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 毫秒
1.
在Gleeble-3800型热模拟试验机上对铌-钒微合金非调质钢进行热压缩试验,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研究了变形(锻造)工艺对试验钢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变形量为15%的低温(850℃)锻造能促进铌-钒非调质钢的组织细化,增加铁素体含量;减小冷却速率有利于先共析铁素体的生长,铌的加入使试验钢的再结晶终止温度提高,起到细化组织的作用,同时碳氮化物的析出促进了先共析铁素体的形成,使铌-钒微合金非调质钢的组织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
晶内铁素体型微合金非调质钢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晶内铁素体型微合金非调质钢,并对研制钢进行了不同的热处理;用SEM、TEM、冲击试验机和硬度计等方法对研制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钢热锻空冷后得到了大量晶内析出铁素体组织,有效地分割了原奥氏体晶粒,细化了组织(晶粒度达到7~9级),提高了钢的强度与韧性,抗拉强度为1100 MPa,冲击韧度达到62.45 J.cm-2。  相似文献   

3.
颚式破碎机是矿山、石场、筑路、桥梁工程,以及冶金、化工、建材等部门进行物料破碎不可缺少的设备。偏心轴是颚式破碎机的重要零件,为了保证颚式破碎机的可靠性,要求偏心轴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因此通常采用调质钢制造。  相似文献   

4.
浅析非调质钢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元徽 《机械制造》2009,47(9):66-67
分析了微合金非调质钢(以下简称非调质钢)具有节约能源、减少工件的变形与开裂、减少环境污染等主要优点,并介绍了其强化原理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中碳高韧性微合金非调质钢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6.
《工具技术》2015,(9):24-27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比研究了同等力学性能的非调质钢与调质钢的切削力,分析了切削用量对切削力的影响,建立了切削力经验公式。试验结果及分析表明:在相同切削用量下,除了背向力两组异常数据外,非调质钢的三向切削力均小于调质钢;非调质钢与调质钢的切削力随刀具进给量、切削深度、切削速度的变化规律相同,符合传统的切削理论;所建立的非调质钢切削力经验公式经检验,高度显著,置信度达到99%;经验公式预测值与实测值非常吻合,两者之间的误差在3%-8%之间。  相似文献   

7.
介绍奥迪桥车前轮毂用易切削非调质50 MnVS的生产工艺过程。通过试制表明该钢的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内、外同类钢种技术条件的要求和用户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热变形后冷却速率对钒氮非调质钢显微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钒氮非调质钢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上经奥氏体区热变形后以四种冷却速率冷却到室温的显微组织,并用JMatPro4.1软件计算了冷却后的组织构成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率增加,组织中铁素体变细且数量减少,珠光体增多,而且贝氏体数量逐渐增加并出现马氏体;钒、钛析出物的形状由规则形状向粒状转化,尺寸变小,以(Ti,V)N为主逐渐转变为以(Ti,V)C为主;不同冷却速率下平衡相组成的计算结果与实际组织基本一致;以3.0℃.s-1冷却后,试验钢室温屈服强度的计算结果为(814±42)MPa。  相似文献   

9.
介绍奥迪桥车前轮毂用易切削非调质50MnVS的生产工艺过程.通过试制表明该钢的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内、外同类钢种技术条件的要求和用户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机械制造中有大量的轴、连杆、螺栓等受力结构件,要求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主要指标有:σ_b、σ_s、δ、φ、α_K和HRC六种。选用中碳结构钢或合金结构钢制造,经调质处理达到设计技术条件,淬火与高温间火工艺的选择通常(?)火性能曲线确定,但在实际生产中会出现力学性能合格和部分合格现象,影响因素有十种,必须采用相应对策。 1.钢中化学成分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生产中常出现同一牌号钢在同一工艺条件下处  相似文献   

11.
采用微拉伸试验研究了CrMoV钢焊接接头焊缝金属的局部力学性能,并对焊缝金属进行了微观组织观察和显微硬度测试。结果表明,焊缝金属呈现不均匀的微观组织分布;焊缝金属环向试样的拉伸强度要大于径向和轴向试样的拉伸强度,而焊缝中心所取试样的拉伸强度要小于焊道上所取试样的拉伸强度。结合金相分析得到,焊接接头焊缝金属最薄弱的部位在焊缝中心等轴晶区。  相似文献   

