生活状况特点同城市公共空间形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韩怡  王少锐 《山西建筑》2011,37(29):2-4
针对如何将城市生活空间的功能构成及形态要素有机地嵌入历史性空间结构中进行了探讨,以历史名城——西安的城市历史性空间与生活空间的研究为例,阐述了城市历史性空间与生活性空间相互融合的基本途径,以期指导城市规划建设。  相似文献   

4.
以社会公平对应空间公正的人本主义理念为指导,以提高城市社区生活空间质量为最高目标,运用实证主义、结构主义的方法.并结合人们微观认知的行为主义方法.构建了社区生活空间规划的三大控制要素(城市空间资源、社区资源、城市生活场所)及其两套指标体系(社区生活空间观下的社区规划控制指标体系和居民对生活场所感应-认知的存在主义控制指标体系),总结出了社区(体系)规划的棱柱体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5.
社区街道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担基础设施功能、提供市民生活空间,也是城市文脉的映射。本文以上海市田林街道柳州路段景观改造实例为基础,提出具体的策略和应用方法,为推动街道"慢"生活理念提供实践依据和经验,为更多的街道改造设计提供启发和灵感。  相似文献   

6.
信息时代人类生活空间图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光日 《城市规划》2005,29(10):29-36
在简要介绍生活空间图式概念以及信息时代人类社会文化与生活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对信息时代六种主导的人类生活空间图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旨在揭示经济社会转型、文化转向和技术变革等与人类生活空间图式之间复杂密切的相互关系,并为人类生活空间的选择、组织和营造提供指导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何嘉希 《四川建筑》2013,(5):17-19,22
近年来,由于交通、环境、社会及公共空间等危机的产生,TOD理念以其强大的公共交通及步行网络和提倡步行及自行车等慢行交通方式出行的强大优势,在诸多国家和城市用于指导城市的建设.当然,在我国城市的规划建设中也获得推行.但目前国内外专门针对基于TOD模式的城市生活性支路空间的研究较少.为了保证TOD理念自上而下贯彻到整个规划和设计过程中,特研究了基于TOD模式的城市生活性支路空间设计要点,并提出相应的设计对策.  相似文献   

8.
邓蜀阳  周露 《新建筑》2009,(4):97-100
场所是具备一定的社会功能、有清晰特征的城市空间,是生活发生的地方,强调人的参与。场所理念设计就是将人的需求、文化、社会和自然等因素纳入对城市空间的研究中,建立有秩序的、和谐共生的城市生活空间。结合重庆市合川区凉亭片区商业中心城市设计,从空间到场所,从功能到形式,研究如何通过城市的积极空间和组织形式,把人和空间联系起来,使空间更赋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更正     
本刊2012年第六期《国外慢城市生活研究进展及启示》一文作者王立工作单位为  相似文献   

10.
滨江生活岸线规划探析——以江苏省仪征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滨江生活岸线是城市独特的自然资源.其规划涉及完善城市功能、营造城市特色、维护社会公平、改善生态环境等诸多问题。在规划中除遵循一般的原则外,还应注意协调发展、空间共享、自然生态的原则。该文以仪征市为例,探讨上述原则在实践中的应用,营造协调、共享、生态的城市公共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11.
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网络、云 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正在引发一场全球新 一轮的技术革命。智能技术的发展不仅成 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动力,而且也 对城市的运作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智 慧城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正以比我们想象 得更快的速度在城市的各个领域展开,如智 慧交通、智慧能源、智能通讯、智慧政务、智 慧医疗等等几乎涉及了城市运作的各个层面 和各个方面,这些智慧技术的应用已经对城 市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那么它将对未来城 市空间格局产生什么影响,对城市设计带来 怎么样的机遇和挑战,或者反过来说,我们 可以利用智慧技术在城市设计领域做些什 么,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本文将通过对国 内外智慧城市研究领域前沿研究的分析,揭 示智慧城市技术对城市各个方面产生的影响 和潜在机遇,并提出未来城市设计利用智慧 技术将面临的新的课题和值得关注的研究 方向。  相似文献   

12.
慢生活是一种新的健康的心态。在城市规划中如何实现人们慢生活理想?新城在自己新蓝图上规划布局了自己所需的空间,而生活在老城的居民也不能失去享受良好空间的权力。在现有老城肌理中,希望能努力寻找到一丝希望和憧憬。  相似文献   

13.
陈玲 《城市建筑》2014,(18):11-12
本文以福鼎市百胜新区中心商业街为例,引入“慢生活”的理念,从商业街道路的选型、水景形式、景观与建筑过渡空间、业态引导等方面入手,打造出一条既能反映现代城市新区商业繁华又能慢慢品味生活闲适的慢活带。  相似文献   

