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校企合作的目的与意义 在印刷行业领域,印刷人才严重短缺,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在企业用人与学校培养的毕业生就业之间存在着一个十分尴尬现象,一方面,企业为人才的紧缺而叹息,另一方面,印刷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并不十分受企业欢迎,因为企业需要的是有经验的人才。开展校企合作,一方面企业为学生提供相应的生产实践培训(或工作)场所和条件,为学生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就业能力创造条件;另一方面企业通过直接参与教育培训,按需定向培养,在培训的过程中考察、选拔人才,为企业选人用人搭建平台。再一个就是通过接收印刷职业院校学生未企业顶岗实习,可以缓解企业因生产高峰期人手不足的矛盾,企业在生产旺季获得人力资源支持。同时,也是印刷企业履行社会职责,推动印刷事业发展应尽的义务。  相似文献   

2.
正印刷类职业院校应担负起自身的教育责任,向印刷企业输送更多具有健康心态和娴熟技能的印刷人才,为印刷企业、行业的再发展注入强有力的动力。职业教育的定位是服务于社会,培养社会一线需要的人才,而对于学生的定位是技术应用型人才,换句话说就是初级的白领和高级的蓝领。1998年—2004年是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正> 我国成功地加入世贸组织,为印刷行业提供了更加开放的发展空间。同时外资企业的合法进入,也对我国的民族印刷业带来了更加严酷的挑战。面对外资企业优厚的待遇、完善的管理机制、良好的工作条件,国有印刷企业如何经营人才,管好人才,用好人才,将是诸多竞争中的首要之举。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合理构建富有成效的人才价值体系,将是国有印刷企业步入战略竞争的前瞻性话题。  相似文献   

4.
<正>不久前,由珠海市印刷协会主办的首届"珠海PI杯"印刷创意设计大赛正式启动。港澳台两岸四地印刷行业协会及各印刷企业的理事会员单位近600人欢聚一堂。据悉,此次大赛旨在树立珠海市印刷业整体对外形象,加深珠三角地区印刷业的合作交流,同时辐射广东省和海内外华人区域,并有效吸引各区域的印刷设计人才,同时,为各种设计人才提供发展平台及创造就业机遇。大赛得到中山大学、暨南  相似文献   

5.
<正>数字印刷设备进入包装印刷企业成了今年的市场热点。这表现在设备供应商对开发大幅面数字印刷机的极大热情,在注重原有市场的同时将向包装印刷领域扩张作为工作重点;不少包装业展会都开始组织"数字印刷进入包装领域"的高峰论坛,帮助包装企业了解数字印刷;像Indigo 10000、Indigo 20000、Scitex 15500、KM-1、Impremia  相似文献   

6.
<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印刷企业不仅要尊重人才、知人善任、人尽其才、才尽所用,更要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为人才成长营造宽松舒适的工作环境,为企业  相似文献   

7.
刘忠仁 《印刷杂志》2005,(11):91-92
我国的中等印刷职业学校对印刷企业一线印刷人才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年教育部一号文件强调,中等职业学校要扩招100万人,争取在2007年高中和中职录取人数基本持平。为了适应我国印刷企业的发展,使中等印刷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在印刷企业更受欢迎,笔者根据所在学校开展的工作,就中等印刷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提几点建议。一、制定新的学分制教学计划我国从2000年开始将中等职业学校的学制由4年变为3年。学制变化后,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计划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压缩了一部分上课课时,少部分课程作了相应的调整。笔者所在的学校从2003年…  相似文献   

8.
<正>印刷与IT结缘必然改变印刷包装产业格局,也改变了企业的人才结构,可以这样说,高新技术武装下的印刷包装产业,已进入了智能化时代,出现人才滞后是正常现象。因此,培养造就创新型高技能人才就是企业的迫切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深化改革的决定,加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提出了"两个100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021年7月1日将是中国共产党建  相似文献   

9.
曾忠 《数码印刷》2011,5(5):5-5
在我国印刷业"十二五"规划中,绿色印刷、数字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CTP和数字化管理系统等将是未来五年的发展重点;行业数字化技术的深入推广和行业产业结构的转型迫切需要大量动手能力强、掌握新技术和新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去担当、实现。应当充分发挥高校的教育优势,利用校企协作、产教结合模式,是培养印刷企业高端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
提问迫切,回答也极为恳切。现场应答中,3个关键词令人沉思。"创新是一种创造力,但同时需要把商业模式、战略理念转化为盈利,所以也是一种执行力。如何解决人才问题,来保证执行力?"这是在2012全国印刷经理人年会的"创新论坛"上,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贾春琳率先站起,向台上嘉宾抛出的问题。作为国内首家上市的民营出版物印刷企业,盛通正在转型和创新的路上奋力跋涉。贾春琳的人才困惑,恐怕也  相似文献   