12.
采用YK28-800型双动数控液压机研究了挤压温度及变形程度等工艺参数对4032铝合金挤压后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压温度不变而变形程度增大时,初晶硅在基体上分布更细小均匀;当挤压温度高于350℃变形程度在25%~70%时,挤压变形后合金的抗拉强度变化不明显,而伸长率随变形程度的增加而提高,但在变形程度超过70%后伸长率明显下降;挤压变形温度为400℃时,变形后的合金可获得最大的伸长率和一定的抗拉强度。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4Cr14Ni14W2Mo钢微观结构的研究.探讨了热处理工艺对碳化物形态的影响及二次固溶处理与强化机制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采用孔挤压方法对含孔的7A85铝合金锻件进行了强化,对比分析了孔挤压前后试样的疲劳寿命;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以及X射线应力仪等研究了挤压前后试样的疲劳断口形貌、显微组织变化以及孔表层的残余应力场。结果表明:采用5.3%的挤压过盈量可达到最佳强化效果,其疲劳寿命是挤压强化前的11倍;孔挤压强化后,试样在强化层处产生位错缠结及残余压应力,可有效延缓疲劳裂纹的扩展,从而提高试样的疲劳寿命,压应力层深度约为4.7 mm,最大残余压应力出现在距孔边约1 mm处,其值为-319 MPa。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碳含量为1.6%超高碳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离异共析转变工艺可使锻造组织中的碳化物得到球化,获得铁素体基体上弥散分布球状碳化物颗粒的组织;在随后进行的第二次热处理中,采用正火和淬火 回火工艺,可使超高碳钢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都比40CrNiMo钢调质态提高很多,而塑性与 40CrNiMo钢相当.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2种不同成分的预硬型塑料模具钢锻后砂冷、退火及回火等状态下组织及力学性能并进行分析,发现退火组织由粒状贝氏体+下贝氏体+马氏体组成,降低粒状贝氏体量有利于提高材料的韧性和延伸率。残余奥氏体含量较低,对提高韧性作用不大。回火后残余奥氏体几乎全部分解,软相减少,屈服强度提高。Ni的增加降低了马氏体硬度,提高了贝氏体和退火后回火组织硬度。残余奥氏体对硬度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盐浴炉对硅-锰系Q&P(quenching and partitioning)钢进行了Q&P工艺处理,研究了分配时间对热处理后试验钢显微组织、力学性能、残余奥氏体含量及残余奥氏体中碳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为板条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残余奥氏体以两种形态分布在不同位置,一种是以薄膜状分布在马氏体板条间,另一种是以块状分布在原奥氏体晶界处;在300℃的分配温度下进行较长时间保温能取得较好的强塑积,随着分配时间的延长,试验Q&P钢的残余奥氏体含量及残余奥氏体中的碳含量均不断增加,分配时间为1 200 s时所得试验钢的强塑积最高,可达37 300 MPa.%以上。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液压油缸用高强钢采用小热输入情况下,600 MPa级焊材焊接的对接接头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焊接对接接头的拉伸强度、冲击性能和冷弯性能优良,Ceq(20MnTiB)<Ceq(45#),但20 MnTiB淬硬倾向更大。高强钢焊接热影响区粗晶区组织较母材组织有所粗化,以低碳马氏体为主。当控制合理的热输入时,完全可以用于液压油缸的制造。  相似文献   

19.
通过使用相图与性能模拟软件计算获得40Cr Mn Si B热物性参数和TTT、CCT曲线,建立40Cr Mn Si B热处理模拟材料库,分别模拟40Cr Mn Si B材料弹体经860℃淬火,350℃、500℃、600℃回火的热处理,获得弹体的组织、应力、温度及应变的变化过程。计算得到3种回火状态下的弹体屈服强度与实际测量值之间的误差小于5%,热处理后弹体的残余变形小于0.06 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