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lanning》2014,(9)
传统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职教的新形势,语文课程逐渐被"边缘化",在强调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本的职教理念时,往往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重视专业技能教学而忽视文化基础课教学的倾向,出现了在课时上挤压甚至删除文化课的现象。这实际上是警示我们中职语文教学必须走向更新更强的道路。那么如何让中职语文教学能够在职业教育中和学生的专业课程紧密结合,这是当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3)
中职语文教育是继九年义务教育之后进一步学习的重要部分,在中职的教育体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要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来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只有这样才可以大大地提高中职语文的教学质量。本文就此做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9)
<正>语文是中职教育中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对于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中职教学中更倾向于对学生技能的培养,所以语文等文化课程在中职教育中的地位就显得有些尴尬。将赏识教育应用在中职语文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活跃课堂氛围,提升课堂效果,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对赏识教育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浅要的分析。大部分中职教育的学生文化基础都比较薄弱,他们往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8)
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文化学习能力比较差,在学习中缺乏自信。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改变这种局势,提升中职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本文对中职语文教学的对象、老师的角色以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了讨论,将着重分析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于提升中职语文教学水平的实践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21)
中职语文教学是中职院校教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可让学生加深语言文化知识的学习,也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而且,语文教学中就业导向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学生社会竞争力。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就业导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33)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了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及文化自信。作为"四个自信"的主要内容之一,起到了基础性作用。在受教育阶段,在语文课堂中融入文化自信的内容,有利于提升个人文化素养。在素质教育推行的背景下丰富语文教育的视野,让语文教师能够丰富知识,提升教学效果,是中职语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立足于中职语文课堂,对文化自信在语文课程中应该如何提升进行了阐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5)
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历史当中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儒家文化渗透进教学过程中,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综合素养,能够让学生养成一种勤奋好学、不耻下问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并提高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后的竞争力。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应当大力渗透儒家文化,通过开展儒家文化教育来促进学生的成长,促进学生日后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将儒家文化渗透进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儒家文化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以及儒家文化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32)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适当地引入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可以使中职学生对思维、审美、伦理、职业观等方面产生感悟,有利于培养中职生的语文素养和提升中职生的综合素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适当地引入传统文化主要从教学方式上探究:创设情境,体验传统文化精髓;主题学习,认识传统文化思想;开展诵读,品味传统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17)
技能学习与技能素养一直是中职教育的特色,作为基础课程的中职语文自然也离不开为职业技能服务。作者从教中职语文多年以来,"学以致用"的教学措施一直成为作者的教学理念,成为其教学改革的依据。文章拟从经典阅读鉴赏、应用文体写作、职业口语交际这三个方面探讨中职教育语文"学以致用"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20)
中职语文教学现状中,语文学科没有得到准确定位,从而使中职语文陷入一种尴尬的境地。本文结合中职语文教学实践,积极探索中职语文"嵌入式"教学改革。从制定模块教学计划、合理整合教学内容和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三个方面,为创造中职语文教学效果最优化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