11.
正微利环境下,印刷企业应顺应绿色印刷的发展潮流,加强自身修炼,加快转型升级的进程。印刷行业进入"微利时代"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早在2005年某印刷行业年会上专家和业界已经提出印刷业进入"微利时代",这是行业经过几十年快速发展和大量投资的必然结果。根据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最新的印刷业年检数据计算,2012年我国印  相似文献   

12.
<正>从天津市印刷装潢技术学校毕业的学生,约三分之二都会选择从事本专业的工作。其中备受关注的企业有三类,一是稳定性较强的国营企业;二是公司体系完善、发展空间较大的知名私营企业;三是数字印刷企业。天津市印刷装潢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天津印校")是一所拥有55年历史的印刷人才培育老校。几十年间曾为天津中荣包装印刷有限公司、海顺印业包装有限公司等1000多家印刷企业,输送印刷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正由印刷大国向印刷强国迈进,印刷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很多印刷企业尤其紧缺懂管理、经营和技术的高级专业人才。目前我国的印刷教育已经形成了规模,为我国印刷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但是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层次较低,不足以满足印刷行业的发展需求。高级专业人才的紧缺已经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发展,因此改革高职院校印刷专业的教育教学,培养具有职业能力的印刷人才乃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印刷市场仍旧保持着快速的发展势头,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人才的紧缺已是制约企业、行业继续发展的关键瓶颈。教育方面,高职教育以及高校教育的滞后加上生源的缺失,致使印刷、包装人才缺口逐年扩大,尤其是印刷业工程师、中层管理、技术和研发设计人才,目前更是成为了更为紧缺的人才群体;具有一定理论水平、掌握较高专业技能的生产一线人才也成为了行业内的“香饽饽”。资料显示,截至2007年,我国印刷行业从业人员约340.5万人,印刷行业人才缺口已达15万人。而按照行业目前的发展速度,加之技校、中专、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数量与质量一时难以达到企业要求,印刷专业人才缺口将愈发明显。  相似文献   

15.
<正>从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印刷专业毕业的学生,多数进入了印刷行业,希冀学以致用,展现自身价值。合肥有座印刷学校,受到过刘云山、柳斌杰等领导同志的视察,这所学校就是被原新闻出版总署授予了"印刷复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称号的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迄今为止,该校已为印刷行业培养了4500名毕业生,为各地印刷企业举办了2000人次的中短期培训。  相似文献   

16.
正一、背景随着世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版印刷行业工艺技术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印刷行业工艺技术由"光与电"进入了"0和1"的数字化时代,需要更多掌握新工艺、新技术,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而目前的印刷专业课程教学情况是,课程结构体系没有完全与生产过程相对应,一部分课程内容还停留在传统的工艺技术上,教师习惯于按传统工艺讲授。如评判印刷质量,现在企业  相似文献   

17.
正成立于1923的小森公司非常重视印刷行业的人才培养,坚信人才是科技的源动力,一直以来,其以多个触角叩响印刷人才培养之门,致力于印刷行业的人才培养工作。曾经,"得人心者得天下"是帝王治国的箴言之一;如今,其同样适用于企业的管理。人,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关键和核心,而企业是构成行业的元素,所以,人才的培养对企业、行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感动客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随着数字印刷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印刷设备在我国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大量新型快印企业开始以数字印刷机为主力机型承接印刷业务,很多机关企事业单位根据工作需要,也引进了数字印刷机来完成文印输出工作,部分传统印刷企业也大胆引进新型数字印刷机拓展自身业务领域。作为一所以培养印刷行业专业技能人才为主要方向的中等职业院校,上海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校  相似文献   

19.
"十三五"期间数控技术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亦将日益旺盛,通过深入企业的调研,文章确定了高职数控技术专业的人才需求的主要工作岗位,分析了企业对数控技术人才职业岗位和岗位能力要求,最后构建了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0.
《今日印刷》2012,(6):89-89
"绿色环保"是人类进入21世纪以来为应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印刷行业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印刷耗材实现绿色环保,对整个印刷行业的节能降耗至关重要。我国印刷业"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构建环保体系,促进绿色发展"。河北春风银星胶辊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星公司")作为我国胶辊行业的领航企业,1 979年建厂至今,在印刷胶辊行业发展了33年,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