14.
殷红 《时代建筑》2011,(5):94-95
今天的成都正努力变得更快捷、更高效、更庞大,过去人们津津乐道的"慢成都"正成为"快成都",过去成都人习惯的"小生活"正在变成"大生活"。作者选择成都的东、西两点"穿越"城市来发现和解读这个城市的当下,通过城市剖面来揭示成都的慢生活与快节奏并存,藉由对城市快慢的体验,针对"现代田园城市"提出对城市加速发展和城市记忆消减的反思命题。  相似文献   

15.
Productive urban landscape is a design concept integrating food growing and animal raising into the design of cities through public and private open spaces in an attempt to support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farm animals’ husbandry in cities as a type of local food production. Debates about governance tools for sustaining such economic sector arise frequently especially in Egypt, as one of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striving to maintain urban quality of life, satisfy the community needs, and compensate the food prices’ increment. Accordingly, field questionnaires for residents of two rapidly expanding informal areas in Cairo (Zabaleen area in Agouza city) and (Masaken Osman in 6th of October city), together with questionnaires for experts and officials who are working in Urban Upgrading Units and those with experiences in the field of upgrading informal settlements were performed. This research thus aims at studying the feasibility and integration of such economic activities informally developing in unplanned areas in Egypt, as ‘new ruralism’, within the strategic and action planning of low-income and informal areas in a legalized regulatory system to tackle their challenges and enhance their economic role. Further, this research ends up with deducing specific values for prioritizing the types of governmental support (financial, space facilitations, social, and medical), as proposed by officials and residents representing the main incorporated stakeholders. This article also highlighted the unwillingness and the on-purpose ignorance of officials to sustain animal husbandry in cities, constituting a challenge that needs to be tackled in all developing countries not only in Egypt.  相似文献   

16.
Drawing on research in nine cities of Africa, Asia and Latin America, evidence of local-level networks and associational life is analysed, to assess where benefits accrue when they are harnessed in the interests of city governance. Adopting a critical approach to the concept of social capital,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social resources of the urban poor (family, kinship, social networks and community-level organization) are as much an asset for urban development institutions and processes as they are for the poor themselves. Although urban government and other development agencies may draw upon the social resources of poor communities and benefit from or respond to public action, this does not mean that they depend on them. Although public action is important to ensure local democracy, social capital, it is concluded, does not guarantee pro-poor governance.  相似文献   

17.
健康步道是城市住区人居环境内涵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健康社区”在高质量城市建设中的细胞工程。健康步道因其自身的复杂性、模糊性和差异性等属性,在城市住区整体化和系统性研究中缺乏足够关注。本文以“健康社区”理念为导向,阐述住区健康步道的发展机遇,通过对我国住区步道建设现状及相关案例进行分析,在“住区生活圈”概念划分的基础上提出“住区—邻里”慢行生活圈网络的构建和四点设计策略,以期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在住区建设层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周聪惠 《中国园林》2022,38(5):50-55
非正规城市绿地在建成环境中具有良好适应性,能填补正规城市绿地服务盲区,在高密度城市中有巨大发展价值和潜力。但非正规城市绿地空间和功能属性均与正规城市绿地存在差异,很难直接在规划中照搬套用常规城市绿地规划调控范式。为此,基于相关研究和实践,对非正规城市绿地概念内涵及其空间和功能属性展开辨析,与之对应并结合中国现实条件,从开发“预置化”、用地“长储化”及运营“开放化”研究非正规城市绿地的用地保障策略,并围绕潜力用地甄别、体系化统筹、精细化指引研究其调控支持策略,为相关政策制定和规划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城市被认为是缓解城市问题的重要举措而被学者广泛关注。在当前城市问题日益复杂的背景下需要对可持续城市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把握最新研究趋势。基于“概念-评估-规划-管理”的规划学认知原则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厘清可持续城市概念及其最新发展演化的智能可持续城市概念,并分析两者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梳理了对可持续城市的系统构成、量化模型与评估方法、空间规划设计与空间管理的最新认识;从系统整体研究方法、研究新技术、重视景观设计和可持续城市形态及不同利益主体协调机制等方面对未来可持续城市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盛鸣 《规划师》2012,28(2):70-74
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建设开发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地区面临的难题。基于此,深圳市近年来在城市绿色空间规划与管理领域进行了持续的探索和实践,通过推进"公园之城"建设、构筑全域生态绿地系统及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等,力图改善城市面貌和人居环境。为了应对现实的挑战,研究提出深圳市绿色空间规划与管理的新思路——从刚性保护到有机管理,据此提出深圳市绿道网规划建设的新尝试,以期为其他城市绿色空间的规划与管理工作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