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目前,用于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动力时程分析的计算理论模型主要有:纤维模型和三维有限元模型,三维有限元模型计算量大,且数值计算收敛困难,在钢管混凝土结构动力时程分析中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为了研究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本文在构件层次上运用OpenSees计算平台中的非线性纤维梁-柱单元对钢管混凝土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4.
纤维模型对梁、柱单元非线性全过程分析能有更加精确和完整的把握,是目前结构非线性分析模型的研究热点,而在极限承载力附近的计算发散问题,一直是困扰混凝土结构非线性全过程分析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纤维模型提出了一种可以用于混凝土结构全过程分析的算法,编制了柔度法分析程序,直接从材料本构关系出发,对平面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全过程非线性静力分析.同试验结果的对比表明,程序具有较好的分析非线性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基于ABAQUS的型钢混凝土梁三维非线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ABAQUS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讨论了型钢混凝土梁三维非线性分析的建模方法及模型参数取值,针对一箱形型钢混凝土梁试验模型进行有限元模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相符,从而说明本文选用的基于ABAQUS的模型及参数可对型钢混凝土梁的静力学性能进行较为准确的模拟. 相似文献
6.
7.
基于混凝土结构的抗弯设计理论,忽略非受力纤维的影响,采用由纤维编织网增强混凝土(TRC) 薄板单轴拉伸试验确定的纤维束的拉伸应力应变关系,对环氧树脂浸渍过的纤维编织网增强细粒混凝土的抗弯计算理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细粒混凝土抗压应力应变上升段采用GB 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议的模型即可获得理想的计算结果;不同的布设层数对构件开裂前的刚度影响不明显,开裂后刚度随着布设层数的增多而变大;适当改变细粒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极限荷载压应变对计算结果影响不大.无论布设几层网,开裂前,计算值和试验值几乎一致.开裂后,对于二层网和三层网增强的小梁,其计算值和试验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说明该计算模型可用于环氧树脂浸渍过的纤维编织网增强细粒混凝土构件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8.
现浇楼板对RC框架结构的承载性能有影响,准确分析考虑楼板贡献的RC框架结构抗倒塌性能与机制很有必要。采用基于三维实体退化虚拟层合单元理论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程序VFEAP,先分别对水平荷载作用下2层RC框架抗侧试验模型和竖向荷载作用下2层RC框架底层中柱失效抗倒塌试验模型进行梁板柱空间协同非线性分析,仿真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表明分析程序具有很好的适用性;据此,再对10层九宫格平面RC框架结构进行底层内柱失效情况下竖向连续性倒塌全过程仿真分析与研究,根据分析结果得出,失效柱贯通十字梁格区域,几乎全部楼板始终处于偏心受拉状态,明显呈现板膜偏拉受力机制;与失效柱相连的贯通梁因楼板参与受力未出现压拱和悬链线机制,始终以梁抗弯机制为主,局部区域处于偏心受拉状态,可为完善梁板柱协同抗倒塌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分析钢筋混凝土梁在火灾过程中的温度分布、结构变形非线性变化过程,在三组不同条件下对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梁构件内部传热及变形过程进行全过程仿真。基于钢筋混凝土热工特性、温度-应变-应力本构特性,分析钢筋混凝土梁在受火时的温度分布演化过程,以及配筋率、初始载荷和受火时间等参数对钢筋混凝土梁防火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火灾中材料强度的降低,自重和初始载荷以及不均匀升温引起的内部应力共同作用引起了构件的整体失稳。初始载荷对梁剩余承载力的影响不大,提高混凝土中钢筋数量能有效地提高钢筋混凝土梁的防火承载力。 相似文献
10.
11.
基于有限单元柔度法的钢筋混凝土空间框架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基于有限单元柔度法纤维模型梁柱单元理论,编制了钢筋混凝土空间杆系结构非弹性动力分析程序。通过对一个退台六层钢筋混凝土空间框架振动台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分析结果的对比,对基于非线性有限单元理论和纤维模型的空间杆系分析模型进行钢筋混凝土空间框架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和评价。对地震振动台试验的模拟分析表明,纤维模型梁柱单元对中等以下损伤的结构地震反应具有很好的模拟能力,对于结构处于严重损伤的阶段,模拟所得的结构位移和损伤程度将会小于结构的实际位移和损伤程度,这可能是由于目前纤维模型梁柱单元尚不能考虑钢筋的粘结滑移以及将现浇楼板简单处理为刚性并未考虑楼板刚度实际会出现明显降低的现象所致。 相似文献
12.
在混凝土杆单元非线性分析方面,已提出了很多有别于刚度法的分析方法,如各种分段的变刚度法和纤维模型等,加上各自的求解过程和不同的本构关系引入的方法,使得有必要对这类方法进行研究和总结。本文从平面Euler梁单元微分方程出发,引入力插值函数,分析了求解过程中单元上的力、变形以及它们的变化过程,采用数值积分推导了单元刚度矩阵,分析了一些方法的思路及异同点,最后说明了几种引入本构关系的途径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的单元模型把框架结构构件看作由分布弹塑性梁子单元、节点滑移子单元和剪切子单元等三个在节点上串联的子单元组成。着重介绍了分布塑性梁子单元柔度矩阵的建立过程,该柔度矩阵是在梁端塑性区域平均刚度假定和修正TAKEDA恢复力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该单元模型能够考虑非线性变形随复杂加载历史在端部关键受力区域的逐步扩展和反弯点位置的移动,整个推导过程力学概念明确,所获得的柔度矩阵为对称矩阵,便于数值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表明,本文提出的分布塑性梁单元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试件的滞回性能。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钢筋混凝土深梁的非线性拉压杆模型分析方法。在钢筋混凝土深梁拉压杆模型节点静力平衡条件的基础之上,引入节点位移协调条件以及杆件材料的非线性特性,提出了钢筋混凝土深梁基于位移协调的非线性拉压杆模型分析方法。利用此方法可预测钢筋混凝土深梁在不同受荷阶段的力学行为,从而为进一步完善深梁按两个极限状态的设计方法提供了简单实用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Ali Akbar Aghakouchak Sadegh Garivani Ali Shahmari Mahdi Heshmati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all and Special Buildings》2021,30(1)
On January 19, 2017, the 16‐story Plasco tower located in Tehran, the capital city of Iran, collapsed in several stages, due to a fire lasting 3.5 h.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numerical investigations on how the structure behaved during that incident. In this regard, initially, a part of floor system including main truss girders, secondary truss beams, tie beams, and reinforced concrete slab is simulated to study its deformed shape and collapse modes. Then 2D and 3D models of the building are developed to evaluate the global behavior of the structure under fire. The results show that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deflection of the floor system, main trusses, and out‐of‐plane bending of the beam‐to‐column gusset plates become excessive, leading to partial collapse of floor, in the location of fire initiation. Also, 2D models show that thermal expansion and catenary action of heated truss induce large lateral displacement and bending moment in perimeter column that cause failure of this column at about 650°C. Finally, 3D models indicate that general collapse of the building is initiated by buckling of the external columns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perimeter of the building. This result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videos and photos showing actual collapse of the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曲线梁、任意形状截面梁、以及复合材料梁等结构的计算问题,基于退化理论推导得到三维退化纤维梁单元。该单元采用平截面基本假设,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用轴线节点位移表示梁单元任意一点的三维位移场。根据UL列式,推导得到该单元考虑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的切线刚度矩阵。由上述理论编制了有限元计算程序,通过对几个典型算例的分析,证明了这种纤维退化梁单元的精确性、高效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